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神理论认识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
2023-04-05李国臣郑金红
李 旭,程 刚,李国臣,郑金红
(1.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北 荆州 434020;2.湖北省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 十堰 442011)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心源性心律失常,多由心血管器质性病变引起;另一类为非心源性心律失常,由心脏之外的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心律失常可归于中医“心悸”范畴,但各有其特点。中医认为,一部分的心悸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并非实质意义上的心律失常,即仅有心慌、乏力症状,而无心电图异常表现。心律失常除了心悸,甚至怔忡外,还有不寐、眩晕、喘促、汗出等不适,或以之为首发症状,或以之为伴随症状出现。近年来,中医对心律失常的认识有一定进展,治疗优势突出,今基于心神理论重新梳理与简述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希望对临床有所帮助。
1 病因病机
中医所谓的“神”,包括先天之神(元神藏于脑神)和后天之神(识神藏于五脏)。“心神”为后天之识神,藏于心,为五脏神之一,且占据主导地位,又可分为生理之神和心理之神两大类[1]。心律失常相当于中医“心悸”“眩晕”“不寐”等病证,病位在心,包括神志之心与血脉之心,与脑腑及肝、脾、肺、肾相关。心主血脉、主神志,各种邪气导致血脉不通,或心血不足导致心神失养,均可出现心悸、怔忡,严重者出现汗出、喘脱等危象。中医认为,心悸病因病机大致为外感六淫、内生五邪及七情内伤导致的心脉失通(不通)和心神失养(不荣)[2]。心(血)脉不畅多因实邪,即与外邪、血瘀、气滞、痰湿、火热有关[3];心神失养多责之于虚,无外乎气血阴阳之不足,尤以阴血虚损为主。此外,阳(气)虚导致的实邪(气虚邪恋、气虚气滞、气虚血瘀[4]、阳虚水泛),即虚中夹实、虚实并存,也为常见病机。
2 基本证型
从阴阳属性和八纲辨证角度看,心悸涵盖以下8个独立类型,即邪毒犯心[5]、水气凌心、瘀阻心脉、痰火扰心、心虚胆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心阳不振。在这8个证型中,有表证(邪毒犯心)、里证,寒证(水气凌心、心阳不振)、热证(痰火扰心、邪毒犯心),虚证、实证,燥证、湿证。从燥湿层面上讲,阴虚火旺、痰火扰心偏于燥,水气凌心、心阳不振偏于湿[6]。此8个证型中涵盖表里、寒热、虚实和燥湿之八纲属性,而临证大多兼证常见,纯粹的单一证型少见。
3 脉象评述
心律失常的脉象多见于二十八脉中的结脉、代脉、促脉、涩脉和散脉。迟而不齐为结脉,数而不齐为促脉,规律停顿为代脉,脉流不畅为涩脉(涩脉可见脉律不齐,有人认为涩脉类似于缓慢型房颤脉[7]),杂乱无章为散脉(危重阳脱时可见)。从脉之胃、根、神角度讲,上述5种脉象可称为失神或无神之脉,即脉象一往一来失去常态,或有来无往,或有往无来,乃元神(气)亏虚所致。从更大视野范围看,上述5种脉象仅指脉律异常,而迟脉、数脉所代表之脉率异常,也应涵盖在脉失神的范畴之内[8]。因此,中医认识心律失常的落脚点仍在于治神,涵盖调心神与养心神两个方面。
4 方药纵横
关于治疗心悸所涉及的方剂,既可选用炙甘草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苓桂术甘汤、甘麦大枣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经方[9],也可选择归脾汤、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丹、安神定志丸、黄连温胆汤等名方。这里重点介绍一下《伤寒论》的炙甘草汤。《伤寒论》言:“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炙甘草汤组成:“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用法:“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本方具有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定惊之功。方中炙甘草、大枣、生地黄共为君药,具有益气助阳、滋补阴血、阴阳并补之功。阿胶、麦冬、麻子仁滋心阴、养心血,人参补心气,上述药物共为臣药。桂枝、生姜、清酒为佐使药,温通复脉。目前可以效仿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之意,用太子参、芍药、酸枣仁、柏子仁、山茱萸、五味子等药替代阿胶。本方含有桂枝甘草汤之意,同时甘草本身也有温阳之功[10]。本方与归脾汤相比较,滋阴养血之功突出,后者益气安神之力更佳。炙甘草汤治疗心悸侧重于心神失养,即不荣层面,临床若有郁滞、痰湿、血瘀、火热所致心脉不通之时,可配伍行气、祛湿、活血、清心等相应药物。阴虚明显者,或伴随不寐者,可参照不寐论治,如用黄连阿胶汤以安神定惊;气虚伴汗出者,予以甘麦大枣汤;缓慢型心律失常者,可配伍桂枝甘草汤或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伤寒论》言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茯苓各一两半,半夏二合半,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大枣六枚。”本方功效主要为和解少阳,通畅三焦,镇静安神,通腑降浊。与炙甘草汤比较,本方偏于重镇泻实以治标,后者养血以治本。
5 治疗拓展
依据炙甘草汤治疗心悸的脉络,结合大多数医家的临床经验,研究发现其中有一定规律,今将用于治疗心悸的中药大致分为“参”“草”“枣”“子”“仁”五大类,此归类不仅涵盖全面而且便于记忆。其中,“参”有丹参、人参、党参、太子参和苦参之属;“草”为甘草,证属热者生用、虚者炙用;“枣”为大枣;“子”有五味子、山茱萸、枸杞子、莲子和桑椹等;“仁”有柏子仁、酸枣仁、益智仁、苦杏仁和桃仁之属。气虚者可选用人参、党参、太子参及莲子、甘草、大枣等益气补虚,阴虚者用麦冬、五味子、枸杞子与桑椹、酸枣仁、柏子仁滋补津血,血瘀者可选用牡丹皮、丹参、桃仁、当归、延胡索和赤芍等活血,痰湿者用绞股蓝、甘松、山楂和郁金之属健脾化湿。心率偏快者(多气阴双虚)选用莲子心、五味子、黄连及苦参、麦冬、玉竹之属益气养阴,心动过缓者(多阳气不足)选用附子、麻黄、桂枝、甘草、细辛和益智之类温阳散寒。陈子茵等[11]挖掘国医大师治疗心悸经验发现,丹参、黄芪、炙甘草、麦冬等中药应用频次最高,主要以益气通阳、养阴补血、化痰祛瘀为组方规律,标本并治。顾平等[12]分析文献发现,治疗心悸的方剂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中药主要为炙甘草、桂枝、丹参、麦冬、黄芪、茯苓、党参等,治疗原则以益气养血为主,辅以宁心安神、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以上研究所归纳的药物与上述笔者总结的5类中药基本一致,治疗上也以益气活血通其脉(实则不通)、滋阴补血养其神(虚则不荣)为主。相关研究表明,上述所提及的中药如人参、丹参、苦参、酸枣仁、甘草、五味子和大枣等在不同层面、不同环节上发挥着不同程度的抗心律失常作用[13-14]。
6 神病说略
中医认为,疾病从轻重程度、新病久病、急症缓症、单一复合等角度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从生命无形的部分(精神、信息层次)开始出问题,即神病;第2阶段,到气的部分,能量格局和运行规律发生紊乱,即气病;第3阶段到有形的疾病层面,即精(形)病。也就是说,一个人得了很重的病,绝不是由某一单一因素引起的,还有时间的积累,沿着精神-能量-形体的次序扩展、固化,最后所有层次都出现问题[15]。关于神病,可归纳为神散到神乱(失常或反常)、神弱(少神)到失神(无神)两类,神散、神乱偏实,神弱、失神多虚,神散、神弱较轻,神乱、无神较重。至于心悸,属于神病范畴,可分为单一的神病(较轻、新病、缓症)和形神并病(偏重、久病、急症)两类。实际上,心悸的病机是心神不宁,或血脉不通,或血虚失养;轻者单纯心悸,重者形神并病,呈现怔忡、心悸,或在此基础上合并眩晕、不寐等病证,甚至神乱导致汗出、喘脱,危及生命。杜雪翠等[16]也认为,作为五脏之君,心不单是一个具体的器官,也是一个“形神合一”的系统,心脏诸疾尤其是心悸的发病与形神失常密切相关。李令康[17]研究认为,双心疾病是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失常在“心主血脉””和“心藏神”两个方面的反映,发病过程符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规律。在治法上,双心疾病初期应注重调和营卫;发展期注重解郁疏机,固护中焦;深入期一方面注重扶助真阳、交通心肾,另一方面注重扶正祛邪,利水、活血、化痰,以恢复神明之职,通畅经脉。
7 小结
心律失常可归于“心悸”范畴,病位在心,病因病机不外乎内外之邪,或邪毒、痰火、水饮、血瘀等扰乱心神,或阴阳气血不足而导致心神失养,心神不宁。早期以血脉不通为主,中后期以虚为主,虚中夹实为常见证型。该病的治疗重点在于调心神和养心神。所用方剂不离炙甘草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经方,以及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等名方。常用中药多选“参”“草”“枣”“子”“仁”类,“参”“草”“枣”类药多选党参、人参、甘草、大枣等,以加强补气之功;“子”“仁”类药多用于滋补津血且为治疗的基础与重心。加减用药方面,若夹瘀者,加牡丹皮、丹参、桃仁之属;痰湿明显者,加郁金、甘松、绞股蓝之属;若心慌伴烦躁、不寐等症状者,辅以龙骨、牡蛎镇静,黄连、苦参清心。总之,不荣者补之,不通者疏之,以调养元神、识神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