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湘:“断肠明志”铸忠魂
2023-03-31默洁
默洁
“断肠”一词,通常用来形容极度痛苦,可见其难以承受的程度。然而,在我们党的牺牲烈士名册上,竟然真的就有这样一位自己绞断肠子、舍生取义的烈士!他就是陈树湘。
陈树湘1905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县福临镇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9岁时随父流落到长沙市小吴门外陈家垅,以租地种菜为生。因为常去长沙清水塘挑水送菜,陈树湘与居住在此的毛泽东、杨开慧和经常来往的何叔衡等一批湖南早期革命活动家结识,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22年秋,陈树湘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7月,在同长沙近郊一批农协骨干随北伐军参加攻打长沙的战斗中,陈树湘开始表现出军事天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树湘率红34师作为后卫部队。11月25日,中革军委在道县向全军发布抢渡湘江的战斗命令,并命红34师担任全军总后卫。
抢渡湘江,我军面临的是蒋介石在潇水至湘江盆地上布下的一个袋形阵地,共计26个师30万人的兵力。敌人摆出的这个阵势,是要在湘江以东全歼我军,党和红军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担负这一最危险的“断后”重任,红34师将以6000兵力与数十倍于己之敌对战,其艰巨程度可想而知。陈树湘深深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他和他率领的红34师,都做好了随时为革命牺牲的准备。
11月28日,天气异常阴冷。陈树湘指挥红34师在湘江东岸、广西水车一带山上刚建立起阵地,尾随而来的敌人就蜂拥而至。周浑元部,是蒋介石嫡系,更是红34师的老对手。经过三天三夜的鏖战,红34师打退了周浑元部及其余敌人的一次又一次冲锋。12月1日下午,西进的军委纵队全部渡江之后,红34师脱离军团建制直接由军委指挥,接到了军委最后一个命令“立即向湘江渡口转移,并且迅速渡江”后,陈树湘率部向东折返,从三面顶住强敌的攻势,并掩护了我军最后一支部队红八军团渡过湘江。至此,红34师光荣地完成了担负全军后卫的使命。
但红34师在湘江之战中也锐减到不足1000人。陈树湘率部翻越海拔1900多米的宝盖山,欲从凤凰嘴强行徒涉湘江,遭桂敌43、44两师猛烈阻击。而此时,湘江沿岸各个渡口已完全被敌人封锁,空中敌机也不断轰炸,红34师被敌阻截在湘江东岸。面对无法渡江追赶主力的现实,陈树湘当机立断,率余部突出重围,沿湘江东岸北进,暂时立足,等待时机。3日,与广西民团激战后的红34师接到军团部电令,指示他们退回湘南打游击。陈树湘立即组织会议,宣布:第一,寻找敌兵薄弱的地方突围,到湘南开展游击战争;第二,万一突围不成,誓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
突围战同样异常艰苦。12日,红34师抢渡江华桥头铺附近的牯子江渡口时,站在船头指挥的陈树湘被埋伏在对岸的江华民团开枪击中腹部,身负重伤。忍着剧痛指挥部队渡江后,陈树湘昏迷倒下,在擔架上随余部由江华界牌向道县四马桥方向退却。
12月14日,只余100多人的红34师,来到道县四马桥附近的早禾田时,遭到道县保安团一营的伏击。重伤的陈树湘坚持在担架上指挥战斗。在打退道县保安兵的一次进攻后,痛出了一头冷汗的陈树湘,伸出惨白而冰凉的手,紧紧握住参谋长王光道嘱咐:“老王,你是老同志、老党员,我把这支队伍交给你,你一定要将他们带出去!”王光道哽咽着说:“师长,我们一起走!”陈树湘摇头说:“环境这么恶劣,我这个样子,能冲出去吗?你带队突围,我掩护。冲出一个算一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部队且战且走,来到银坑寨,再次击退敌人的进攻后,陈树湘下了死命令,让王光道带领不足百人的队伍向宁远鲁广洞突围,他自己带着两个警卫员和一个机修员,占领银坑寨附近的洪都庙,给部队打掩护。身负重伤的陈树湘以惊人的毅力,从担架上爬起来,用绑腿死死地扎紧伤口,端起一挺机枪,他带领3人依据洪都庙的有利地形,阻击敌人,掩护主力突出了重围,直到打光子弹,才无力地倒下。
弹尽援绝的陈树湘被俘了,道县保安团抓到这名红军师长,欣喜若狂,赶紧为重伤的陈树湘寻医问药,想留活口。在多次威逼利诱陈树湘提供红军情报未果后,12月18日,保安团将陈树湘抬往道县县城,准备向上司邀功。在被押送途中,已经抱定为革命赴死之心的陈树湘,在担架上短暂苏醒,乘敌不备,咬紧牙关,用手从伤口伸入腹部,抠出自己的肠子,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决绝方式,用尽全力绞断,壮烈牺牲。
陈树湘牺牲后,敌人为邀功请赏,残忍地将其头颅割下,送到长沙悬于城门示众。12月15日至21日,长沙《大公报》连续刊登了陈树香(湘)被俘、牺牲及悬首小吴门等4则消息。
道县群众偷偷地将陈树湘的无头遗体和一同牺牲的警卫员,葬于潇水边的斜坡上。
陈树湘烈士生前,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没有留下一名子嗣,却有无数“后人”为他画像塑像,纪念和传承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