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牡丹亭》在英语世界的舞台传播:历史、问题及反思

2023-04-05周欣雨

戏剧之家 2023年7期
关键词:中国戏曲牡丹亭昆曲

周欣雨

(江苏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 212100)

中国戏剧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和沉淀,不但已成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将其精髓凝聚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性符号。中国戏曲融唱、念、做、打于一体,融合中国歌舞、文学、音乐、绘画等多种文化要素,以求神韵、写意为审美特色。作为“百戏之祖”,昆曲是一门融合了众多文化象征的综合艺术。《牡丹亭》是明朝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与《邯郸记》《南柯记》《玉钗记》并称为玉茗堂四大梦境。与国内舞台上的盛况相比,《牡丹亭》在国外的大型演出相对较少。追史溯源,早在20 世纪30 年代,梅兰芳赴美时就在西方舞台上演绎过《牡丹亭》中的《闺塾》。无疑,这只是《牡丹亭》在英语世界译介传播的开始,抑或是中国戏曲在异域传播的冰山一角。确实,《牡丹亭》随后在英语世界被多次搬上舞台。本文将先后以美国导演彼得·塞勒斯执导的先锋版《牡丹亭》、旅美华人导演陈士争为西方观众呈现的传奇版《牡丹亭》以及由白先勇担当制作人的青春版《牡丹亭》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牡丹亭》在英语世界译介传播的史脉,力图以史明鉴,从中发掘和总结有益于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优化策略。

一、“先锋版”《牡丹亭》

《牡丹亭》最早在英语世界舞台的传播是由英美导演以西方视角改编中国故事,只采用西方的戏剧形式,并未着力于体现中国戏曲的意蕴和内在价值。

1998 年,美国导演彼得·塞勒斯执导了“先锋版”《牡丹亭》,以白之的英文译本为剧本,由知名作曲家谭盾担任编曲,并于维也纳首演,之后在巴黎、罗马、伦敦等地巡演,1999 年在美国伯克利进行了最后一场表演。彼得·塞勒斯强调:“这部戏不仅仅是一个古典传奇,也是一个现代故事”“请不要期待这是一部中国传统戏曲作品,这是一部美国先锋歌剧”(Sellars,2001:101-107)。此一版的《牡丹亭》其实是将碎片化的昆曲元素与西方歌剧形式融为一体,试图在舞台上呈现东方戏曲、西方歌剧以及现代话剧的对话。他将《牡丹亭》原著进行了大胆解构和再创作,融合西洋美声、歌剧、话剧、昆曲的元素,呈现出一个西方人所理解的东方爱情故事。其在纽约、巴黎等地的巡演也获得《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的好评。

但是,它也因此受到了中国戏曲爱好者的质疑和批评。剧中演员没有穿着传统戏曲中的水袖装扮,其具有情色意味的暗示与昆曲含蓄内敛的气质相悖。“青衣的主要形象就是美善相彰的端庄、典雅的正旦声容,尤其容不得过于情色的直接表白、赤裸裸的表演。塞勒斯热衷于西方戏剧对人性隐秘心理的发掘视角,但本质上偏离了中国戏曲正旦角色美善相彰(乐)的传统”(邹元江,2021:143)。当时的汉学家认为“先锋版”《牡丹亭》只是昆曲和西方表演形式的简单嫁接,对于熟悉中国戏曲的观众来说是很难接受的。彼得·塞勒斯在执导《牡丹亭》前并没有对中国文化进行更深入了解,导致了这次舞台表演的文化阐释是错位的,甚至是失败的。但是它毕竟促进了《牡丹亭》的现代传播,呈现出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文化,更加符合西方人的审美情趣。用西方人的方式来讲述中国故事,西方人也更容易接受。即使这次没有展现出昆曲原本的风采,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及《牡丹亭》的传播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先锋版”《牡丹亭》只采用了中国故事,用西方的戏剧视角演绎,缺乏对中国戏曲写意美的传递,但是它更容易为西方受众所理解,促使西方受众开始关注中国戏曲,标志着中国戏曲在英语世界的舞台传播迈出了一大步。

二、“传奇版”《牡丹亭》

《牡丹亭》在英语世界的热度逐渐上升,引起了西方受众的兴趣。身处英美国家的华裔导演着手改编《牡丹亭》,在改编中将各种中国元素融入戏曲中,改编本已然超过了戏曲的范畴,涉及了中国文化中丰富的民俗性艺术,试图借着《牡丹亭》较高的热度,推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1999 年,由华裔导演陈士争改编排演的全本《牡丹亭》在美国林肯艺术中心演出,并陆续在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奥地利、德国等国巡演。陈士争是第一位将完整的《牡丹亭》55 出搬上舞台的导演,这也是昆曲首次在国际舞台的全本演出,让海外华人和西方观众有机会能全面地了解这部旷世杰作《牡丹亭》。为了让西方观众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也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舞台上布置了园林、楼阁、假山等实景,并且融入了评弹、花鼓戏、川剧丑角、秧歌等中国民俗性艺术。很显然,陈士争全本《牡丹亭》的创作是基于美国商业性的戏剧演出。这样的中国文化大杂烩让西方观众感到新鲜有趣,满足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也在冗长的演出中活跃了气氛。

但是陈士争版《牡丹亭》的演出并没有得到学者和文化人士的一致好评。陈士争导演在对节目内容进行甄别和改编时,为迎合西方观众的猎奇心理,所选取的节目内容往往是糟粕而非精华,有悖于昆曲“写意抒情”的根本审美基调。中国戏剧审美讲究的是写意的舞台布局,而陈士争的《牡丹亭》则是运用立体剧场,以达到逼真的效果,把古典园林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都搬到了剧场里。由于对当代戏剧的舞台布置原理的模仿,过分逼真的场面不可避免地会丧失东方审美的内涵。此外,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陈士争版《牡丹亭》采用了其他民间习俗和表演,甚至在改编时加入了东方撒纸钱的习俗,有违于中国传统戏曲审美。他为了迎合西方人的好奇心,不加筛选地将各种民俗融入其中,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热闹和刺激,没有尊重中国传统戏曲舞台艺术中写意抒情的舞台基调,把各种文化元素糅杂在一起,使得艺术作品粗俗化,其艺术表现手法也破坏了传统艺术之美。因此,他推动中国戏曲在美国舞台演出的努力,被认为是在迎合那些不可能真正了解和欣赏地道中国戏曲的西方人的审美趣味。虽然美国的一些评论家对陈士争版的《牡丹亭》赞赏有加,但那可以被理解为是这一版本的《牡丹亭》满足了西方观众对异域东方的想象和好奇。不过这次演出并非全无优点,有人认为这是一次创新,完整地在现代舞台上演绎《牡丹亭》,是将《牡丹亭》向世界展示的一次机会。尽管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但从《牡丹亭》的传播过程来看,“传奇版”《牡丹亭》迈出了从西方视角到东方视角的重要一步。

华裔导演改编的《牡丹亭》积极推动了中国文化在英美国家的传播,但其改编后的《牡丹亭》不仅失去了中国戏曲的原貌,甚至不加筛选地融入了中国民俗中的“糟粕”,对中国戏曲的传播有过于迎合西方受众的倾向,但由于是第一次从东方视角演绎《牡丹亭》,仍具有创新意义。

三、“青春版”《牡丹亭》

白先勇在欣赏了《牡丹亭》的前期舞台传播后,决定改编一版《牡丹亭》并保留中国戏曲的传统写意美,与西方剧场接轨,向西方受众展示中国戏曲传统美学的同时,减少西方受众欣赏《牡丹亭》时的障碍,让海外观众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戏曲之美。

2006 年,“青春版”《牡丹亭》在美国首演,在加州大学演出4 轮共12 场,观演人数多达两万人,场场爆满,轰动一时,在《牡丹亭》海外传播史上实属罕见。而青春版《牡丹亭》显然为西方带去了中国古典戏曲之美,颇有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统韵味。白先勇在创作伊始就将之定性为“青春版”并本着以下几个宗旨:第一,将昆曲古典美学与现代剧场接轨;第二,昆曲艺术面临失传的危险,为使昆曲艺术薪火相传;第三,起用青年演员担纲,不仅给原著带来青春活力,亦希望能吸引年轻观众;第四,为使昆曲国际化,真正成为人类的遗产。因此,该剧自中国台北首演后在国内各地巡演均产生极大的轰动,尤其吸引了一大批青年观众。2008 年6 月,青春版开始在欧洲巡演,《泰晤士报》《卫报》等争相报道。青春版《牡丹亭》采用现代科技,既保持了昆曲的抽象写意美学传统,又创新了现代戏剧技术,将古典艺术的美感与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相结合,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据白先勇先生回顾,著名汉学家、《红楼梦》英译者David Hawkes 在观看完青春版《牡丹亭》后,不无赞叹地说道:“美极了!”(白先勇,2008:1)青春版《牡丹亭》是昆曲的古典美学与汤显袓《牡丹亭》的有情天地,最后征服了15 万中外观众。它以一种再现昆曲真容的魅力,突破了文化的藩篱,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感动、流泪、欢呼,而非一味地追求文化的融合,却最终促成了文化的融合,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在传统戏剧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最能打动人的还是原汁原味的戏曲。

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传递了中国戏曲的抽象写意之美,其青春活泼的演绎、新颖独特的舞美与国际舞台接轨的改编等,都展现了中国戏曲在海外舞台的焕然新生,为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摸索出新方式。

四、《牡丹亭》舞台传播的反思

《牡丹亭》在英语世界的舞台传播,从西方视角到东方视角,从过度迎合西方受众到保留东方戏曲特色,中国戏曲逐渐为国际舞台所关注,传统中国戏曲在现代舞台焕发新的活力。但通过梳理《牡丹亭》舞台传播的重大事件,我们可以发现《牡丹亭》缺乏传统内容再创新以及未能兼顾中国戏曲特色与海外受众审美。

《牡丹亭》在传播内容上没有全面地考虑到文化差异,忽视了英美受众的文化习惯和审美需求,固守传统内容、形式陈旧,容易导致英美受众在理解、接受《牡丹亭》时产生障碍。但是,一部分《牡丹亭》的改编也过于迎合英美受众,只是将零散的中国元素拼凑在一起,失去了戏曲的原貌。因此,《牡丹亭》的改编应该把握好文化传统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努力寻求保留中国文化自身特色和西方文化认同的动态平衡。

一方面,《牡丹亭》在英美国家的传播固守传统内容、形式陈旧。新时代已经涌现出诸多跨媒介传播路径,但是围绕《牡丹亭》展开的译介与传播活动并没有在字幕翻译、剧本改编方面做到与时俱进。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文化习惯、审美需求都有所不同。而《牡丹亭》在传播中存在固守传统内容、形式陈旧的问题,忽视西方受众的需求导致中国戏曲难以获得西方的文化认同,只能孤芳自赏。在保持《牡丹亭》的文化精髓的同时,按照英美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对其进行再创作,既能符合国外观众的欣赏水准,又能降低西方读者在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时遇到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将英美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民间文艺演出方式相结合,在舞台、服装、道具等方面进行艺术革新。针对西方观众的审美进行改编表演,让传统的《牡丹亭》在保持文学性的同时兼具艺术性、娱乐性,使得西方观众在欣赏《牡丹亭》的过程中能实现情感共鸣,增强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同时,尝试在中国戏曲中找到普世化理念,寻求人类共同的情感共鸣作为传播内容的亮点。汤显祖戏曲与莎士比亚戏剧存在许多相似之处,我们可以推动两者之间的比较研究,为西方观众理解中国戏曲提供一个立足点,也要发掘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对文化传统进行现代化改编。

另一方面,传播活动无法同时兼顾古典戏剧特色与海外受众审美。“在保留并传达作品中文化异质性与尽可能消除文化隔阂进而促进更为深入有效的文学接受这两者之间,需要某种程度的权衡与妥协”(刘云虹,胡陈尧,2019:6)。《牡丹亭》在英美国家传播的过程中的最大改编问题在于难以在彰显民族特色和寻求西方文化认同之间获得平衡。“先锋版”《牡丹亭》和陈士争版《牡丹亭》都存在这个方面的问题。彼得·塞勒斯呈现的是西方人理解的中国戏曲,为了迎合西方观众的审美情趣,将原本优雅含蓄的台词改编得大胆而具有情色意味。而陈士争为了迎合西方观众的好奇心,在设计舞台、改编剧本时,在《牡丹亭》本身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中国元素,变成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大杂烩。这两个舞台表演虽然试图在西方舞台上呈现中国戏曲之美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改编的结果不仅不能得到西方观众的认同,而且让熟悉中国戏曲的观众感到不适。无法获得平衡就意味着难以向西方观众展现《牡丹亭》的全貌,进而造成了西方观众对中国戏曲的误解。有时候不仅不能成功地推广中国文化,还会适得其反,让西方人误以为自己已经接触到了真正的中国戏曲。为了吸引西方观众的兴趣,一味地迎合西方审美将中国戏曲改编得面目全非,或者仅仅是中国戏曲与西方表演形式的简单嫁接,并非中国戏曲传播的最佳方式。

因此,面对多元文化语境,传播者在传播戏曲时应注重对经典戏曲的再创新,结合西方戏剧文化进行针对性改编,有助于减少理解障碍。同时在进行传播内容的信息编码时,尝试寻求普世化的理念,发掘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对文化传统进行现代转化。除此之外,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合理吸收现代元素,既要保持传统的优雅写意,又要实现细致的艺术风格,把传统戏曲与现代审美需求结合起来,努力培育自身的文化认同感,把握好文化传统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力求实现中国文化特征与西方文化身份之间的动态平衡。

五、总结

《牡丹亭》作为中国戏曲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在舞台上呈现出不同表演面貌的背后反映了不同创作者对《牡丹亭》的个性解读以及对传统戏剧舞台呈现的不同理解。彼得·塞勒斯改编的“先锋版”《牡丹亭》将中国故事置于西方的背景之下,从西方视角解读中国故事,过于表露的表演方式违背了中国戏曲的含蓄美,但对《牡丹亭》在西方舞台的传播仍然具有推动作用。陈士争改编的“先锋版”《牡丹亭》过于迎合西方观众的好奇心,不加筛选地杂糅了中国传统民俗艺术,其对中国戏曲的阐释是粗糙的,但因为是第一次在西方舞台上完整地展示了《牡丹亭》,对中国戏曲的传播仍然具有积极意义。白先勇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既还原了中国戏曲的含蓄美,不过度迎合西方受众的审美趣味,又将古典戏曲与现代剧场接轨,符合现代审美需求,唤醒了传统文化的青春活力。

猜你喜欢

中国戏曲牡丹亭昆曲
牡丹亭
昭往彰来——《中国戏曲志》编纂出版工作纪实
“前海”与当代中国戏曲评论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
补园和昆曲
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
读《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