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3-04-05朱晓鹏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3年8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绩效考核国有企业

文/朱晓鹏(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体系中的重要支撑,提升企业管理实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至关重要。绩效评价作为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运用绩效评价管理,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将助力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促使企业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事务发展等方面,履行自身职责,发挥更大的公益作用。

一、绩效评价概述

绩效评价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部分,也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手段。企业的绩效评价具有较强的多维度性,其关注的主体包括员工行为、经营行为以及财务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力等。根据评价角度的不同,所选取的指标也各有不同。例如,评估企业经营效率绩效选取营运资金、负债、资产、股东权益、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评估企业竞争绩效,选取销售成长率、市场份额等指标;评估企业创新能力绩效,选取专利数、获取专利和技术的能力等指标。不同的研究角度以及评价目的,决定了差异化的评价方法、评价内容。正因如此,国有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行业评价标准,对自身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经营增长以及管理状况、人资情况等进行综合性的绩效评价。

二、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国有企业已基于自身管理需求及经营特点,初步构建了绩效管理体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暴露出了多方面的问题。例如绩效方案与实际不符、绩效监控持续性不足、绩效管理过于形式化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出国有企业在绩效评价体系方面仍然不够完善。一方面企业家绩效考核作为绩效评价的主体,只注重考核的部分,不注重结果的应用,致使绩效管理无法发挥真正的控制作用;另一方面,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在组织建设、流程管理方面不够完善。绩效评价规范性不足,绩效管理体系不健全,使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工作难以突出重点,无法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绩效评价管理不够全面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管理不够全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考核内容不够全面细化。例如未根据岗位职责对考核内容进行细化和量化,未针对不同的岗位职责制定区分化的考核标准及考核依据。二是在评价方式方面,选择的方式较为单一。上级单位直接考核是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主要方式,此类方式的灵活性较差,企业对于评价结果的应用受到限制,不利于企业通过绩效评价优化经营管理。三是绩效评价的沟通与反馈作用难以获得重视。针对员工的绩效评价,不只是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及工作成果进行考核,同时也是企业管理层与员工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然而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忽视了与员工的思想交流,不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难以获得相应的问题反馈,无法找到执行问题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造成差距的原因,这对于强化绩效的引导作用造成了阻碍。

(三)绩效评价和企业发展战略没有充分结合

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往往是单方面的,或是注重短期的绩效评价或是过于注重财务方面的绩效评价。总体来看,绩效评价体系的全面性不足,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够重视。不仅在短期目标以及长远发展方面难以实现统一,同时不能够突出企业的战略管理重点。这说明,企业绩效评价和发展战略没有充分结合。绩效评价工作是推动企业更好实现战略目标的管理助力,如果评价体系与企业发展战略没有充分结合,显然背离了绩效评价的初衷,一方面会误导经营决策造成决策偏差;另一方面会导致评价结果的应用背离企业特殊的经营属性,影响企业经济及社会效益的提升。

(四)绩效评价标准不科学

绩效评价标准是实施绩效评价的基础,通常情况下企业设定绩效评价指标作为考核标准。但国有企业在设计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导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国有企业在设置绩效评价指标时,仅以以往的管理经验或考核者的主观想法作为选取及设置的基础,影响了绩效评价考核的可执行性[1]。例如选取指标之间出现矛盾的考核导向。针对利润总额指标设置超出目标值予以加分的计分机制;针对预算设置偏离目标值扣分的计分机制,随着利润总额的增加,势必造成预算差异的增加。因此这两个指标的选取及计分方法出现了矛盾性,针对这两项指标取得的分析结果相互矛盾,不具备参考作用。

(五)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既是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也是绩效评价的延伸。设置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强化绩效管理效果、增强对员工的约束性,同时能够发挥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作用。目前,国有企业所采用的激励机制,其广度与深度较为受限。多数情况下,以奖金形式作为激励的主要方式。同时,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激励机制缺乏差异性。长此以往,失去了激励机制对员工的鞭策和鼓励的作用,难以促进员工绩效的持续提升。

三、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工作优化对策

(一)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体系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要走出管理误区,建立全程、新的全覆盖的绩效评价体系。

首先,国有企业要将绩效考核升级为以评价管理为主体的管控体系,提高对绩效管理的认知,强化绩效的评价及管理作用。一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提高对绩效评价工作的认知。开展绩效管理或实施绩效考核,并非只是某一个部门或组织者的工作,而是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各个部门参与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因此企业要从管理层入手,提升对绩效评价工作的认知,消除管理误区,借此建立绩效评价目标,完善管理体系。二是企业要以绩效制度为基础,落实绩效评价工作。从指标设置、绩效计划、绩效考核以及反馈沟通等多个方面,完善绩效管理制度,并借助制度的完善性,提升全员对绩效评价的认知。同时企业要定期对绩效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与完善,通过持续性的优化,使绩效评价制度更具有操作性。

其次,企业要重视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绩效考核结果体现出被考核者或被考核部门的工作绩效,将为后续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因此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一方面要重视结果的反馈,要将绩效数据与后续决策关联起来。利用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绩效评价,采取计量分析等方法,关注数据结构、评估影响因素,通过描述绩效统计量,分析指标对应的均值和标准,得出绩效结果,并据此调整经营策略,例如提高综合盈利能力、降低债务风险、强化人资管理等。另一方面要重视与员工考核的关联性,通过绩效结果,评估员工日常工作表现,进而匹配相应的激励机制。

此外,在流程管理方面,国有企业要明确考核周期,实施全面测评。一是将绩效考核设置为月度与年度结合的考核模式。参照各部门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维度的考核评价内容。二是明确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环节,包括述职汇报、数据提交、月度例会、年度总结、考评会议、工作分析等。三是对被考核对象进行全面的考察及分析。针对企业经营层面的绩效评价工作,要收集财务数据及非财务数据,实现综合性的评价。针对部门及员工的评价,要关注日常工作状态、目标达成情况以及优势与不足,实现多维度的评价。

最后,针对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建设。企业要组建绩效考核部门,由专职部门审阅绩效指标的设置、组织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通报绩效考核方案,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提升绩效评价管理能力

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不仅是对管理层、员工工作绩效的评估,同时也是对企业经营效益的评价。因此企业要实现全面的绩效评价管理,借助考核评价工作,提升经营管理实效。

首先,国有企业要全面细化绩效考核的内容。一是根据岗位职责,对考核内容进行细化,强化岗位分析,按照不同的岗位构成及类别设置相应的考核标准及考核内容。细化岗位职责考核内容的目的,在于促使各岗位员工明确自身责任,推动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及完善性。与此同时,企业要随着岗位职责的变化,及时调整考核内容,实施动态型的考核,使绩效评价工作与企业需求保持一致。二是根据经营状况的变化,不断完善考核内容。基础考核内容包括经营收入、成本支出等。随着企业的经营发展,考核内容要更加完善,不仅要体现企业的核心经营目标,同时也要反映出公共目标,例如文明创建、廉政建设等。针对部门的考核内容,要细化评估核心业务,突出管控重点。

其次,在评价方式方面选择多样化的评价形式,提升考核灵活性。例如,针对基层员工采用 KPI考核方式或360度考核方式,以年度考核与月度考核结合的形式,对基层员工绩效进行排序评价;针对管理层员工以年度考核为主,采用述职报告的评价形式,对管理层员工绩效进行排序与评价;针对企业经营绩效采取多元化组合评价方式。从企业战略、经营决策、发展创新、人力资源、社会贡献、基础管理、风险控制等多个管理重点,展开经营绩效评估,通过专家评议的方式,对企业经营进行全方位的绩效评价[2]。

最后,企业要建立绩效评价的沟通与反馈机制。一方面及时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给被考核部门及人员,并帮助被考核人员分析问题原因,总结经验,强化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要强化员工参与,增强与员工的沟通,了解员工的想法与意见。通过申诉机制、信息收集机制,观察和记录员工的绩效表现,同时及时获取员工的反馈意见,实现有效地沟通和切实的处理,提升绩效评价的公正性及客观性。

(三)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和绩效评价的充分结合

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工作,要充分与发展战略结合,注重长远目标的协调统一,突出战略管理重点,助力企业提升经济及社会效益。

一是在绩效评价工作中,重视目标管理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绩效管理实践。基于企业战略目标,设定绩效评价目标,既能够强化绩效评价的引导性,同时也能够保证绩效评价与企业战略目标的高度统一。在绩效评价工作中,企业要首先确立战略目标,以此为基础归纳绩效评价目标,再逐步分解至各个部门、员工,设置相应的考核期限,完成培训指导等。二是考虑绩效评价工作的连续性及完整性,基于企业长期发展规划,计划绩效评价工作。例如,结合企业增长型的发展战略,在绩效考核中,重视产品结构的转型,关注企业可持续发展,重点评估经营收入类指标。

(四)完善绩效评价标准

国有企业要结合原有的绩效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指标,构建基于企业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企业要确定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维度。关键性的指标维度包括财务维度、客户满意度维度,以及内部管理维度、学习成长维度。其次,根据各个维度涉及的评价内容,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并确保不同层级的指标与该层级的岗位职责、部门绩效能够有机结合。例如财务指标注重评价企业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等方面。设计的指标要反映出企业资产报酬水平、成本费用控制水平、资产周转速度、资产运行状态、债务负担水平、资产负债结构,以及资本积累效益变化等。在设置指标时,要考虑企业层级的指标设置情况,同时也要考虑该指标与部门指标、岗位指标的一致性,规避指标设置出现的导向性矛盾。再次,设置合理的指标权重。一方面要与同行业、同类型、同规模的标准值进行对比,衡量指标权重;另一方面也要以引导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为目的、全面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为目标,设置指标权重。最后,要选择合理的计分评价方法,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并划分为相应的档次,判断评价结果的定位。例如划分评价结果为优秀、良好、中等、较低、较差等。

(五)健全企业激励机制

在绩效评价工作中,国有企业要设置完善的激励机制,扩大激励广度与深度,实施包括培训开发、岗位调整、薪酬分配、福利保障等多方面的激励,从而拓展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员工提供更全面的福利保险、企业年金,实现物质与精神奖励的双重激励。

一是在岗位调整方面,引入竞聘机制,发挥出最大的绩效评价成效。对于绩效等级高且连续几年均获得高等级的员工,列为管理人员选拔培养对象,在职务晋升方面享有优先权。同时对于表现不佳的员工设置处罚机制,下调岗位级别、安排技能培训[3]。二是在评优评先方面,结合绩效评价等级,筛选评优评先候选人。评优评先优先考虑绩效评价结果优异的员工。三是在培训开发方面,制定更符合员工实际专业能力的培训方案,同时考量绩效评价结果。对于评价结果优秀的员工,纳入企业能力发展培训项目或能力进阶性培训。对于评价结果较差的员工,增加专业技能提升性培训。四是在福利保障方面,针对评价结果优异的员工设置优先享受福利项目的激励,比如休假、疗养、体检福利等。同时依据员工绩效表现,调整年金缴费或分配模式,向绩优人员适度倾斜。五是在薪酬分配方面,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例如提高优秀员工的绩效工资倍数,达到基础绩效工资的1.15倍或1.05倍。相应的,对于绩效较低的员工,设置绩效工资为基础绩效工资的0.9倍或更低。

四、结束语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工作的实施,与企业的稳定发展、降本增效息息相关。

结合目前国有企业实施绩效评价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企业要不断优化管理策略,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体系、提升绩效评价管理能力、实现绩效评价与战略的充分结合、完善绩效评价标准、健全激励机制,从而助力绩效管理工作走出管理困境,借此提升企业经济与社会效益,推动国有企业不断向前,实现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绩效考核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