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牢德育阵地,落实立德树人

2023-04-05邢双六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4期
关键词:德育思政活动

邢双六

(庐江县乐桥镇中心小学 安徽合肥 231582)

少年强,则国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是每一所学校肩负的使命,也是教育人不断追求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学校要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学校是教育发展的第一阵地,也是“以文化人”和“立德树人”的灯塔,指引着孩子们找寻未来人生的正确方向,照亮他们的心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对教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学校在新时代牢牢抓住理想信念教育这个关键环节指明了方向。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学校以“明乐”为教育核心理念,围绕“明德正行,乐学致远”的校训,坚持面向全体、家校共育。一直以来,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最重要位置,时刻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德育管理模式。围绕筑牢德育主阵地,坚持立德树人,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筑牢日常教育阵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孩子和花朵一样,需要在幼小的时候培育根基,长大才能灿烂绽放。品德教育是学校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课程,我校一直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最核心位置,在日常的管理中时时刻刻渗透进品德教育。

(1)礼仪教育从进门抓起。一所好学校必须有良好的校风,良好的校风必须从文明礼仪抓起。我校特别重视对孩子们的礼仪教育,尤其是对新入学的孩子,从进校第一天抓起,从第一次见面学会礼貌喊人抓起,我们不断鼓励学生在校园内见到老师要敬礼问好,老师也必须对孩子的问好给予回应。我们还要求孩子们对接送的家长说声“辛苦了”。对会使用礼貌语的孩子都及时表扬鼓励,促使更多的孩子学会礼貌用语。就这样一天一天地抓,一届一届地抓,时间久了,成效也就出来了。如今我们的校园随处可见彬彬有礼的孩子,随时随地耳边听见的都是礼貌用语,校园里随处都是温馨和谐的画面。

(2)规则教育从路队抓起。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必定是团结奋进、纪律严明的,我们一直对学生强调规则教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人都必须遵守公序良俗,学生更不例外。我们重视对小学生进行守则教育,把规范学生路队作为规则教育的切入点。每天放学,各班必须严格规范站好路队,按照年级顺序,整齐划一走出校门的安全通道。

(3)品德教育从卫生抓起。我校占地面积60多亩,是一个拥有26个教学班、1300多名学生的乡镇中心小学,校园地广,学生数多,但校园未聘请一名保洁人员,所有的环境卫生都是由学生自行打理。清晨,随处可见的是身着校服、手持扫帚的少先队员,从学校大门到校园广场,再到教室廊道,每一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学生们一开始不会打扫,班主任手把手教,“自己动手才知珍惜,自我劳动才能成长”是我们对学生教育常挂在嘴边的话。每天学校少先大队晨检员会逐班检查打分,一周一综合,评比颁发流动红旗,既培养了班级学生热爱劳动、打扫卫生的好习惯,更增强了孩子们集体荣誉感。

二、创新专题活动阵地,培育学生坚强意志品质

教育者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育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多年来我校把德育工作贯穿学校活动整个过程,从不放松,并根据校情、班情,创造性地开展好一系列专题教育活动。

(1)以每周升旗为重点,开展德育活动。每周的升旗仪式是学校德育工作中最基础也是最隆重的一项活动,我校特别重视开展好周一升旗仪式工作,每周确立一个教育主题,如励志、感恩、爱国、环保、纪律、合作、宽容等,开展一条线的教育活动。此项工作由校长亲自抓,每次特别注意升旗过程中学生的庄严感和仪式感。国旗下的讲话是校长每周必备的一节大思政课,每次讲话都是经过认真准备的。简单的说教,空洞的道理,对学生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他们熟悉的是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他们感兴趣的是历史故事和名人经典,所以这样的大思政课必须上到学生心里,必须讲大白话,才能接地气。在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我校还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体学生进行党史学习专题教育,全校共15位党员教师分别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给孩子们讲了一个个英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每次都期盼下周的故事到来。

(2)以时令节庆为顺序,开展德育活动。为盘活德育资源,让德育活动得以持续开展,我们以传统节日和重要活动为载体,全校一盘棋,打造人文德育品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三月份组织开展“践行雷锋精神,争做美德少年”系列活动;四月份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争做时代新人”的清明祭扫活动;五月份开展“强我体魄,磨炼意志”的高年级学生10公里的毅行活动;六月份开展“小小舞台大赢家”的文艺展演活动;七月份开展“感恩母校,放飞梦想”的毕业季活动;九月份开展“敬师爱师,启蒙典礼”活动,如教师节祝福,新生开学礼等;十月份开展“喜迎国庆,千人唱响”大型师生同唱一首歌活动;十一月份开展“敬老孝亲,冬衣互助”活动;十二月份开展“迎新年,扬特色”总结联欢活动。这一系列活动贯穿了整个学年,有些活动还成为我校固定的特色项目。活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广泛参与,每次活动都遴选志愿者参与劳动和纪律监督,活动结束及时鼓励跟进,对参与者颁发证书,极大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形成了浓厚的德育活动氛围,让孩子们既体验了过程的快乐,又能深刻感受不同活动带给他们精神上的启发,寓教于乐,效果明显。

(3)以校内校外为延伸,开展德育活动。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全面落实劳动教育、孝亲教育、感恩教育等,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实践机会,充分挖掘农村学校校内外丰富的劳动资源,注重劳动教育研究,强化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开展好校内外一系列劳动教育,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生活与劳动技能,达到“五育”并举的育人效果。首先,在校内着力打造劳动实践基地。我校在校园内规划出一块闲置空地,精心打造出花卉园、庄稼园、蔬菜园、瓜果园、绿植园等五个小园区,作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要求中高年级每周在基地劳动不少于两次。其次,我校充分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强化孩子们家务劳动,因地制宜利用好校外劳动教育资源对孩子们进行家务劳动教育,让每个孩子掌握家庭生活的基本技能技巧,提高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提升自理自强的品质。教育是附着在活动上的灵魂,活动是培养儿童良好品质的有效途径,我们把丰富的德育活动实践融于校内外生活中。如今,德育系列活动的文明之花盛开在学校每一个角落,体现在每位学生的言行举止上,文明在这里扎根、发芽、开花,并结出硕果,浸染了每个孩子的心田。

三、深耕思政课堂阵地,培植学生深厚爱国情感

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学校是德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孩子正确道德观形成的重要场所。我校不仅充分利用好校园广播站、学校公众号、荣誉室等宣传阵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还深耕思政课堂阵地,围绕培养教师品德和研究思政课教学下功夫,从而厚植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

(1)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培养思政老师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四有”好老师,好老师才能以德育人。总书记的嘱托就是希望我们的老师能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以广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儒雅的气质影响人。所以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支部堡垒和党员教师的模范榜样作用。我校除每周例会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学习外,每学期都召开专题师德师风推进会,举办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演讲”比赛,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深化教师对职业的敬畏意识和遵规守法意识。在日常教学中党员教师总是吃苦在前,率先垂范,如公开课、研讨交流等都是党员教师争当先锋示范。

(2)广泛开展思政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思政课堂水平。没有规范的课堂就没有规范的教育,杂乱无序的教学不能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充分发挥思政课堂功能,发挥课堂主阵地育人作用,经常性组织思政课老师听课、评课,要求年级组思政老师每学期互听互评课平均不少于两节,当然这远远不够。我们大力提倡上好思政课,针对学生的情况,我们狠抓细节,不仅通过思政课学生的课堂表现,也通过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习惯。学校班子带头深入思政课堂,一方面落实课堂常规;另一方面注重加强教室环境布置,做到学生桌椅摆放有序,行列对齐,营造舒适的教学氛围;同时还加强督促,谨防将思政课上成文化课或形式课。我们还将继续加强对思政课功能异化的监督,确保思政课能走进学生心中,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3)激活教师内在基因,唤醒教师发展力量。学校发展的根本是教师的发展,一所好学校必须有一批好教师,唯有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有进步。在工作中,我们积极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通过开展寻找身边的好老师、最美教师等评选活动,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有效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机制。多年来,学校建立健全学校章程,不断推进依法执教、依法治校。学校在征求全体教师意见基础上,形成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竞聘方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等,切实解决教师关心的问题,有效形成了合理竞争、奖勤罚懒、优绩优酬的良好工作氛围,不断提升教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深知一支作风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品质教育实施的有力保障,为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我校还强有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设置校长信箱、建立家长接访制度,通过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纪律上震慑,从源头上杜绝问题的发生。同时通过制作学校教师光荣榜、网络宣传等形式,奏响了师德主旋律,发出了教育好声音,使全校教师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纯洁之心、崇高之心,做到不出格、不越位、不失职。

四、延伸家庭教育阵地,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

每个孩子都是立体的人,学生品德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向发力。我校除做好学生在校的品德教育工作,还特别重视和家庭的合作,通过家校共育的方式成就孩子完美的人格。

(1)把敬老孝亲纳入家庭教育。我校大力弘扬敬老孝亲美德,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植到每个家庭、每个孩子心中。在每年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时间节点,我们都要求各班级开展争做敬老孝亲好孩子活动,要求孩子们在家为父母泡一杯茶、揉一次肩、洗一次脚、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等,并要求各班以图片、视频方式上报学校评比,学校确认并颁发“敬老孝亲”荣誉证书。这样的活动极大提升了孩子的责任担当意识,也让家长们自觉感悟,既培养了孩子也促进了家庭的和谐。

(2)让爱家人、爱家庭成为一道风景。我们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家教育,因为只有温馨和谐的家才是我们每个人的港湾,而千千万万个幸福的家庭才组成强大的国,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爱家人、爱家庭,进而热爱国家的思想情怀,担负起新时代儿童必须承担的重任。我校规定所有学生,上放学接送都必须对家长说声“谢谢、辛苦了”!在传统节日里,每位学生都必须为长辈泡一杯茶,给长辈一个爱的拥抱。我们不断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建设,努力学会解决家庭矛盾。有些年轻父母经常争吵,我们就要求孩子学会做家庭的润滑剂,不要置身事外。我们还经常通过微信群向家长推送家教专题、亲子游戏小视频等,同时也通过互动方式收集学生在爱家庭方面的典型做法。这些活动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我们必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所以我们要从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坚守教育使命,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德育思政活动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思政课“需求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