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红色文化+”产业融合助推大湘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探析

2023-04-05□张

山西农经 2023年3期
关键词:湘西老区革命

□张 建

(怀化学院,湖南 怀化 418200)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时强调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百年革命和建设征程中创造出来的伟大精神和产物,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湖南是红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的省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发生了秋收起义、湘南暴动、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1]。国家专门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扶持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激发内生动力,发挥比较优势,努力走出一条新时代振兴发展新路,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革命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掘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做好“红色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将极大助力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

1 提炼红色文化类型特征

1.1 革命文化

大湘西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革命的根据地之一,也是见证中国革命重要历史关头的地点之一,主要以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通道转兵为标志。

1927 年8 月1 日,贺龙率领以湘西籍士兵为主体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参加南昌起义。1928 年2 月,贺龙主动请缨回到湘西,与周逸群、段德昌建立红三军,创建湘鄂边、湘鄂西革命根据地。1933 年12 月,贺龙、关向应率领红三军转战湘鄂川黔边开辟黔东特区根据地,为迎接红六军团的到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34 年8 月7 日,任弼时、萧克、王震奉命率领红六军团从江西横石突围西征,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先遣探路。10 月24 日,红三军与红六军团在贵州木黄胜利会师,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两个军团统一行动推进湘西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策应中央红军长征。战火的锤炼与灵活机动的战术,使红二、六军团愈战愈强,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革命文化的核心是要缅怀革命前辈的艰苦奋斗,深刻领会革命中实事求是精神的可贵,坚信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的能力,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历史中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1.2 和平文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正式投降之前,派出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作为使节,在芷江与中国陆军高级参谋人员商定日军向中国军民投降的所有事宜,并在日本投降时注意事项备忘录上签字。“芷江受降”标志着侵华日军开始同中国政府接触讨论投降的具体细节。芷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和平文化。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国学热潮,以及进入21 世纪以来联合国对和平文化的大力倡导,我国以“和而不同”“非攻”为核心的和平文化精神日益为国民乃至世界各国人民所熟知与接受。进入21 世纪以来,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积极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以举办第四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为契机,做大做强和平文化旅游品牌。

1.3 脱贫攻坚精神

大湘西革命老区是中国精准扶贫首倡地。2013 年11 月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要求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脱贫经验。十八洞村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出谋划策、想方设法,上下齐心,奋力前行,寻找扶贫脱贫的办法与措施,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原则,先后办起特色旅游、猕猴桃基地、特色种养、劳务经济和电子商务产业等。经过3 年多的拼搏实现了脱贫摘帽,创造了苗族千百年来的发展奇迹。

2020 年,湖南682 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 920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1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党的领导下走向新的历史辉煌。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孕育了伟大的“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十八洞村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书写了脱贫攻坚精神的伟大篇章。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脱贫攻坚精神的深入实践。因此,需要继续践行脱贫攻坚精神,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局面,积极创造革命老区精神发展的新面貌。

2 做好“红色文化+”产业融合

2.1 “红色文化+旅游”形式

结合旅游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是最常见的方式之一,也是涉及对象和范围最广的一种方式。大湘西革命老区作为湖南旅游资源聚集区和旅游开发重点区域,已经发展出了若干相对成熟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湖南推介的12 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有3 条在大湘西革命老区。

红色文化旅游首先强调“红色”特质,弘扬和传承红色精神。2015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时强调指出,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促进红色文化旅游与第一、第二产业和生产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依托红色旅游景区等资源发展研学旅游。要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可以在大湘西革命老区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各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等多种方式宣传推广红色旅游。要加大投入力度,不断优化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可及性。大湘西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也存在位置偏远、多数遗址处于高山密林之中的问题。在大力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前提下,红色旅游与大湘西革命老区优美的自然风景、淳朴的民族风情相结合,让人们接受红色文化洗礼的同时欣赏大湘西独有的人文地理风情。

2.2 “红色文化+教育培训”形式

红色文化教育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教育的根本目的。要重点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对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工作。2019 年9 月16—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通过结合红色文化与教育培训,积极拓展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的教育资源。把红色文化教育培养与党史学习有机结合,切实提升学习的实效性。比如,习近平总书记2021 年3 月25 日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在干部培训中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要充分做好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相关工作,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设计好教学体系,编写好教学材料,组织强大的教学队伍,安排好实践教学的红色文化资源景点与线路,让参与学习的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在思想上接受洗礼,不断强化对党、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增强“四个自信”。

2.3 “红色文化+工业农业产品”形式

红色文化资源除了自身可以直接作为产品提供给市场,还可以与其他产品相结合,提升产品的文化品位,赋予产品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产品的灵魂,突出产品的价值。这就需要将红色文化与工业或者农业产品相融合,对产品进行“赋值”。引入文化创意市场力量,推出红色文化的创意产品,打造红色文化传播的IP,迎合文化市场大众化、年轻化、时尚化的需求,让红色文化以更为喜闻乐见的载体传播。充分利用电商等新渠道,做好红色文化创意产品的线上与线下推广。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依托红色记忆,推出更多具有红色文化意蕴的工业农业产品,将“讲故事”和“做产品”结合起来。

3 “红色文化+”促进大湘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现路径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 年,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显著提高,红色文化影响力明显增强;到2035 年,革命老区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形成红色文化繁荣、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兴旺、居民生活幸福、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新局面[2]。

3.1 建立有效利益联结机制,共享红色文化发展成果

共享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在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红色文化+”产业融合,不断做大产业规模,做长产业链条,通过红色文化做大经济规模,产生更多可供分配的经济成果;另一方面,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利益共享机制,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前提下,让区域内更多的群众能够分享到红色发展发展的成果。推行“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鼓励参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是企业吸纳当地群众的参与程度。通过资金、政策扶持,支持合作社的建立和运营。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和保障当地群众的利益,在资源和资本的利益分配比例中,要保障红色资源的公平分配,避免资本过度挤占红色资源的分配权利,从而保障文化持有人的基本利益,形成双方良性合作的局面,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可持续进行。同时,积极培养农村人才,提升当期群众参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能力。

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人才可以分为管理人才、市场经营人才、红色文化传承保护人才等类型。这些人才通过不同的维度发挥自身的作用,获取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收益。此外,还要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的初心和宗旨意识保证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中的公平公正。

3.2 产业融合与城乡融合发展

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重点是在“红色文化+农业工业产品”的形态中,将与红色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观光及产品销售融合起来,加深红色文化产品的可参与度,并反过来通过在地与在场的深度体验,加强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和认知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新时代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和方针,强调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在讨论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时,也离不开城乡融合的视野。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在城乡关系视野中才能取得更大的效益。红色文化资源有不少都在乡村,需要引入城市的资本、人才、企业等市场力量开发。红色文化产品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城市居民,因此需要通过宣传推介等,加强城市居民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实现城乡互动下红色文化产品的消费。各级政府在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进行相关规划时,也要有城乡融合的视野,重点做好城乡基础设施融合、公共服务融合、产业融合等工作,使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能够在平等的城乡关系下进行。

3.3 推动区域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国家支持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革命老区的区位劣势正在减少,后发优势正在逐渐凸显。因此,做好区域发展的文章,让大湘西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融入更大的区域空间,将会有更好的前景和效果[3]。

一是省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大湘西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要融入湖南“三高四新”发展的整体格局中,找准自身的定位,发挥好本区域的优势,为湖南发展作出贡献。从红色文化的角度看,要不断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文化新篇章。

二是省市之间的区域关系,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大湘西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开发要依托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融入长江经济带,辐射整个中部地区及相邻的西部地区。虽然在大湘西革命老区以及湖南周边地区有不少的红色文化资源,但是大湘西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有自身的优势,具有独特性,有不少值得进一步挖掘的资源。应不断突出自身的特征,彰显自身的文化品位,实行错位竞争,在全国的红色文化资源市场上建立起大湘西革命老区的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湘西老区革命
老区在努力奔跑
欢乐湘西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