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尔基体蛋白73在肝细胞癌中上调的机制及诊断价值的研究

2023-04-05李伟孙航吴传新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高尔基体敏感度结构域

李伟 孙航 吴传新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全球第6位常见癌症和第3位癌症死亡原因,2020年全球新增PLC患者超过90万例,死亡患者达83万例,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PLC类型[1]。HCC患者预后取决于肿瘤分期,早期患者接受根治性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50%~70%,而进展期患者丧失了根治性治疗机会,3年生存率仅为10%~40%[2]。然而HCC早期并无特异症状,多数HCC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疾病中晚期,导致患者预后不佳。因此,早期诊断、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是HCC高危人群监测的首选肿瘤标志物[3-4]。但有研究[5]发现,在早期HCC仅有10%~20%的患者AFP水平升高,并不能满足临床早期诊断的需要。近年来多项研究[6-9]发现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在HCC患者中表达水平上调,是一种潜在的HCC标志物。关于HCC患者体内GP73上调的机制及与目前常用的HCC标志物对比的研究较少且结论并不统一。因此,本文对GP73在HCC患者中的上调机制及临床常用的HCC标志物进行综述,进一步明确GP73作为HCC标志物的价值。

1 GP73概述

1.1 GP73的发现及其结构 2000年,KLADNEY等[10]从巨细胞肝炎患者的肝脏cDNA文库中筛选出的一种新的Ⅱ型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3kDa,因此命名为GP73。HU等[11]根据蛋白质序列和结构分析发现GP73具有5个结构域,Ⅰ区为胞质结构域,Ⅱ区为跨膜结构域,Ⅰ区、Ⅱ区共同决定了GP73定位于高尔基体;Ⅲ区为卷曲螺旋结构域,介导了GP73的二聚体形成和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Ⅳ区为无定形结构域;Ⅴ区为酸性结构域。BACHERT等[12]发现人体内的GP73有2种存在形式,一种存在于高尔基体膜上,另一种存在于血清中;同时,他们发现定位于高尔基体膜上的GP73在N端第55位氨基酸附近存在原蛋白转化酶共识别位点,通过原蛋白水解酶Furin作用可使C端的胞外结构域释放,转变为可溶性的GP73进入血液循环。魏丰贤等[13]将存在于高尔基体膜上和血清中的GP73分别命名为组织型GP73(tissue GP73,tGP73)和血清型GP73(serum GP73,sGP73)。GONG等[14]通过对2599 bp的启动子片段删减分析确定GP73编码基因启动子上存在活性激活区、活性抑制区及核心区等区域,这一发现对GP73在HCC患者体内表达水平调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2 GP73的分布 GP73在胃、结肠、支气管、肾、前列腺和胆管上皮细胞中均有低水平的表达,而在正常肝细胞中通常不表达[10]。研究[15]发现在发生炎症(包括病毒性和非病毒性)、纤维化、癌变等变化的肝细胞中tGP73表达上调,且患者体内sGP73浓度也相应升高,这种sGP73水平上调在HCC患者尤为明显[9,16],表明sGP73具有作为HCC标志物的潜力。

1.3 GP73的生物学功能 目前关于GP73的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尚不明确,WRIGHT等[17]通过截短GP73编码基因导致模型小鼠发生不同程度的肝肾疾病,表明GP73在肝脏和肾脏正常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KIM等[18]通过对GP73在非洲爪蟾模型中发育作用的研究发现GP73在组织分化中具有一定作用,且sGP73可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2的产生来调节树突状细胞的活性,间接抑制T细胞的反应性,进而影响免疫系统发挥作用。WANG等[19]建立了GP73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对模型小鼠进行部分肝切除,术后监测结果提示GP73可以在早期促进肝细胞从静止期进入复制前期,从而促进肝细胞再生,且模型小鼠术后炎症反应轻,表明GP73具有促进肝脏损伤修复、调节炎症反应的作用。

2 sGP73与常见HCC肿瘤标志物对比

目前已被证实的具有诊断价值的HCC标志物包括AFP[20]、甲胎蛋白异质体(Lens culinaris-agglutinin-reactive fraction of AFP,AFP-L3)[21-22]、异常凝血酶原(Des-γ-carboxy prothrombin,DCP)[2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24]。

2.1 sGP73与AFP AFP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HCC标志物,但临床发现约40%的HCC患者AFP水平并不升高,且AFP水平易受活动性肝炎、生殖系统肿瘤、妊娠等影响[25],其准确性并不让人满意。MAO等[26]通过一项多中心研究对1,690例健康成人、337例乙肝病毒携带者、512例肝硬化患者、789例HCC患者、61例其他恶性肝脏病变患者、206例良性肝脏病变患者及622例非PLC肿瘤患者的sGP73和AFP进行比较,发现sGP73对HCC的诊断敏感度为74.6%、特异度为97.4%,均高于AFP的58.2%、85.3%,这种差异在小肝癌(≤3 cm)患者中尤为明显;同时,他们发现联合检测sGP73和AFP诊断HCC的敏感度为89.2%,特异度为85.2%,敏感度明显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果,表明sGP73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HCC的准确性。孙景武等[9]发现sGP73与AFP诊断HCC的敏度分别为78.3%和64.7%,两者联合检测时敏感度为81.7%,与Mao等研究结果相符。

2.2 sGP73与AFP-L3 根据与凝集素的结合能力不同,AFP可分为三种亚型:AFP-L1、AFP-L2和AFP-L3,其中AFP-L3主要由HCC细胞产生[27]。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与总AFP水平无关,在低AFP水平的HCC患者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28]。LIU等[29]通过对721例患者检测发现sGP73与AFP-L3%在肝炎、肝硬化、HCC患者中表达水平升高,sGP73诊断HCC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34%和80.09%,AFP-L3%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7.74%和81.52%,表明sGP73诊断HCC敏感度高于AFP-L3%,特异度稍低于AFP-L3%;sGP73与AFP-L3%联合诊断HCC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8.49%与85.03%,较两者单独诊断HCC敏感度及特异度均有所提升。

2.3 sGP73与DCP DCP是一种由于凝血酶原前体羧化不足而产生的失活的凝血酶原,主要由HCC细胞产生,因此DCP被认为是一种有价值的HCC标志物[30-32]。ISMAIL等[33]通过检测良性肝脏病变、HCC、非HCC的恶性肿瘤患者以及健康成人血清发现sGP73诊断HCC的敏感度稍高于DCP,两者特异度相似。孙志玲[34]研究发现sGP73诊断HC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78%和77.78%,DCP敏感度、特异度为70.65%和80%,与Ismail研究结论相符。上述研究均表明sGP73诊断HCC的敏感度高于DCP,两者特异度相似。但由于在接受华法林抗凝剂治疗或在缺乏维生素K等情况下DCP均升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DCP在HCC诊断方面的应用[35]。

2.4 sGP73与GPC-3 GPC-3是一种硫酸肝素多糖蛋白,在正常成人组织中低表达或不表达[36-37],在HCC患者表达水平明显升高。ZHAO等[38]通过分析919例HCC患者和1549例非HCC患者的研究发现sGP73、GPC-3、AFP诊断HCC的敏感度分别为77%、59%和65%,特异度分别为93%、93%和88%,当三种标志物联合检测时诊断敏感度为91%,远高于单一标志物,提示sGP73诊断准确性高于GPC-3,sGP73与GPC-3、AFP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黄彩云等[39]研究发现在AFP阴性的HCC患者中sGP73、AFP-L3、、GPC-3单独诊断时敏感度分别为45%、48%、41%,特异度分别为97%、96%、91%,当三者联合应用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1%和99%,较单一肿瘤标志物均有明显提升。表明在AFP阴性时,sGP73与GPC-3、AFP-L3联合应用仍能较为高效的发现HCC患者。

3 HCC中GP73上调机制

3.1 NF-κB信号通路 YANG等[40]对4,211例肝病(包含1,085例HCC)患者研究发现患者体内脱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DCA)水平与sGP73水平呈正相关。经DCA处理后的人HCC细胞株中发现GP73的信使RNA表达水平升高,表明DCA可上调细胞内源性GP73的表达。在DCA处理后的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的中间产物表达上调,推测DCA能影响NF-κB信号通路活性;根据DCA上调GP73表达的作用能被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减弱这一现象,证实DCA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上调GP73的表达。后续实验发现,通过改变GP73启动子能够明显降低DCA对GP73表达上调作用。YANG等学者证实DCA能够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作用于GP73启动子上调GP73的表达。

3.2 RTK/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受体酪氨酸激酶(RT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点(mTOR)信号通路在调控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SUBBIAH等[41]通过免疫组化学方法发现在超过50%的HCC患者中可见到抑癌基因PTEN的缺失或改变,KHEMLIN等[42]发现PTEN的缺失激活了PI3K/Akt/mTOR轴,与VILLANUEVA等[43]、SAHIN等[44]发现的HCC患者中大多存在mTOR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一致。CHEN等[45]研究发现PTEN基因缺失可导致mTOR过度激活,在相应PTEN基因缺失的细胞系中可发现GP73的转录及翻译均增加,推测RTK/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上调GP73基因的表达。他们还发现GP73基因的这种表达上调可被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逆转,证实在HCC患者中mTOR信号通路能够正向调节GP73基因表达。

3.3 STAT3信号通路 LIANG等[46]通过将不同细胞因子加入HepG2细胞培养液中培养2 d后测量细胞中GP73信使RNA的水平,发现加入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可显著上调GP73编码基因的转录,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在HCC患者体内sGP73与IL-6存在正相关,但在正常人群中无相关性。同时,其还发现IL-6下游效应STAT3同样可以上调GP73基因的转录与表达。

YAO等[47]在经重组人IL-6处理后的肝癌细胞株Huh7裂解液中发现GP73信使RNA水平增加,通过软件预测GP73启动子上存在STAT3的结合位点;其还在模拟实验中发现原蛋白水解酶Furin表达水平在Huh7细胞中也同样升高,推测Furin的启动子区域存在潜在的STAT3结合位点。总之,IL-6激活STAT3信号通路,促进STAT3表达,与GP73及Furin启动子结合,进而促进GP73与原蛋白水解酶Furin的表达,上调sGP73水平。上述研究表明在HCC患者体内GP73上调是通过各种信号通路产生能与GP73基因启动子结合的信号因子,促进GP73基因的转录与翻译。部分研究发现HCC患者体内在上调GP73基因表达时还上调了原蛋白水解酶Furin表达。BACHERT等[12]研究发现tGP73过度表达时其水解产生的sGP73水平随之上调,当原蛋白水解酶Furin表达增加时,sGP73的上调更加明显。因此,HCC患者体内sGP73水平通过上述机制上调。

4 小结

目前,尽管HCC治疗方案逐渐多元化,但早期诊断仍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高危患者定期检测肿瘤标志物能早期发现HCC,进而达到早期治疗,改善患者预后。AFP作为传统的HCC标志物,单独应用于诊断HCC时存在不足。多项研究[6-9,26,27,29,38,39]表明GP73作为HCC标志物对早期发现HCC具有重要意义,且与临床常用标志物对比发现sGP73联合其它常用的HCC标志物能提高诊断HCC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目前,部分研究[6-7,9,29,48]发现在肝硬化中sGP73水平也有显著升高,鉴于多数HCC患者合并肝硬化,有学者推测sGP73表达上调与肝硬化相关,因此后续需要开展一项多中心、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证实sGP73在HCC诊断中的价值。相信随着对GP73基因与HCC关系的更深入研究,GP73可以更好服务于临床。

猜你喜欢

高尔基体敏感度结构域
BLZF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梁动力特性对于接缝的敏感度研究
蛋白质结构域划分方法及在线服务综述
神经鞘磷脂的研究进展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实证研究
高尔基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进展
重组绿豆BBI(6-33)结构域的抗肿瘤作用分析
组蛋白甲基化酶Set2片段调控SET结构域催化活性的探讨
Diodes高性能汽车霍尔效应闭锁提供多种敏感度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