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学生在文章中制造“亮点”的几种方法

2023-03-31杨堃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3年11期
关键词:大仲马刘文典亮点

杨堃

在做语文试卷时,学生仅有五六十分钟的时间(除去审题、构思的时间)留给写作。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篇八百字以上的文章,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指导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写出一篇有“亮点”的文章呢?下面,笔者就从理清思路、打造“凤头”、巧用材料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指导他们在文章中制造“亮点”。

一、教学生理清思路的方法

一些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思路不够清晰,很难在紧张的考试氛围里写出逻辑严密的好文章。

笔者认为,在考试时,一些学生没有时间顾及方方面面,导致写出来的文章没有层次感,自然难以得到高分。其实,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这样理清思路:

开头:直接亮出观点或用名言引出观点。

中间:结合材料进一步阐释观点,并选用合适的结构。如:

(一)对比式结构。

如果这样做,会怎么样;如果不这样做,又会怎么样。通过对比,得出结论,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二)递进式结构

1. 是什么(如:何谓隐?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2. 为什么(可以从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社会原因、历史原因、文化原因,外因、内因等角度进行思考,并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实到虚地论证)

3. 怎么办(可以从事物的本质、产生的原因、形成的影响等方面去思考做法,并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实到虚地去论证)

結尾:可以用名言来收尾,也可以写一些句子来照应开头,还可以发出呼吁……

二、指导学生打造“凤头”

在几十秒的阅卷时间里,好的开头最容易引起阅卷者的注意,最容易给人留下好的印象。所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好好地打磨文章的开头。打造“凤头”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重点推荐“开门见山法” 和“引入名言法”。

(一)“开门见山法”。即开门见山地亮出观点。

推荐理由:可以使文章的开头以短小精炼、清楚明了、直截了当的方式呈现出来,符合“凤头”的要求,能引起阅卷者的阅读兴趣。

例如:江苏某考生所写的《拒绝平庸》的开头:

平凡是富,平庸是病。

……

短短八个字紧扣“平庸”,并清楚地阐述了“平庸”与“平凡”的区别,表明“平庸”是一种病,是我们要“拒绝”的。这样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对“拒绝平庸”进行论证,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自然可以获得加分。

又如:江苏某考生所写的《维也纳的智慧》的开头:

维也纳是一座聪明的城市。

……

文章开头突出了主题“智慧”,并设置悬念,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也会获得加分。

(二)“引入名言法”。即借助名言引入话题。

推荐理由:首先,名言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其次,名言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有文采。

例如:某考生所写的《从未陌生过》的开头:

胡适曾说:“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看他们如何对待女人,二看他们如何对待小孩。”一言以蔽之,要善待他人,提升自己的修养。到那时,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与文明,从未陌生过。

……

又如:某考生所写的《给岁月以文明》的开头:

刘慈欣在《三体》中曾说:“给时光以生命,给岁月以文明。”

不经意间与人擦肩而过,然后转身,和他相视一笑,文明之花便悄然绽放。其实一举手、一投足、一回眸、一眨眼间,文明之砖便可以敲碎心中冷漠的坚冰。

……

三、引导学生巧用材料

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学生选用的素材并不能很好地证明其观点,或者在叙例和对例子进行分析时特别啰唆,无法突出文章的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他们推荐一些恰当运用材料的方法,如:

(一)陈述材料。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叙例和对例子进行分析时直接陈述材料的内容,力求使文章语言简洁,中心明确。如:

【素材1】

20世纪40年代,文史大师刘文典任教于西南联大。有一次,刘文典只用半小时就结束了一节课的内容。在学生都以为他要讲新课的时候,他却宣布:“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下个星期三是农历五月十五,刘文典要在月光下讲解《月赋》。转眼就到了五月十五,校园里的某处草坪上早早地摆了一圈座位,刘文典坐在正中,当着一轮皓月大讲《月赋》,听者无不沉醉在其中。

【陈述材料】生活困顿的人,精神未必困顿。20世纪40年代的西南联大在教育界可谓是大放异彩。有多少教授穷不失志,不懈追求精神上的富有。刘文典教授为讲《月赋》,特地将课堂移至月光下的草坪上,只为营造赋中宁静旷远的意境。

(二)改写材料。

学生在平时积累的素材基本上都是“大素材”,文字量较大,内容较多,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但将它们用到具体的文章中时,往往需要进行删减和改造。所以,引导他们改写材料也是有必要的。如:

【素材2】

余秀华,1976年生,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村民。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引发了脑瘫,6岁才学会走路,9岁才能说话,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被生活拖累的她顽强地面对生活,她曾说:“有时我是生活的一条狗,更多时生活是我的一条狗。”1998年,她写下第一首诗《印痕》。十几年来,余秀华创作了2000多首诗歌。

【改写文段】身处逆境,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生态度?脑瘫患者余秀华没有怨恨上天的不公,而是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世界。这世界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积极地面对生活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与其说余秀华是赢在创作上,倒不如说她是赢在“有时我是生活的一条狗,更多时生活是我的一条狗”的人生态度上。面对逆境,我们应该如余秀华一般潇洒。

具体来说,改写材料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 剪裁法

所谓剪裁法,就是删除冗杂的信息,留下能够证明观点的有用信息。

我们可以请学生比较下面的两个语段:

【語段1】人贵在有志。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在20世纪初负责修建京张铁路时,坚信中国人不比外国人笨。他对工作的要求非常高,就是大风天在“天险”上测试数据,也不放过一点“极微小的误差”,也要“认真复勘”并进行修正。民族自尊心鞭策着他指挥工程队伍克服重重困难,于20世纪初用中国人民自己的双手筑成了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成就了一番从未有过的新事业,粉碎了帝国主义“自不量力”“胆大妄为”的预言,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实现了自己伟大的志向。

【语段2】人贵在有志。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在20世纪初负责修建京张铁路时,胸怀为中国人民“争口气”的雄心,立志一定要修出中国人自己的铁路。伟大的志向令他产生了巨大的动力,他领导工程技术人员顶狂风、战天险,终于建成了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实现了自己的宏伟志愿。

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语段1中的一些信息和观点与“人贵在有志”没有关系,属于冗杂的信息,必须删去;语段2的论证则更加集中,更有说服力。

2. 增补法

所谓增补法,就是补充合适的内容,充实论证的依据,让证据更充分的一种改写方法。

【素材3】

法国的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在未成名之前参加过上流社会的一个晚会。当时,年轻好动的他顺着楼梯往下滑,恰巧碰到了大作家大仲马。于是,他主动上前结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最终成为著名的科幻小说家。

【语段3】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法国的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是善于抓住机遇的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上流社会的晚会。当时,年轻好动的他顺着楼梯往下滑,恰巧碰到了大作家大仲马。于是,他主动去结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最终成为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终生庆幸自己抓住了那次机遇。

【语段4】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法国的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是善于抓住机遇的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上流社会的晚会。当时,年轻好动的他顺着楼梯往下滑,恰巧碰到了大作家大仲马。从天而降的机遇令他兴奋不已,他觉得这是命运之神的安排,必须紧紧抓住这次宝贵的机会。于是,他主动上前去结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最终成为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终生庆幸自己抓住了那次机遇。

语段4中划线的句子是在原有素材的基础上补充的内容。因为素材4中能够证明观点“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的信息太少,导致论据会有些单薄。对此,适时增补一些内容,可以使材料的内容更加丰富,以便充分地论证观点。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文章中制造一些“亮点”,让文章“有模有样”,以便得到高分。

猜你喜欢

大仲马刘文典亮点
大仲马:才思泉涌
大仲马低价卖剧本
刘文典:世间已无真狂人
刘文典:世间已无真狂人
大仲马低价卖剧本
大仲马低价卖剧本
刘文典的三次服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