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雪地里的生命之歌

2023-04-02

大自然探索 2023年4期
关键词:北极熊积雪雪地

“雪被”呵护濒危蓝蝴蝶

早春三月,美国东北部的奥尔巴尼松林保护区,这里过膝的积雪提醒人们——严寒还没有完全退去。雪地上一片肃杀气氛,然而,在厚厚的雪地下方,生命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

即便雪地上方的气温已降至-8℃,雪下方的土壤温度依然能够保持在冰点以上,这意味着穿插在土壤中的植物根茎不会被冻结。此时,植物的代谢活动虽然大大放慢,但植物并没有死去。较为温暖的土壤也为不少野生动物提供了躲避寒冬的宜居环境,它们挖掘出各种洞穴以躲避寒冬。冰雪不但没有夺走生机,反而让一些动植物在严寒中得以继续生存。

被誉为“蓝色雪花”的卡纳蓝是一种濒危的蓝色蝴蝶,它们中的一些也生活在奥尔巴尼松林中。卡纳蓝只钟情于羽扇豆这一种植物。早在很久之前,生物学家就发现,卡纳蓝的栖息地被局限在一条狭窄的带状区域内,这條带状区域和羽扇豆的分布区域只有小部分重合。这个发现让科学家很纳闷。直到很久以后,在气象学家的帮助下,科学家们才意识到,这条狭窄带状区域其实是羽扇豆分布区域和年积雪时间超过80天区域的重叠地带。也就是说,卡纳蓝的生存同时需要羽扇豆和长时间的积雪覆盖条件。

卡纳蓝卵

卡纳蓝幼虫

破茧前的卡纳蓝

每年秋季,卡纳蓝通常将卵产在羽扇豆植物下方的沙质土表面。卡纳蓝母亲有点“狠心”,它们不会特意用落叶盖住卵,而是直接将卵产在土壤表面。因为蝶卵要成功孵化成毛虫,需要积雪这层“棉被”——保温的同时也能避免卵过快脱水而死亡。孵化出来的毛虫会就近爬上羽扇豆,一点点吃掉羽扇豆的嫩叶。因此,积雪对卡纳蓝的繁衍至关重要。

雪地里的顽强猎手

育空地区(加拿大“十三省—地区”之一,得名于流经该地区的育空河)地处加拿大西北角,每年冬季,那里的雪地也颇为热闹。白天,松鸡会在雪地上寻觅刚刚掉落下来的松叶和难得一见的昆虫;晚上,松鸡钻入它们在雪被下方的巢穴过夜。同样选择在雪被下方巢穴里居住的还有狼獾。狼獾又叫貂熊,它们的样子就像熊和狗的合体,最重能长到25千克。

寒风也阻挡不了狼獾在白天外出觅食的决心。狼獾能在茫茫雪地里找到食物,主要归功于它们灵敏的嗅觉。即便隔着厚厚的积雪,它们依然能发现腐烂树桩里肥嫩的幼虫,以及躲在雪下温暖巢穴中的田鼠或兔子。有时它们也会发现一些动物尸体,这对狼獾来说是最好的食物来源。

狼獾可不好惹

也许是因为几天没进食,也许是奔跑时受了伤……总之,一头白尾鹿摔倒后就再也没爬起来,它最终死去。在被附近的郊狼和棕熊发现之前,白尾鹿的尸体已经被积雪覆盖。

几天后,一头饥肠辘辘的狼獾经过,隔着好远的距离,它就嗅到了白尾鹿的气味。狼獾循着气味逐渐靠近白尾鹿的尸体,强烈的饥饿感和发现食物的兴奋心情让狼獾加快了脚步。在来到准确位置后,狼獾用两只强壮的前爪几下就挖开了积雪,发现了它在这个冬季最大的收获。

撒泡尿,看谁敢吃

见到食物后的狼獾用利齿撕开鹿皮,大口撕咬起鹿肉。在大快朵颐了一阵后,吃饱的狼獾开始在白尾鹿尸体上蹭起来,甚至还费力把尸体翻过来接着蹭。其实,狼獾是在用自己的尿液涂抹白尾鹿的尸体,这是它们保存食物的独门绝技。狼獾生性好斗,别说是体形类似的其他食肉动物,就算是面对比自己大许多的狼和熊,狼獾也照样敢和它们争抢食物。狼獾的尿有股独有的腥臊气味,这种气味来自狼獾肛门附近的臭腺。狼或熊都畏惧狼獾的臭味,因此,被狼獾尿标记的食物很少会有其他动物愿意进食。

雪下世界很热闹

雪地上空的“死神”

冻结的水面和积雪会切断许多鸟类的食物来源:鱼儿被冰面隔离,昆虫也深藏在积雪之下……不过,严冬也没能阻止一些猛禽的活动。

在大兴安岭的一座深山,悬崖高处或高高的树梢上,红隼俯视着雪地,随时准备朝移动的猎物发起进攻。猎物被红隼盯上后,死亡会在瞬间降临,死状也很恐怖——猎物的头部会被超高速飞行的红隼扯断。红隼平飞的最高速度能达到140千米/时,它们一旦发现并锁定猎物,就会收拢双翅,向下极速俯冲,俯冲最高速度可达389千米/时。面对如此高速的猎手,几乎没有任何猎物能逃脱。

红隼是恒温动物,在寒冷的冬季,它们一方面要定期捕猎进食以维持较高的新陈代谢水平,另一方面还要依靠羽毛来隔绝寒冷并保持体温。羽毛是大自然造就的一大奇迹,它们是鸟类表皮细胞衍生出的角质化产物。正羽是覆盖鸟类体表的主要羽毛,主要起防风防水和护体的作用,有较弱的保温能力;绒羽密生在正羽根部,羽干短小,蓬松柔软,具有很强的隔热保温能力。

羽绒服穿上为什么暖和?这是因为,制作羽绒服的绒羽上的每一根绒丝都由中空的鳞片状结构叠加形成,每个鳞片都能储存微量空气。这些封存的空气传递热量的效果很差,因此富含空气的绒羽具有很好的隔热保温效果。

被红隼盯上的猎物很难逃脱

定位猎物——俯冲攻击

鸟类绒羽能有效隔绝寒冷

雪洞中孕育的生命

在更寒冷的北極地区,雄性北极熊会在夏季借助漂浮的海冰寻找配偶交配。接下来,雌性北极熊就要想尽办法尽可能多地进食。在寒冬来临前,雌性北极熊会寻找一处足够深的雪地,挖掘出产房洞穴,用雪封闭洞口,安心分娩。这个雪洞不仅是雌性北极熊的避风港,也能让它和它的宝宝远离饥饿的雄性北极熊——雄性北极熊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一旦发现雌性身边有幼崽,雄性就会毫不犹豫地杀死幼崽。

北极熊的一生

洞外天地充满吸引力

雌性北极熊一胎会产下1~3只幼崽,刚出生的北极熊宝宝目不能视,没有牙齿,每只的体重还不到500克。在这个相对温暖的产房里,北极熊母亲不吃不喝,专心喂养并照顾出生后的小北极熊。这些宝宝会在雪洞中度过它们一生中的头三个月,此时的它们还没有成长到能够抵御严寒的程度——它们的毛发短且稀疏,皮下脂肪也很少。相比棕熊或灰熊,北极熊的乳汁中含有更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北极熊宝宝十分幸运,即便它们成长到2岁,依然能喝到母亲的乳汁。这种长时间的哺乳期在哺乳动物中是非常少见的。随着小北极熊一天天长大,它们也变得越来越活跃。偶尔,小北极熊会在母亲开辟的小洞口好奇地张望外面那个严酷又新鲜的世界。

春天气温回升,此时的北极熊幼崽已经长得足够强壮,可以离开雪洞。在母亲的指导下,它们学会爬上海冰,日复一日看着母亲捕猎海豹。几年后,它们中的一些会接过母亲的担子,养育自己的后代。

猜你喜欢

北极熊积雪雪地
雪地给我拍照啦
高桥:崛起中的“雪地靴之乡”
我们
雪地捉迷藏
北极熊将在100年内灭绝
大粮积雪 谁解老将廉颇心
雪地里的交通工具
积雪
绝望的北极熊
2000~2014年西藏高原积雪覆盖时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