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质培优的五年制人物形象设计中高职专业课程衔接研究与应用
2023-04-06徐梦柠
徐梦柠
广西演艺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广西 南宁 530226
教育部等九部门在制定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2020-2023)时强调,要加快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融合发展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五年制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因此,构建优质五年制专业课程衔接体系,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笔者以广西演艺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中高职课程设置缺陷,提出课程衔接框架和具体课程衔接方案,以期实现高效衔接。为解决五年制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向高质量发展提供行动指导,以达到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总体目标。
一、学情分析
广西演艺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模式为“2+3”模式。即2年附中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衔接3年高职人物形象设计,学生都是初中毕业起点,没有美术基础,文化素质处于初期阶段,受低龄化影响,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不高。针对这一学情,以提质培优为目标,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课程衔接体系。
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五年制中高职建设中课程体系的衔接问题,在经过一系列改革之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五年制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问题,从广西演艺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研究中发现,在课程衔接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中高职课程目标缺乏衔接性
中职专业基础课学习与专业技能课学习相间隔较长,容易遗忘,加上中职部分专业基础课的课程目标只注重基础技能训练,高职则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两阶段的课程目标缺乏一致性和衔接性,导致学生在学习了专业基础课程时无法与专业技能课进行有效衔接。
(二)中高职教师缺乏交流
由于中高职教师分开教学,少有交集,专业研讨会也是分开进行,接触的机会很小,从而教师之间没有机会沟通交流[1]。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彼此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就难以做到学情分析、因材施教、精准教学,尤其在学习专业基础课时,由于中高职教师之间没有及时沟通交流,会导致课程内容无法有效衔接[1]。
(三)中职课程内容与高职课程内容缺乏有效衔接
1.中职课程目标缺乏对学生审美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高职技能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不仅要求具有审美与设计创新能力,还要具备人物造型技术能力[3]。中职学校在课程培养上更偏重基础功底的训练。高职创新与审美的课程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如果在中职时期学生缺乏此类型的培养,则会导致学生无法迅速进入高职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技能的接受能力将会减弱。
2.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缺乏内容的连贯性
中职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有:设计素描,设计色彩,速写和基础图案,以上都是五年制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必修基础课程。它对整个课程体系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续化妆技术、人物形象设计、服饰制作等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但通过考察和分析发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尚未形成教学过程的有效衔接和融合。究其原因,一方面,前期专业基础课教学过于强调基础课程技能练习,没有与专业课内容相结合。而后期专业课教师在教授专业课内容时,还需对前几门基础内容进行回顾。从而对专业知识理解不透,导致实践能力薄弱、兴趣不高、积极性不足的学生,最终会影响到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时整体性、系统性不强,学了基础课的内容不知道如何运用到专业课中,教学内容上虽然包括了常用基础知识,但内容与后续专业课的关联性不强。这将导致中高职课程无法有机融合,从而导致学生出现学习兴趣下降、厌学等问题。
(四)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有效方法。过去教师评定学生课程成绩的主要模式是:笔试和作品考查形式进行,评价评分机制为平时作业成绩+笔试或实践能力成绩=总成绩,评分比例有40%的平时表现+60%的期末考试、平时表现60%的平时表现+40%的期末考试,或者30%的平时成绩+70%的期末考试。广西演艺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采用的评价方式为30%的平时成绩+70%的期末考试。但不管哪种方式都是从上而下,没有多方位进行评价,传统和单一的评价模式,将影响学生真正的成绩,更会影响高职授课教师对于学生状况的分析从而影响高职教学[1]。因此,综合运用各种形成性评价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养成过程,是为中高职前导课程、后续课程以及升入高职后授课教师对学生的客观评价奠定基础。
三、解决五年一贯制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一)搭建中高职教师培训交流平台
高素质师资队伍关乎教育质量。各学院应为中、高职教师搭建有效信息平台以及组织召开学习交流培训会,为增进交流、相互学习、业务沟通,形成长期有效的学习、考核机制[1]。并将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教学技能、专业理论知识等多项内容作为交流平台、交流会的学习、培训内容。要求每一位中、高职业院校教师必须熟读理论知识,熟练教学技巧,熟悉教学目标,准确定位人物形象设计发展前沿[1]。培训会可以在多形式、多元化、多环境情形下进行,各中、高职业院校教师应在同一专业领悟域内,将根据不同学历阶段中,专业教育教学的特点,进行意见交换和相互学习,探讨教学规律、探索学科共性,以达到相互提升的目的。
(二)课程目标衔接
在课程目标制定上,既要考虑各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又要考虑到总的培养目标。五年制涵盖了中职和高职两个教育阶段,两个阶段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对于中职阶段,既要掌握专业基础课的功底,又要求掌握进入高职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结合当前五年制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实际情况,中高职教师可利用交流平台以及培训会,共同研讨制订课程目标培养方案、确立阶段性培养目标与总体培养目标、依据培养目标确立相关课程内容等。例如,化妆技术课程需要结合素描的三庭五眼和面部结构以及色彩的运用与搭配的内容,那么中职授课教师在素描、色彩授课中除了培养学生的绘画技术外,还需以高职化妆技术课程目标为培养目标进行授课。这样除了可以实现知识的递进与技能提升,还可以避免课程的脱节。
(三)构建五年制中高职课程内容有效衔接的策略
1.加强创新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中的化妆设计、服饰设计、美发设计、整体造型设计等高职课程,对创新以及审美能力要求极高。让这样一个具有很强审美要求的专业紧跟时尚的步伐,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修订期间,侧重对于学生创新与审美能力的启迪,改变传统只注重学生人物形象设计的基本功训练的创编形成。
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素描、色彩等基础知识教学时,可要求学生从构造材料、形状、色彩、表现形式等多方面着手来展开创新思考,在学习高职专业知识技能时学生想象力才能得到有效激活,并促进学生高职专业设计水平提升。其次,借助校内外的文化活动,把美学教育和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可以请各类知名艺术家、设计师、评论家和专家来校讲学,创造一个充满艺术文化的校园氛围[4]。还可以组织举办绘画、设计比赛,时装造型走秀,展览、摄影展,手工艺品制作展等各种竞赛与表演。而校外文化活动,更是提升学生眼界的一种有效方式。还有,学校可以组织观摩各类画展或时装表演等。校内外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对于学生开阔视野、开启心智、活跃思维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审美能力[4]。
由于大数据技术还在处于系统开发、不断丰富、持续创新的过程之中,因此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建设还有持续发展和不断提升的基本需要,正是这样的原因要做好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细节建设,全面收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信息和学生学习数据,以大数据技术做到对教学双方和教育过程的全面判断和科学评价,树立过程控制和终端管理的新策略和新方向,提升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功能性和说服力。
2.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
通过制定各个阶段的课程内容标准,促进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中职阶段注重素描、色彩、速写、装饰画制作、基础图案等基础技能的培养,高职阶段注重化妆技术、美发设计、服装设计与制作、人物形象设计等专业技能的学习,两阶段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做到各个阶段的课程内容标准有效衔接。
首先,中职教师在进行素描和色彩等授课时可以把化妆技术课程内容作为导向,引导学生如何把后续课程融入到当前课程的内容中。例如,教师可在课前找一幅有明显化妆造型的人物设计照片,让学生使用素描技法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画面上的人物形象进行塑造与刻画,最后对学生设计作品进行点评,发现不足,寻找优点。这样能更好地保证原来的教学任务,又能使化妆课程和素描课程有效结合。在素描教学中导入化妆课程的有关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对学习专业的兴趣,从而促进学习素描的积极性,也为化妆课程延伸提供途径。
其次,高职教师授课时则需要让学生懂得结合素描、色彩课程的知识学习化妆技术,例如在学习眼影过程中利用色彩的冷暖对比,互补色、对比色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眼影的层次感,从而促进化妆技术课程的效率与质量。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以“以教促学”为原则为导向,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已有的资源,将这两种课程进行有效衔接,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而且还有助于推动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四)制定就业为导向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物形象设计”不再是影视和文艺界的代名词[3]。目前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爱好,形象设计的市场需求也在扩大,因此,需加大课程与市场的对接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如:形象设计公司、影楼、化妆设计工作室、服装设计等企业的合作。让课程目标能够与社会需求或行业企业的需要实现无缝对接,使人才培养更符合市场的需求,从而达到为五年制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增值赋能、以质图强的目标。
(五)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考评制度
现以提质培优为目标,基于广西演艺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五年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评价的短板,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已有考评架构基础上,不断补充、修正,现将具体改革路径分要点概述如下:
1.理论课程测试
2.实践课程的考查
(1)教学考查方式:可以让学生以单人或小组的形式完成课堂内的作业、发言、汇报等,最后各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考评;还可以通过社会调研、专题研讨、竞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加强学习自主性,研究性与创新性,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2)教学评价方式与比例:①平时成绩:以学生的到课率、课堂中的表现为佐证,占总成绩30%。②阶段考核:根据每个同学或小组的作业、发言、汇报、获奖等的完成情况,占总成绩30%。③期末考核:需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相关岗位的就业技能为标准,并根据课程设定的主题考查作品的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40%。以上教学评价方式在评分机制则,可以组织学生或小组成员分别给出自评,组内互评,同时教师对任务个人或小组的整体完成情况给出评价,作为每位成员的共同分数。
四、课程衔接研究后的应用成果
通过对改革后的2021级的人物形象与改革前2019级人物形象设计对比,取得了一些成效,如下:
(一)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创造力明显增强。随着课程衔接的策略的应用,中高职课程得到了有效衔接。如:学生进入高职后化妆技术、服装搭配与制作等需要较高审美与创造能力的课程,学习能力有所加强,在同一教学活动的情况下,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教学质量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升。通过调整衔接课程,推行创新课程衔接策略,使课程教学在实践中发展,学生在进入高职的课程时,懂了如何衔接中职的知识内容并应用到其中。从高职核心课程化妆技术的考评成绩就可知课程学习的效率与质量都大大提高。以下为两个年级化妆技术的成绩对比:19级优秀率为24%,良好为67%,不及格率为9%,21级优秀率为45%,良好为36%,不及格率为19%。
五、结语
尽管我们的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笔者在调查研究中看到,仍有一些不足,加上五年制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状况复杂,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尤为重要,以后笔者将继续深入研究五年制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