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国际市场营销混合式教学探究*
2023-04-06范慧玲
范慧玲
(湖南工学院,湖南衡阳 421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而专业课程思政理念的创新,恰好迎合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同向同行,协同效应”口号,也成为落实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行动的重要指导。同时,全球形势风云变幻,新冠疫情、俄乌战争等带来外部环境的不安定,我国身处其中,举步维艰。时值“两个一百年”的新时代,我们开展课程思政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价值。为此,文章将从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定位与目标入手,探讨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分析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的必要性,并对课程思政背景下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混合式教学的策略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一、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职业素养课程,涵盖了国际贸易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学、企业管理学等多种内容,旨在培养具有较强营销策划能力、国际市场研究能力、国际经营战略的市场营销人才。这是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定位,也是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目标。高校要深入了解课程对人才培养起到的实际作用,明确岗位工作的目的,进而在教学目标指导下,搭配契合的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模式比较多元,以项目教学、翻转课堂、任务驱动等为典型;推动开展混合式教学,将线上线下教学结合起来,围绕学生的中心地位,切实将教、学、做、展、评有机结合,使思政要素合理渗透进去。学生在学习课程浸润下,将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技巧等熟练掌握,并应用有效的营销战略与管理方法,对市场营销的外部环境科学分析,开展市场调研,明确国际市场的定位,进而制定合理的营销方案。课程教学以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突出责任感、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历史使命感;加强爱岗敬业和工匠精神、优秀职业道德的培育;强化沟通和创新能力,在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方面更加游刃有余[2]。
二、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
课程思政的内涵是深入发掘各个专业中的思政要素,充分夯实专业课程的基础技能学习和提高作用,不断发挥出立德树人的思想影响力。目前来看,思政作为我国专业教学课程之一,已然成为教师们需要高度重视的领域。思政教育摒弃过去的简单教学模式,把思政内容和专业课程紧密关联起来,最大化地实现了人才综合素养提高的目的[3]。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职业素养课,对学生专业能力优化、专业视阈拓展都有着积极作用,把思政要素和该课程有机融合起来,对学生培养正确的职业素养与商业道德观作用十分突出,进而使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专业能力与职能道德的双重提高。据此得知,对国贸专业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思政要素的进一步发掘,能帮助思政与该专业的互动合作,产生正面的影响力,对高校优化教学内容有较大裨益[4]。
三、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在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程中,选用混合式教学,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不仅仅是因为“互联网+”时代背景对传统教学方式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急需混合式教学模式加以补充和应对,也是由于教育信息化改革对混合式教学提出了要求,提供了机遇,同时混合式教学也能够强化教学效果。
1.“互联网+”时代背景对传统教学方式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急需混合式教学模式加以补充和应对
互联网快速裂变使我们的生活愈发便捷,产生了数不胜数的各类信息,也衍生出很多陷阱与诱惑,这些负面内容对学生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而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抵挡。只有应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方式,才能切实帮助学生筛除无效信息。教学过程的设置和监督应全程贯彻该过程,充分彰显“以学生为主题”,保障他们的基本利益[5]。
2.教育信息化改革对混合式教学提出了要求,提供了机遇
科技进步使教育信息化日益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诸如翻转课堂、MOOC、SPOC等教学形式愈发普及,给教学带来诸多便利。利用学习通、雨课堂等多个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既能实时上传和学习课程材料,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还能开展多样化的教学互动,便于教师考核学习活动,使教学效率显著提升。
3.混合式教学能够强化教学效果
现如今部分高校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接纳知识,课堂毫无主动性,思维发散,课堂效率低下。实施混合式教学,突出多个输入、输出的内部闭环反馈,借助检测、作业等方式对学习效果进行实时监控,辅助以提问、选人、抢答等方式提高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主导课堂,调动学习的主动性[6]。
四、课程思政背景下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混合式教学的策略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混合式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要时刻谨记自己肩负培育党和国家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打造课程思政生态体系,提高专业能力,切实有效地参与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行动中。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积极挖掘线上学习资源,完善网络教学平台
(1)积极挖掘线上学习资源
线上资源应视为混合式教学的重要基础,这种教学的本质即将传统课堂的学习以微视频上传的方式前移到网络平台,保障学生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并最大化地确保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再回到线下课堂,使课堂教学合理推进,质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教师应集中针对重点、难点去讲解,抑或解决学生在线上学习时遇到的共性难题,用线上辅助线下[7]。
(2)完善网络教学平台
如今教师每天课堂授课时间十分紧张,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讲完所有的教学内容困难很大,教师只能删减部分简单内容,将主要和重点内容讲解清楚,而删减部分需要学生去自主学习掌握和巩固。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后,教师可以将这些删减内容以微视频的方式上传到平台上,学生自主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观看和学习,当然也能在平台上和教师请教问题,增进了解和交流,确保教师顺利开展教学,还能发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此外,网络教学平台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起到监督作用,教师借助平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其学习进度,进而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学生消化并掌握所学知识[8]。
2.关注线下师生教学团队的组建
(1)基于项目式教学,提升师资队伍素质,组建营销策划专兼职结合的教师团队
完成一个项目,需要涉及多个环节,且环节间应紧密配合,缺一不可,由前期的市调、消费者心理分析,至后期的品牌公关、维护、广告投放等。由此,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专业技能共同组建科学知识结构合理搭配的项目化创新团队,开展教学与科研合作。且团队应着眼企业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其做好兼职教师的补充和培训工作,尤其是技能高超、业务过硬,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团队还要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培训,使他们在教学中能熟练应用。教师还要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帮助他们能及时将遇到的困惑反馈给专兼教师,抑或采取师生间、学生间讨论的方式[9]。
(2)组建学生团队,团队合作完成项目
只有团队合作,才能确保项目顺利完工,而大型活动通常需要团队内部成员的彼此协作,单人几乎不可能完成。在新学期开始,学生采取自由、团队招聘等方式建立自己的团队,人数上以5-6人为最佳。成立方式上,采用企业的运营工作团队制,使学生培养出良好团队合作能力,对岗位预先进行熟悉,了解基本的职场规则,强化职业理念与规划。为规避部分学生搭便车的情况,使他们的交流协调、领导力等得到充分锻炼,团队负责人采取轮班制,且每次会议都要做好记录。假设团队策划的项目取得回报,以薪金的方式给每位成员按劳发放,强化他们的职业意识。
3.线上与线下结合,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效率,发挥国际市场营销课程育人作用
很多教师已经摒弃了过去的教学方式,为满足教学所需,他们要借助更加先进的教学方式来改进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环境,而互联网教学成为首选。在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积极导入互联网的正面作用,使教师将更优质的知识资源传授给广大学生。教学前,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利用互联网平台预习新内容,自学时记好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样教学时,教师就能针对性地答疑解惑,教师与学生利用线下的学习、讨论等,解决线上的遗留难题。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此外,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困惑、难题等,教师也应该多加关注,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多加观察,要充分发挥国际市场营销课程育人作用。
4.提高任课教师专业技能以及政治与道德修养,打造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无可取代,其充分调动国际市场营销课蕴含的思政要素,对该课程的思政教育效果有着直接作用。国际市场营销课的任课教师,既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在经济学、营销学、国际贸易和商务等方面了解透彻,还应有着良好的政治与道德修养。现如今不少高校开始试行课程思政,鉴于很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应用水平较差,为此,任课教师提高思政修养成为重点工作,强化培训他们的课程思政能力尤为紧迫。所以,高校应强化建设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提倡他们加强课程思政的教研活动,申报课题,将科学的前沿研究成果和课程思政教育密切关联,确保课程思政跟进时代步伐。此外,强化任课教师课程思政的定期培训,外聘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师,以示范课或其他形式,帮助国际市场营销专业任课教师提高思政素养,掌握良好的教学方式,拥有过硬的教学本领,进而提高应用思政教育的水平。
5.优化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评价,以评价促进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对于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评价也应该加以改革。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启动双重评价模式:形成性、终结性两种评价。这样的结果是,学生总成绩的60%源于形成性评价,以课前自主学习、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等为主,且网络信息平台将学生在线学习情况、互动讨论、作业提交等情况综合评定形成自主学习评价[10]。
此外,还有教师评价,也包括学生互评,针对整个学习全程、实时、动态的评价。而学生总成绩的40%源于终结性评价,通常采取营销计划书的形式,主要从四方面开展实质性评价,即语言表述、营销方案内容、团队合作、多媒体运用等。而在国际市场营销课程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关注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以评价促进课程思政。
结语
从长远来看,未来高校的课程建设、专业课程中必然要将课程思政纳入其中,并将其视为重点的育人方式,这一过程不仅时间较长且意义重大,体现了较强的系统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涉及各类知识点杂而多,有其独特性,这就要求课程关注学生国际化、全球化思维的培养,但上述思维的培养应建立在中华视阈前提下,从国家出发去看全球,课程的每个环节在讲授时,教师应立场坚定,以中华为根基去探讨国际化、全球化,观点以我国为基点,维护中华民族的国家利益,内容应公正,立场应坚定。建设国际市场营销课,要求高校、教师、学生的通力合作,高校着眼顶层设计,教师具体落实,学生密切参与,共同构建三位一体的系统性循环机制,找到更加契合课程属性的科学道路,进一步将思政教育的教育功能发挥出来,进而落实并达到全面育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