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与美术协同课堂实践思考

2023-04-05深圳市坪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黄雅丽

师道(教研) 2023年2期
关键词:习作美术素养

文/深圳市坪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 黄雅丽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代社会对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育人的总目标。2022年各学科新课标修订中,每一个学科都在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新时代的育人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在智育过程中渗透艺术审美的培养,在艺术鉴赏的时候融合文化修养教育,探究智育与美育相融合的素养型课程,符合当下教育的时代需求和育人目标。

一、协同教学的意义

协同教学指的是突破单师教学的固有模式,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教师和助理人员,发挥个人专长,善用各种教具与教材,将一个或者几个学科学习知识整合,以完成适性教育或目标教育。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是团队教学模式,由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形成团队,双科老师共同参与教学计划、教学过程设计,以语文教学为主、美术教学为辅,制定教学方案,最后由语文和美术教师分课时,共同完成教学计划。

二、协同教学的优势

(一)符合核心素养培养要求。2022年语文新课标中核心素养提及鉴赏和审美创造,鉴赏不仅文字的鉴赏,也包括了文化、艺术的审美能力,审美创造是通过理解、欣赏、评价、创作获得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运用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的核心素养包含四大模块,分别是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如果要提升语文素养,我们就必须要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从一定程度上讲,语文和美术的融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两个学科的融合,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的德育、美育发展,高效的实现两个学科的学科目标。

(二)整合更多的资源开发课程。协同教学打破了以往单一学科教师备课、授课的限制,不同科任教师的合作,教师的学科专业能力、理念、兴趣、素养都有助于激发团队备课时的创新力,让课堂汇集更多位优秀教师的智慧。发挥学科融合优势,挖掘教材中美育和智育的共同之处,语文教师关注文学知识的技巧和任人文素养,美术教师关注艺术技法和审美能力,新颖、有趣的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轻松地地掌握知识技巧,同时培养审美能力。

(三)满足习作教学的需求。图像是人类思维模式的外现形式,我们的思维可以通过绘画来展现,对于刚学习说话、写字的幼儿来说,绘画能够帮助他们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对于刚学习写作的学生来说,在写作教学中融入艺术实践的概念,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头绪,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丰富学生的阅读审美。语文与美术学科的融合是知识技能学习内化和成果外现的表现。

(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语文与美术的协小学语文和同教学讲美育和智育相融合,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实践,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充分体现了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当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表现力、审美力获得提升时,学生还有了多重的生活感知,在表达自我感受的时候有了充足的动机和内容,有了表达的欲望,在习作中会有更好的表现。

三、协同教学策略

(一)参与实践,培养艺术审美能力。在美术课堂中,美术老师紧紧围绕审美感知的核心素养开展教学,运用媒介、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和创意实践素养。在“我的植物朋友”“传统文化”两次的艺术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运用生活常见的物品进行艺术创造,将平时所见的事物或者生活情境形象化地表现出来。有学生通过落叶和花瓣拼贴出了小鸟栖息在树枝的情景,有学生用豆子粘粘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意境。在多样化的艺术活动中,培养学生感知美、外化内心世界的能力,锻炼学生用五官发现美、创造美。无论是植物贴画还是五谷豆子贴画,都是训练学生利用常见的素材进行在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物品拼凑成一幅有构图、有色彩搭配的图画,这个过程指向了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的核心素养。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形成了对自然、生活、社会美的感知。

(二)丰富生活,感知自然真实之美。如“水中作画”实验后的习作中,学生写到了用不同颜色创作简单元素的过程,写到了艺术图形在水中漂浮又破碎的惊喜和失落,写到了对这个实验的好奇与探索。比起单调的做了什么实验,实验过程是什么,实验原理是什么的习作,美育课堂后的习作多了一份童真,多了一份趣味,多了一份成长。

(三)理清逻辑,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转变。习作是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美术作品是通过形象化的形式表达情感,两者异曲同工。三年级的学生,正经历形象化思维模式向抽象化思维模式的转变,形象化思维模式依旧占据主导地位,用绘画形式表达内心情感、将生活体验表现出来,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容易的。在用绘画等形象化的艺术手段表达情感的过程中,能够给学生带来审美体验,此时在引导学生描述图画所展示的想法,文字表达和图画表现能够相互映照,能给学生带来心理满足感。如学生在“我的植物朋友”艺术创作中,将家里的玫瑰花纸做成了干花,再用水彩笔丰富画面。描述创作经历时,学生说:“这花是爸爸送给妈妈的,妈妈收到花那刻的笑容就这玫瑰花一样漂亮,她想记录这一刻。”花成了链接她与美好记忆的桥梁。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画的颜色、形状等,学生的习作内容自然更丰满了。充满乐趣的课堂情境中,学生能够体会到文字作品和艺术作品的表达之美。美术课堂链接的是学生的生活经验,真实的情景体验和审美体验,丰富了学生的习作积累,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写作素养。

(四)交流互评,体会语言文字精神世界。美术课堂中,学生完成作品创作后,都有一个展示环节: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想法和思路。此时,学生大多处于激动状态,表达欲望高,乐于展示自己。教师在评价的时候注重引导,用美的教学评价给予学生点评和鼓励,再度增加学生的表达欲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课堂不仅有师生互动,也有生生互动的机会,通过交流,提炼学生语言表达,为写作积累素材。在沟通和体验中,学生的思维模式经历了思维—作品—习作的转化过程。习作后,学生可以“自己读读,看看有没有表达清楚”“读给同学听,听听他们的评价或者修改意见,然后性修改”。三节习作课的最后一课时,教师挑选优秀的习作让学生自己朗读,随后赏析精彩片段,如学生描写公园的桃花时,仿照了《荷花》一文,把自己想象成桃花,感受身边的风和声音。

猜你喜欢

习作美术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