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命由我不由“签”

2023-04-03吴希涵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德才傅雷标签

吴希涵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的高效率。看标签就是人们看世界最便捷的方式。正因如此,标签渐渐开始定义我们的生活:买件商品,先看标签,不妥则罢;聊天交友,先看标签,信息相符,申请好友……我们不能否定标签的作用,因为它确实提高了人们处理事情的效率。

标签曾经是创造,是快捷,是进步。正如《庄子·齐物论》中所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标签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欧洲,用于商品标识。时至今日,标签的身影更是铺天盖地:琳琅满目的商场里、厨房里的瓶瓶罐罐上、书本的夹页里,因为有了标签,我们可以便捷地获取想要的东西。倘若去书店购书,琳琅满目的书籍使你眼花缭乱,不知所选,有了标签,你可以迅速地获取这些书籍的主题与特色,从而购得你所心仪的书。可见,标签通过精练的文字高度概括事物特点,可以是人们汲取信息的快速通道。

但毕竟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变化,世间万物被简单浓缩于小小一“签”,是否会禁锢我们?

标签也可能是欺世盗名的面具。在现实社会,一些人躺在标签所带来的红利中,徒有其表。自2021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部署开展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开始,不少披着各种“人设”的标签,表面看似光鲜亮丽,内里却行为不端、道德败坏的人被一一揭露,这才让被蒙蔽了双眼的大众看清了他们藏于标签之下的真实面目。他们或为名,或为利,自愿藏在标签的“面具”之下,欣欣然地接受着外界投来的赞美或名誉。殊不知,正因标签的保护,让他们早已失去了本心,不思进取,在一番“光鲜”的景象中停滞不前,肆意妄为。

标签也可能是杀人不见血的刀。比如近年来全国各地频频爆出令人痛心的校园霸凌事件。对此,影视作品也有所表现,《少年的你》中的胡小蝶、《悲伤逆流成河》中的易遥,无一不令大众感到万般痛惜。那些受害的学生大多被舆论暴力贴上恶意的标签,从而遭受排挤,活在标签的阴影之中,不堪重负,饱受其害。面对自己或被他人恶意贴上的刻板标签,我们要用多维角度的眼光去观察,并且有揭露它、冲破它的勇气。

由此观之,标签不可浮于其表,更不能刻板、永恒,它应该是深刻的、鲜活的,会生长变化的。那么,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标签,是我们人生中的必修课。

我们要善用标签,并做到我命由我不由“签”。

德才兼修,打造自己的标签。“先为人,次为艺术家”的教育理念,是傅雷在《傅雷家书》中反复告诫儿子傅聪的。欧阳修亦云:“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面对外界纷纷扬扬投之而来的赞美,人很容易在如此亮丽的标签之下丢失初心,丢失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我们应该对外界所贴的标签提高警惕,德才兼修,打造自己的标签。

善用标签,我命由我不由“签”。东野圭吾在《信》中这样写道:“被贴上标签的人,只能等待着自己应得的人生。”我并不完全赞同。前两年大火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一出生便被标以“魔丸转世”的标签,无人愿意和他做朋友。然其信念坚定,在紧要关头,拯救了世界,成为英雄,打破了天庭的规则和人们对他带有偏见的标签。从文学、影视说回现实,我国乒乓球选手林高远因几次在赛点失误,而被网友贴上“林高远moment”的标签。他却从未因此而灰心,依旧每日刻苦训练,以全锦赛二金二银的优异成绩“手动撕掉”人们强加于他身上的标签。

總之,标签是人造的亿万东西中的一个东西,像车像船像卫星,像锅像刀像铲子,造出、造好,为我所用。对人,不乱用标签;于己,我命由我不由“签”。

(指导教师:赵艳东)

猜你喜欢

德才傅雷标签
傅雷的称赞
画家 孙德才
孙德才·美术作品欣赏
杨绛眼中的傅雷:严肃不乏幽默
傅雷 刘海粟 友情与绝情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躬耕教苑 德才双馨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吴德才
标签化伤害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