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人记忆的伦理责任与精神脉搏
——么书仪先生《寻常百姓家》研讨会纪要

2023-04-05北京李昊

名作欣赏 2023年7期
关键词:历史老师

北京 李昊

2022 年11 月12 日,“历史缝隙中的寻常百姓——么书仪《寻常百姓家》研讨会”在中间美术馆举办。本次研讨会以么书仪先生的回忆录《寻常百姓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年版)为出发点,探讨了个人、家庭的微观叙事与当代中国的宏大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历史书写的责任、伦理与技艺等问题。

与会嘉宾有:么书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黄子平(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中文系讲座教授)、夏晓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杨联芬(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际宁(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谢其章(藏书家、作家)、贺照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贺桂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周瓒(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黄文倩(台湾淡江大学中国文学学系副教授)、袁一丹(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浴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吴丹鸿(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讲师)、卢迎华(中间美术馆馆长)、石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辑)等。

首先,主持人李浴洋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主旨,向各位现场和线上参会的学者、媒体编辑及书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辑石岩分别致辞。卢馆长对么老师的新书出版表示祝贺,也对各位与会者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作为“缝隙”中经历生活磕磕绊绊的普通百姓,卢迎华表示自己从书中收获了能量、勇气与感动。这本书告诉人们如何在大语境中安放自我,在好时光和坏时光中磨砺生活的韧性。书中体现的个体与家庭间的关爱支持、对基本价值的捍卫,都与中间美术馆的理念相契合。

石岩编辑表示非常荣幸参与《寻常百姓家》的编辑出版,书中的很多细节第一次读过后便经年不忘。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策划“年轮”书系时,她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么老师的这本书,它展示了个人、家庭的微观视角如何折射大时代的变迁。个人史是对大历史的补充和丰富,也是天然具有温度的好故事,在有助于对他人经历达成理解的同时,也指向了对自身的理解。因此她希望能从出版的角度推动个人史叙述的发展,将以往学院派历史不好写、不屑于写的内容呈现给读者。在这一层面上,《寻常百姓家》可以作为典范性文本,具体原因有三:第一,寻常百姓的生活常常是默默流逝着的,人们往往对普通人如何度过急剧变化的20 世纪知之甚少,这本书恰恰能补充经验上的盲点;第二,普通人的历史很难写,而么老师有心地保留了录音带、账单等材料,实现了穿越时间的记录,这种记录极具公共性意义,它是留给所有读者的财富;另外,书中充满了历史的细节和文学的细节,从叙述内容的选择和处理上可以看出么老师敏锐的判断力和精妙的叙述能力。

随后,主持人李浴洋补充介绍了《寻常百姓家》的版本情况,从2010 年在台湾出版,一直到2022 年最新的简体版,版本的变迁见证着这本书走向越来越多的读者。

研讨会正式开始后,先由么书仪老师进行主题发言。么老师从写作的起因和经过讲起,在她看来,有父亲母亲的家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对父母深厚的依恋是其他任何情感形式都难以替代的。因此,在母亲去世后,她趁着父亲记忆清晰,用录音带记录下从前的故事,希望随时随地都能听到父母的声音。么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父母几乎视子女为全部,默默地扛下所有压力,一心一意为子女创造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但子女常常忙于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往往忽视了对这种无须付出和交换的感情的回报。随着对父母理解的加深,么老师决定写书表达纪念,也让读者借此了解1950—1970 年代对普通百姓而言意味着什么,百姓如何在“缝隙”里过日子,她希望这样的叙述不会轻易被淹没和改写。接下来,么老师介绍了父亲波折的人生经历。么老师说,在生活最艰难的时期,父母也从未放弃责任,始终坚守着老百姓朴素的观念——不偷不抢不犯法,做什么工作都不丢人。他们努力让一家人不挨饿受冻,把儿女养大成人,并让他们接受教育,逐步自立。么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父母用一生为子女创造条件,子女也应当用一生来理解父母。主持人李浴洋也感叹,么老师的新书和发言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爱的教育、人的教育和历史的教育。

研讨会上半场由黄子平教授率先发言。他在多年前读到《寻常百姓家》的繁体版时,就期待着简体版问世后读者会对这本书有更深切的体会。黄老师的发言围绕记忆书写与伦理价值的关系展开,首先从记忆和伦理责任的关系谈起。尽管新兴的技术手段有助于保留记忆,但人们也日渐倾向于将记忆的责任推卸给技术,因此需要思考如何利用新的技术手段记住那些应当被记住的东西。伦理责任作用于关系紧密的人,因此比较依赖个人记忆,它是生活的重要动力,也是阅读中最令人感动的部分。其次,黄老师将本书内容概括性地解读为“非常年代的寻常百姓家”。么老师在特殊形势下,没有选择“背叛”,而是一有机会就回到父母所在的家,这是非常可贵的。同时,黄老师也关注个人记忆如何被书写和表述。大历史文体往往对应着抽象的统计数据、既定的情节或是干巴巴的文字;而本书的小历史文体因36 盘录音带而渗入更多口语元素,口语为口述历史带来现场感与逼真感,造就了书中“水洗过一样干净的文字”。细细品味这本书的语言,会发现么老师父母常说的“不丢人”“没毛病”之类看似消极的话语中,显露出强烈的伦理价值的肯定意味。最后,黄老师指出,书中很多细节令人印象深刻,相比大历史往往不关心细节,甚至抹杀、编造细节,个人记忆里最不能忘的就是细节,这是个人记忆书写对伦理的内在要求。

夏晓虹教授从“家史、社会史与精神史”三个维度展开讨论,认为这本书超越了对父母的怀念,而具有更为重要的内涵。《寻常百姓家》首先是一部“家史”,主体部分是1949 年以后全家在政治运动中的艰难遭遇。么老师还原了一家人波折起伏的生活历程,揭示了特殊年代对普通家庭造成的影响和伤害,让快被遗忘的历史焕发出生机。其次,《寻常百姓家》也是一部“社会史”,以商铺进货明细、采购药品路线图等材料为读者了解当时的日常生活史提供了必要的细节场景,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知从前不熟悉的历史情况。最后,《寻常百姓家》还是一部“精神史”。么老师父母坚韧的生活状态值得敬佩,他们从难以想象的艰苦岁月挺过来,没有想过逃避或放弃责任,支持着孩子们接受了高等教育。父母诸如“别让人说我和你爸对你没家教”“自重别人才会尊重你”等朴素的教诲,是20世纪中国人精神观念的真实写照。父母的典范意义、么老师对父母的崇敬,也传承到了下一代,绵延到了学术中。主持人李浴洋总结指出,夏老师的解读提示我们关注书中么老师的三重身份:她是么家的女儿,是当代人,更是学者。学术研究的经验让她在大时代下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对世人心态保持敏感深刻的观照,从她的文字中能感受到学者素养的灌注。

杨联芬教授表示,自己在阅读时几度感动落泪,并从四个角度分享了感悟。第一,她从大历史与小历史对照的角度解读《寻常百姓家》。她指出,学者研究往往讲究占有资料,借助大历史、民间口述史等材料,竭力还原宏大历史中没有呈现的内容,但实质上还是对他人材料的拼合与想象。而么老师掌握了一手材料,呈现出与大历史相呼应的个人的遭遇和命运,个人的生活史和家庭史处处反映着大历史,个人也承担着历史发展的代价,这本书的写作弥补了具体历史细节的空白。第二,杨老师称赞了作者严谨节制的叙述姿态,书中丰富翔实的资料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令读者“踏实”,也呈现出“良史”的面貌。第三,祖辈冒险传奇的故事背后蕴藏着老百姓朴素的伦理和信念。哪怕很卑微的事,么老师的父亲也会尽力做好,杨老师感叹,这种信念和品质是一个家族真正的独特之处。普通中国人正是靠着吃苦耐劳、诚实重诺等精神保持人生的尊严,这是中华民族的高贵品格。第四,《寻常百姓家》是史与诗的结合。杨老师首先分析了这本书“诗”一般的文字呈现,她指出,作者以行云流水的文笔展现了完整的家族史,作品有较强的可读性。杨老师也提醒我们注意,如何选择材料、修剪枝蔓,很见作者的功夫和心血。书中充实的细节、电影镜头般的画面、诉诸感性的生活场景,都能看出么老师写作时感情的投入;而这感情又是节制、不泛滥的,语言简约凝练,字字珠玑。其次,杨老师谈到“史”的典范书写。么老师的父母是普通人的“典型”形象,他们经历的苦难有广泛代表性,这本书可以理解为关于她父母的一部“长篇小说”。杨老师强调,现实中我们常常关注时代的要求,却忽视了个人伦理中蕴含的永恒的精神,而这本书恰恰彰显了家庭教育对一代人成长的意义,以担当与乐观的精神解释了苦难何以被超越。

李际宁老师从细腻真切的情感表达进入《寻常百姓家》,回忆起么老师在中学的教学经历,将文本与现实勾连起来。那时,在“知识无用论”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很难管理,叙述中的件件小事读来令人心酸。小事是理解大历史的钥匙,这本书不写王侯将相的历史,而写普通人的生活“小事”,以一家两代人的故事折射了国家的命运,反映出知识分子独特的心路历程。李老师从古代史研究的学术视野展开思考,认为这本书展示了如何通过一家一户起伏的生活境遇反映出大历史的变迁,因而非常值得研究。

在下半场中,贺照田进行了题为《希望普通人、常情常理在历史和历史书写中更为重要》的发言。他首先分享了阅读么老师文章的过程,从晚清戏曲研究的学术著作到家族历史的回忆文章,从优秀的学者前辈到可亲可敬的老师,他在阅读中逐步加深了对么老师的认识。随后,贺照田联系自己的家庭和人生经历讲述了阅读后的感慨和反思。他从么老师真挚、准确而又牵连着自我反观的文字中产生了共鸣。他指出,么老师基于父母的生命史来理解父母,关注他们内在的人生尊严和生命价值,进而审视自身,将自己未来生活的展开与父母的生命史、生命支撑积极地关联起来,示范了由亲人之近,如何通过生命史的途径切问,并通过切问打开人文学理解与思考的方法。接下来,贺照田提到了“寻常百姓家”与大历史之间的张力关系。他反思现实并指出,常情常理和普通人的坚持对中国与中国人的重要意义,人们往往认识不足。不能仅仅把么老师父母这样的普通人视为显示大时代悲喜剧的“约略光影”,而要走近他们以体会责任、诚实、自尊等人生道理的价值。贺照田相信,这本书对他今后的生活选择和生命理解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贺桂梅首先关注作品的写法,认为文学性和历史性辩证的写作观念是《寻常百姓家》的一大特点,即么老师并没有把材料整理为口述史,而是将其细腻地叙述成故事,摆脱了文学的“腔调”和现实主义的套路,指向对生命真相和价值的探寻,称得上是一部很好的非虚构作品。贺桂梅赞同黄子平老师评价的“有情的历史”,她进而强调,这本书实践了如何把过去的记忆留在心灵中,如何在生命体验中达成自我救赎。其实我们并不了解父母,而家庭史又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贺桂梅指出,这本书展示了长辈身上使舒适的家庭关系得以实现的品质,书中默默流露出的价值和伦理取向、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面向,都使得这部作品比口号式的呼喊更加有效。贺桂梅还强调对作品历史价值的关注。在历史书写中,往往越是重要的事情,越会被叙述得高度雷同,日常生活史好像被看见了又好像没被看见,但其意义却一直存在于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是我们把它无意识化了。贺桂梅也联系自己此前开设的“当代人与当代史”等方面的课程,表示希望从各种文艺形式中触摸当代历史。

谢其章认为这本书是不可复制的典型,这样有见识和胆识的父母是非常难得的。他围绕小茶叶胡同、兵马司胡同等地点,结合自己在胡同中居住生活的经验展开讨论,认为书中提到的门牌号、地名这些细节、具体的内容最能吸引人。他指出,较少有研究者关注北京的居住史和院落史,而像地名改动这类问题一般与独特的文化内涵相联系,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但他也指出,《寻常百姓家》不可以学术论之,而有其独特性。这本书忠实于生活细节,使得有相近经历的读者能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共鸣,书中对么老师与护工斗智斗勇、父亲晚年行动不便时在窘迫中洗澡等场景的叙述,都令他感同身受。

周瓒进行了题为《记录、纪念与继承》的发言。贺桂梅高度肯定《寻常百姓家》蕴含的在当代史和当代文学创作中难以见到的细节和写法,周瓒也认同这一观点,认为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呈现情感细节,引发读者反思自己能否实现对家人的理解。周瓒谈到的第一个关键词是“记录”。不同于很多当代作家书写革命者的家族史,本书以非虚构的笔法,分别记录了父母叙述的家庭往事,勾勒出个人的生命阶段如何暗合时代历史的脉络。其材料的丰富性、涵盖生活的时间跨度、严肃的著书态度,都使这本书值得思想史、口述史等研究领域关注。第二个关键词是“纪念”,对已逝亲人的纪念也是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这本书肯定生命的价值,也呈现了死亡观念如何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在叙述中逐步加深了对死亡的理解。第三个关键词是“继承”。书中反复提到家庭伦理观念对么老师生活态度的影响,周瓒联系此前的阅读经验表示,西方文化对于“自由”的强调激化了人对欲望的渴求,相当一部分中年人依然焦虑于自己的欲望;而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人到中年时已经基本明确了人生的位置。由此可见,伦理与人情、人性的关系复杂微妙,它对生活态度的影响植根于文化传统之中。最后,周瓒充分肯定了么老师这种“较真”的态度,认为这是研究者、文学工作者,乃至各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可贵品质,将会为文学和学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气象。主持人李浴洋也从写作角度谈及了书中省略号等标点的使用所产生的影响,认为这种意味深长的表达值得深思。

陈均从心态研究的角度进行解读,认为这本书的写作与么老师的学术研究存在密切的联系。么老师对晚清民国伶人的研究就注重把个人生活放置在大背景下进行观察,这本书对人物形象和生活的描绘也非常立体,在完整的生活书写中呈现出微观的心态史研究思路。同时,陈均还从写作技术的层面关注作者如何把素材编织成富于情感的文本。他提到,么老师的笔触十分细腻,书中对童年生活片段的书写与对老北京的怀想融为一体,增加了文本的情感分量。此外,他也注意到标点符号的使用能为文本带来更多的言外之意,认为这也构成了作者写作风格的一部分。

黄文倩从自己与么老师的几次“相遇”谈起。从师母到么老师,从老师到朋友,她们之间关于日常经验、历史感觉、人生故事的交流,让黄文倩能够从细微之处进入对《寻常百姓家》的理解。她首先指出,这是一部对前人满怀敬意、极具中国传统人文价值的作品,从中能感受到对前辈承重、付出的尊重,以及对自己这一辈获得余裕的庆幸和感恩。传记是传记者的建构和对记忆的重构,么老师在书中重新观看她的祖辈们,没有将其塑造为完美形象,而是保留了他们在特殊年代微妙的生命状态和精神气质,体现出作者富有层次的写作态度与价值观念。其次,黄文倩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对真与善的焦虑和紧张感。真实细节中流露出叙述者对虚伪不实的不安、对不合理人事的厌恶,显性的检讨与隐性的忏悔并存于文本中。例如,在对母亲晚年生病入院这段经历的讲述中,么老师在亲人承受病痛折磨的同时仍然尽可能以善意的目光看待他人,文笔中流露出真与善交锋的紧张感。正如布鲁姆所言,经典是在创造焦虑而非缓解焦虑。紧接着,黄文倩谈到了作者的用力与藏情。经历困难时期后,家中只有母亲一人曾三度浮肿,叙述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是意在言外,情感的高度克制下隐藏着作者不愿讲出的痛。

袁一丹由作品中保留生活资料的完整性谈到了技术与记忆之间的悖论。在技术手段的辅助下能保存的资料越来越多,但手机、相机录制的内容能否被“记忆”留存是值得怀疑的。“大历史”叙述的通常是官方机构保存下来的档案资料,但对个人而言,每一场痛苦、每一种生活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袁一丹将《寻常百姓家》与赵园老师的《非常年代》对读,意识到这个寻常百姓家很不寻常。不同于大部分作品写政治运动中夫妻、父子之间的人伦危机,么老师写出了在极端困苦的状态下家族内部的稳定、成员间的扶持与包容,这是很多所谓的显贵之家所不具备的,也是非常令人触动的。这本书让我们重新思考“家”,无论个人面对怎样的社会,取得暂时的成功或失败,家都是我们“最后的避风港”。

吴丹鸿首先强调了文本的复杂性,其中既传达出父母的声音,也呈现出不同时期作为小女孩或者已为人母的作者的“在场”;作品流露出作者的思念与遗憾,遗憾中又进一步印证着对父母的理解。《寻常百姓家》以么家人的生活哲学和言传身教,向我们展示了生命尊严的顽强与可贵,讲述了有担当的女儿性格何以形成。吴丹鸿敏锐地指出,普通人的“小历史”很少能被记录。研究者和知识分子格外关注历史时段中的“十字路口”;但实际上普通人的生命中很少有所谓的“转向”“反顾”与“十字路口”,本书中没有巴金《寒夜》中的那种茫然感,这才是日常生活的真实状态。吴丹鸿表示,这本书是用文学写法创作的有史、有据、有情、有理的作品,将会给今后回顾这段历史的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猜你喜欢

历史老师
新历史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六·一放假么
历史上的5月
历史上的4月
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