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口号诞生始末

2023-04-03

读报参考 2023年9期
关键词:珍宝岛张国华筑路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影响较大、流传较广、使用较多的革命口号之一,是对人民解放军长期以来形成的战斗精神的集中概括和高度浓缩。

雪域高原上的解放军战士最早喊出

  根据现有资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口号,是由第十八军担负康藏公路修建任务的官兵率先提出来的。

  康藏公路建设于1950年4月动工,从雅安由东向西修建。为保证1954年底全线通车,后又组织人员从拉萨由西往东修建,东线、西线同时施工。第十八军五十二师一五五团等部队负责西线筑路任务。

一五五团,1938年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豫皖苏地区,是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在抗击日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决战淮海、解放大西南、进军西藏等征程中,立下不朽功勋。1952年5月1日,五十二师师直和一五五团在墨竹工卡召开筑路誓师大会,西线施工迅速展开了。

  西线筑路,要穿越拉萨河谷和尼洋河谷,翻越海拔5018米的米拉山,沿途沟壑纵横、江河湍急、高山横亘、悬崖峭壁林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中,因缺乏工具,战士们用铁锹和十字镐开山,用木棍撬石,用树枝编筐背土,用铁锤砸碎巨石除障。

  时任一五五团政委李传恩回忆:“施工中最困难的是撬冻土。冻土像钢板一样,铲不开、掘不动。遇到冻土地段,我们就从山上打来柴火,堆在地上,烧火解冻。晚上,远远望去,筑路工地好似一条条长长的火龙,一片通红。官兵们从解冻的地方往下掏,把冻土掏空,然后把地面的冰块一块一块地揭开,最终征服了这个‘顽固派’。”

  在雨季,部队和民工千辛万苦修建出的路基,几次被山洪、泥石流冲毁。大家含泪掩埋了遇难的战友,又继续战斗,重新修建被毁坏的公路。

  正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和艰苦卓绝的施工中,一五五团二连官兵喊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

  1954年11月27日,东、西线筑路大军在巴河桥会师,康藏公路胜利建成,青藏公路的修筑也在同时完成。修路过程中,有3000多名烈士长眠在雪域高原,他们用生命唱响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赞歌。

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唱响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是在特殊高原地区进行的一场较大规模的反侵略作战。参战部队攀高山越深谷,冒风雪战严寒,转战千里,创造性地运用穿插分割、迂回包围的战法,前仆后继、一往无前,胜利完成了作战任务,涌现出了众多英雄集体和个人。

  在克节朗战役中,一五五团二连连续摧毁了印军64个地堡。该连六班在五班配合下,3分钟突破敌人阵地。在连克印军几个地堡继续向前攻击时,遭敌顽强阻击。班长阳廷安不顾弹如雨下,对身边的战士喊道:“为国争光立功的时刻到了!我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跟我来,打进去!”战后,六班被西藏军区记集体一等功,后又被国防部授予“阳廷安班”荣誉称号。

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听到六班的英雄事迹后,眼含热泪说:“对!‘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们部队有了这股劲头,世界上的任何敌人只要胆敢来犯,我们就能坚决歼灭它!”

  据解放军原总参谋部编写的《罗瑞卿传》的记述,1963年2月中旬,张国华到北京向中央军委汇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情况。在谈到作战特点和经验时,张国华说,这次边境作战部队的表现很好,简单地说,就是两句话:一不怕苦,从上到下没有叫苦的;二不怕死,前仆后继,倒下一个马上有人顶上去。这两方面的事例很多。时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总参谋长罗瑞卿赞扬说:“不怕苦、不怕死,这是非常朴素的两句话,这是我们军队的老传统了。我看有了这‘两不怕’,其他一切也就都不可怕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1963年2月15日,罗瑞卿在陪同毛泽东会见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时,当面向毛泽东汇报了张国华讲的“两不怕”。

  毛泽东听了非常高兴,说:“是呀,过去岳飞讲文官不要钱,武将不怕死,天下太平矣!这句话有片面性,因为它缺了一面,好像文官不要钱,但是可以怕死,武将不怕死,却可以要钱。我们解放军则是文官既不要钱也不怕死,武官既不怕死也不要钱,这样岂不更好,天下岂不更太平!”

1963年2月11-28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讨论研究当时的一些重大问题。其间,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会议于2月19日下午,听取了张国华关于中印边境东段自卫反击作战几个问题的报告。张国华汇报时,毛泽东频频提问,会场气氛十分活跃。

当张国华讲到参战部队战胜敌人,靠的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时,毛泽东站起身来,高兴地说:“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得到毛泽东的首肯和高度赞扬,从此成为我军战斗精神的集中象征。

在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中升华

  1960年代初期中苏两党大论战之后,两国关系也不断恶化,边境紧张局势逐渐加剧。苏联大量增兵中苏边境,并不断挑起事端,制造武装冲突。

  1969年3月,苏军数次入侵我珍宝岛地区,向我方开枪开炮。我军边防部队奋起反击,英勇保卫了祖国神圣领土。

  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战斗胜利的意义和影响非常重大。作战中,我边防官兵严格执行上级指示,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生命不息,冲锋不止,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打击了苏联霸权主义的侵略气焰。作战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赢得反侵略战争的重要保证。

1969年4月14日下午,中共九大上,当解放军代表、战斗英雄孙玉国在大会发言中汇报我边防官兵在珍宝岛英勇战斗的经过时,毛泽东站起来带头鼓掌,代表们群情振奋,掌声、口号声响彻整个会场。

毛泽东在大会上说,这次仗是孙玉国指挥的,没有打过仗,也可以打仗。我们一没有用飞机,二没有用坦克、装甲车,三没有指挥车,战斗打了9个小时,敌人3次冲锋,都被我们打垮了。我们不是不要飞机、坦克、装甲车,但主要靠勇敢。要破除迷信,这次珍宝岛就破除了迷信。

在4月28日下午召开的九届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讲道:“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而不贊成那样的口号,‘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这个口号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对立的。”

随后,全国新闻媒体发表了毛泽东的这段话,又集中宣扬了一批“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先进典型。从此,“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标语在全国城乡随处可见。

(摘自《百年潮》郭正新)

猜你喜欢

珍宝岛张国华筑路
边陲宝岛米 香飘进万家
沿线老乡的“筑路梦”
“卷绕王”张国华:一辈子,一件事
愿洒热血在疆场——记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战斗英雄陈绍光
勇闯珍宝岛
基于PLC和触摸屏的筑路机械控制系统研究
邓小平对张国华说:“让你做新时代的班超”
筑路机械单机核算的思考与研究
从杂志到行业,看筑路机械30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