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
2023-04-06白那日苏田雪松孟根其其格
白那日苏 田雪松 孟根其其格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追求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选择[1]。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及二十大多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党和国家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项目[2]。在此背景下,高校应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融入大学生教育工作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坚定理想信念,成长为能担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3]。
一、新时代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
(一)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需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紧密团结的思想基础,是各族人民在追求祖国统一、捍卫民族尊严的过程中产生的文化认同,并以中华民族作为共同的身份标志。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包含了“国家观”“民族观”等内容,以民族团结教育、民族政策教育为主线,有利于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更好地认识和掌握民族知识,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并以高昂的姿态投身到国家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事业中[4]。
(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带领下,我国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初步实现了脱贫致富、全面小康的目标,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成果。当代大学生应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才是我国发展进步的前提,我国各项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团结互助,在将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更离不开各族的团结,民族团结始终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基石[5]。
(三)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新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复杂多样,其中一些负面信息有可能对大学生的认知产生干扰,甚至影响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世界观,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非常必要。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让大学生认识到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各族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才能实现个人理想与国家富强,最终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
二、新时代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挑战
(一)教育机制有待健全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很多高校也已将此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7]。但从教育实践来看,高校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制还不健全[8]。一项调查表明,当大学生被问及“思政理论课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内容有哪些?”时,有一半的学生的认识还很模糊,这说明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有限,也说明高校在教学实践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还存在不足,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当大学生被问及“您认为学校对各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如何?”时,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民族团结教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另外,在一些民族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多,部分高校已在着手开展民汉合班、民汉合宿等管理,但整体来看实施范围还很小,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民族管理制度缺位的问题比较常见,未能形成长效民族团结教育机制。
(二)思政课的引导作用不足
思政课是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但从现实来看,高校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不足,思政课地位不高。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内容涵盖了共同文化意识、共同地域意识、共同经济意识等领域,但教学方法简单,主要是对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宣读和讲解,更没有拓展课外资源,民族团结教育没有做到“入脑入心”,存在形式多样但实效性不强的问题。
三、新时代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一)健全培育机制
第一,应做到“五个坚持”。一要坚持方向性,引导大学生在任何时候都相信国家;二要坚持科学性,引导大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自己,并养成理性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对各种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三要坚持系统性,要把高校教育教学与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关联起来[9];四要坚持精确性,要根据大学生的民族、风俗等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五要坚持协同性,要妥善处理好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服务、管理各项事物,不断提高思政工作的引导力。
第二,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要做到“三个认同”。一要加强大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让大学生对伟大祖国产生热爱,自觉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二要加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三要加强大学生对国家发展道路的认同,高校应引导大学生坚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康庄大道。
(二)发挥思政教育课堂主渠道作用
一方面,思政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的过程中,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历史观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各个民族都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10];在讲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时,引导大学生认识我国的多民族情况、现行民族政策等,通过讲解各地区不同民族的发展水平,让大学生认识到现行民族政策的必要之处,增强大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的政治认同;在讲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过程中,各族人民都付出了卓绝的努力,各族人民共同建设了新中国,从而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在讲解“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基础概论”时,利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故事、先进事迹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观念,主动肩负起传承民族精神的时代责任;在讲解“形势与政策”时,对有关民族、宗教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对比国内外民族发展史、民族政策现状,引导大学生认识到我国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坚定其爱国情、报国志。
另一方面,要发挥各个学科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丰富的内涵,涵盖多个领域,各学科教师都应深挖所在学科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在学科教学中。例如,教师可以以本学科先进人物为榜样,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各个学科的指向都是为人民服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可以通过专业实践等方式,把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结合起来,组织各族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体会到各族团结奋斗带来的社会变化、经济发展,把大学生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认知转化成对中华民族的现实情感。
(三)积极开展有特色的民族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能对大学生的认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缤纷多彩的校园文化也是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文化形式。高校应从校园文化着手,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首先,高校可以组织有仪式感的活动。仪式能增强群体凝聚力、深化情感认同,高校可以举办传统节日仪式、纪念日仪式、升旗仪式、入党仪式等,要求参与的大学生统一着装,在严肃的布景和音乐中刺激大学生的感官,让大学生对仪式产生认同,进而调动大学生的爱国之情。
其次,高校应主动推动各族大学生进行互动。在高校的各项学习活动、校园活动中,高校应鼓励各族大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学习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并在交流互动中增进情感和友谊,并认识到各个民族是平等的,只有各族团结在一起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1]。
再次,利用红色文化为校园文化铸魂。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在抵抗外来侵略、奋发图强的过程中形成的不怕牺牲、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把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能形成更有生命力、感染力的校园文化,让大学生意识到各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12]。
(四)组织多样化的教育实践活动
大学生是乐于接受新事物、喜欢探索和尝试的群体,单纯的理论教育、学科教学易使大学生产生枯燥感,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思想熏陶、价值引领,对于增强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良好的效果。
例如,高校可以依托本地的红色资源,组织大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烈士陵园、史料馆等红色文化基地,精心挑选活动内容,让大学生感受到红色文化就在身边,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才实现了民族解放与国家富强。又如,高校可以组织开展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引导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开展友好交流,互相学习与合作,增加不同民族大学生间的互相理解。再如,高校可以组织具有民族特色的有奖竞猜、民族服饰展、海报设计竞赛等活动,引导大学生感受不同民族的精彩文化,增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总体来说,通过趣味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进一步夯实教育效果。
(五)依托新媒体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
总书记曾就思政工作指出:“好的思政工作像盐,但不能光吃盐,好的方式是把盐溶解在各种事物中自然而然的吸收”,这提示我们在对大学生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时要选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让教育教学符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
首先,高校应依托新媒体技术打造交流互动平台。当下,各种新媒体社交平台如短视频、微博等备受大学生喜爱,很多大学生倾向于利用新媒体平台获取外界信息。对此,高校应着重打造新媒体交流平台,注重开发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体网站,运用微信公众号、各种APP平台、短视频平台等为大学生提供学习途径,发挥新媒体平等开放、资源丰富、便捷可靠等优势。高校也应让新媒体交流平台成为文化宣传平台,大力宣传中华传统文化节日,让大学生感受民族团结的文化基因。高校可以在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发布各种宣传知识、活动策划,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高校还应合理运用新媒体做大做强正面思想阵地,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结合时代发展特征让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更好地倾听“中华文化声音”,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刻内涵。
其次,建立健全网络监督机制。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分辨力不强的大学生极易受到影响和干扰。对此,高校一方面要健全网络监督机制,做好不良信息筛查,尤其是筛查那些影响民族团结的不良言论;另一方面要做好网络法制教育,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互联网环境,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健全新媒体平台联动机制。在网络管理中,高校应明确各部门权责,构建新媒体平台联动机制,依托工作联动推进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例如,高校可协同线下、线上协同机制,把线下活动的成果体现到线上宣传中,利用线上宣传鼓舞大学生的热情;又如,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估的作用,以评估结果为依据进行后续改进;又如,高校应着手打造融媒体平台,主动向大学生推送有关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的信息,实现“一站式”教育。此外,高校还应加强教师教育,尤其是增强教师运用新媒体、新形式、新方法开展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能力,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强奠定可靠的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是培育新时代高端人才的必经之途,高校应理性认识到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必要性,深入分析大学生思想引导面临的挑战,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做到为国育才、为党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