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文化概论”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3-04-05方星移
方星移,张 雪
(黄冈师范学院 文学院,湖北 黄冈438000)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全课程育人又是其中最核心的理念。如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进行思政教育是每门课程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东坡文化概论”课程是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其主要精神内核爱国忧民、融合创新、旷达乐观等契合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发展精神。深入挖掘东坡文化的内涵,探讨利用东坡文化的丰富资源育人的可行性途径,让学生愿意接受、自觉学习、持续传承,达成思政教育在这门课程中的实现,认这门课成为课程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东坡文化概论”课程思政概述
东坡文化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学界的研究取得一些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个:有学者认为东坡文化是以苏轼思想、理论、学术、创作、生存样式、历史影响等物质与精神内容为主、包括苏洵、苏辙文化成果在内构成的一个文化范畴。[1]又有学者认为东坡文化是以苏东坡贬谪人生的观念形态为研究对象,具有苏东坡鲜明个性特征的有关其哲学思想、精神创造、审美观念及生活方式等之总和。[2]这两种主要观点共同肯定的是东坡文化包含苏轼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在内的文明成果,而根本区别在于,东坡文化的范畴是否局限于苏轼在贬谪时期创造的成果,是否扩大到包含“三苏”全部成果在内。我们认为,苏轼在贬谪黄州期间垦种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其生活、思想、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变化,所以东坡文化是苏轼在贬谪黄州期间形成的思想、人生态度、文学艺术创作、学术研究等在内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成果。其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其意义重大,泽被后世,影响至今。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3]大学教学实践中,正确的思政教育的路径必须是显隐结合。
在传统的思政教育中,大学的课程设置中显性的思政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这些课程有理论高度,教育目标十分明确,即通过鲜明的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进行立德树人,培育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出了思政教育显性教育的特征。但此类课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纯粹的思政课程的教育内容让大学生感觉枯燥,教育方式以灌输为主,手段相对单一。对当下的大学生而言,明显缺少创新性和亲和力,因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也就大打折扣,思政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才会有好的效果。一条新的探索路径就是将思政内容融入到各门课程之中,实现全课程育人就是应时而动。发挥其他课程的优势作用来弥补这些显性思政课程的不足,采取“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的模式,充分调动各门课程中优秀积极的内容引导大学生培养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
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东坡文化能够担负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教化青年的重任。“东坡文化概论”作为一门选修课,也是一门对东坡文化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性课程,对这门课程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对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认识。
“东坡文化概论”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二者的结合体,意在用好“东坡文化概论”这一课程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东坡文化概论”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绝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将课程中隐含的思政育人元素和思政教育功能充分挖掘,并有机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实现知识育人、文化育人与思政育人的高度统一。
通过“东坡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大学生了解了苏轼其人其事,有了感知、体会,通过知识传递、人文涵养双重类型的活动,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教育,他们能获得对历史、社会、人生初步的认知,尤其是受到苏轼面对逆境人生的生存生活方式的教育,形成相对成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在他们的大学思想教育中,实现从单纯的“思政课程”到系统的“课程思政”的转变,也就预示着“思政教育”从狭窄的“小思政”概念走向了宽广的“大思政”概念,意味着思政教育的根本性改变。
二、“东坡文化概论”课程思政资源
前文我们给了东坡文化定义,东坡文化是苏轼在贬谪黄州期间形成的思想、人生态度、文学艺术创作、学术研究等在内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成果。“东坡文化概论”课程对苏轼为中心的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形成对东坡文化比较系统完整的文化体系。此研究的维度广泛,涉及对苏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全方位的研究,能够让学生在对苏轼形成全面认识的过程之中进行思想熏陶,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
(一)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人生观
苏轼一生仕途大起大落,沉浮不定,在中国古代许多仕途沉浮的士大夫中是命运最差者之一,但他面对挫折时乐观豁达、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却是士大夫里最适用的,最具有人格魅力和亲和力的。无论是从他笔下的作品,还是别人描述记录他的文字里,都能强烈感受到他的这种处世态度。对学生而言,理想教育是必须的,可挫折教育更不可少。因为面对挫折时采取的生活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品格精神和认知高度。
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获得宋仁宗、欧阳修等人的赏识,可谓春风得意。入仕之后,因政见不同,他在“王安石变法”中外调地方官,经历“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六年后,旧党上台执政,他在短短的二十多天内,连升数级,至翰林学士。然而哲宗亲政,新党得势,又将他贬到广东的惠州,再贬海南岛的儋州,一贬再贬,越老越远。在新旧两党的搏杀中,他是受害最深、贬谪最远的一个,遭受了持续的打压和加倍的报复。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4]2641自嘲、愤激、无奈等等,一句玩笑似的自我调侃中,其实蕴含着他复杂难言的人生况味。
在黄州期间,他经历了精神的炼狱,从痛苦煎熬到豁达乐观。经历“谁见幽人独往来”(《卜算子》)的痛苦自省、“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的沉郁煎熬、“事如春梦了无痕”的(《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的释然了悟,最终才有了“也无风雨也无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乐观旷达。他沉浸在黄州的山水之中,自然让他放松自己的身心;他接触黄州的太守和民众,同游寻春,同耕同乐,人情温暖着他的身心;他亲自在东坡垦种,在劳作中有收获有喜悦,土地慰藉着他的身心。他渐渐地融入了黄州的生活,把自己当成黄州本地人一样生活,超越痛苦,脱出困境,随遇而安。有了“乌台诗案”的重大挫折作为底色,经历了黄州的心灵洗礼之后,他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容易接受惠州和儋州的贬谪生活。虽然在经济上他更加困难,在儋州,他发现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碳、夏无寒泉,甚至生存都十分困难,他却说:“习而安之,则冰蚕火鼠,皆可以生。”[5]2275(《书海南风土》)“安”指心安。安顿心灵,万物生长,强大的人格精神支撑着他,丰富而充实的正气始终伴随着他,他做到了触处生春。
“东坡文化概论”课程在学生阅读苏轼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他的处世之风,学会他面对人生困境时泰然处之的生活态度,内化其人格精神,学会在挫折中保持坚韧,不断自我成长。
(二)忧国忧民、有补于世的价值观
苏轼一生,胸怀国家,心系百姓。在各地任职期间,他切实地处理各种政务。在密州蝗灾、旱灾期间,积极组织生产救灾,拯救灾民;在徐州组织抗洪抢险,为保卫徐州城墙的安全,亲自在城头督战;在杭州疏浚西湖,解决杭州城的生活饮水和农田灌溉问题;在定州时,他整顿军备,处置贪腐,改善士兵生活,加强训练,军备废弛状况有所好转。他勤勉政务,为国尽力,为民分忧。如果说这些还是他作为地方官员的分内职责的话,那么被贬谪期间他的作为,就是他忧国忧民,希望有补于世的价值观的充分体现。
苏轼在《与滕达道》中说:“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真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若见仆困穷便相于邑,则与不学道者大不相远矣。”[5]1550贬谪黄州的他不能签署公事,他仍然关注国家大事。北宋的西北边境有西夏军队的侵扰,元丰四年(1081),宋神宗命种谔等大将兵分五路征讨西夏。他通过书信向滕达道了解边境战况,《与滕达道》:“西事得其详乎?虽废弃,未忘为国家虑也。”[5]1481十月,在洮西取得大捷,捷报传来,他饱含满腔爱国深情,喜极而作《闻洮西捷报》,欢呼“放臣不见天颜喜,但惊草木回春容”。恰如陆游所赞叹的那样:“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6]
苏轼还在行动上竭力为民,得知黄州、鄂州民间有溺杀婴孩的陋习,当即向鄂州知州朱寿昌写信《与朱鄂州书》寻求帮助,希望革除恶习。并联合黄州安国寺僧首继连等人共同拯救小儿,还在自己一家人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出钱相助,“吾虽贫,亦当出十千”[5]2316(《黄鄂之风》)。后来在惠州看到农民种田辛苦,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就教授一种插秧的农具——秧马,亲自画图并写下《秧马歌》加以推广;在广州亲自设计从山中用竹筒引水入城,解决市民饮水问题;在儋州,他教儿童读书,为青年士子答疑解惑,教授的弟子姜唐佐后来成为海南第一个进士,他成为文化的传播者。作为士大夫,人生处在顺境的时候,他勉力勤政,履职尽责;处在逆境时,他顺势而为,钻研学术,传播文明,利用自己的人际交往和组织能力,力所能及地为民众做有益的事。他说:“粗有益于世,瞑目无憾也。”[5]1482(《与滕达道》)要做一个有益于世的人,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话。
苏轼忧国忧民的情怀是博大的,大学生理当汲取其思想的力量,以自己的方式践行爱国为民的价值观,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在逆境时不忘初心,有善举善行,自强不息。
(三)朴素唯物、运动联系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我们对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外在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根本观点。大学生早在中学时代就已经了解基本的世界观,如“世界是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等。苏轼对世界的认识在很多作品里体现出来。早在嘉祐五年(1060)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夜行观星》中他就说:“天人不相干,嗟彼本何事。世欲强指摘,一一立名字。”[4]70天上的星辰运行变化有其规律性,这与人间的世事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人们强行给这些星辰取了名字。他认为宇宙自然界的星辰等事物有自身的运动轨迹,显然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的看法。他还认为运动不息是规律,在解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时说:“夫天岂以刚故能健哉?以不息故健也。流水不腐,用器不蠹。”[7]认为运动才是自然界的根本属性,而不是“刚”。在黄州期间创作的《赤壁赋》中,他又表明了辩证法的思想:“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5]6这段话阐明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认为要多角度地看问题,辩证地对待万事万物的变化,而不是绝对化片面化地思考问题。因此,苏轼处在逆境中不沉溺困境,而能保持豁达乐观。这就是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大学生已经有初步成形的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苏轼对外部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对“三观”的认识,锻炼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逐步清楚地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理解存在其中的某些规律,从而更好地与外界相处,理解生命,认识自我。
当然,东坡文化的内涵深远丰富,如家教与家风的言传身教,程夫人教育他做个像《汉书》中直臣清廉的范滂一样的人,廉政思想,他提出“节用以廉取”(《策别厚货财一》)、 “功废于贪,行成于廉”(《六事廉为本赋》)的廉政节俭的思想等,在今天仍然有积极的思政意义。
三、“东坡文化概论”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东坡文化的内涵具有独到性,“东坡文化概论”课程的目标明确,内容十分丰富,其课程思政实现的途径也应因地制宜,具有独创性。
(一)结合精读与浏览,理解东坡文化丰富内涵
苏轼留下了丰富的文学艺术作品,从创作切入是了解其人其事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若想完成“东坡文化概论”课程思政的目标,学生必须首先通过研读掌握一定量的苏轼作品,理解其中的精义,从而获得精神的启迪与成长。
学生要落实苏轼作品的精读。课程首先继承传统教学方法,夯实大学生学科知识基础,始终狠抓诗词名篇的精读与背诵,以才学养成才性、才情、才气,这是实现这门课的课程思政目标的基础。苏轼是北宋大文豪,在诗词文赋、书画等各个领域都数一数二,一生创作浩繁,经典作品量大,学生必须要研读相当数量的名篇,完成研读、记诵、鉴赏、评价等课程目标。“东坡文化概论”不能变成一门纯理论课,要将东坡文化的内涵、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学分析,同对作品文本的熟练记诵、深刻理解密切结合起来,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因此,我们要始终紧抓诗词文名篇的精读与背诵。除了每次课的课堂抽查外,常结合课外的学术活动,组织诗词鉴赏、诗歌朗诵,促进学生的诵读,增强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除了精读,还要浏览阅读,目的是全方位了解、研究苏轼其人其事,这也是“东坡文化概论”课程思政非常重要的基础环节。研读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苏轼本人的学术著作和文艺创作,还要知人论世,阅读《宋史》中相关的记载、苏轼的各种传记资料,还要浏览学界学者们大量相关的研究性的著作和论文。在充分掌握资料的情况下,学生才能提出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精读与浏览的结合,学生就有了一个循序渐进地理解东坡文化的过程,每个学生都会受到他的激励和感染,受到东坡文化的浸润,并最终能够内化其高尚的人格精神。这个过程是培养学生养炼自己的主体人格精神的过程,又是养成研究性学习能力与习惯、强化创新意识的过程,也是达成课程思政的核心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或许有的学生收获多有的收获少,有的体悟快有的体悟慢,老师要耐心引导,容许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毕竟学生能够从入门到走近苏轼,再升堂入室,需要漫长的时间,课程思政教育不就是静待花开吗?
(二)融合理论与实践,创新东坡文化传承方式
理论课堂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促进东坡文化的传承方式的多样化。
编写教材,丰富教学内容。编写并出版《东坡文化概论》教材,作为选修课教材或大学生课外学术活动的参考,他们理解东坡文化有了依据,课程也有了教材的支撑。对提高学生学习东坡文化的兴趣、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运用数字技术,促进教学方式改革。本课程教师都能熟练地使用智慧教室,实现全媒体资源教学。如将教学中需要的背景材料、作家资料、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呈现在课堂上,课堂内容会更加充实生动,学生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如配合课程内容,学生选看《苏东坡》等纪录片,学生会获得对东坡文化更为有效的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调动资源,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东坡文化概论的教学中,通过分析大学生的学情,我们综合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如古今贯通与纵横比较法、归纳总结法;小组讨论法、自主学习法、课内实践法;课件演示法、案例分析法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组织和参与东坡文化的活动。除课堂教学外,教师应结合课外学术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课堂。大学生要强化参与社会实践内容的意识。如大学生应参与到丰富的社会实践中,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主动对接黄冈市提出的黄州主城崛起的战略决策,用各种形式参与东坡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如课程老师引导学生自己组织各种形式的“苏东坡诗词吟诵”等主题活动,推动学生针对苏轼的作品进行二次创作,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要拓展校内外交流渠道,如参与黄州区每年一届的纪念苏轼的“寿苏会”活动,承担组织会议的策划、方案设计,组织苏轼作品的演绎节目等,让他们在课堂之外获得机会深入理解苏轼诗词文赋的意蕴美和形式美。
(三)联接课内与课外,建立课程多元考核方式
课程思政的落实不能仅仅用一张试卷去验证,更重要的是理解到位、浸润其中、心向往之、践行实践。东坡文化课程改革了考试考核方法,考核方式灵活,多维度测试,多元化实现,重视能力的测试。
这门课程的考核分为考查试卷和实践两部分,各50分。试卷在课程结束的时候考查使用,重点测试大学生对东坡文化丰富意蕴的理解。实践内容包含以下项目:制作一个10—20分钟的视频,选择一个点,表达你对苏轼其人其作品的传承,要求配音乐和解说词;申报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撰写申报书;撰写一篇研究东坡文化的论文;撰写一篇宣传东坡文化的文稿,文体要求适用于学校的校报,或者微信公众号,或者QQ空间;撰写一份时长为60分钟的苏轼作品吟诵的文案;为黄州城的一条新路设计道路命名和文化宣传的文案;设计一种东坡文化的文创产品,并写文案。这些实践项目让他们任选一种或两种完成,形式相对自由。这种考查考核方式结合了课堂和社会生活,涉及东坡文化的研究、理解、宣传等多个方面,融合了鉴赏、写作、审美、创意、逻辑思维、数字技术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实现了东坡文化的传承方式的创新,课程思政的全方位育人原则也得到充分体现。
苏轼说:“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5]107(《晁错论》)是说坐看事情的变化却不去解决,恐怕事情会发展到不可救药的地步。虽然他说的是治理天下的大事,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何尝不是如此。新时代的课程思政方式不能老调重弹,必然要推陈出新。“东坡文化概论”课程以其丰厚的人文底蕴为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好东坡文化经典的教化作用,学生通过阅读苏轼文学作品,体验苏轼沉浮坎坷人生的喜乐悲欢,思考他与现实的和解方式,获得自己的人生体验和人格精神的内化,那么课程就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思政教育价值。当然,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这一新型教育模式下,仍然存在教学预期和教学效果不吻合的现象,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将会进一步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