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UPLC-Q-Exactive-MS技术鉴定蒙药荜茇的化学成分

2023-04-01张弘张慧文张晨刘宏许佳绮王焕芸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呼和浩特010110

中南药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氧基O型酰胺

张弘,张慧文,张晨,刘宏,许佳绮,王焕芸(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呼和浩特 010110)

荜茇又名荜拔、毕勃、荜拨梨,为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longum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收载于历版《中国药典》。国内主产于云南、两广地区,国外主产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荜茇是药食两用中药[1],蒙医体系中也常见它的身影,但中药学和蒙药学对荜茇的药性认识和临床应用不尽相同,范围亦有差异[2]。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寒凝气滞,胸痹心痛,头痛,牙痛。现代植物化学研究表明,荜茇中含有的化学成分以生物碱类和挥发油类成分为主[3],同时含有少量黄酮类、有机酸类、萜类和甾醇类、氨基酸类以及微量无机元素等成分,其中酰胺类化合物为荜茇的主要特征成分。荜茇的药理活性报道较多,但最新的研究侧重于抗肿瘤、降脂、抗菌抗炎、抗抑郁和抗氧化等方面的作用[4]。

荜茇的化学成分复杂,阐述其化学成分的文献很少,且研究方法相对单一。因此,全面且快速鉴定荜茇的化学成分很有必要。近年来,液质联用技术因其简便、快捷与准确等特点常应用于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中。因此本试验采用UPLC-Q-Exactive-MS技术对荜茇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旨在探求其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为其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

1.1 仪器

Q-Exactive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UltiMate 3000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Thermo公司);AB 135-S 型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瑞士Metter Toledo公司);CF1524R高速冷冻型微量离心机(美国SCILOGEX);KQ-250 DA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WH-1微型涡旋混合仪(上海沪西分析仪器厂);FDU2110型冷冻干燥机(东京理化器械株式会社)。

1.2 试药

甲醇(色谱纯,Thermo公司);水为超纯水。荜茇(内蒙古腾翔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批号:170701,产地内蒙古,经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张慧文博士鉴定,均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规定)。

2 方法

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荜茇药材,粉碎过40目筛,称取200 g荜茇粉末,甲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1 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后,冷冻干燥制成荜茇冻干粉。精密称取荜茇冻干粉1 g,精密称定,置于50 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25 mL甲醇,称定重量,超声(功率100 W)处理20 min,放冷后补重,12 000 r·min-1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即得荜茇供试品溶液。

2.2 分析条件

2.2.1 色谱条件 Welch Ultimate C18(250 mm×4.6 mm,5 µ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5 min,55%A,5~25 min,55%~90%A,25~50 min,90%~100%A);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72 nm;柱温30℃;进样量20 μL。

2.2.2 质谱条件 质谱条件:离子源为HESI源;正、负离子模式同时检测;正离子检测模式下,辅助气体辅助气体体积流量30 L·min-1,喷雾电压4.00 kV,离子传输管温度300℃,辅助气温度100℃,碰撞能量(CE)45 eV;负离子模式下,辅助气体体积流量30 L·min-1,喷雾电压3.5 kV,离子传输管温度300℃,辅助气温度100℃,CE为30 eV,检测方式均为Full-MS/dd-MS2;Full MS分辨率70 000,dd-MS2分辨率17 500,扫描范围m/z110~1000。

2.3 荜茇数据库的建立与分析鉴定

通过Compound Discoverer 3.0软件对所检测样本的质谱数据进行自动初步筛查,再查阅Chemspider数据库和荜茇化学成分的相关中英文文献,收集整理荜茇中已报道的化合物,将各化学成分进行汇总,包括分子式、分子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离子、药材来源、中英文名称等,采用Xcalibur3.0软件进行峰提取、峰匹配等质谱数据处理方法,质谱偏差范围δ≤5×10-6,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准确鉴定,结合已有文献信息[3,5-13]推测可能的化合物的裂解规律并进行初步分析鉴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荜茇药材的UPLC-Q-Exactive-MS/MS鉴定

正、负离子模式下荜茇的总离子流图如图1所示。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对比保留时间、精确质谱信息等,对荜茇的化学成分进行确认,鉴定出57个可能的化学成分,包括16个A型酰胺类生物碱、13个B型酰胺类生物碱、9个C型酰胺类生物碱、10个D型酰胺类生物碱、3个E型酰胺类生物碱、6个O型化合物(4个酰胺化合物、1个羧酸、1个酯类化合物)。UPLC-Q-Exactive-MS/MS数据见表1。

图1 正离子模式(A)和负离子模式(B)下荜茇的总离子流图Fig 1 Total ion flow chromatogram of Piperlongum L. in the positive(A)and negative ion mode(B)

表1 荜茇化学成分结构鉴定Tab 1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of chemical components in Piperlongum L.

续表1

续表1

3.2 成分鉴定过程

荜茇中的生物碱由不同的脂肪酸和胺部分组成,其中脂肪酸部分的差异集中在末端结构(亚甲二氧基苯基和正戊基);胺部分由哌啶、异丁胺或吡咯组成。根据构成生物碱的两部分之间的差异可以将生物碱分为6类,分别为Type A、Type B、Type C、Type D、Type E、Type O型,Type A~E型结构见图2。其中,Type O型为其他化合物。鉴于相似结构具有相同的裂解规律,选择Type A型和Type C型两类成分进行详细说明。

图2 Type A~E型结构Fig 2 Structure of type A~E

3.2.1 Type A型 Type A型结构为吡啶结合末端带有亚甲二氧基苯的不饱和脂肪酸,其质谱裂解特点为胺部分容易失去一个中性哌啶(C5H11N,85.0886 Da)或甲酰基哌啶(C6H11NO,113.0835 Da),其末端结构易产生m/z161.0597[C10H8O2+H]+的丙烯基亚甲二氧基苯和m/z135.0440[C8H6O2+H]+的甲基亚甲二氧基苯,共发现16个A型酰胺类生物碱。以胡椒碱为例来说明鉴别过程。胡椒碱可能的裂解规律见图3,二级质谱图见图4。在正离子模式下检测到m/z286.1449[M+H]+的分子离子峰,丢失C5H11N形成m/z201.0554的碎片离子,再丢失CO形成m/z173.0603的离子碎片,以及脂肪酸末端产生的m/z161.0604[C10H8O2+H]+的丙烯基亚甲二氧基苯和m/z135.0446[C8H6O2+H]+的甲基亚甲二氧基苯。结合化合物的分子式、裂解规律、碎片信息及比对结果,确认化合物为胡椒碱[8]。

图3 胡椒碱的质谱裂解途径Fig 3 Fragmentation pathway of piperine

图4 胡椒碱的二级质谱图Fig 4 MS/MS spectrum of piperine

3.2.2 Type B型 Type B型结构为异丁胺结合末端带有亚甲二氧基苯的不饱和脂肪酸,与Type A型结构相比,其质谱裂解特点为胺部分容易失去1个中性异丁胺(C4H11N,73.0886 Da)或甲酰基异丁胺(C5H11NO,101.0835 Da),其末端结构的裂解模式与Type A型相同,共发现13个B型酰胺类生物碱。3.2.3 Type C型 Type C型结构为异丁胺结合末端结构为正戊基的不饱和脂肪酸,其质谱裂解特点为胺部分容易失去1个中性异丁胺(C4H11N,73.0886 Da),有时会伴随脱羰基(CO,27.9943 Da),也会产生一系列烷基碎片(并不是特征碎片),结构中有共轭双键,易发生α裂解脱烷基,共发现9个C型酰胺类生物碱。以N-isobutyl-(2E,4E)-dodecadienamide为例来说明鉴别过程。N-isobutyl-(2E,4E)-dodecadienamide可能的裂解规律见图5,二级质谱图见图6。在正离子模式下检测到m/z252.2334 [M+H]+的分子离子峰,丢失C4H8形成m/z196.1706的碎片离子,再丢失NH3形成m/z179.1439的离子碎片,脂肪酸部分经过α裂解丢失C6H12后产生m/z168.1386[C10H17NO+H]+的碎片离子。结合化合物的分子式、裂解规律、碎片信息及比对结果,确认化合物为N-isobutyl-(2E,4E)-dodecadienamide[8]。

图5 N-isobutyl-(2E,4E)-dodecadienamide的质谱裂解途径Fig 5 Fragmentation pathway of N-isobutyl-(2E,4E)-dodecadienamide

图6 N-isobutyl-(2E,4E)-dodecadienamide的二级质谱图Fig 6 MS/MS spectrum of N-isobutyl-(2E,4E)-dodecadienamide

3.2.4 Type D型 Type D型结构为哌啶结合末端结构为正戊基的不饱和脂肪酸,与Type C型结构相比,其质谱裂解特点为胺部分容易失去1个中性哌啶(C5H11N,85.0886 Da),有时会伴随脱羰基(CO,27.9943 Da),结构中有共轭双键,则易发生α裂解脱烷基,共发现10个D型酰胺类生物碱。

3.2.5 Type E型 Type E型结构为吡咯烷结合末端带有苯并二氧杂环的不饱和脂肪酸,与Type A型结构相比,此类结构中胺部分容易失去1个中性吡咯(C4H9N,71.0729 Da)或甲酰基吡咯(C5H9NO,99.0678 Da),其末端结构的裂解模式与Type A型相同,共发现3个E型酰胺类生物碱。

3.2.6 Type O型 除Type A~E外的结构统称为O型结构,共发现6个O型化合物(4个酰胺化合物、1个羧酸、1个酯类化合物)。O型化合物的裂解规律基本相似,易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间裂解,区别主要在官能团上。酰胺类化合物易失去哌啶,后继续丢失一分子CO;而环内酰胺则易失去CO;羧酸易先失去一分子羟基,进一步失去CO;酯类化合物先失去烷氧基后,又失去CO。此外,甲氧基也容易离去。O型化合物可能的质谱裂解途径见图7。

图7 O型化合物的质谱裂解途径Fig 7 Fragmentation pathway of type O compounds

4 结论

本试验以甲醇为提取溶剂,分别考察了荜茇回流和超声两种提取方式对提取的影响,结果发现超声提取的峰容量更大,提取更完全;本试验还考察了流动相中甲酸的含量对提取的影响,当不加入甲酸时,以胡椒碱为代表的生物碱类成分出现峰分离度低及拖尾等现象,为避免此类现象发生,选用了甲醇-0.1%甲酸水为流动相。

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UPLC-Q-Exactive-MS技术的快速、灵敏、可靠的鉴定荜茇化学成分的方法,目的是探求该中药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为后续课题组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研究其作用机制。

猜你喜欢

氧基O型酰胺
蚊子爱叮O型血的人?
双酰胺类杀虫剂Broflanilide
三氟咪啶酰胺的合成工艺研究
XLNO型低温脱除氧化亚氮催化剂性能研究
2-(2-甲氧基苯氧基)-1-氯-乙烷的合成
O/O型未定式极限的求法总结
两种乙氧基化技术及其对醇醚性能的影响
六苯氧基环三磷腈的合成及其在丙烯酸树脂中的阻燃应用
HPLC测定5,6,7,4’-四乙酰氧基黄酮的含量
国外二硝酰胺铵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