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策略探讨
2023-04-05林文昊
林文昊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学生运用抽象思维思考问题并动手进行操作。但现阶段部分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没有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得教学缺乏有效性。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倡导真实性学习,体现‘科’与‘技’并重……鼓励学生‘做中学’‘用中学’……”由以上内容可知,新课标以扭转“课程本位”的教学现状为主要目标,旨在激励教师转变观念、拓宽教学路径。鉴于此,课标理念下,如何改进和创新教学,将传统的机械式教学转向引导学生主动、批判、探究式的学习,这对全面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 有效教学概述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一种双向的行为活动,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对学生而言,他们学习时必须以固有的认知为基础,并运用个性化的策略分析、处理问题,进而收获经验,实现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教学时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应揭示知识概念下蕴含的原理和规律,由此增进学生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基于上述理论,有效教学即是对教学完成度或达成度的一种描述,追求的是通过富有成效的教学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因此,教师应改变以理论传授为主的单一课堂形态,增加教学的互动性、合作性、生成性,促进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意识,将个体的已有经验和思维活动投射到具体的学习任务中,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有效教学之于初中信息课程的价值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任何一门学科都由若干基本要素构成,其在学科中具体表现为各种定义、规则和原理等,并且随着知识量的提升和知识面的扩大不断被补充和完善。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而言,传统教学中学生获取的是碎片化的信息知识点,其内部的联系较为松散,学生学习后并不能将其转化为结构严谨的知识模块,也难以准确认识知识表象下蕴含的真正意义,自然达不到自主建构知识的效果。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即在一定知识范围内,按学科逻辑将各要素进行搭配、组合,从而使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条理化、清晰化,这样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强逻辑联系,进而促进他们将从外界获取的知识信息充分融入自身的认知体系中。
二、 面向有效教学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
基础性指的是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他们的实际学习需求。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其他科目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俨然已成为学习和应用各种知识的一项基本技能。对初中生而言,他们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后,可以用相应的软件制作文案、演算复杂的公式等,在多样化的信息资源辅助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但是,学生的家庭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其信息素养也不尽相同,比如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就无法从家庭中获得必需的信息技术教育,也缺少像一些高知家庭学生由“传承”所形成的信息素养。因此,教师在开发、设计课程时,应注重向学生普及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由此满足他们日常学习、生活对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需求。
(二)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指学生占据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并发挥主动性、能动性以及创造性。课堂教学是一个知识信息在师生间双向传递的过程。要求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以此为依据改进和调整教学。但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较少,对学生而言,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记忆知识,自然难以获得深度的理解和认知。主体性原则之下,教师退出教学中心,让学生多讲、多练、多展示自己,即是充分鼓励学生自主加工和处理知识。而教师的角色也由“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其功能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督促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具体的学习活动之中,进而主动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三)目标性原则
目标表明了教学应达成的具体位置,它是师生教与学共同需求的体现,无目标的教学一般难以取得好的效果,所以目标性原则是课程规划和教学实施的前提。新课标明确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总体目标,并将其细化为各学段教学应达成的具体目标。比如新课标提出对学生的计算思维进行培养,目标之一是:“根据需求,设计和搭建简单的物流系统原型,体验其中数据处理和应用的方法与过程。”该目标的明确即为教学指明了方向,它提示教师应从何种视觉去审视教学,应运用何种策略来达成目的。因此,目标具有指导课程实施的功能,它可以调整、修正教师的教学行为,并直接促成教学结果的产生。教师应精研教材,从整体上梳理教学脉络,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将“达成目标”这一理念贯穿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四)任务驱动原则
新课标提出:“创设真实情境,以真实问题或项目为驱动。”上述内容强调信息技术学习应与具体的任务结合,体现出以问题促学习的任务驱动理念。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大部分内容都与实践紧密联系,传统的学习模式不再适用。以闽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析处理数字表格”为例,该单元涉及Excel软件的应用,学生反复练习一些功能如“填充柄”后,依然不会用其快速解决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教学时只进行了演示,继而就让学生记忆和练习,导致原理与功能的学习出现割裂。针对上述问题,可对教学作出调整:“班里有50个学生,每人携带三本书,现在用表格将其记录下来。”教师可先将学生姓名录入表格,再依次录入书籍的数量,录入完毕以后,再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填充柄”功能进行复制,可极大地简化操作。具体任务下,学生的原有认知会和学习内容充分作用,自然会加深对原理的理解,更换任务场景后依然也能够灵活应用。
(五)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指教学应遵从学生的学习意愿,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本身较为抽象,面向的却是青春期的少年,他们更倾向于用感性思维认识世界,所以课程内容与学生性格上的差异成为课程实施的主要矛盾之一。教师应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并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现状,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例如,探讨信息技术的发展时,自然离不开“人工智能”这一话题,教师可播放科幻电影中的片段让学生观看,并向他们讲解:随着材料工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能够制造出体积更小、储量更高的芯片控制机器人,该芯片内部容纳了更多的程序,机器人也能执行更复杂的任务。但一旦运行负担过重或受外界干扰时,程序代码会出现紊乱,由此造成机器人失控,所以就会出现“有违伦理”的现象。上述描述揭示了现实、未来、科幻三者之间的关系,丰富的故事情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讲解又让学生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态度自然也能得到改善。
三、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分析
(一)对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目标是教学开展的基本前提,也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首要依据。该理念下,教师应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将其指向知识的本来面目,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真实的信息世界。然而,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教师往往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对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却认识不足。如此一来,教学目标只是作为服务于教学的工具而存在,难以发挥引领教学的功能,这样的形式违背了有效教学的规律。新课改倡议“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实际上已明确了目标与内容的关系,教师应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再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设计适宜的教学方法,并将其落实到教学的各环节,由此确保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保持一致。
(二)缺乏系统的教学规划
信息技术主要研究以数字表达的信息及其在应用上的各种原理、方法,专业性都较强,学生必须经长期、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也要求教师对教学作出科学的规划,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但部分教师规划的内容并不详尽,只是简单地分配课时、制订考核的时间和方式等,对教学中的诸多细节如教学的难易度、课程的推进方式等,都缺乏合理设计。另外,教师进行教学规划时多以本学期的考核任务为出发点,并没有进行长远考虑,使得教学规划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由此便催生出“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导致学生获取的知识十分零散,学习后难以形成明确的、成熟的信息观点,更不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应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教学方式较为固化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完备的信息理论知识,还必须在实践中反复应用。学生完成学习后也会产生具体的学习成果,它可以是用电脑设计出的作品、程序、对某个知识点的全新见解等。但部分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也沿用固定的模式和方法。主要表现为教师先讲授理论知识,再演示操作过程,演示结束后要求学生必须按指定的方法严格执行操作。学生完成学习后得出的结论往往千篇一律,学习成果十分单一。综上所述,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开放性认识不足,对课堂管控过严,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这种固化的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导致他们的学习意愿下降,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难以把握知识之间的逻辑关联
信息技术是基于真实问题而出现的,它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经验,学习、认识信息技术的目的在于探清其中的原因,并让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但通常导致问题的因素较多,其内部关系也呈现出纵横、错综的特征,而解决问题时必须用到一系列的信息技术知识。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信息技术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联,但部分教师缺乏关联意识,教学时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往往采用“一课一讲”“一课一练”等策略,所以尽管某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教学仅仅针对的是该课时的单一知识点,久而久之便会养成学生孤立看问题的习惯,也不能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教学时应找好“立足点”,将纷繁、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增加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系统性。
(五)作业偏重于机械式训练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较快,手机、电脑等信息设备得到了普及,绝大多数初中学生已能够熟练操作,更是表现出了对信息技术进行深度探索的强烈愿望。作业即是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环节,而部分教师倾向于将作业视为一种课后“训练”,人为地割裂了信息技术与生活的联系,导致作业形式化和机械化。信息技术本就是一门工具类学科,开设该课程并不是为了让学生重复记忆,而是为了促进他们掌握其用法并终身受用。因此,教师布置作业时,应在强调训练的基础上提高作业的实践性,更多地引导学生通过环境去看待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督促他们积累和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仅能够检验学习成果,还能充分感受信息技术为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具体影响。
(六)评价缺乏描述性
描述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的评价方式,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完成情况作出客观描述,进而指出他们已取得了哪些成绩,在哪方面又存在不足,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建议。但部分教师缺乏相关的教育观念,仍热衷于使用“笔试加机测”的传统考试方式,该评价主要着眼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却难以对学习进程、推进方式、历练效果等核心内容作出准确判断。由此可见,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方式是静态的,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而采取的一种判断性的评价,却没有深入内核之中,对学生学习的诸环节以及实际效果作出详细考察。这样的评价方式缺乏反馈性,教师也不能针对性地改进和调整教学方式。
四、 基于有效教学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一)聚焦课程要素,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
有效教学视域下,教学目标清晰地描述了学生学习时应达到的程度。教师应思考教学目标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并将从课标、教材等材料中获得的思想和认识加以提炼、归纳。同时,教师还应掌握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了解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找准知识的生长点,从而科学地确立教学目标。主要方法如下:一是把握课标理念。课程标准是课程教育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也为教学目标的确立提供了重要依据。教师应仔细阅读课标,将课标要求与学科内容相结合,寻找其中的共通之处作为教学目标。二是深刻理解教材。教材是课程实施的基础性资源,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有深刻认识,并挖掘其中的教育点、创新点,由此设计出最科学的教学目标。
(二)完善教学规划,提高教学的系统性
教学规划是基于确定学习范围、对象、路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而作出的一种部署,科学的教学规划一般具有整体性、长期性等特征,能够将学生置于长效的学习局面之中,有利于他们系统性地进行学习。例如在七年级下册“走进程序世界”教学单元,教材设计了多个小节分别用于介绍C语言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从形式上看,三种程序结构具有不同的物理顺序,功能也是相异的。但从逻辑上看,分支结构是在“顺序”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条件作出选择并继续顺序执行,而循环结构则是“顺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条件判断和一个向回转向的指令。这说明三种语言结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具体任务下,它们能够彼此支撑并相互转换。因此,教师应从宏观、高维的角度规划教学,设计教学的整体框架,并将相应的教学内容纳入框架体系,从而确保规划翔实并富有条理性,能够对学生的长效学习起到指导和约束作用。
(三)推陈出新,丰富教学形式
教师应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滞后于教育发展的步伐,进而在教学上推陈出新,通过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一是立足于信息前沿。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比如共享单车、人脸支付等属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选择其作为教例,和学生共同探讨其中的原理,从而让教学立足于信息前沿,保持对学生的吸引力。二是与人文知识相结合。信息技术属于理工科的范畴,部分学生感觉十分枯燥,教师在教学时可创设情境,将信息技术知识与人文知识相结合。比如移动通讯环境下,某路人手机的流量耗尽却急需使用网络,此时就可以将个人热点打开,与路人分享,帮他解决燃眉之急。信息技术与人文知识结合后,教学会变得生动、有趣,能够促进学生全程高度投入。
(四)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灵活应用知识
信息技术知识是十分丰富并充满变化的,学生的学习不能局限在教材范围内。新课标指出:“引导学生认识信息给人类带来的贡献和挑战,提升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作适当的拓展,并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分散知识点联系起来,由此逐渐形成信息技术的知识体系。另外,在“拓展延伸”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指导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将课堂所学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比如发电子邮件与教师探讨学习中的问题、用Flash软件制作生日贺卡等。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将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并引导学生灵活应用,能够充分向学生展示信息技术的变化空间,从而拓宽学生学习的视野,提高教学的成效性。
(五)提供学习资源,为学生打造开放的作业支架
作业不能拘泥于固定形式,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性地搜集教学资源,并发布在网络端,让学生自主观看,然后再布置相应的作业。对一些流程繁复或具有明显难度的作业,教师可提前作演示并录制微视频向学生发放,让学生课后观摩、模仿后再自主操作,由此提高作业的正确率。以八年级上册“我是平面设计师”单元为例,教学内容涉及素材的准备和应用,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网打造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平台,并将搜集的丰富素材进行分类后上传到平台,供学生观看和使用。另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创建相应的素材模块,鼓励学生自主搜集素材并尝试创作作品上传,供师生共同观看和借鉴。如此一来,开放的作业形式和多元的互动交流,能够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也能促进他们提高实践技能。
(六)多元反馈,建立完善的评价方式
新课标提出:“注重评价育人,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应遵从上述理念,明确评价标准,丰富评价方式。从学科特点来看,信息技术偏重于促进学生掌握技能,所以并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单纯地用笔试检测学生的学习的成果,教师应多方收集反馈信息,创造出灵活、可操作、实用强的评价方法。首先,收集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教师应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参论,表明自己对信息技术的真实态度、对某问题的独特见解、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等,达到对学情的充分掌握。其次,质性评价学生的优缺点。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判断,帮助学生查明缺点、巩固优点。最后,量性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运用笔试、机测等方式,考核学生阶段性的学习结果。
五、 结语
新时期的初中生在性格上展现出了独有的特点,他们热爱生活,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较快,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特征以及学生的上述性格特点,教师应创新教学,引导学生边学边做或边做边学,重在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进而改善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态度,最终为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