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永川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成效及对策探析

2023-04-05吴修明

南方农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机化永川农田

吴修明

(永川区农机推广站,重庆永川 402160)

重庆市永川区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区,耕地总面积6.42 万hm2,其中15°以下耕地5.70 万hm2、15°~25°耕地0.58 万hm2、25°以上耕地0.14 万hm2,单块耕地面积在667 m2以下的占80%以上。由于农耕地自然禀赋条件差,“巴掌田”“鸡窝地”等占比较高,加之农业生产配套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农业机械存在立地条件差、使用效率低等问题[1]。农机农艺融合和机器本身是限制农机化发展的常见因素[2]。根据多年发展农机化的实践来看,制约永川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问题还有区域统筹、资金、部门协调、人才等[3]。

1 取得的成效

为着力解决农地耕种条件差、大中型农机下地作业难等问题,永川区转变农机化发展的观念,由过去的“以机适地”转变为“改地适机”,并采取地块互联互通、水平条田、水平梯田、缓坡旱地和梯台旱地5 种改造模式,大力推进农田小并大、短并长、弯改直、乱变顺[4]。2016 年以来,永川区共争取各类上级和区本级财政补助资金14 000 余万元,并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6 000 余万元,累计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8 333 hm2,初步形成了以仙龙、金龙、板桥等镇街为代表的整村整镇宜机化改造示范片,实施宜机化改造后的区域机械化率高达98%以上,土地单位面积产量、收益率提高10%以上,真正实现“农地增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高效助力乡村振兴[5]。

1.1 农机作业条件得到提高

农田宜机化改造是破解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难题的治本之策,是解决中大型农机装备立地“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有效途径。据统计,2021 年以来,永川区累计实施宜机化改造3 560 hm2,包括水田1 790 hm2、旱地1 383 hm2、林地387 hm2,宜机化改造后的地块全部实现农机农艺融合,并且所有地块实现互连互通,可满足大中型农业机械通行和作业要求,100%的目标作物能被机器覆盖,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

1.2 农村撂荒地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目前农村的撂荒地,主要是不适宜大中型农业机械耕种收的地块,单纯依靠人工进行耕种,费时费力,且种植成本高,农民种植的意愿极低。根据对11个镇街2021年以来实施宜机化改造的调查结果,实施宜机化改造前撂荒地面积达577 hm2,占总改造面积的16.32%,其中水田撂荒占12.77%、旱地撂荒占39.09%、残次林占48.14%。通过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后,所有农作物耕种收烘全程实现机械化操作,通过“机器替人”,切实解决农村土地撂荒和“谁来种地”的难题。据调查,11 个镇街的73 hm2撂荒水田通过机插、机播等方式全部种植水稻;225 hm2撂荒旱地采取油菜-高粱、油菜-大豆、玉米-大豆等轮(套)作模式全部种植粮油作物,实现所有耕地满栽满插;残次林地经改造后全部采用宽行窄株模式种植柑橘、荔枝等经果林,果园行间套种大豆、蔬菜等矮杆作物,在实现林地资源保护的同时,还增加了粮油作物的种植面积。

1.3 农业生产效益快速提升

随着农业生产立地条件的改善,农业机械从小农机为主跨越到以大中型农机具为主,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进程快速推进。通过实施宜机化改造后的土地,亩产量、收益率均提高10%以上。据调查,2021年何埂镇科名村合作社实施宜机化改造的73.33 hm2土地,采取高粱-油菜、高粱-蔬菜轮作和斜边坡套种南瓜的种植模式,实现当年村民务工工资收入19.3 万元,村集体纯收入15.4 万元,切实增强了该村干部群众通过宜机化改造助推乡村振兴的信心。

1.4 农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1)农田宜机化改造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通过田块整治、道路相连、沟渠配套等措施,调整优化农田生态格局,增强农田生态防护能力,减少农田水土流失。2)宜机化改造时,通过对土壤进行深翻,极大增强了土壤的透气透水性,不仅有利于农作物根系深扎,还能使土壤中重金属通过雨水的作用向地底下沉,从而降低作物土壤对重金属的吸收[6]。3)宜机化改造后,通过采取机械化生产和统防统治措施,改变原来粗放种植的模式,农药化肥使用量降低了10%~15%,达到了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保障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目的。

1.5 有效耕地面积明显增加

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消除了多余的田埂、厢沟,有效耕地面积增加5%~10%,通过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认定的仙龙镇金宝山村实施宜机化改造102.40 hm2,新增耕地10.67 hm2;金龙镇洞子口村实施宜机化改造153.00 hm2,新增耕地14.67 hm2。由此可见,通过宜机化改造后,既能弥补耕地数量的不足,还能提高耕地质量、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达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目的,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 采取的主要措施

2.1 充分利用农村“三变”改革,整村整镇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

为加快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各镇街在充分利用农村“三变”改革及土地确权颁证的基础上,采取“合作社+农户+土地”模式,由村集体牵头组建合作社,引导群众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建设特色效益农业生产基地。2020 年以来,永川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得到了快速推进,共有18个镇街通过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申报实施宜机化改造面积达4 667 hm2,打开了村集体主动争取、小农户主动融入、贫困户积极参与等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局面。例如,仙龙镇在充分利用农村“三变”改革及土地确权颁证成果的基础上,引导农民以承包地、自留地、林权地等要素入股,在仙龙镇太平桥村、金宝山村、粉店村、大石坝村、大牌坊村5 个村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按照“改土带田、借土下田、田土并举”的方式,整村整镇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1 867 hm2,打造粮油产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2.2 整合涉农资金,引导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

为解决宜机化改造项目资金不足的难题,全区通过整合宜机化改造专项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等项目资金,按照政府引导、业主主导、先建后补模式,坚持“定额补助、差额自筹”原则,每667 m2补助资金1 000~2 000 元,引导实施业主根据产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自主进行农田宜机化改造,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例如,金龙镇洞子口村2020年整合农田宜机化改造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节水灌溉项目、水土保持项目等项目资金2 000 多万元,通过对水田和坡地实施宜机化改造,建设333.33 hm2高标准全程机械化优质粮油基地和66.67 hm2优质柑橘基地,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

2.3 规范标准,保质保量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

全区宜机化改造工作按照“宜机宜耕、旱涝保收、成片规划、整镇推进”的总要求,以标准化建设为规范,细化工程设计论证,确保项目高质量建设。针对丘陵山区“馒头山、巴掌田、鸡窝地”的地形地貌,实施过程中注重因地制宜,采取水平条田、水平梯田、缓坡化、梯台式、互联互通5 种改造模式,积极推动土地小变大、短并长、陡变平、弯变直,并且坚持以水田改水田、旱地改旱地,鼓励旱地改水田,禁止水田改旱地的思路,整村整镇全域推进,积极推动农田宜机化改造,再配套田间道路、灌排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田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推动“牛耕地”向“机耕地”有序转变,为“千年良田”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2.4 强化农机农艺融合配套,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在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时,强化农机农艺融合配套,针对发展产业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改造标准,确保改造后相应的产业能满足机械化作业。同时坚持良田、良机、良种、良法、良制配套,聚焦农业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大力推进农机农艺技术集成,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和土地利用率,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夯实基础。

3 存在的问题

永川区的宜机化改造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区域统筹规划较弱。宜机化改造规划设计与水利设施、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等方面规划建设结合不足。主要原因为:有的区域水利设施规划建设滞后,影响生产;有的区域水土保持及生态保护研究不够;有的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等。2)资金保障不力。镇街、村社对推进宜机化改造的积极性较高,但上级农田宜机化改造专项资金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成为推进宜机化改造的主要制约因素。3)相关部门协调不足。宜机化改造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农业部门牵头组织,在改造补助资金、残次林改造、新增耕认证等方面还需要财政、林业、规资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才能加快宜机化改造工作的实施进度。4)群众顾虑较多。实施宜机化改造虽然对丘陵地区大中型农业机械使用是重大利好,但对于部分传统小农户而言,由于宜机化改造后“一家一户”耕地边界消失,担心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影响,因此宁愿土地撂荒也不愿意进行。5)技能人才缺乏。随着宜机化改造的快速推进,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生产对农机操作、维修等高素质农机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但农机技能人才培育严重滞后,极大地限制了宜机化改造。

4 对策

宜机化改造造就了乡村振兴新图景,其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十四五”期间实现实施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7]。永川区应制定科学对策,进一步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4.1 明确职责,稳妥推进宜机化改造工作

1)成立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协调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交通局、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委、区林业局、区供销社、区政鑫公司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通过定期不定期召开协调联席会议,研究讨论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部署推进各阶段重点工作。2)成立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推进组。由镇街主要领导任组长,下设政策宣传小组、纠纷调解小组、施工服务小组等,主要负责宜机化改造的发动宣传、政策解答、工程施工、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等工作,确保宜机化改造工作顺利推进,各小组职责明确,责任到人。3)成立产业发展技术指导组。由区农业农村委分管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粮油站、经作站、畜牧水产中心、农机推广站等站所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宜机化改造后相关产业发展的技术指导工作。4)严格宜机化改造申报条件。一是镇村在申报宜机化改造时,首先落实宜机化改造后发展的产业和业主,确保宜机化改造后地有人种;二是申报实施宜机化改造的区域,村社干部和群众的意愿要高,改造区域内的土地要全部入股或流转到村合作经济组织,并且社员同意改造的签字率要达到100%;三是与群众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群众利益;四是实施改造区域土地的坡度原则上不能超过25°,且不能破坏生态林[8]。

4.2 强化资金整合,筹措落实宜机化改造资金

1)加大财政专项投入。大力支持丘陵山区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每年增加市级农田宜机化改造专项补助资金额度,同时完善区级财政宜机化改造补助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推行“先建后补”模式,并保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2)发行政府专项债支持。将高标准农田宜机化改造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给予支持,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解决宜机化改造资金不足的难题。3)充分利用新增耕调剂收益。将农田宜机化改造后的新增耕地收益部分用于解决农田宜机化改造资金的缺口。4)加大涉农资金整合。整合农机、农综、土地整治、农村道路、水利、农业产业化项目等涉农资金,统筹使用推动宜机化改造。5)利用国有平台公司资金优势。支持国有公司通过采取融资参与实施宜机化改造,区财政对国有公司融资贷款进行贴息支持。6)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改造。支持社会资本通过“先建后补、定额补助、差额自筹”等方式参与农耕地宜机化改造,大力鼓励农业经营主体根据自身产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实施宜机化改造。

4.3 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结余资金、“四改一化”项目等逐步完善宜机化改造区域的蓄水池、灌溉管网、生产便道等基础设施,确保实施区域宜机的同时实现旱涝保收。2)完善产业政策。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实施宜机化改造,集中统一经营发展粮油产业,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并在种粮大户补贴、农机社会化服务等方面优先给予政策支持。指导有条件的区域优先开展水-旱轮作、稻-菜轮作、稻+综合种养,切实提升土地经营效益。3)引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是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央”字头“头雁企业”,通过开展定制化种植、订单化生产,实现“种不忧、销不愁”;二是大力培育村集体合作社,在资金、项目、人才培育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提升其社会竞争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三是加大农机技能人才培育力度,为切实加强农机技能人才培育,破解农机操作手用工荒的难题,每年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农机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并储备农机技能人才专项培训资金,用于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无人植保机、农机维修等农机技能人才培训,在满足农业生产农机技能人才需求的同时,还能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储备人才。

5 结语

重庆市永川区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区,土地条件较差,加之存在区域统筹规划较弱、资金和相关部门协调不足、群众积极性不佳、人才匮乏等不足,严重限制了当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各级部门克服困难,通过充分利用农村“三变”改革、整合涉农资金、规范标准、强化农机农艺融合配套等措施,进一步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快速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取得了显著效果。

猜你喜欢

机化永川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基于“脾胃内伤”辨治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平江农田宜机化改造出实效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黄永川和他的“中华花艺”
重庆市农机总站召开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培训暨工作推进座谈会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MSCT鉴别诊断分析
苗品记永川秀芽
苗品记永川秀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