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早吸吮对产妇初乳分泌时间及乳量的影响

2023-04-05邵卫匡荣岩逄丽华

中国标准化 2023年20期

邵卫 匡荣岩 逄丽华

摘 要:目的:分析规范化早吸吮对产妇初乳分泌时间及乳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2020年01月至2022年01月间68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母乳喂养指导)和观察组(行规范化早吸吮指导),各34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6 h、24 h、48 h、72 h泌乳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每日排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初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产后24h内初乳分泌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48 h初乳分泌率高于对照组,48 h以上初乳分泌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于常规母乳喂养指导,乳房双侧规范化早吸吮指导应用价值更高,用于经阴道分娩初产妇分娩后,可提前泌乳时间,促进初乳分泌,使乳量充足,改善新生儿排尿,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规范化早吸吮,初乳分泌时间,乳量,新生儿排尿量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20.068

在营养、免疫学、心理学等方面,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自然食物。乳汁的分泌与孕妇在怀孕时,血液催乳素、肾上腺皮質激素的含量有很大的关系,在分娩之后,随着胎盘排出,胎盘生乳素及孕酮水平会大幅度降低,导致催乳素快速释放,加速乳汁的产生,进而启动泌乳。而母乳的分泌,除了荷尔蒙的分泌外,还需要婴儿的吮吸[1]。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从婴儿出生2 h以内的哺乳,即早期哺乳,但WHO对早期哺乳进行了界定,但没有对母体哺乳进行正确地指导。从2020年起,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的接生人员在分娩后2小时内的早吸吮过程中,采取了规范化早吸吮指导,从而使泌乳 II期提前,而且泌乳量也更加充足。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2020年01月至2022年01月间68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中,最小22岁,最大40岁,平均年龄为(28.11±2.11)岁。观察组中,最小23岁,最大39岁,平均年龄为(28.13±2.15)岁。无较大差异(P>0.05),可比较。纳入标准:单胎、足月;经阴道分娩;初产妇;无母乳喂养禁忌症;无严重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乳房条件正常;本人知情实验内容,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认知、听力、智力障碍,无法正常沟通;研究过程中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母乳喂养指导。予以常规健康教育,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母乳喂养的优点,提高其认知,分娩后2 h内,指导新生儿与产妇早接触、早吮吸。

观察组采取规范化早吮吸母乳喂养指导。产妇分娩后2 h内,护理人员针对予以母乳喂养的产妇开展指导,采用双侧乳房交替早吮吸方法,婴儿娩出后,擦干,新生儿不穿衣物,全裸体送至产妇胸前,引导新生儿接触产妇胸前皮肤及乳房,接触后,对新生儿予以保暖护理,预热干毛巾,覆盖并包裹婴儿,引导其早吸吮,每侧预防吮吸15 min,到时间后,更换对侧乳房,直至婴儿放弃吸吮。规范化早吮吸可起到刺激缩宫素、内啡肽分泌的作用,刺激乳汁分泌的同时,还有利于激发产妇的母性行为,尤其是初产妇,有助于角色的转变,对缓解产妇心理压力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其获得快乐,提升愉悦感,激发照料行为,提高母乳喂养率。

1.3 观察指标

(1)对比初乳始动情况:即分娩后至产妇首次乳汁分泌的时间,参考时间为24~48 h,时间越短表示泌乳情况越好,对比不同时间段初乳分泌情况,分为产后24 h、24~48 h、48 h以上,计算所占比例。(2)对比泌乳量:分别记录两组产妇产后6 h、24 h、48 h、72 h泌乳量。(3)对比新生儿排尿情况:记录两组新生儿每日排尿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变量资料以“t ”计算用( )示,定性数据用χ2核实,以(%)表达,P<0.05为有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初乳始动情况

观察组初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24~48 h初乳分泌率高于对照组,48 h以上初乳分泌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24 h内初乳分泌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详细数据见表1。

2.2 对比两组泌乳量

观察组产后6 h、24 h、48 h、72 h泌乳量多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2:

2.3 对比两组新生儿排尿情况

观察组新生儿每日排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3:

3 讨 论

3.1 母乳喂养临床意义

在世界医学上,人们都认为母乳喂养是最好的哺乳方式,因为母乳尤其是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为宝宝的健康和发育提供所有的营养,还能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初乳中含有较低的脂肪,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抗体,这些都对婴儿的身体健康有益。初乳极易吸收,是婴儿最佳的首选食品。虽然它的数量很少,但是却能给刚出生的婴儿带来大量的集中营养素。初乳具有通便的功效,可以帮助婴儿排出胎粪[2],同时还可以带出多余的胆红素,防止出现黄疸。为母乳喂养提供支持、推广和保护,是每个妇产科医师的职责所在。医护工作者应积极协助母亲进行母乳哺育。出生后2个小时左右,双侧早吸奶是一种哺乳技术,充分发挥了爱婴院的优势和本色,为婴儿提供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在全世界都在大力提倡母乳喂养的大环境之下,这种技术拥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与应用前景,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泌乳量,对母乳喂养起到推动作用,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还可以让下一代受益,因此它有着非常重大的社会价值和临床意义。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可以看出,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在推进母乳喂养的大环境下,各个大医院都在使用早吸吮的方式,来提升母乳喂养率。当然,也有一些医院由于工作负荷过大,没有配备足够的助产人员,所以在分娩后2小时内的早吸吮的执行率比较低。同样,也会对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把握好出生后的第一个2 h这一重要的时间点,正确地执行早接触与双侧早吸吮,这是实现母乳喂养的基础与前提,对促使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产后早吮吸最佳时机及意义

吸吮反射是人类本能,这种反射在胎兒32~36周的时候就已经成熟了,在新生儿出生10~30分钟的时候是最强的,过了30分钟以后就会慢慢地变弱,直到第二天才会完全恢复。所以,当新生儿被断掉脐带后,应该在2 h之内,尽快将自己的身体裸露在妈妈的胸部,并协助宝宝吮吸乳头。哺乳是母乳喂养的重要方式,哺乳是母乳喂养的重要方式。在宝宝出生后2 h内,宝宝会尝试去吮吸妈妈的乳头,此时正是吸吮反应最强烈的时候。过早地吮吸及增多的吮吸频率有利于提高乳汁的分泌反应。宝宝喝得愈快,妈妈就会更快地泌奶,宝宝喝得愈多,妈妈就会分泌得愈多,宝宝喝得愈少,妈妈就会分泌得愈少,初乳的分泌和泌乳量与宝宝吸吮的次数、强度和时间有很大的关系[3]。目前临床上都是采取母婴同房的方式来确保母乳喂养。早期吸吮有利于产后恢复,宝宝持续地吸吮会刺激乳头和乳晕,促使催产素的分泌,从而使子宫收缩能力增强,从而降低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母乳喂养可以抑制排卵,还可以达到避孕的效果,还可以延长怀孕的时间,同时还可以保持女性的月经不来,这样可以更好地储存营养。过早地吸吮对改善乳汁的分泌、缓解乳肿、防止乳腺炎等有很大的作用。早期吸吮可以减少新生儿的患病率,并且可以让宝宝在早期获得各种免疫物质,从而抵抗新生儿肺炎、腹泻等疾病。尽早进行母乳喂养,有利于宝宝肠道的运动,有利于排泄,减少黄疸的发生[4]。

3.3 结果分析

WHO已将保护、推广和支持哺乳列为母婴工作的重点,并提出了一系列确保哺乳顺利进行的对策,而早期哺乳是最主要的一项,需要医护人员在分娩后2 h内实施早期哺乳。本文采用的方式是,在新生儿断脐之后,要马上将他身上的羊水和血迹擦拭干净,然后让助理将他赤裸的身体放在妈妈的怀里,并披上一条毯子,同时还要注意保持他的体温。当他有寻乳反射之后,就会立刻用其母亲的乳头去刺激他的口唇,等他张开嘴的时候,就把乳头和大部分乳晕都放入他的嘴里,直至产生了有效的吸吮。对一侧的乳房进行吸吮,时间为20分钟到30分钟[5]。护理人员要手把手地教产妇如何正确地喂奶,包括喂奶姿势、喂奶频率、喂奶效果等。在所有人齐心协力下,哺乳成功几率超过了95%,分娩后第三天,哺乳充足率可以达到76.6%。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产后6 h、24 h、48 h、72 h的泌乳量比对照组要多(P <0.05),观察组新生儿每日排尿量比对照组要多(P <0.05),观察组的初乳始动时间比对照组要长,产后24 h内初乳分泌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24~48 h初乳分泌率高于对照组,48 h以上初乳分泌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6],这就表明了规范化早吮吸应用效果更加理想。通过对新生儿早期哺乳的研究,探讨了早期规范化早吮吸哺乳对新生儿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催乳作用。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建立了一支有多年哺乳经验、接受过严格训练的护士队伍,采用出生2小时以内规范化早期吮吸母乳喂养护理方式,以弥补常规健康教育、基础母乳喂养指导等护理工作的缺陷。

综上所述,规范化早吸吮干预在产后母乳喂养护理中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因为早吸吮可以让初乳分泌的时间更快,泌乳量更多,对婴儿和妈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护理措施。所以,产科工作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向每一位产妇普及早吸吮的益处和必要性,并认真地帮助产妇进行早吸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