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润疆视阈下武术兵道价值探析

2023-04-05王玉成陈亚飞

武术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武术中华中华民族

李 越 王玉成 王 涛 陈亚飞

1.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2.新疆警察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1]“文化润疆”就是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众多文化元素的教育引领作用,以多样的、全面的、可行的教育方式,以文育人、以文润心、凝聚人心。

1 武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支撑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2]其中的“一体”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多元”意为“大家庭”中的各个民族,而中华文化是作为将各民族牢牢纽在一起的重要“纽扣”之一,即不断提升各民族“文化认同感”,对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重大。新疆地理位置优越,地域辽阔,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地缘政治对弈与文化切磋的前沿阵地。近年来,某些周边国家居心叵测,利用“扭曲”的文化和宗教等干预手段,企图挑拨我国的民族关系、实施分裂破坏,进而试图阻碍中国的和平崛起。[3]武术兵道运动是一项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的一对一实战对抗体育项目,其历经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将传统武术中刀、剑的文化与技法进行提炼,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特点为打击感强、观赏性高、文化底蕴厚等。因此,兵道运动可作为新疆各族人民弘扬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教育的实施途径,练习兵道的过程也是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和内涵,潜移默化地做到“以武化人”“以武育人”,将各民族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所觉醒,[4]即所学即所得内化于心做到德技兼修,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其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自我文化归属感,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元一体化”,打造坚实壁垒。[5]

2 传承武术精神,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武术精神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浓墨重彩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溯源。始终坚持古为今用、吐故纳新,有鉴识地加以看待,有摒弃地予以弘扬,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延续武术精神与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在同一条“平行线”上,它是承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一条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实化于行的实践“渠道”。[6]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润疆的主引擎、定盘星。春秋末期文学家左丘明在其《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描述武术人的“七德”:“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心思想十分契合。武术兵道作为中国武术中刀、剑的化身,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曾提出,信、廉、仁、勇四种品德皆具有者,才可“谈兵论剑”。其观点认为常习剑者,“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佩剑者可作为“德”的标志和象征。如果说京剧、书法、中医学可看成中华传统文化“文”的一面,而另一面则为中国武术所象征的则是中华民族“武”的一面,其“武”之精神可释为:柔而不弱、刚柔相济的君子精神;这种精神恰恰最符合国人的性格特点。在武术兵道习练时所表现的力劈华山(劈)、石破天惊(砍)、苍龙探爪(斩)、仙人点画(刺)等技术动作做到,“手、眼、身法、步”要做到“山鸣谷应”,在不断的攻防转换中做到干脆利落,做到动迅、静定、神到。在习练中感受顽强、勇敢、机智的战斗精神和搏斗气势。[7]感受“以柔克刚”的武术奥妙、“平和中正”的武术精神、“刚健有为”的武术气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8]它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凝聚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是构造和谐社会的同心圆,赋有最长期、根源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中国风貌乃至于行业精神皆是核心价值观的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尚武精神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和体育强国建设的号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作进一步演化,以“古为今用”形式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统领文化润疆的前进方向。

3 武术兵道与文化自信的文化呼应

文化自信是中国人对华夏民族传统文化和当代人文价值的主动认同、充分肯定和主动践行,是对其历史及其生命力所持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而研习者经过观摩武术、学练武术,常常可以由此领略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并从心底,由内而外地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感到自豪。此种自豪感的产生源于多个层面,当中既有对国人谦逊的人格特征及主观认同,也有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深切认同。[9]

古有名言:“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拳以德立,无德无拳”。“礼”即是“德”的外在表现,礼在传统社会中的典章制度、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是其涵养的外在表达。武术兵道的项目特点之一为“礼仪贯穿始终”,在运动员入场之前向己方教练行抱兵礼,入场后比赛开始之前依次向观众、裁判员、对手行抱兵礼,比赛结束宣布比赛结果,双方运动员依次向观众、裁判员、对方运动员、对方教练员、己方教练员行礼。在运动员双方行礼时,获胜方先行“抱兵礼”,并发声“承让”,失败方后行“拖兵礼”,并发声“受教”。抱兵礼是传统武术抱拳礼的基础上,结合兵道项目持械技击的特点,借鉴秦、汉两朝“揖礼”的礼仪特色,从而设计推出,在习练过程中做到以身行礼,以技显德,做到内敛不张扬、含蓄而深邃。[10]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感知武术内在的深层文化对人的道德要求,在不断的熏陶过程中获得更全面更深层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国家不断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兵道运动也应继续发挥人格建构作用,唤醒新疆各族人民骨子内的中华热血,塑造其文化认同感。[11]从文化基底到文化内涵,多方面实现新疆各族人民对武术文化、中华文化的认可与自豪,吹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号角,走向实现“文化自信”第一步。

4 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走出去”

在当今文化碰撞、价值多元的时代,西方文化霸权和各国之间的“文化掠夺”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日益严峻的挑战,国人应立即肩负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职责。新疆各族人民更应激活文化深层的优质基因,铸起国家文化安全的屏障,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这样才能在国际文化战略竞争中获得优势,确保我国在和平发展的过程中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独立性、完整性,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12]要做到文化自强,就要对文化进行创新形式的转化,确立目标为民族文化与现代化有效结合。文化自觉是文化认同的必要条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人对自我主体意识的觉悟必定会孕育出文化自觉,而此种文化自觉又是实行文化认同的基础。

2019年7月,国家多部门联合制定了《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文件主旨为:“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讲好武术文化故事,体现中国武术精神,展示中国武术形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兵道运动作为竞技武术套路项目,为国家重点培植、发展、推广项目,并将赋予“消费引领性的武术项目”。除此以外,兵道项目具有较强的娱乐功能、较高的商业价值,武术兵道的护具具有浓厚的古代军旅文化,外观酷似古代将士穿戴盔甲状,无论是头盔、护喉、护胸甲、护肩甲、护臂甲,佩戴后犹如一名威风凛凛的古代将士,十分吸“睛”。2019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即对中华武术“走出去”做出重要指示,旨在对标奥运会要求,完善规则、标准,争取武术项目早日进入奥运会。在此背景下,武术兵道项目对照奥运项目标准进行改革,项目安全性有显著提高,在“大道至简”理念之下,由最初的“得分即停制”改为“连续得分制”,推出“减分阵亡制”赛制模式,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武术兵道的对抗强度和比赛流畅性。完成武术兵道从中国民间“小众”武术项目到国家普及项目的切换,达成武术兵道从国家项目到奥运项目的质变,实现武术兵道从中国文化到世界文化的蜕变。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重要指示出自于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此基础之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这一话题成为新一轮的研究热点。而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观念,是大家在新时代展开青少年品德塑造的关键精神养分,对青少年展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责任担当等层面的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引作用。武术兵道项目已经在新疆这片“沃土”上扎根,2021年末先后开展全国武术兵道(短兵)教练员、裁判员考核培训班新疆兵团站、自治区站两站培训班,参加报名人员共计155人,即武术兵道进入新疆校园的“蓝图”已经准备就绪,各位教练员已带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与责任奔赴岗位武术兵道即在自身影响力不断扩大时,充分发挥其武术文化的社会功能与价值。新疆各族人民在不断吸纳融合、兼容并蓄的过程中,新疆民族传统文化在原有自在形成的格局之下,与其它民族传统文化做到相互借鉴,不断塑造中华文化基本格局。

猜你喜欢

武术中华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华武术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