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红色教育基地的高校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研究*

2023-04-06朱江华

大众文艺 2023年4期
关键词:大思红色基地

朱江华

(长春财经学院,吉林长春 13012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政课建设持续给予高度关注,他重点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一过程中,全国各地高校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四史教育”和地方、校本特色建设了一大批校内红色教育基地,这为有效开展思政课教学,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教育部等10部委联合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具体要求。构建高校“大思政课”格局,必须重视实践育人。在具体工作中,应积极依托各类校内红色教育基地,改进和创新育人路径,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互印证,实现铸魂育人的育人目标。

一、依托红色教育基地的高校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价值及意义

红色教育基地是高校自有的重要实践育人资源和平台。依托红色教育基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有助于切实提高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实效。

(一)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直接关系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2]。在百年变局与全球疫情叠加的当下,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我们“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3]。基于红色教育基地的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和实践,就是要让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和成型关键时期的青年大学生能够在思政课理论教学、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在各类亲身实践中,去了解国情感受时代,去进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国际对比,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挖掘实践育人的新元素,探索实践育人的新路径,构建实践育人的新模式正是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坚持守正创新的具体体现。

(二)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高校高水平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坚实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扬了贯穿在我党思想政治工作各时期的“生命线”理论传统[4],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这一重大理论判断[2],为新时代办好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首先要掌握并遵循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教学以及青年成长的各种规律[5],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而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6]。依托校本红色教育基地资源构建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将有效规避实践育人的实施困境和风险因素,更为大批量学生的全员参与提供了可能,可以最大化地实现全员参与,提升实践育人的可持续性。同时,红色教育基地等精心打造的育人载体,可以提供图文并茂、丰富多样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可以强化沉浸体验,进而增强育人实效。这些都将有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

(三)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支撑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下,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当下,整个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与教育系统对创新性的人才培养输出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匹配。我国高等教育亟须为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输送大量具有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学科交叉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复合创新人才。而这一任务的完成,必须依靠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来进一步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化升级。而高素质、复合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仅需要依靠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更需要青年学生在长期、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印证。同时,青年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激发,需要多视角、多学科知识的交叉、碰撞,去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擦出火花。构建大思政课的实践育人模式,可以在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础上,为多学科的交叉和实践提供一个知识融合的平台,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有力支撑。

二、依托红色教育基地的高校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构建

依托红色教育基地构建高校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就是充分以高校校本红色教育基地为平台,做好校内外资源的共建和融合,发挥教师主导性,激发学生主体性,构建出“一二三四”的实践育人模式。

(一)模式内容

1.“一”是指一个导向,即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和实践始终要坚持学生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大思政课实践育人的设计、实施、成果都应也必须直接体现在学生身上。模式的构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实践育人活动与学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能够将实践育人工作落到实处,育人成果体现在学生健康成长上。

2.“二”是指二条育人路径,即“教师主导+学生主动”的双向育人路径。首先,教师为主导的教师导育学生路径,发挥教师理论知识优势,在思想、理论、方向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在基地建设、活动设计、实践目标和重点、育人效果考核等方面都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各类实践育人活动中,培养和践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自育路径,则侧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借助基地和学生自身掌握的融媒体信息源,主动开展育人实践前的理论知识储备,育人实践中的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验证,育人实践后的价值观内化等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各类学生自治组织、学生社团的作用,开展学生自我教育。两条路径相互结合,双向增效。

3.“三”是指三个围绕。一是围绕红色教育基地,为实践育人活动提供充足的常与空间,同时不断有针对性地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丰富和挖掘各类实践育人元素。二是围绕学生社团,让青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三是围绕全媒体平台,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线上实践育人活动,同时将各类实践育人成果进行全媒体展示,树立典型扩大影响,形成正向激励。

4.“四”是指四维考核,即从四个维度对大思政实践育人的成效进行考核。一是思政课程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在思政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学习效果;二是课程思政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思政提升效果;三是团学活动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在团学活动中的践行效果;四是就业创业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就业创业中与国家导向契合程度。

(二)模式优势

1.实现多元实践育人资源有效整合。首先,实现线上线下育人资源的有效整合,红色教育基地在为学生提供沉浸式体验和同辈群体交流的现实场域的同时,通过打造线上虚拟育人空间,实现育人资源的线上线下互通,契合当下青年学生自学自育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其次,实现思政课程资源优势和课程思政资源优势的有效整合,在实践育人活动中,思政课程侧重于系统地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容进行传播,而课程思政则善于通过专业视角对思政元素的阐释来提升育人实效,该模式可以在同一个场域内将二者有机融合;再次,实现校内校外实践育人资源的有效整合,红色教育基地的线上线下实践育人资源将注重各类社会资源的吸纳和融合,通过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使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实现校内访问,有效解决疫情影响下大量学生外出实地实践的困难。

2.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首先,利于资源挖掘,依托该模式,可以充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各自优势结合互补,挖掘出更加专业、丰富、多样的实践育人资源;其次,利于打造统一话语体系,依托该模式,可以通过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等形式,使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师在指导思想、话语体系、意识形态上确保一致,构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进而促成师资、思想、教学内容、教与学等多方面的同向同行,同样的育人元素,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相印证,最终达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协同育人的效果。

3.实现育人效果提升和模式推广的有机统一。首先,该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实践育人成效。在已有的实践探索中,依托红色教育基地的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实践育人活动。整个育人模式的设计都是围绕学生主体进行设计和实施,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可以准确快速抓住青年学生思想认识中存在的误区和痛点,直击青年思想中的核心重大关切,使实践育人成效直接体现在学生身上,避免了实践育人活动和效果脱节的误区;其次,该模式具有适用性高易推广的特点,它不受所在高院校环境因素、专业设置、属地资源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有效克服了疫情防控背景下,学生不便离开学校开展线下实践育人活动的限制,在高校范围内适用性强,可复制,易推广。

三、模式构建及实践中的重点工作

依托红色教育基地的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立足高校发展和立德树人实际,其构建及实践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携手发力,共同推进。在实际工作中,要关注的重点工作有以下几点。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条件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示各级党委要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措施,来促进思想政和理论课建设的实效。教育部等十部委发布的“方案”中也从“善用社会大课堂”“加强组织领导”等七个方面对加强“大思政课”建设作出了明确要求[7]。

在依托红色教育基地的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构建和实践过程中,学校党委要给予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平台进行长期、有计划的持续建设,并给予相关的配套投资和政策保障。在经费上,多措并举筹集资金,保证基地建设、资源开发、实践育人活动开展等方面的经费充足,并做到持续投入。在载体平台上,要建构多维的学习场域,促进教室小课堂、网络新课堂以及社会大课堂的深度结合。在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强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学生骨干三支队伍的建设,使三者相互配合,确保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和实践育人模式实践的有效运转。

(二)加强建设基地,扩充资源容量

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是该模式构建和实践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工作中应着重关注基地的空间建设、资源扩容。

首先,空间建设。基地空间是大思政实践育人各类活动开展、学生实践学习的重要场域,主要分为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两方面。在实体空间建设方面应在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团学干部、学生代表等充分参与的基础上邀请专业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利用现代传播学的知识,对图文、灯光、色彩、多媒体设备等空间元素进行专业化设计,力争给学生提供最强烈的体验感。在虚拟空间建设方面应当引入虚拟现实、元宇宙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线上实践虚拟空间,满足当代青年学生线上学习、实践需求。其次,资源扩容。红色教育基地的最主要和最优价值的组成部分就是其实践育人资源,基地建设的核心就是实践育人资源的扩容。应当在不断扩充思政课程实践育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专业和课程优势,更多挖掘课程思政的实践育人资源。同时,要加大投入,引入更多社会资源。此外,还要不断推进各类实践育人资源的数据化转化,实现线上线下实践育人资源互通,以满足线上实践育人的需求。

(三)推进资源融合,打造知识共同体

依托红色教育基地的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活动,必然要求各类实践育人资源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充分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共同体,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推进五位一体的资源融合。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红色教育基地深度融合,在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上,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与基地育人素材深度融合,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成为红色教育基地的精神主线;二是课程思政与红色教育基地深度融合,继续与各专业教师深挖、释放基地课程思政元素,使基地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提供更加有力支撑;三是网络思政与红色教育基地深度融合,紧紧围绕当代青年大学生网络生活现实,关注实时网络热点,建立青年学生网络生活与基地之间的关联通道,实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线上—线下”及时互动;四是就业创业与红色教育基地深度融合,响应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人才需求,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整体规划,探索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大学生就业创业项目的融合机制,延展基地的实践育人周期;五是社会资源与红色教育基地深度融合,以“大思政课”建设为遵循,开门办思政课,充分引进和利用全国各省红色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关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使基地实践育人资源更加立体化,促进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三者有机融合,为“立德”夯实坚实基础[7]。

猜你喜欢

大思红色基地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红色是什么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红色在哪里?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我的基地我的连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