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扬起个别化教学的风帆
——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为例
2023-04-05文|王莹
文|王 莹
课堂教学应关注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这就意味着不仅要从学生群体的角度出发考量学情、明确内容、选择策略,更需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学情展开富有针对性的教学,助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了更好地践行个别化教学的策略,教师需要团结和发挥家长的力量以及资源,形成家校合作的合力,以推动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这个单元所要着力关注的重点是学生观察能力、观察意识的形成。在教学中,笔者运用了家校合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全面摸底,了解学情起点
践行“以人为本”,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把握学生的原始经验,了解学生的基础学情,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由于教材内容丰富,学生的各种能力也趋向多维化,教师仅仅通过作业或者课堂中的表现来考量、把握学生的学情,无疑是不够全面和客观的。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联系,充分了解学生课后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和能力状况。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学会观察”,这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能力,仅仅停留在书本中或者教室里学习和积累是无法真正推动学生言语能力提升的。要想了解学生目前的观察意识,教师就要充分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表现,收集第一手的反馈资源。教师可以设置电子问卷调查,向家长收集了解学生平时在生活中的一些观察状态,从主动性、连续性、关注力等不同的维度,多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观察质态;也可以在教学这个单元之前直接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观察一种事物,并请家长时刻关注孩子的观察状态,通过文字描述、视频拍摄等方式,将学生观察的过程提供给教师。
在教学中,教师从不同维度了解学生的观察质量和方式,掌握了第一手的学情资料,这样才能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不同质态,为针对性展开教学提供基础。
二、针对学情,实施匹配教学
教师要依托学情,强化目标的制订、内容的确定,为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提供必要的支撑,为给每一位学生匹配最适切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如通过收集的资料,教师发现有部分学生对于“观察”的理解有些偏颇,认为用眼睛看才是观察,所以从家长提供的视频中就会发现学生仅仅是用眼睛关注,这样所获取的观察信息就相对有限。针对这种现象,以教学本单元中《蟋蟀的住宅》一文为例,教师就有意识地增加了这个环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梳理作者在观察蟋蟀的住宅时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获取这些信息的方式又是什么?”学生在阅读中关注内容、梳理归类,发现作者在观察中了解到了蟋蟀住宅的环境、构造、装修以及蟋蟀是如何建造住宅的,而获取这些资源时,作者除了看之外,还通过聆听、触摸、闻等不同的方式展开。这种针对性的教学,丰富了学生对于观察的认知,但仅仅停留在了解的层面还是远远不够的。此时,教师就可以与家长联系,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之前关注的事物,将看、听、摸、闻等不同的观察方式融合在一起,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观察成果。
纵观这一案例,教师紧扣收集的资料,明确了需要展开个别化教学的对象,通过课堂教学和家庭关注,有针对性地扭转了学生原始的认知误区,更好地推动学生言语能力的不断发展。
三、凸显范例,设置不同任务
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追求高效课堂,除了授课环节之外,作业和任务的设置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基于家校合作背景下的个别化教学,就需要通过设置不同的任务,针对不同学生的原始学情,展开不同维度的训练。
以观察为例,不同的学生展现出不同的个性化特点,如有的学生缺乏细致观察的意识,总是习惯于走马观花;有的学生则是缺乏连续观察的意识,常常是草草看一眼,就以为了解了全部。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就需要充分发挥《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的范例作用,通过与家长的合作,以不断弥补和充实学生的认知。如课文第3自然就以极其翔实和细腻的文字,介绍了爬山虎脚外形的特点,这些都是作者细致观察的结果;而课文的第4~5自然段,则着重描写了爬山虎一步一步向上爬的过程,由于爬山虎的爬行速度是很慢的,作者便进行了深入连续的观察。教师以这3个自然段的文字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还原出作者当时的观察状态,并引导学生提炼出细致观察、连续观察两种观察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
在长期积累和实践运用中,一些信息的补充和拓展是无法真正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因此,在学生获取方法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将积累的方法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如可以邀请家长准备一种植物,并陪伴孩子一起观察,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和督促孩子展开细致、连续的观察,从而丰富观察策略,提升观察认知,助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断发展。
四、对应调整,及时搜集反馈
对学生的关注需要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展开,否则,始终局限在同一层次或者同一维度,家长或者教师无法真正洞察学生的个性特征,看到的都是一体化的学生,个别化教学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教师设定和布置的任务不能仅仅从个人的角度来评判,更需要及时了解学情,以便明确不断改进的方式。
以这个单元为例,这是一个典型的读写一体化单元,在阅读教学中除了需要关注观察方式的习得之外,在习作板块也设置了与观察相关的要求,这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就需要以观察所得作为资源。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的具体状态,仅仅凭借所谓的“观察单”这一静止性的资源,是无法对学生的观察状态进行全面了解的。教师应整合家长的力量和资源,多与家长进行沟通。如通过与一位家长沟通,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深入到了观察对象中,但缺乏对观察对象的整体把握,导致观察呈现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尴尬。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在个别化教学理念下,对这位学生进行了专门指导,并帮助其形成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顺序。
五、尊重个性,践行层级标准
在践行个别化教学过程中,评价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是引导学生朝着文本不断向前的过程。这是很多教师容易忽略的地方,所以构建高效课堂,不仅需要埋头苦干,更需要时不时地抬头看路。不同的学情、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基础,会展现出完全不同的学习质态。为此,教师就需要强化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对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以教促评,以评促教。
以这个单元的习作为例,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主要关注自己观察对象的形态特点和变化过程,同时还可以融入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心情,如果能够附上相关的照片就更好了。面对这一习作要求,教师可以从习作的语言是否准确生动、观察内容是否丰富等角度,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给予不同的评价;还可以组织家长,对孩子的习作过程进行关注,必要时由家长提供帮助;同时,家长还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观察过程,重在聚焦孩子是如何观察的,是否运用了课堂中所学习到的观察方式和观察策略,并针对孩子原始的状态,紧扣其纵向发展状态展开评价。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一改课堂评价中的霸权者角色,而是与家长一起,就学生的观察日记设置多维化的评价路径,在家校合力的状态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开展个别化教学,是语文教学落实学生主体性地位的重要举措。教师要本着语文课程“实践性、综合性”的本质定位,充分整合家庭资源,形成家校合力,在尊重每一位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更好地助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