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与生活对话的实践路径探析

2023-04-05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第一小学潘祝青章丽英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8期
关键词:个体生命生活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第一小学 潘祝青 章丽英

生活是个体生命真实存在的环境和个体生成情感、知识、能力、素养的场域,立足生活世界是个体生命活动的基础。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是学生与文本、与生命、与生活对话的过程体验和结果生成,探索课堂教学与生活对话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有效切入口。

一、与生活对话的教育意蕴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将教育指向个体的生活。杜威认为教育是一个在生活中自我实现的过程,不仅仅是为拥有更好的生活做准备,更重要的是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换言之,生活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教育教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教育教学活动不能游离于生活之外。小学语文教学以对话搭建课堂教学和生活之间的桥梁,能助力个体内化学习内容,让生成随时可见,让生命自觉发展,让育人目标高效达成。

(一)与生活对话是基于生活实践的教学活动

生活中,学生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事、物,过程中有体验、有获得、有领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是基于这些实践,如师生对话其实就是师生不断地与生活对话。在教学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时,由题入手,师生基于生活进行教学对话活动。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生: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秋天的雨和其他季节的雨有什么不同?

师:带着这些问题,回忆你体验过的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

生1:秋天的雨落在身上凉凉的。

生2:妈妈说过一场秋雨一场寒。

师:作者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秋天的大门,让我们感受到了清凉和温柔,打开这扇门,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秋雨?请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相关词句。

(二)与生活对话是促进生命成长的育人场域

课堂也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对话能够建立起生命和生活的联系,在其过程中逐渐自觉认识自己、寻求生命意义、助力生命成长、实现生命自觉。如教学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课文内容与城市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但教学中教师正确引导学生与生活对话,便能在教学过程中催生个体生命自觉成长。

师:有喜欢这句话的同学吗?(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请你来读一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生:威武的鸡爸爸走来走去,鸡妈妈领着可爱的鸡宝宝嬉戏、觅食,很有趣。

师:这群小鸡能这样在同学们的家中走来走去吗?

生1:不能,我们家地方不够大,而且都是瓷砖地,没法觅食。

生2:小鸡是生活在乡下的,在城市里会被关在笼子里。

师:是呀,在乡下,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这些景象,显得十分和谐、自然,每种生命都有其生活的样态。

(三)与生活对话是实现教学生成的重要条件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明确提出:教育即生成,人的生成似乎是于无意识之中达到的,我们生活在形成习惯的过去之中,不断形成和打破习惯是生成的坚实基础。由此可见,生成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达成的。

语文学科由于其文本具体内容的育人价值不同,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学资源也会不同,但立于生活的对话和生成始终存在。如教学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文具的家》,教学目标之一即初步养成爱护文具的习惯、学会自我管理,所以教师在教学时紧扣生活能让生成随时可见。

师:请同学们读读第1、2两个自然段,思考:贝贝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马虎、丢三落四。

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贝贝很马虎。

生:“只用了一次” “只擦了一回”就不见了。

师:贝贝丢了铅笔,又丢了橡皮,还会丢什么文具呢?哪位同学能仿照着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直尺,只______,______。

转笔刀,只______,______。

生:……

师:想想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发现身边的同学有这种情况吗?再说说。

二、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审视

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必然决定了课堂中会出现许多不确定因素,个体心智、习惯和生活情境等的不同也会直接导致个体生活与课堂联结受阻、个体生命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缺失和课堂生成的效果浅显等。

(一)与生活现场割裂

在教学语文知识性内容时,教师讲解或者学生自主背诵是常见形式,但缺乏生动性,如“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因涉及内容多是成语、古诗或名言警句,理解和记忆是主要目标,这部分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往往被忽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的9个成语与学生的生活相关性较大,正处金秋时节,看到室外的天空,能想到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当走在公园的小路上,可以感受到微风拂面,此时秋风习习正好能描绘感受……但教学中多是先读,然后学生说说对成语的理解,教师再补充完善,最后学生背默,这样的教学缺乏依靠生活经验来理解识记。如此知识识记是小学语文课堂与生活现场割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个体生命离场

身体的时空感知、身体器官影响人对一切事物的认知与理解。课堂中,学生高效参与其中,要求的是身心兼在、身心交融的状态,以身体感知促进内化吸收和生成,以内心感悟促进身体进一步参与教学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时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或者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去较远,教学过程缺乏与生活的对话,导致学生在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时,很难身心完全沉浸在课堂中,这是一种生命离场的学习。在个体生命离场的课堂中,最好的结果是学生学习了知识,但没有生成;大多数情况是学生仅仅了解了文本内容,知识、能力和情感都没有得到提升;更甚者,学生一节课一无所获。

(三)个体生成缺乏

个体生成缺乏导致学生在课堂中虽有内化文本内容的活动和环节,但实则没有真正理解文本的意思,生成更没有落地。如教学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的《出塞》时,教师引用了《夜上受降城闻笛》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古从军行》的“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从军行》中“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等诗句,通过互文辅助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互文手法的使用是促进学生文本理解、内化生成的良好途径,但引用学生陌生的诗句来帮助理解新学内容,这样的生成看似“有”,实则更多的是浮于表面。

三、与生活对话的教学实践路径探析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若要在课堂中实现生活、生命和生成的关联和交融,教师就要正确看待课堂与生活对话的教育价值,认识生活、生命和生成三者间的关系,认识其与小学语文课堂中其他要素的关系,认识其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关键作用。

(一)导正对话生活的教育价值认同

导正对话生活的价值认同主要是针对个体生成和生成路径提出的,即正确认识对话生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看到对话生活对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学流程的推进、教学内容理解和生成的推动作用。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才能适切使用,让对话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有发挥效能的契机。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时,对话生活是帮助学生理解陌生事物的钥匙,正确使用这把钥匙才能将学生引入文本学习,在师生的一次次对话中、在与已有生活经验的对话中,让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魅力、领悟作者透过文字表达对乡村和谐生活的喜爱和赞美。

(二)构建生活与学科教学一体化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地基。语文本是与生活关联密切的学科,虽教材中有些内容于学生而言是陌生的,但生活是突破口,很多内容可以联系生活得以教学,可以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基于个体生活的对话能促成学生对知识的习得、内化和生成。所以,在审视生活世界的教育意蕴的基础上,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构建作为课程基本要素的生活与学科教学一体化,即以生活和学科教学一体化作为语文学科知识得以内化和生成的途径,实现生活世界与学科知识一体化,提升学科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素养的生成。

(三)创设生命在场的课堂教学生态

生态系统是包含整个生物群落及其所处环境的物理化学因素,整个系统通过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得以维持,是自然的、成熟的,而且系统中各因素接近于平衡状态。语文课堂是一个教学生态系统,个体是该生态中一个因素,应该是在场的状态,若个体在课堂生态中离场,则无法感知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失衡,个体生命自觉成长也就失去了滋养场。加之,现实的生活由现实的人、生活世界和生活实践组成,三者构成稳定的生活生态系统,人不能脱离系统而存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课堂教学生态,使学生始终处于生态系统中,实现生命真实在场的学习。

(四)把握课堂与生活内在要素的关系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各种对话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生成的重要环节。各种对话活动成为联系语文课堂与学生生活的桥梁,摆脱了课堂的孤岛困境,促成了学生与自身生活、社会生活等对话的发生。但是,正确把握课堂中对话与学生生活中经历的人、事、物等要素的关系,是让语文课堂教学扎实推进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以生活为基础进行对话,教学设计中要以生活内容和经验作为对话的引子,每次对话之间的链接和组配要围绕教学设计的目标进行,从而使语文教学真实而生动。

猜你喜欢

个体生命生活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