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儿童早学外语的最佳年龄及优势

2023-04-05夏喜安

考试周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学习外语关键期第二语言

夏喜安

一、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渐展开,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更重要的是,随着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已普遍意识到,掌握外语对人才更高层次的社会化至关重要,无论将来是否从事外语相关的职业,人们都渴望学好外语。

学习外语从什么时候开始适宜?有人认为,一个人学会了本族语,不论从什么年龄开始学习外语,都要经历同样的阶段,克服同样的困难。换言之,学习外语可以从任何年龄开始,成人后开始学习外语并取得成功的例子并不少见。

但与此同时,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在海外游子身上,小孩讲外语往往比成人地道;在移民家庭中,小孩往往能讲标准的新社会群体语言,而成人讲话却露出外来的迹象。就我国更广泛、更普遍的外语学习现状看,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在外语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放眼望去,收获流利英语的人员比例并不高。

为什么有着明确学习目标和动机的青少年和成人,认知也已达成熟水平,他们在幼年能很快自然地习得母语,现在却难以学好外语呢?笔者从接触大量不同年龄的外语学习者中感触到:成人或青少年学习外语虽然有更明确的学习目的,更强大的主观意志以及知识经验的积累,但他们同时也因此有了牵绊和阻碍;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他们也已经错过了语言学习的敏感期。相比较之下,幼小儿童学习外语倒是自由、自如又自得,学习的速度快、效率高,普遍表现出外语学习的优势。由此可见,外语学习宜早不宜迟。

二、 儿童时期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期

关于语言学习的年龄问题,影响最大的是1967年Lenneberg提出的语言习得关键期理论。他对野孩、脑损伤儿童及聋哑儿童等一些不正常的人进行语言发展研究,发现神经系统成熟的程度对第一语言的习得能力有一个影响的关键期,儿童要成功地习得第一语言,有关语言学习的神经机制必须在这个关键期得到激活。英国语言学家Lyons也有类似观点,他认为,青春期后,人脑左半球语言功能偏侧化已经完成,这时再学习另一种语言会困难很多,尤其是语音的学习。

三、 儿童期是外语学习的敏感期

(一)儿童期是外语学习的敏感期

根据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在校学生及周边各类成年人的外语学习的观察,我们发现,越是年长的儿童甚至成年人,他们对句法和语言形态结构的学习能力往往强于年幼儿童。

但是在语音语调的习得方面,往往越是年幼儿童,越是能习得纯正的语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青春期后或成年后开始外语学习则仅有部分人能达到。由此可见,第二语言学习关键期不同于第一语言关键期主要是就语音语调的学习而言。许多学者赞成在第二语言学习上更合适用“敏感期”代替“关键期”。根据大量实证研究的结果,许多学者提出6岁前是儿童学习第二语言语音语调的敏感期,换言之,要习得第二语言正宗地道的语音语调,6岁前是开始学习的最佳时期,且开始学习得越早,习得语言的效果越好。

塔赫塔(Tahta)的实验研究证明了这一点。231名5岁至15岁的英语儿童模仿法语和亚美尼亚语的单词、短语发音的结果是,模仿成绩随年龄逐年下降。在模仿较长短语的语调方面,成绩最好的是5~8岁的孩子,8岁以后成绩开始大幅下滑。在阿舍(Asher)和加西亚(Garcia)的研究中,71名0至19岁在不同年龄移居美国的古巴移民孩子也表现出类似的规律:发音最好的是6岁前移居美国的孩子,他们的语音达到了接近英语母语的水平,7~12岁移居者水平居中,成绩最差的当属13~19岁移居者。

(二)敏感期假设存在的依据

根据神经语言学,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构成。人体的各种功能(如语言、听觉、感觉动作)在大脑发育的过程中,逐渐服从于大脑各区域的统治之下。在这个发育过程中,起初是由大脑右半球支配着人的语言能力,在2岁至12岁之间语言能力逐渐转移到左半球,从而形成了左半球的语言优势。这个阶段就是我们所说的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大脑左半球在语言发展关键期之后受损,将会严重阻碍甚至丧失语言能力;但如果在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前期或中期(即左半球语言优势完成之前)大脑受损,则语言能力将继续留在右半球。彭菲尔德(Penfield)的人类大脑生理学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结论:儿童9岁前的大脑尤其擅长语言学习,随着年龄增长大脑语区“逐渐僵化”,这一能力也随之逐年衰退。

从神经运动的角度来看,口语能力的形成有赖于语言肌肉的发展。与身体其他器官的发展一样,人类的发音器官在处于发展状态的儿童期和青春期都具有相当大的弹性。青春期后,发展渐趋稳定,弹性渐小。刚出生的婴儿只能在喉部发出持续的喊叫,随着语言肌的发展,各种复杂的发音逐渐得到控制。巧合的是,语言肌的可塑性大概在5岁后开始退化,青春期之后完全丧失优势。从这一点来看,就语言发音而言,越早开始接触第二语言,越是充分地使用这一语言,儿童的发音器官会自然地配合该语言的发音系统调整形状,从而习得像母语那样地道的各种语音。

年龄差异决定了生理发展的差异,同时也决定了认知水平与认知方式的差异。成人具有了成熟水平的抽象思维,习惯分析推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既有的母语思维不可避免地对第二语言的自然习得和语法概念的理解带来了干扰。过于分析、过于概括使得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变得困难又低效。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甚或还有动作思维的痕迹,抽象思维在青春期正处于培育发展阶段,因此,无论学习第一还是第二语言儿童都没有大人正常的思维障碍,即没有推理和一定的语法概念障碍,他们对第二语言的习得显得轻松自然。

年龄差异也意味着学习外语时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包括民族文化知识、母语知识和语言知识等方面的知识经验带来干扰的差异。

在学习心理学概念里,加速和促进外语学习的知识就是起正迁移作用的知识,阻碍外语学习进程的知识就是起负迁移作用的知识。已有知识经验对学习外语可以起正迁移作用,也可能起负迁移的作用。中国学生所学的外语与汉语一般分属不同语系,语言特征及其中蕴含的文化传统迥然相异,因此已有的母语知识对外语学习会更多地起到负迁移的作用,这意味着他们学习外语所面临的困难会远远超过那些母语和外语同属一个语系的学生。相较之下,知识经验尚且贫乏的儿童在学习外语时受到的干扰较少,加之儿童好奇心强,对外界敏锐,更擅长机械记忆,教师怎么教,他们就怎么学,因而更容易习得纯正的外语,尤其是在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发音音位和句法结构这两个方面。成年或半成年时期开始学习外语的人,发音总摆脱不了母语的口音。在句法结构的学习上,他们习惯于“过分依赖语言监制系统(LMD)”,容易陷入死“抠”语法的旋涡而导致错误百出。Ellis调查研究的结论也指出:“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英语时受母语干扰的错误占51%。”因此,从知识经验影响外语学习的角度来看,儿童期开始学习第二语言具有明显优势。

在语言习得机制之外,还有一个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情感过滤。根据S.Krashen的研究发现,青春期(10~12岁)以后儿童具有更强的情感过滤,学习者能否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输入后能否更多地吸入都受情感过滤因素的影响。对外界万事万物充满好奇是儿童最典型的心理特征。他们眼睛、耳朵和大脑是摄像机、录音机和存储器,他们的嘴是留声机。在与周边人与事物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很自然地输入大量信息,很流畅地进行信息加工,然后很自然地进行模仿表达。在得到外界回应的过程中他们的求知欲和成就感都得到了满足,这种满足了的成就感又进一步驱动他们更积极地与外界交流。语言的习得就在儿童试图融入身边环境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发生了。

相比较而言,青春期后的学生或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却有了较高水平的情感过滤,造成了他们学习中的困难。他们要么因为单纯追求考试成绩而偏离正确的语言学习策略的轨道;要么因为竞争激烈,压力沉重,内心惶惶而裹足不前;更有经年累月积攒的更具保护性和防御性的自我语言,束缚着他们随意随性地开口交流,导致他们大量地刷题,却仍是哑巴英语水平。

儿童学习外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也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20世纪90年代,在广东省深圳市曾有所外国语学校在英语教学中大胆探索,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到五年级毕业时,他们的学生已经能听、能说至少1000个单词,远远超过了《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并能就日常生活、学习与英美人士进行一般性的交谈;在读写方面,学生的能力也大大超过了《大纲》的规定。

综上所述,儿童学习外语有着得天独厚的生理条件优势以及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心理优势。如果创造合适的条件使儿童早学外语,可以充分挖掘儿童大脑潜力,两脑并用,从而使外语学习从一种与儿童生理、心理和生活相脱节的主观行为转变为接近于母语习得的伴随性活动和生长性现象。

四、 保障儿童有效学习外语的条件

儿童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任何知识都可以以在智力上是诚实的方式教给任何阶段的儿童。换言之,要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必须遵循“诚实的方式”。Corder也从另一角度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换言之,儿童外语教学不能盲目地进行,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

(一)外语学习要在母语习得的基础上进行

2003年2月24日《新闻晚报》报道,一位三岁的小孩,在遭遇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三管齐下,分别对之进行的英语、日语、汉语三种语言的启蒙教育后,竟说出了不知是什么语言的语言。孩子甚至产生了抵触心理,再也不开口学习哪一种语言,甚至以用手比划取而代之。究其原因,实则是因为孩子还没来得及很好地掌握母语中的汉语词汇,却要同时学习发音、构造等截然不同的外语,几种语言体系相互干扰,产生了负迁移,在孩子混乱的头脑中终于没能将这种急于求成的多语言学习继续进行下去。更糟糕的是,这种违背认知科学的揠苗助长不仅没有收到教育者主观向往的效果,甚至影响了孩子的语言发育功能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因为逻辑思维的形成只有通过语言学习,通常是母语学习才能获得。在儿童没有较好地掌握母语时就过早地开始外语学习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干扰,阻碍儿童正常学习,严重者甚至造成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缺陷。因此,外语学习必须遵循科学的认知发展规律,绝不能盲目地急躁冒进。

(二)儿童外语学习要有正确的目标定位和原则指导

1. 儿童学习外语要遵循交际的原则,摒弃死抠语法规则的传统做法

克拉申认为只有在自然环境和语言社区中才能学好外语,有意识地学习语言规则对语言习得和语言的口头运用起的作用并不大。受年龄带来的生理发展和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儿童外语教育中尤其要遵循听说领先原则,进行大量的自然语言输入。有意识地“教”英语,有意识地要求孩子通过反复诵读来识记单词、短语和句型,有意识地讲授语法,甚至要求幼儿做大量的书面练习,这些传统的英语教学输入法不仅会事倍功半,更会迅速消退孩子天然的对语言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对语言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儿童外语教学应该遵循母语习得的基本过程,创设大量的实际运用语言的仿真环境,让他们真真切切地参与到语言环境中进行自然的听说,在潜移默化的听说中获得大量语言输入,使之产生想要模仿表达、尝试表达的欲望,从而发展语言交际能力,收获理想的语言学习效果。

2. 儿童外语学习要遵循活动性原则

这一方面是创设外语语境,实现外语学习交际的需要,同时也是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所决定。可理解性输入只有在情感过滤低时才能见效。以儿歌、歌曲、故事、童话为载体的游戏化、活动化、情景化、生活化学习活动有助于创造民主、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可以诱导儿童积极的情感与学习动机,使儿童能极快地融入学习氛围中,他们在“玩中学”“做中学”“乐中学”,真正体验到了一种母语式的学习语境。这种适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学习活动,使他们不仅能较快地学会语言,并且能激发并保持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有效地发掘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整体思维水平。

3. 儿童外语学习的内容选择要遵循可理解性的原则,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外语学习水平的提高

在儿童外语教学中,选择的外语语言材料应该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设”理论,选择对儿童来说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保证他们能够“够一够,摘个桃”。语料如果超出儿童现有外语水平,会直接导致儿童因无法理解而产生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进行的语言教学也会陷入茫然、无序和无效;语料太容易,低于或等于儿童现有外语水平,只是简单重复,没有进步的喜悦和成就感的获得,儿童很快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所以,语料的输入必须不断地根据儿童现有外语发展水平和各方面认知情感因素适时地进行调整。

4. 对儿童外语学习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我们倡导儿童学习外语,主要是利用儿童语言习得尤其是语音语调习得的敏感期优势和较低情感焦虑的心理优势,以使外语学习在潜移默化中进入儿童生活,从而获取类似母语习得的轻松状态。同时也是趁儿童大脑可塑性强,语言才能方面还未呈现差异的时机在大脑里留下语言痕迹,形成较好的语言习惯,以便以后获得更好的发展(桂诗春)。因此,我们不能功利地以传统的考试分数来衡量成绩和效果,认为儿童学习外语耗时长、见效慢而摒弃它。

五、 结语

年龄作为影响外语学习的可感可测的因素,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冷静科学地看待年龄因素,积极地利用年龄优势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我们可以努力做到的。正如束定芳、庄智象对年龄因素影响外语习得所作的小结:①学习外语的起始年龄并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习得的程序;任何年龄开始学习一门外语都有可能获得成功;②学习外语的起始年龄较明显地影响习得的速度和效率。在语法、词义和词汇方面,少年比儿童和成年人表现得更为出色(如果学习时间相等);③学习时间的长短对整体交际能力的获得关系极为密切,但起始年龄对将达到的精密程度又起着决定性因素,尤其是在语音方面。

猜你喜欢

学习外语关键期第二语言
唱歌助力记忆语言
“关键期”对0-3岁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启示
北汽姜德义: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务实深耕关键期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学习外语的经验之谈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COLLEGE ENGLISH TEACHNG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