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化学需氧量检测精确度的因素及检测方法探索
2023-04-05王未英
王未英
(山西省忻州市水文水资源勘测站,山西 忻州 034000)
0 前言
COD 是衡量水体受污染程度的常用指标,受到时代和技术限制,长期以来我国采用重铬酸钾法、高锰酸钾法等化学方法,这些方法费时费力,存在二次污染,所用催化剂(硫酸银)的成本高昂,所用掩蔽剂(硫酸汞)的毒性很大,而且各种因素容易影响到检测结果的精确度。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传统方法越来越不合时宜,本文历数新型的COD 检测方法,意在抛砖引玉,开拓视野,促进行业进步。
1 检测水中化学需氧量的传统方法回顾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是一项重要的水体质量指标或有机物污染指数,指明了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一般是有机物)所耗用氧化剂的量,进而计算出氧的消耗量。由于废水中的有机性还原物质远远多于无机性还原物质,COD 大致表示了污水中的有机物量,反映了水体被污染的程度,COD 越大则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情况越严重。测量COD 所用的氧化剂一般为重铬酸钾或高锰酸钾,因此检测水中化学需氧量的传统方法就是重铬酸钾法和高锰酸钾法,前者的氧化性更好,便于测量工业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后者相对简便,常用于测定COD 值较低的水体,适合测量地表水中有机物的含量。重铬酸钾法的检测方法是:在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再加入催化剂,在沸腾回流后,使用硫酸亚铁铵滴定剩余的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就可以推算出已被消耗的量,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氧的消耗量,用氧的mg/l 表示。高锰酸钾法类似,只不过把重铬酸钾换为高锰酸钾,把滴定液换为草酸钠。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是在重铬酸钾法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测定方法,其同样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不同之处是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铬离子的吸光度,再将总吸光度值换算成试样的COD 值。传统的化学方法费时费力,操作复杂,而且化学药剂会带来二次污染,所以业内人士一直在探索新型的检测方法[1-3]。
2 影响水中化学需氧量检测精确度的因素
传统的化学测量方法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进而降低检测精确度。①水样因素: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例如氯离子、铁离子、硫离子、铵根离子)、盛装水样的容器、水样的保存条件和时间等,都可能影响检测结果。②试剂因素:如果试剂中的还原性物质较多,就会影响检测精确度。而实验用水、实验室环境、玻璃器皿等的洁净程度,也会影响检测结果。③检测因素:COD 测定针对的是悬浮物和溶解性物质,而水样上中下位置的浓度存在差异,特别是悬浮物和固体大颗粒的组成不同,会影响最终测得的结果。废水中污染物的构成复杂,需要把握检测细节,氧化剂浓度、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冷却时间都会影响检测精确度。例如,如果溶液未出现沸腾,则可能未被完全消解;但是应尽量减少沸腾现象,以免受热不均、局部过热,影响最终的检测。
3 提高水中化学需氧量检测精确度的对策
要想提高COD 检测的精确度,就需要针对影响因素进行改进:①水样:在采集水样时,尽量避免使用塑料盛装容器,特别是带许多微孔隙的塑料容器,而应使用磨口塞的玻璃容器,而且预先用水样冲洗容器,以减少影响因素;采集的水样在500ml 以上;采回后需尽快检测,如果确实需要短时间保持,则加入适量硫酸,使pH 值在2 以下,周围环境温度为0~4℃,保持时间不得超过5d,以免COD 值偏低;水体中的还原性物质会影响检测结果,因此需要消除还原性粒子,可通入空气使铁离子、硫离子变成沉淀,用硫酸汞或硝酸银消除氯离子的干扰,使用浓度较低的重铬酸钾溶液消除铵根离子。②试剂:使用优级纯的试剂,在操作过程中不能随意更换试剂,以免产生系统误差;在进行空白试验时,尽可能采用低浓度的试剂,以降低空白值,用重蒸馏水或亚沸水取代去离子水,并且随用随配。③检测:在检查之前利用水浴超声波方式对水样进行均质处理(时间约为5min),把大颗粒悬浮物变成粉末状悬浮小颗粒,以消除大的悬浮物或固体大颗粒,然后摇匀取样,确保从上中下位置取得的水样浓度一样;试验用水为蒸馏水或者超纯水,在检测过程中避免带入有机物,可用水或者酸冲洗容器,但是不要使用肥皂水,以免影响检测结果。注意均匀加热,缓慢沸腾,不能出现溶液爆沸现象,自开始沸腾起保持微沸回流2h,以充分氧化污染物[4-6]。
4 检测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新型方法探索
4.1 紫外光谱法
大部分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具有特殊性,在紫外光谱区域吸收非常强,而且都有吸收峰,所以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利用紫外吸光度与COD 浓度的关系就可推出COD 值。紫外光谱法又称紫外吸光度法、紫外吸收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最具代表性的光谱法,常用检测分析仪器是紫外吸收分光光度计或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其操作简便快捷,测试时间短,而且无需添加化学试剂,对环境无污染,可实现水质原位实时测量,不过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的前提条件是水质组成要有相对稳定性。一般采用254nm 波长进行检测,建立254nm吸光度与COD 的关系,不过考虑到有机物组分不同,单一波长的误差较大,而全谱法可以表征全部有机物的信息,通过对水样内有机物紫外吸收光谱的测量,直接得出COD 值。为了消除水样浊度的影响,一般采用双波长法,另外以546nm 的可见光作为参比波长。相比国外而言,目前紫外光谱法在国内的应用较少,检测技术仍不成熟,但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4.2 近红外光谱法
光谱分析具有绿色、快速、无损的特点,基于光谱分析的紫外、荧光、红外光谱法在水质参数检测中有着典型应用。近红外光谱法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利用透射光谱法采集近红外光谱,扫描区间800~2500nm,光源发出的近红外光经光栅或棱镜分光后,通过水样溶液投射到光电倍增管上,绘制出近红外光谱,然后通过预先建立的模型进行定量分析。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近红外光谱法为发展最迅速的光谱分析技术,其测试时问短,无需预处理,可以直接测试水样,适合现场检测,实时反映水样状态。几乎所有有机物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近红外光谱信号,而且其谱图稳定。另外近红外光可以在光纤中近乎无损传输,便于开发水质在线检测仪器或者建立远距离在线监测系统[7-8]。
4.3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光电催化法
光催化氧化法是利用半导体氧化物(大多是Ti02)进行光催化,在紫外光(hv >Eg)照射下,半导体表面产生活性很强的电子/空穴对,而空穴与水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这两种产物都具有强氧化性,可以降解有机物,加上纳米Ti02催化,可加快有机物的降解反应。光催化氧化法以Ce(IV)作为光生电子的接受体,反应后使用紫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剩余Ce(IV)的吸光度值。Ti02的催化活性强,不过纳米颗粒非常细小,容易凝结,难以回收,所以一般采用溶胶-凝胶法把纳米Ti02固定在载体上,也就是在石英管上制备纳米Ti02膜。光催化氧化法适用于测定低COD 值水体.可以在比较温和的情况下测定COD,而不至于像传统化学方法那样处于高温、有毒的环境,所制备的纳米Ti02膜可反复使用。从反应时间来看,重铬酸钾回流法需120min,高锰酸钾指数法需30min,而光催化氧化法的催化氧化仅需5min,是一种安全、环保、高效的检测方法。
4.4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方法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为一种新的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其把一束高强度的激光聚焦于水样表面,瞬间把水样激发到等离子状态,从而获得等离子体云团的发射谱线。LIBS 采集系统包括激光器、光谱仪、信号延时器、三维精密运动平台,光谱范围200-1000nm。在测试前使用光谱仪采集背景光谱,后续则扣除背景,通过光谱数据建模,可以分析水体的COD。在具体测量时,可以在空气中直接击穿水滴测量,也可把液态转化为固态测量,或者把光纤浸入水体测量。这种方法无需预处理样品,可以测量所有物质的化学成分,具有实时、快速的优点。未来可以筛选特征波长,开发便携式设备,用于现场快速测量。
4.5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臭氧化学发光法
COD 也是评价海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指标,也是海洋环境监测关键项目。目前测量海水COD 的方法复杂、耗时,不能满足在线监测需求。臭氧氧化发光法是一种新的测量COD 的技术,其原理在于,臭氧溶于水会分解产生一系列活性自由基,例如过氧自由基、羟自由基氢、超氧自由基等,这些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海水中的有机物,而且会产生化学发光弱信号。在具体检测时,使用光电倍增管测量光信号,经过采集-滤波-放大-转化,传送到上位机进行数据分析。借助微流控芯片建立海水COD 分析系统,就可以在线检测海水样本,评估海水遭污染的程度。
4.6 基于荧光发射光谱的COD 检测方法
基于荧光发射光谱的COD 检测方法利用特定激发波长下的荧光发射光谱分析COD,为光学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其具体方法为:在室温下把水样静置30min 后取上层液体,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采集三维荧光光谱,激发光的波长(EX)为200~400nm,间隔5nm,发射光谱范围220~600nm,间隔2nm,把每组三维荧光光谱数据展开,截取有效激发波长下的发射光谱数据,最终在EX=275nm 处提取荧光发射光谱,通过预先建立的定量模型得出水质COD。采用荧光法检测水体中的溶解有机物(DOM),具有绿色、环保、快速、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5 结论
无机还原性耗氧污染物(例如硫离子、铁离子、铵根离子)和有机耗氧污染物(例如糖类、油脂、蛋白质)会消耗水中溶解氧,破坏水生态环境。当前我国水污染程度不断加重,各种应急检测任务也日益繁重,传统检测水体化学需氧量(COD)的化学方法虽然能得到较为精确的COD 值,但是缺点较多,不符合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本文分析检测COD 的新型方法,旨在与时俱进,降低能耗和成本,探索绿色、简单、高效的检测方法,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