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深度课堂技术,优化语文学习方式

2023-04-05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怡海第五小学吴金霞

师道(教研) 2023年2期
关键词:课后练习深度课文

文/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怡海第五小学 吴金霞

小学生的拼音、识字、阅读水平不高,语文成绩普通,其原因不仅与学生自身认知能力有关,还与教师营造的教学环境有关。现今,以情境教学为代表的新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受到教师们的重视,但我们也应认识到,学生无法时时刻刻接受到教师的指导。基于此,如何在课前、课中、课后环节中恰当应用移动终端平台服务功能,是实现语文知识素养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成为深度课堂构建、落实“双减”政策“增效提质”的课堂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借助信息技术引领课前预习

预习是重要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能,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深度课堂”优势,利用学生手中的平台,在信息技术加持下的预习发挥到极致,能更好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有利进行课堂上教学调整,做到“增效提质”好效果。运用“智慧作业”中的教材插图、视频、录音等素养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教学正式开始前熟悉新课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为课堂交流讨论奠定基础。

以《小小的船》为例,我在预习微课视频中一边展示教材插图,一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提出要求:请你们仔细观察插图,思考图中画了哪些内容?它们是什么形状?说一说你观察到的结果。学生通过“智慧作业——录音”平台以录音上传的方式将对插图的观察和口头表达呈现给教师;然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延伸思路,提出问题:根据图中所画的内容来猜一猜,课文中写了什么?请你读一读课文,看你猜对了哪些;最后,引导学生放飞想象力。询问学生:图中所指的“船”是课文里的什么?你觉得它像“船”吗?除了“船”它更像什么?这样的课前预习微课视频将小学生的思维从低阶带向高阶,从浅层的观察、记录带向更高级的对比、联想,更有利于学生深度理解课文内容。

二、借信息技术在课堂上调动学生感官

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感官刺激基础上进行高阶思维。在统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之中,插图数量有明显增加,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抓手,将教材插图作为主要的感官调动素材在课堂上呈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解读,引导学生模仿教师提问的顺序和方式来自问自答、互问互答,鼓励小学生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

以课文《四季》为例,这篇课文带有4幅插图,属于插图数量较多的课文,比较适合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用以调动学生感官。教师可以先将第一幅插图同步展示在电子大屏和学生电子平板屏幕上,通过“图中有什么”“草芽是什么形状”“草芽是什么颜色”“草芽可能在表达什么”等问题的依次发问,引导学生从简单反馈内容到自主想象发掘。接着,教师顺势展示出教材的其余3幅插图,引导小学生模仿教师的提问顺序和方式对插图提问,前后桌同学或同桌之间相互回答。

三、借信息技术优化学生知识体系

在低年级学生中,相当部分的学生还不具备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优化学生的知识体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体验到,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来开展进行工作,能够较好突破这一学习难点。

比如教师先进行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将听到的“问”语气标记出来,然后将学生在电子平板上的标记收集到大屏幕上,引导学生观察一下大家的标记位置是不是都一样,再引导学生找一找标记位置的课文有哪些共同特点。经过以上步骤,学生很快能够找到“?”这个标记特点。这样学生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表达疑问语气的标点发掘出来,掌握了一个新知识。接下来,教师可在电子大屏的教学课件中将课文中的问号都变色突出,为学生的朗读语气提供指引,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加深对疑问句和读出疑问语气的印象,将朗读、标点符号结合在一起,共同成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体系。

四、借信息技术实现阅读与写作结合

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看图写话是教师常组织的一种教学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引领学生进行创造性表达。但看图写话也是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上难度较大的一种活动,很多学生茫然于该写什么,无措于该怎样写,整体写作体验不佳的情况下学生的写作兴趣未必能如教师预期一般进行激发。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活灵活现的课文人物、动物形象,让不动的平面形象动起来,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低年级小学生的看图写话需要一个从口头表达到笔头记录的过渡过程,而信息技术的介入,可以在进行阅读与写作结合时,提供给学生充足的口头表达时间和机会,帮助学生降低心中写话的难度。

五、借信息技术将教学设计与课后练习相关联

在教学实践中,在设计教学课件时,将课后练习作为教学设计的抓手,把课后练习中隐藏着的语文教学要素逐一体现在课件之中,一气呵成完成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课件的整体质量。以《秋天》为例,课后练习中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语境写出“一”的不同读音,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注重体现这一教学元素。让学生带着耳机上传自己的朗读录音,由电子平板对比着发音是否正确,引导学生提出“同一个字读音为什么不同”的问题,以此来引出这一课文教学重点。如此一来,信息技术与课后练习相融合,交互学习成为构建深度课堂的抓手。

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构建深度课堂,应大胆进行课堂改革,在落实语文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基础上,教师需要给学生创设更多动手、动脑、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得以发展。而2.0信息技术的应用,很好地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优越的手段,也帮助教师以更贴近学生认知成长需求的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使深度教学真正出现在语文课堂上。

猜你喜欢

课后练习深度课文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背课文的小偷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