APP下载

乳猪腹泻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3-04-06杨金桥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2期
关键词:乳猪奶水哺乳

杨金桥

梨树县梨树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梨树 136500

在哺乳仔猪的饲养中,腹泻是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症状成因复杂,影响恶劣,造成的危害极大,严重时会对猪场利益造成损害,对整个养猪业造成威胁。长久以来这一重点课题在兽医及学者们的研究过程中已有许多解决办法,我们可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改进。

1 乳猪腹泻的危害

无论是散养户,还是具有一定规模的较大猪场,哺乳仔猪腹泻都时有发生。乳猪一旦出现腹泻症状,容易造成其生长发育变得迟缓,对养猪户而言饲料的报酬率也有相应地降低。由于饮水、饲料、疾病、温度、猪舍环境、母猪的身体健康状况及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乳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对乳猪腹泻的防治也较为复杂。而乳猪腹泻症状一出现便有一定概率导致死亡,部分乳猪的腹泻症状致死率能达到50%,如果乳猪的腹泻是受传染性疾病导致,甚至会有全窝死亡的现象发生,哺乳仔猪腹泻对养猪单位的利益有着极大的损害。

2 乳猪腹泻的类型及其成因

2.1 生理性因素的发病成因

2.1.1 未做好分娩处理

母猪在生产分娩时对周遭环境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分娩时若养猪户没有做好清洗、消毒、灭菌等工作,或是产床准备不充分,接生时没有使用接生布片或者对接生布片的使用有失误等都容易使初生的仔猪受到猪舍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污染。

2.1.2 乳猪发育不健全

初生的仔猪身体孱弱,消化机能的发育可能并不完整,各种细菌在肠道中的定植能力不够强。以乳酸杆菌为例,当它在哺乳仔猪肠道中定植的数量不够多时,肠道中的致病菌不能得到有效的抑制,便会肆意的大量繁殖,乳猪的胃肠道内菌群一旦失衡,腹泻症状便也出现了。通常仔猪的胃肠道消化功能发育健全,胃酸分泌能够满足身体所需,乳酸杆菌才能在乳猪的肠道内定植足够多的数量去抵御有害菌的侵袭,避免乳猪发生肠道内的感染。

2.2 病理性因素的发病成因

2.2.1 细菌感染导致腹泻临床常见的能导致腹泻的细菌主要有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杆菌等。当乳猪肠道内菌群失衡,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在小肠内出现异常增殖,由此将会产生肠道毒素,毒素附着于肠绒毛,并作用于上皮细胞,便会引起乳猪的腹泻和脱水。

2.2.2 病毒感染导致腹泻

当前兽医界中主要研究的导致哺乳仔猪病毒性的腹泻主要还是轮状病毒(RVDV)、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等。上述病毒通过扰乱仔猪消化吸收营养的能力来使患病仔猪无法正常的吸收和转化母乳中摄取的乳糖及蛋白质,患病仔猪的肠腔内留有大量无法利用的乳糖,就会被肠道中的细菌逐渐分解成分子较小的短链有机酸,病猪的小肠集合淋巴结区域中受病毒感染之后,整个小肠的细胞都会迅速被不断增殖的病毒占领。已经受到入侵的小肠持续脱落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持续坏死,仔猪的腹泻症状往往比较严重。

2.2.3 寄生虫导致腹泻

除病毒外,寄生虫致病也属于病理性因素的一种。仔猪若感染不同种类的寄生虫在临床上也会体现出不同的表现,球虫、蛔虫等都是常见的诱发哺乳仔猪腹泻的重要致病成因。

2.3 母源性因素的发病成因

2.3.1 奶水量不足

母猪在产后常见奶水不足甚至无奶水问题,其成因一般与母猪怀孕后期的营养摄入情况有关。营养摄入不够充分或是不够均衡容易导致乳腺发育情况不理想。若是饲料带给母猪的能量过高了也容易导致母猪发育得过于肥胖,出现内分泌失调的表现。此外,若是选取了尚未达到体成熟和性成熟的母猪令其备孕作为后备使用,盲目地对其进行配种,也会导致母猪产后奶水不足甚至无奶状况的发生。

2.3.2 奶水缺少抗体

新生的仔猪需要从母乳中获取来自母体的抗体保护,如果奶水中没有充分的抗体可以在哺乳时供给到仔猪,新生仔猪就容易出现病原性的腹泻。严重的会在3~5 d内因营养匮乏造成肠道污染而腹泻、脱水,最终死亡。

2.3.3 奶水营养不足

哺乳仔猪摄入的奶水中需要有足够的有效营养成分。一般来说母猪上产床之后不再有上产床前的自由活动范围,运动量的减少使其没有充分的胃肠蠕动,在产前产后的关键时期有可能引发便秘、不进食。哺乳期的母猪若是采食量低,摄入的营养不够,奶水量不足,自觉无法满足哺乳仔猪的生长需要时则会选择用自身储备的脂肪转换成为乳汁的方式补足奶水,而这样的奶水中却没有足够的营养成分,只有已经过量的脂肪,反倒造成仔猪吃了这样的奶水后发生营养性腹泻。

3 判断乳猪腹泻类型的方法

3.1 通过粪便表象特征判断

3.1.1 粪便呈黄色稀状

仔猪腹泻持续4~6 d,粪便呈现黄色至白色的稀状,略带有水样或糊状时可判断是由于球虫病引起。该病常见于7~21日龄的仔猪,偶尔也会有3日龄的仔猪发病。部分患病猪也会出现棕色粪便,这是受潜血症状导致的。

3.1.2 粪便呈白色粥状

仔猪排出的粪便腥臭且呈灰白色粥状,同时体温偏低,有下痢表现时可判断为仔猪白痢。一般发生于10~30日龄的哺乳仔猪。

3.1.3 粪便呈绿色稀状

刚刚断奶的乳猪若是腹泻的同时进食量减少、打寒战、爱扎堆、体温却偏高则有可能是仔猪副伤寒急性型,又称败血型。对病猪观察其排便状况,初始便秘后有下痢,粪便恶臭,呈淡黄色或是灰绿色,偶见出血。病猪会渐渐呼吸困难,体温持续下降,2~6 d便会死亡。

3.1.4 粪便带有血样稀状

3日龄以内的新生乳猪易患红痢。其粪便一般为红褐色或是浅红色的稀状,偶见其中带有因坏死排出体外的组织碎片和气泡。除此之外,乳猪若严重感染了猪鞭虫病,粪便中也会带有脱落的黏膜和血。

3.2 通过粪便的pH值判断

3.2.1 细菌性腹泻时粪便的pH值

健康仔猪肠道内的环境理应为偏酸性,这时,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的增值都会得到有效的抑制。但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菌落数量增加,仔猪粪便的pH值会略有升高,导致粪便呈现出弱酸性。由此可知,仔猪粪便若呈现弱酸性则可考虑判断为细菌性的腹泻。

3.2.2 病毒性腹泻时粪便的pH值

病毒扰乱仔猪消化与吸收的功能后,仔猪肠腔中滞留的不能消化的乳糖便会被肠道细菌分解为小分子的断链有机酸,若检测到腹泻乳猪的粪便呈现出偏酸性那么可以考虑是否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

3.2.3 寄生虫导致腹泻时粪便的pH值

在当前资料掌握的范围内,球虫是最常见的引起哺乳仔猪腹泻的罪魁祸首。在球虫的发育过程中,孢子的生殖要在有氧且温度和酸碱度均适宜生长的环境下才能进行,其他两个阶段即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均是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中完成的。球虫卵囊生产最适宜的酸碱度为7.4,而球虫只要处在pH值6~8的环境中就已经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与前述两种致病因素相比,由球虫引起腹泻时,病猪的粪便呈现出的pH值更偏中性。

4 乳猪腹泻的防治

4.1 基于生理性成因的功能性防治措施

生理性成因导致哺乳仔猪腹泻已知是由于发育不健全导致的肠胃中菌群失衡,那么就需要采用功能性的防治措施,通过在哺乳仔猪的饲料粮中添加足够生效的酶制剂来提高乳猪身体中消化酶的含量并保证其活性。哺乳仔猪身体中不足量的消化酶被酶制剂补充后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从而使乳猪的消化功能保持在正常水平,以此来缓解因消化不良导致的哺乳仔猪腹泻问题。具体措施可以采用将仔猪日粮替换为牛初乳的方式为仔猪补充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抗原的方式;或是在仔猪的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E,使其促进仔猪细胞免疫功能尽快发育至良好健全,发挥促进仔猪体液免疫功能的重要作用,尽可能地把病原微生物在肠道内的污染与带来的损害程度降至最低。

4.2 基于病理性成因的功能性防治措施

要防治病原性腹泻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不仅是对仔猪进行足够的预防,母猪的疫苗注射也不能松懈,疫苗的选择一定要保证是来自正规厂家。同时还要通过口服微生态制剂等方法共同预防病理性腹泻。当哺乳仔猪出现腹泻症状时一定要仔细甄别,对症下药。

4.3 做好猪舍保温

多数养猪户对哺乳仔猪的保温工作已经十分注意,对温度进行了严格的控制。然而实际生产中,仔猪需要生活在30~32 ℃以上的环境中,产后的母猪则需要生活在20~22 ℃的环境中,二者所需相差较大,这便导致母猪易受产房温度过高的影响,出现回奶、乳汁浓度不适宜等症状。仔猪在吸食奶水后易发生腹泻。产房内的温度控制与通风条件一旦没有做好,产房内忽冷忽热,新生的仔猪免疫力不足,也会出现腹泻的症状。可以通过提前开启保温灯对仔猪温箱进行预热的方式,或是使用地暖、水暖、保温床等设施结合实际的生产情况辅助控温。

猜你喜欢

乳猪奶水哺乳
会哺乳的树
猪白细胞干扰素对乳猪疫病防治效果分析
我国奶水牛选育步入现代分子育种时代
提高乳猪成活率六要素
胸部大小和奶水多少有关吗
多么恶毒的谣言:胸大=奶水多,胸小=奶水少
云南省奶水牛品牌建设浅析
哺乳仔猪大肠杆菌病的SM2疗法
浅淡乳猪的饲养管理
一起哺乳仔猪猪瘟腹泻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