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营商环境 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023-03-31郭建高

时代商家 2023年12期
关键词: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

郭建高

摘要:营商环境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生产经营的主要环境,在市场建设和经济主体发展中居于关键地位。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要有效激发市场经济活动,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就要相关主体共同优化营商环境,从制度政策、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净化市场环境,为企业提供赖以生存的良好空间,调动各个积极主体参与市场的积极性,激发和培育市场主體活力,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增强我国经济实力。鉴于营商环境在培育市场主体活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将重点探究以营商环境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活力;“放管服”改革

中图分类号:F426

引言

营商环境是国内经济主体竞争、发展的大环境,包括与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政策、制度以及人文环境,是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主阵地。我国于2016年提出“放管服”改革工作任务,并在2021年6月2日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中,由李克强总理主持并总结过去一年“放管服”改革取得的成果,并部署以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核心的工作任务,在全国各地全面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改革工作,以增强我国的经济综合实力。

一、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活力的关联性

国家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以经济市场为主要对象,以放权、放管结合和市场服务为主要工作,将部分权力交还给市场,构建市场主导、政府宏观调控的经济运行模式,以促使市场经济主体迸发活力,形成良好的营商环境,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市场内的经济主体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环境。市场是营商环境的一部分,营商环境在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二者关系密不可分。

(一)营商环境是企业开展经济活动的载体

营商环境是指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空间和环境,不仅包括行业市场等经济环境,还包括国家政策、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各类因素,是一个集合式的、经济主体发展的环境[1]。从经济角度而言,营商环境主要是企业生存、经营和发展的市场环境,市场是否具备较强的活力,直接影响市场内各行各业、各个企业的运营态势。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指在国家政策引导、市场活力迸发情况下,企业获得的适于其发展的生存空间。

营商环境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销售等工作的大环境,这一大环境以经济市场为主体,市场经济体制是影响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的显在因素,政策、制度等则是决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潜在因素。简而言之,营商环境是企业开展经济活力和迸发经济活力的环境载体,企业开展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处于特定的营商环境中,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具备具象化属性的空间载体和具备虚拟化属性的政策载体,是企业发展经济所依赖的条件。

(二)企业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主要内容

市场是由市场经济体制、制度法律、企业主体所共同构成的经济运行和企业发展的空间载体,企业是市场中的核心构成部分[2]。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目的是为市场内的企业服务,为企业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以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综合实力。一方面,企业是市场运行的活力和动力,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核心要素。市场是由一个个企业共同构成的,市场主体活力也是市场内各个企业经济活力的集合,企业经济活力越强,则市场主体活力越强。另一方面,我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最终目的是为市场经济体制内的企业服务,为其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

二、营商环境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性

在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工作背景下,优化营商环境,能从制度层面、政策层面、市场层面和人文层面等为企业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提升市场运行活跃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优化营商环境还能厘清政府与市场二者的职权关系,强调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主导地位,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做好准备工作。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放管服”改革以市场中的产业链、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全生命周期推进营商环境创新工作,以达到优化营商环境的目的,为市场经济体制内的企业主体创建最佳的市场环境。“放管服”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手段,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经济运行环境与企业发展需求相对接[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优化营商环境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能不断推动以市场主导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在激发市场经济活力的背景下,我国在经济市场中全面推进准入负面清单、产权保护制度,聚焦市场主业关心的问题,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与国际经济体制相接轨,走出一条符合国际经济运行规则、满足经济全球化需求的社会主义市场建设之路。我国持续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工程施工监督、跨境贸易等各个领域创新工作[4],在“放”与“管”之间,寻求市场自发性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平衡点,保证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在法律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此外,政府相关政策给予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以依据和支持,例如,在国家大力推广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的背景下,以商业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逐步建设普惠金融中心,开发绿色金融产品,作为国家政策的践行者,借助法律和政策层面为市场提供的优势条件,赋予市场经济体制以新的内涵,推动市场经济体制与时俱进,更好地发挥市场经济体制为人民、为国家服务的作用。

(二)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以“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不仅能强化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主导地位,构建更为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还能从市场监督的角度、规范政府权力、提高政府政务服务水平、在市场监管部门的配合下,全面落实政府监管职权。法治作为营商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规定了市场与政府的不同职权,还能在经济建设中形成制度性成果,在法治层面保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经济主导作用和政府的监管作用。

优化营商环境,从经济、法治层面上确定了政府与市场的职权范围,明确政府与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不同职权,厘清二者在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国家经济综合实力中的不同职权和地位,能有效防止政府越权,保有市场在经济主导中的自由性。

(三)构建公平的竞争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从企業准入机制、运行机制和退出破产机制三个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明确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确保企业主体在市场中竞争的公平性和运行的合法性,构建公开、透明、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以普惠金融为例,国家从制度、法律层面对享有普惠金融申请权的企业主体进行了明确规定,以服务小微企业和农业为普惠金融的主要服务内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以通过简单的流程申请到当地银行为其提供的金融服务,各类小微企业的金融申请机会是平等的。

三、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

优化营商环境是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空间的关键工作,鉴于营商环境复杂性的特点,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市场的工作,还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涉及包括市场、政府部门在内的多个主体。

(一)创新宏观政策

始终立足于“放管服”改革,以“放权、管理和服务”为中心词汇,创新宏观政策,调整宏观政策结构,以使宏观政策为市场经济服务的作用被有效发挥。例如,我国于2020年创新了应用直达机制,推进政府宏观政策直接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对接,服务于市场经济运行。政策应用直达机制的主要创新对象是我国的税收政策,通过对直达机制创新当年全国减税数据进行分析可知,2020年全年我国新增减税资金超过26万亿元,在金融体系中的应用也取得相应的服务数据,即当年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5]。此外,创新直达机制,还以财政资金为主要对象,并逐步推动财政资金直达常态化,设置专项资金,利用国库集中支付模式,缓解各级政府财政的竞争压力,实现政府财政资金的直达服务,发挥财政资金在惠企利民方面的作用。

(二)构建嵌入式管理模式

宏观政策是有关部门落实宏观调控[HJ3mm]职责的主要依据,也是政府介入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支持。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为主导,以政府调控为辅。这就需要政府要构建宏观调控政策与“放管服”改革相互嵌入的管理模式,以放权为主,以管理为辅,以服务为核心,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减权放权,创新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模式,促使市场经济运行的自主权回归市场本身。构建宏观政策与“放管服”相结合的嵌入式管理模式,以降低税费为直接手段,为经济主体提供公平、直接的支持措施,辅助各企业主体平稳渡过难关。例如,在艰难经济环境下,国家降低各行业的税率,并提高纳税标准,直接减少企业的纳税成本,为企业提供公平的政策支持。

此外,监管部门还要创新市场监管模式,构建“互联网+监管”模式,提高市场监管效率,以政策支持、监管工作共同实现市场主体目标,巩固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主导地位。

(三)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导向

市场主体即企业主体,是市场的构成要素,也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优化营商环境,要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导向,为企业主体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给予企业一定的自主权,壮大市场力量,以发挥市场在保民保生的重要作用。

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路径

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现阶段国家经济政策服务市场经济运行的主要目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设和完善对市场的具体要求。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即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将企业活力形成市场合力,推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一)系统推进“放管服”改革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各级政府层层落实“放管服”三方面系统化工作,并将“放”“服”作为核心工作,加快“放服”速度,以推进监管创新和改革为关键,深化市场监管改革,统筹协调市场与政府在职权、监管范围的划分,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职权范围。各级政府创新审批方式,对于某些方面取消审批,整体优化审批服务。企业可通过网络途径提交申请,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提交的信息进行线上审核,并缩短审批工作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审批结果反馈给企业,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同时,创新监管模式,构建“信用评估、监管”模式,健全国家征信体系。

(二)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

政府立法部门就经济市场完善法律法规,为从业者和执法人员提供完善的法律依据。例如,针对“新官不管旧账”的模式,建立因上述原因而导致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赔偿机制,为利益受到侵害的企业提供维权的法律依据,强化政府信用,应用法律手段,构建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

(三)构建均等化准入机制

以绿色金融为例,对于新能源、高科技领域内的企业而言,绿色金融是支持其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也是我国逐步实现绿色化经济格局的关键手段。政府联合金融体系,对符合申请绿色金融条件的企业作出明确规定,以清晰的申请条件,引导企业主导申请绿色金融资金。金融体系设置申请人条件,应遵循公平和机会均等化原则,经过审核,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均等享有绿色金融获取机会。

五、结束语

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市场经济内的企业主体创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丰富市场构成要素,增强我国经济总体实力。政府部门要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放权、服务为主,以监管为辅,创新“互联网+”背景下的信用监管模式,从制度、政策、法律几个方面为企业、从业者和执法人员提供具体的法律依据,创建法律完善、机会均等化、竞争公平性的营商环境。同时,政府部门还要联合市场,与市场一同构建系统化、协同化的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为市场赋予新的活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N].齐齐哈尔日报,2022-07-09(002).

[2]刘菲菲,刘玉荣,赖文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N].闽西日报,2022-04-19(005).

[3]马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激发市场主体活力[N].中国工业报,2022-03-10(003).

[4]曾艳,王玮.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推营商环境优化[N].赣南日报,2022-02-13(002).

[5]胡税根,冯锐,杨竞楠.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J].中国行政管理,2021(08):16-18.

猜你喜欢

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淄博市淄川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老工业区转型
准入规制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
国家发改委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放管服”
营商环境视野下的自贸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
改革创新(二)
推进“放管服”改革释放更多制度红利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