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饲养活动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以小班班本课程“你好,小兔子”为例
2023-04-03文黄震
文 黄 震
饲养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通过饲养、观察、喂食等活动,真实感知动物生长变化,感知自己的行动对动物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基于幼儿发现的问题,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小班幼儿由于受到年龄和已有经验的局限,在活动中往往会因为屡屡受挫,出现退缩或放弃的行为。因此,教师要提供有效支持,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一、捕捉兴趣,生成班本课程
班本课程源于生活,源于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经验和兴趣,让幼儿参与课程的每个环节,让幼儿的需求成为课程建设的驱动力和选择力。例如,听完《小兔子乖乖》故事后,幼儿边表演边唱着:“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这时,一名幼儿说:“老师,我家有小兔子,小兔子身上是有黑色和白色的毛,眼睛不是红的,是黑色的。”另一名幼儿不服气地说:“不对,小兔子的眼睛就是红红的。我妈妈给我买了小兔子。”为此,两名幼儿争论不休。小兔子的眼睛到底是什么颜色呢?教师把问题带到谈话活动中,并“请”来了小兔子,引导幼儿通过实际观察,寻找答案。
尽管悉心饲养,小兔子不断长大,笼子越来越显得空间不足。怎么办呢?有的幼儿说:“我想帮他们建一个大城堡,让两只小兔子住得更舒服。”有的幼儿说:“兔子的家要有一棵树,要长一些菜。”有的幼儿说:“小兔子的家最好有长长的跑道,让小兔子可以跑来跑去做游戏。”
用什么来建构房子呢?幼儿最初想到了积木。于是,他们在建构室开始建构小兔子的家。杭杭先建了一个城堡,承袁说:“这也太小了,还没有原来的笼子大呢!”大的城堡搭建起来了,但是小兔子轻松地跳出了城堡。幼儿尽力让小兔子住城堡,但小小兔子很快就逃离。此时,幼儿有些气馁了。教师发现问题后,一边和幼儿寻找网上资源,一边鼓励幼儿和爸爸妈妈商量。
二、基于问题,引发探究活动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说过:“儿童的学习不是端坐静听,而是动用多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和专注,是探索、体验、交往和表现,是做事。”教师把问题发到家长群后,一位家长带来一张网。但是,在户外运动时候,幼儿看到小兔子咬破网准备逃跑。怎么办呢?希希说:“用胶带粘住这个洞洞。”妍妍说:“用我们玩的毛根,把洞洞补起来。”靖之说:“可以用树枝重新做一个窝。”于是,大家分组尝试。胶带组幼儿发现,胶带根本粘不住网。毛根组幼儿用毛根补起了网。树枝组幼儿在木工坊里找了一些树枝,拼搭成一个小兔子的家,但是太小了,小兔子根本就住不进去。
幼儿的每一种设想都值得尊重。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并付诸行动,这一点值得鼓励。在评价时,教师让幼儿观察、比较,说一说哪种方式更好。评价过程也是再审视的过程,幼儿能够从中能够了解自己的想法是否能够解决问题。幼儿在不断探究和反思中实现深度学习,又会转变成继续探究的动力,探究活动变得更加复杂、材料使用更加多元,幼儿完成的难度加大,促进幼儿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教师在活动中既要保护幼儿的探究欲望,又要关注幼儿经验生长的连续性。
幼儿以为,网补好了,小兔子就不会再离开家了。过了几天,梓豪又发现出逃的小兔子。大家再次感到困惑,这张网是不是再也关不住小兔子了?
幼儿把困惑告诉了“园长妈妈”,希望“园长妈妈”帮他们添置一张咬不破的网。“园长妈妈”很快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添置了一张比较坚固的网。
小兔子有了新家,大家非常高兴。但是,咬不破的笼子就是小兔子最喜欢的“家”吗?这个家安在哪里比较好呢?有的幼儿说:“小兔子喜欢吃草,应该找有很多草的地方,有好吃的,小兔子就不想逃跑了。”于是,幼儿一起在幼儿园中寻找有很多草的地方,把小兔子的家安到那里。小山坡、滑梯旁、紫藤架旁都有很多草,经过讨论,大家决定把小兔子的家安到滑梯旁边,因为那里的草最茂盛。可是,笼子里的草一天就会被吃光。
靖之:可以让小兔子出来找草吃。
师:如果小兔子走出笼子,需要注意什么呢?
田馨:不能拉它耳朵,小兔子会疼。
筠妮:不能踩到小兔子。
嘉文:不能追着它跑,它会害怕。
君溪:不能用石头砸它。
幼儿觉得要制定公约,让大家都能够做到不伤害小兔子。
幼儿园开展饲养活动并不以“养”为目的,而是为了搭建平台,支持幼儿通过对动物的观察、照顾、探究,获得多方面发展。小兔子的课程还在延续,幼儿总能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现象。教师要做的就是捕捉契机,思考这些问题和现象对幼儿发展的价值,给予幼儿适宜的引导和支持。
三、适时介入,促进深度学习
虞永平教授说过:“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中,就在儿童的行动里,就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活的食物是儿童活动的重要对象,他们能给儿童带来乐趣、带来挑战、带来经验。”纵观课程实施过程,我园主要关注三个方面。
一是关注经验,立足真实问题。本次活动,是从小班的一个饲养活动开始的。幼儿发现问题后,自己尝试解决,这是深度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获得了真正的成长。
二是尊重生命,建立初步的生态观。最初,幼儿做出了很多努力,为小兔子建造家,但是小兔子有自己的喜好,必须尊重小兔子独特的喜好。教师鼓励幼儿借助寻找、比较、观察、验证等方法,满足小动物的喜好,加深对生命多样性的认知,建立初步平等的生态观。课程不仅是教学,更是育人,要为幼儿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抓住契机,助推幼儿发展。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能够“闭住嘴,管住手”,持续关注饲养活动中的偶发事件,分析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教师不约束幼儿的探究行动,不否定幼儿的想法,让幼儿每天都在积极思考,努力验证自己的想法。
当幼儿想要退缩、放弃时,教师能够改变策略,鼓励幼儿继续尝试,发现幼儿行为背后的问题、支持幼儿的探究行为、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教师既是引导者、合作者,也是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