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装置的改进

2023-04-05李小芬

化学教与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食盐水酚酞阳离子

李小芬

(浙江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浙江嘉兴 314500)

一、问题的提出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是高中化学教材中重要的演示实验,是学生学习电解原理的重要载体。苏教版必修1和鲁科版教材中的电解饱和食盐水装置图如图1所示,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和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教材中,出现的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示意图如图2。

图1 电解饱和食盐水装置图

图2 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示意图

笔者发现,图1的装置存在以下欠妥之处:第一,实验室没有带向上和向下支管的U 型管,若自己烧制,难度太大,在做实验时,会直接用U 型管进行电解;第二,若要检验产生的Cl2,需把导管从氢氧化钠溶液中取出,这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逸出的氯气也会污染空气;第三,阴极产生的OH-会扩散到阳极区,不利于观察酚酞变色的现象,OH-同时也会与阳极的Cl2发生反应。

图2的装置是学习电解原理之后一个重要的应用实例。虽然教材中给出了离子交换膜的电解装置图,但教学中没有进行真实的实验,导致学生缺乏宏观现象的直观认识,不利于培养学生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文献调研发现,很多老师对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提出了改进措施。如陈达老师的改进装置,利用底部带小孔的试管装石墨电极,利用排溶液法收集两级的气体,并检验,[1]但试管底部的小孔较难处理,容易打破试管;宋晓锋老师采用自制双孔V 型管,用针筒电解并收集气体产物,[2]但双孔V型管制备难度较大;李楠等老师利用三颈烧瓶和针筒改进装置,[3]但装置需要用铁架台固定,比较笨重。

笔者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常见的生活用品和实验室常见仪器进行实验创新设计,不仅使装置更轻便,实验现象更明显,而且可以使有毒气体不外泄,提升课堂演示的效果。

二、实验原理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原理:

阳极反应:2Cl--2e-====Cl2

阴极反应:2H2O+2e-====H2+2OH-

离子交换膜是用对离子具有选择性透过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薄膜,在通电情况下,阳离子交换膜允许阳离子透过,阴离子交换膜允许阴离子透过。

三、实验用品

1.仪器:20 mL 注射器2 支、红蓝导线各1 根、充电宝1只、石墨电极(直径大约4 mm)2支、生活收纳盒小号和中号各1个(网购)、火柴、酒精灯、镊子、离子交换膜(网购),502胶水。

2.试剂:饱和食盐水、饱和硫酸钠溶液、酚酞、石蕊、淀粉碘化钾试纸。

3.装置的制作

(1)可收集两极气体的电解池装置:将注射器的活塞取出,把顶端的橡胶塞取下,用小剪刀在橡胶塞上开一个小孔,把连接有导线的石墨棒固定在橡胶塞上,再把橡胶塞和活塞结合起来(见图3),针筒上连接针的端用剪刀戳成小孔,使石墨棒能恰好被挤出,最后将活塞装回注射器,可收集气体的电极就做好了(见图4),然后用烧杯进行电解实验。

图3 石墨棒和导线连接的活塞

图4 石墨棒和导线连接的活塞装回到针筒中

(2)有离子交换膜的电解装置:网上购买小型物品收纳盒,中间的夹层可拆卸,把阳离子交换膜用502 胶水粘在容器的中间,并确保中间不漏水。装有阳离子交换膜的装置见图5,装有阴阳离子交换膜的装置见图6。在盖子上打孔,使石墨电极刚好嵌入。

图5 装有阳离子交换膜的容器

图6 装有阴阳离子交换膜的容器

四、实验步骤与现象

1.可收集氢气和氯气的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

实验步骤:向烧杯中注入适量滴有酚酞的饱和食盐水,用改进后的注射器各抽取20 mL溶液,并把注射器下端浸入烧杯的食盐水中,红蓝两根导线分别接充电宝的正负极,打开电源,电解便开始进行。

实验现象:接通电源后,即可看到两极上产生气泡,产生氢气的电极上气泡明显比产生氯气的电极上气泡要多;由于气体的产生,注射器的液面开始下降,相同时间收集的氢气体积更多,可能原因是氯气的溶解性较大;阴极注射器中溶液变红(见图7)。

图7 阴极的溶液变红

电解3 min后,拇指堵住注射器下端的小孔,取出注射器,并对收集的气体进行检验。阳极产生的氯气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见图8);阴极产生的氢气用爆鸣法检验(见图9),可以听到“噗”的声音。为防止氯气泄漏,实验检验完成后,可以把注射器中的气体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图8 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Cl2

图9 用爆鸣法检验H2

2.用离子交换膜装置电解

实验步骤:(1)在装有阳离子交换膜的容器中分别注入等量的饱和食盐水,并在膜两边滴入数滴酚酞。取出带石墨棒和导线的注射器活塞,从容器盖上的小孔插入,连接好后进行电解。

(2)在装有阴阳离子交换膜的容器中分别注入等量的饱和硫酸钠溶液,装有阴离子交换膜的一侧接电源正极并滴入石蕊,装有阳离子交换膜的一侧接电源负极并滴入酚酞,再分别和石墨的阴极和阳极连接,进行电解。

实验现象:(1)用装有阳离子交换膜的容器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看到阴极区域溶液变红,而阳极区域溶液没有变化(见图10)。

图10 用阳离子交换膜电解饱和食盐水

(2)用装有阴阳离子交换膜的容器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可以看到阴极区域酚酞溶液变红,而阳极区域石蕊溶液略微变红(见图11)。

图11 用阴阳离子交换膜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

五、实验装置改进的意义

1.装置简单,实验效果明显且环保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取材简单、操作方便、实验耗时短、实验现象直观明显。方便课堂演示和学生观察,采用排溶液法收集气体,防止有毒气体的泄漏,符合绿色化的理念。可以加强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该实验不仅可用于课堂演示实验,也可用于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研究性学习实验。

2.贴合课改,提升能力

新课改要求注重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此实验改进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有利于学生从微观粒子角度分析离子的移动,从而培育学生的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素养。离子交换膜实验的引入,突破了教材局限,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工业生产的应用,激发学生探求未知的欲望。

3.实验拓展,功能多样

改进后的装置还可用于电解其他常见的溶液,满足高中化学电解教学的要求,如:氯化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便于综合复习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猜你喜欢

食盐水酚酞阳离子
基于电解食盐水的蚕用自动消毒机设计
酚酞分子结构的研究
Contents of Volume 11 (2020)
烷基胺插层蒙脱土的阳离子交换容量研究
酚酞指示剂配制猜想
冰熔化实验改进的尝试
酚酞试液配制中的“意外之旅”
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酚酞试剂遇水产生白色沉淀“异常现象”的探究
季铵型阳离子纤维素对水中腐殖酸的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