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民融合背景下定向军士军事体能提升策略与实践研究

2023-04-04王新

当代体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军士体能训练定向

王新

在军民融合的战略下,目前许多高校都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塑造军事人才的责任,肩负着为国家军事战略提供人才储备的重要任务。为军人队伍定向培养军士人才,为部队输送人文素养高、军事素养强、政治信仰坚定的新时代高标准的军士人才。新时代追求新使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军事力量不断壮大,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的任务非常紧迫。我国逐渐加大了对定向培养军士的重视度,不断完善定向培养军士的培训体系。从而提升军士人才的质量和水平,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由此可见,高校培养在军民融合的机制其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研究定向军士生培养模式,对高校深化军民融合发展与军士生教育改革创新是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本文将深入分析探讨定向军士体能提升策略与实践研究,有利于进步提高士定向官生人才的培养质量。

1 军民融合背景下定向军士培养现状

对于高校来说,为国家和部队培养优质军士人才,并不是简单的塑造技术型人才。而是对军士生从政治、文化、军事、技术等各个环节综合性的培养。目前高校培养军士生的参与度逐渐加大,培养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在军民融合的背景支持下,军士生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行,并且在部分环节取得了优异的成果。虽然趋势向好,但是培养方案仍然有不完善、不科学的地方。比如对于落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缺少具体详实的方案规划。目前科技飞速发展,国际社会环境变化日新月异,高校培养方案创新性不够,有时难以满足新时代新需要。还有在定向军士生体能训练方面有待完善等等。这些都是未来我们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2 定向军士军事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2.1 磨砺战斗意志,增强国防意识

定向军士,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是为部队输送军士人才的重要途径。作为预备军人,除了专业技能,体能训练也十分重要。在部队中,体能训练是经常性的工作,是提升作战能力的基本方式。定向军士既是一名预备军人,在今后确保部队能打仗、打胜仗,对于提高部队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军事体能训练对于军士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定向军士在艰苦严格的体能训练中能够磨练战斗意志,增强国防意识,锤炼出不怕苦、不怕牺牲的顽强战斗意识。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军事人才,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守卫。

2.2 提升军事素质,做国防后备军

没有强大的军队,就没有安全稳固的国防,军事上一旦有所差距,那么对于我国的国防打击是十分致命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军事训练高度关注。随着科技信息化的发展,部队也需要与时俱进,转型升级。因此,在军民融合战略背景下,依托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培养技术型军事人才是迫在眉睫的。军士生是高校为部队培养的储备人才,未来的战场是高技术、信息化的战场,我们需要的是一只强大的后备军队伍。部队打仗需要的就是高技术型人才,那么我们就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军事体能训练能够提高战斗力,培养军士生的吃苦精神。军士生不仅要有专业的技术技能,也要有过硬的军事素质。成为未来战场中部队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在战场中有能力勇猛冲锋、浴血奋战,保家卫国。

3 定向军士军事体能培养存在的问题

3.1 军事体能培养方案缺乏科学性

对于军士生的培养,身体体能素质是核心要求。目前,全国有超过四十多所院校对军士生体能训练模块体系进行基础的构建。但是对于军士体能训练模块的具体实施落实还缺乏科学具体的实施方案。大多依然是传统的集体训练方式,“一锅炖”的训练方式并不能体现训练的实际价值。大多高校在培养方案中缺少对体能训练方案的编制、优化。我们培养的是高素质复合型的军事人才,在军事训练方面,高校更应该完善训练方案,规范训练实施。“一锅炖”的训练方式极其缺乏灵活性,在军事体能训练上,并非一味的追求高强度训练,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貌、环境、气候等各个因素。通过实际情况调整训练强度,才能达到军士训练的标准。因此,高校目前培养方式上出现了缺乏完善训练方案。训练模式单一,缺少针对性规划方案,训练目标不清晰,训练计划缺乏更新等较为明显的问题。

3.2 缺乏专业训练教师

除了军事体能训练计划缺乏科学性,在专业训练上同业也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体能训练的目的是增强身体的力量、速度、耐力还有灵活性、柔软性等身体能力。强化自身的协调性和平衡性。体能训练并不是大学生的体育课程,二者训练方式与强度是完全不一样的。体能训练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与普通的体能训练有一些差别。既要涉及军事体育先关专业知识,又要熟练掌握专业的体育知识。大部分高校聘用的体能训练教官皆是部队军人,无论是转业、退伍。他们所学的都是传统的适合部队的训练方法,训练课程较为单一,缺乏专业性,在定向军士培养上可能并不适用。对于教官的配备和培养,现在看来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对于训练后的成果如何教官可能难以把握,训练效果在学生中往往也是层次不齐。对于部分军士生来说,体能训练缺乏经验处于起步阶段,能力与经验的不足常常会导致身体损伤给身体带来巨大压力。因此我们更需要专业的训练教官,灵活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此外,根据调查我们发现,目前高校体能训练由于不科学、不专业往往在体能训练过程中没有重点。这是一个非常突出明显的缺陷,在军士生培养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能力水平是有一定差别的。但是训练的内容与体系也会因此逐渐产生变化。最终在培训效果中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最后,对于体能课程安排也存在相应的问题,目前高校招收海军、陆军、火箭军、空军等军士生,由此可见军士生的专业、军中是有所区别的。在体能训练是侧重点以及训练项目也是有所不同,但是由于缺乏教官,一些体能训练课程内容难以实现,大多训练内容是围绕基础训练为主线,这对我们培养军事人才是十分不利的。

3.3 训练设施不完善

定向军士生的体能训练所需要的器材、设施等训练环境应与部队环境看齐,军士生的训练场地以及训练设施均是高校现有的设备。高校的师生数量较多,訓练器材与设备大多用于普通学生一般的体育课程。因此在校的军士可以使用的训练场地较少、训练器材较为单一且数量较少,军士体能训练对训练设施与环境有一定的要求,需要足够的训练场地、训练器材。训练环境与条件也会影响到体能训练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对于定向军士生的训练积极性是十分不利的,新时代新要求,未来战场是信息化发展,体能训练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更新的步伐。构建信息化训练环境,也是未来高校培养人才的建设重点与趋势。目前高校对这一方面的训练设计仍然较少,能够满足训练条件的也并不多,既是缺乏专业性训练基地也是缺少能够进行专业性训练的师资团队。

4 定向军士军事体能素质培训策略研究

4.1 筑牢思想基础,锤炼军事素养

(1)坚定信念,激发斗志

“忠诚来源于信仰,信仰是最锋利的武器”。定向培养军士与直接入伍从军有些不同。学生并没有两年义务兵的磨练与过渡,是从校门直接进入到部队,从“准军人”过渡到现役军人。强化思想认同、坚定忠诚信仰,强化军人意志对于定向培养军士意义重大。忠诚信仰,使命担当能够激发斗志,激发定向培养军士一心跟党走、积极投身与新时代强军时间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行动跟着思想走,筑牢思想的基础是尤为重要的。高校应深化思想教育,定期开展座谈会,邀请部队教官进行“对话会”讲述部队一线动人的故事,了解战士们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的军人精神。也可以以“微故事、微视频、微交流”形式灵活开展。在一堂堂课程教学中见缝插针延伸到教学各个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定向军士。还可以常态组织军士生参观副驻地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开展革命教育,引导定向军士生坚定信念,在政治、思想、情感、行为上同向、同频、同心、同步。

(2)树立军士生体能训练意识

定向军士生作为国防储备人才,生活应当按照部队生活制度,强化军士生在校的军事化管理。从日常点滴做起,培养体能训练意识,打造与现役军人相适应的作风素养。不能在教学培养过程中,重文轻练。学生入校后,可以聘用当地部队教官,强化军事理论学习,了解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开展入学军训活动,注重日常训练,激发军士生军人意识,强化体能训练意识。一名合格的军士生无论是在知识技能、政治信念或是体能综合素质等各方面都应该达到标准。作为定向培养人才在文化素养、思想素养上都具有一定的能力与水平,那么军事体能训练应当是军士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

4.2 军地协作制定科学培养计划

(1)优化军事体能培训课程

对于完善军士生军事体能训练方面,高校首要是明确训练计划目标,科学制定训练实施方案。通过调研,在现有基础上构建专业的体能训练模块。将训练方案落实到具体,结合高校特点、专业特色、兵种不同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改变“一锅炖”训练模式。围绕训练目标划分训练板块、训练强度,进行小组模式训练。保证每一个军士生的训练质量。二是要优化课程内容,体能训练内容要贴合部队,地方院校应加强与部队的联系对接,强化体能课程内容对标部队的军事课程,丰富课程内容调动军士生训练积极性。在训练时间安排上也要合理科学。严格落实日常训练时间表。军事考核训练的标准参考部队考核标准,加强地方院校与队部在军事训练上的交流,增加训练竞赛考察军士生训练效果。因此加强军地双方的交流也十分重要应当定期开展交流,学习培养经验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不断完善军士生培养方案,提高培养质量。三是结合时代需求,创新课程模式。在训练方式和内容上进行转型,结合体能训练的时变性策划教学方案,实时更新信息化训练内容,在这一方面依然是要做好军地衔接,适时调整训练方向与任务。紧跟新形势下信息化战场的步伐。

(2)强化师资力量

在训练的师资队伍方面目前是较为明显的问题。体能训练需要专业性较强的教官。高校配备的教官与指导员的水平各不相同,培养方式与经验上也是层次不齐。培养军士生需要的是能够开展专业的军事训练的高质量指导员。高校需要加强师资对建设,强化教师的培训,补充体能教官的人数。同样也要做好与部队的衔接,聘用部队技术骨干对军士生进行授课。加强教师团队与地方部队的联系,相互借鉴经验共同完善培养方案。此外,高校也应当积极壮大体能训练人员队伍,积极储备军事体育训练人才优化训练专业人才队伍,在未来对定向军士生的培养需求度会逐渐增加,军士生数量不断增加,面临的师资队伍挑战压力也会逐渐上升。因此,强化师资力量是必然要求。

(3)完善训练条件

高校军事训练活动场地不应受到限制。军事体能训练的场地与设施是至关重要的,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的将场地与设施发挥作用。首先可以通过协调在校学生体育课程安排与军士生的体能训练时间,其次,增加实战训练条件。军事训练始终是军人的训练,对军士生的培养也应该配有模拟实战训练。对于体能训练的设备也应当及时更新,保证训练效果。最后,可以设置一些专业的体能训练场地,保证军士生随时随地的进行训练,增加学员自主训练时间,并且不受天气、场地限制、训练时间不够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5 定向军士军事体能提升内容体系设计研究与实践

现阶段,随着现代化军队建设的需求,构建完善的定向军人体能课程体系是必然要求,拥有过硬的体能素质是成为一名军人的基本素质,因此完善的军事体能内容体系是达到实效的根本方式。通过理论+实践才能保证体能课程体系的完善。本文通过对当地的高校进行实地考察,对定向军士生实练情况、训练实施过程等情况进行跟进考察,并对军事体育教研室的指导员开展座谈会进行交流探讨,通过一些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情况并进行相关实践研究。以下是对训练模式的优化方案。

通过对训练模式的优化,以及训练效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进行基础体能训练时,要围绕基础力量训练为主线,不断强化力量训练,良好的力量核心是其他训练项目的前提和根本。其次是学员的能力水平有差别,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训练的强度,通过实际情况调整训练目标和内容。最后,对于学员训练情况进行数据化分析,通过实际数据精确掌握训练效果。

6 结语

高校是人才培養的主要阵地,也是育人的最重要环节,制定科学培养计划,孵化出军事素质都能达到合格军人的标准的定向军士人才。我们要传承好部队优良传统,利用好高校教学资源优势,自觉养成敬业专业、苦练本领、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体能素质是定向军士的薄弱环节,越是薄弱地方越要努力勤学苦练,快速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在一次次的体能锻炼中,将忠诚维护、矢志奋斗强军的政治热情转化为精武强能的自觉行动。为锻造能打胜仗的强军铁拳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军士体能训练定向
全国首批定向培养军士开始招生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军士人才任用与管理对策
合格的军士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偏序集上的相对定向集及其应用
南京明孝陵成功申遗15周年“明代军士”穿越巡游帝陵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定向越野
定向驯化筛选耐毒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