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链接”:让阅读教学花开有声
2023-04-06汝南县第三小学
■汝南县第三小学 伍 丹
“阅读链接”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编排在课文的后面,形式多样,体裁各异。 教师只有细致揣摩“阅读链接”的编选意图,充分挖掘其在语文阅读中的积极作用,才能真正巧用“阅读链接”,打开阅读的另一扇窗。
一、课前链接,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厚, 吸收的知识就会越丰富,学习效果就会越明显。 “阅读链接”中有许多内容比较新奇,能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因此,我们可以把“阅读链接”放在课前,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在教学《丁香结》时,“阅读链接”中提到李商隐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和李璟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都是以丁香来比喻愁思。 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诵读“阅读链接”中的这四句诗,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诗句中都提到了哪一种景物? 有的学生会说是“丁香”,也有的学生会说是“丁香结”,这样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物象与意象的联系。 了解丁香结、意象等概念之后,师生就可以共读宗璞先生的散文《丁香结》了。
二、课中链接,生成情感体验
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应该是语文学科的应有之义。 在学习一篇课文时,学生只有产生与文本相同的情感, 才能把握文章脉络,理解课文主旨,丰盈情感体悟,为学习语文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因此,在课中应适当进行“阅读链接”, 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学习《黄继光》时,学生通过文中的语言、动作描写,感受到了黄继光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壮举和爱国情怀。 在学生充分体会人物形象的基础上, 再接着学习“阅读链接”——《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有了前期铺垫,学生就更能体会钱学森为了回归祖国而遭受的种种磨难,感受钱学森对祖国人民的赤诚之心,从而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涵养其家国情怀。
三、课后链接,拓展阅读边界
单读一本教材,阅读容量小,阅读视野窄,因此“阅读链接”就成为拓展阅读边界的有力抓手。 “阅读链接”可以让学生从一篇文章走向一本书,最终拥抱无数本书,实现以篇带篇、由篇到书,由“个”到“类”再到“整本书”的拓展。 如课文《草船借箭》安排的“阅读链接”是《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课文对应的段落,感受古今语言的特点。 结合着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以及第二单元文本编排的特点,学生可以由阅读《三国演义》继而延展到阅读《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等古典名著。
教师在教学中应将“阅读链接”的意识贯穿到更多文本的学习。 不是只有学习“阅读链接”时才能链接,而是以课文为本,把握链接机会,只要有需要、有价值,就可以时时链接、处处链接。 这样可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自主感受、思考、交流,让学生渐渐掌握读书的方法,走向更加广阔的阅读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