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

2023-03-29韩钦臣

高考·下 2023年12期
关键词:高中生评价活动

韩钦臣

摘 要: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培养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实践教学资源、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学生参与度不高以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了优化措施,包括加强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完善评价体系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培养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优化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地理知识不再仅仅是书本上的抽象概念,而是需要学生具备实际操作、问题解决、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等实践技能的学科之一。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旨在让学生不仅理论过关,更能在面对复杂的地理现象和实际问题时游刃有余。然而,在地理实践力培养过程中,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全面提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教育体制、教学方法、资源支持等多个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确保学生在地理实践中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

一、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地理实践力不仅仅是对地理知识的应用,更涵盖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多方面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地理实践,学生有机会将抽象的地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例如,在实地考察中,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地理现象,观察自然景观和人文地理特点,更深刻地理解地理。这种亲身经历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延伸,更是一种感性认知的拓展,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变得具体而生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不断观察、记录和分析所见所闻,以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数据收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地理知识,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力,促使他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这种思考过程不仅有助于地理实践,还在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中起到积极的影响[1]。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地理知识不仅仅是学科内部的知识体系,还与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领域密切相关。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地理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解决各种挑战和困难。这种能力不仅仅是学识上的提高,更是为未来的职业和社会参与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培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地理领域的发展,还对其未来的职业和社会参与产生深远影响。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实践活动,学生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地理现象和实际问题,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实地考察中,学生可能会面对未知的地理景观或环境变化,需要灵活应对并提出适当的解决办法。这种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更具创新潜力,有能力在未来面对各种挑战时找到新的解决途径。地理实践活动通常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学生在实践中需要分工合作,互相协助解决问题。这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了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团队协作不仅仅是学生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不同意见,共同追求目标,将有助于他们在职场中更好地与他人协作,解决复杂的问题。地理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和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他们的自信心得以提升,相信自己可以面对各种挑战。这种自信心不仅对地理实践有益,也对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二、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所遇困境

(一)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资源

许多学校的经济预算有限,难以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置地理实验设备、维护实地考察场地等资源。这导致了地理实践教学设施的不足,学生难以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活动,限制了他们的实践机会。地理实践资源的不足还与场地有关。有些地理实践活动需要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地理景观,如实地考察、地理生态调查等。然而,不是所有学校都能提供这样的场地,尤其是城市学校往往面临场地有限的问题。这使得学生无法亲身体验地理现象,限制了他们的实践锻炼。缺乏实验设备也是制约地理实践的因素之一。地理实验需要各种设备和仪器,用于数据采集和分析。然而,一些学校可能没有足够的实验设备,或者设备老化,难以满足学生需求。这影响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培养,限制了他们在实验中的表现和掌握地理知识的能力。学生因缺乏实践机会而难以将地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导致理论脱离实际,不利于深入理解地理知识[2]。缺乏资源也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因为实践活动通常需要学生在团队中合作解决问题,但资源不足时,团队合作变得困难。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部分高中地理课程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环节。这可能是由于教材内容过于繁重,学习时间有限,学生需要掌握大量地理理论知识的压力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实践环节被削减或者简化,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因此,他们的地理实践力得不到有效锻炼。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往往过于抽象,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相距甚远。地理理论知识虽然重要,但如果与实际应用脱节,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导致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无法将其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这种情况下,地理教育的实际意义被削弱,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受到制约,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锻炼的机会,难以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学生的兴趣可能受到影响,因为过于抽象和理论化的课程内容可能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实际应用的动力。最终,课程设置不合理可能导致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误解,认为地理只是一门纯理论学科,忽视了其现实意义。

(三)学生参与度不高

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不高,源于对地理学科的认知误解或对其实际应用的认知不足。一些学生认为地理只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缺乏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甚至有些学生将地理看作一堆抽象概念和无法与实际生活联系的知识,对地理实践持消极态度。学生的参与度受到教学方法和教师的影响。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和不愿意参与。

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参与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可能对地理实践失去兴趣。学生如果不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将无法获得足够的实践经验,地理实践力得不到有效锻炼。缺乏兴趣和积极性可能导致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误解,从而错失探索地理知识和现实世界的机会。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的高中地理评价体系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考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地理考试往往侧重于对地理概念、地理理论和地理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地理实践力。这导致学生将地理知识仅仅看作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而非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学生可能会认为地理知识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而不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由于考试内容的局限性,学生缺乏实践动力。由于地理考试往往只涵盖了有限的知识点,学生可能会将学习的重心放在记忆和背诵上,而忽略了实际应用,这无助于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三、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

加强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素质。学校应加大投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包括更新和维护实验设备、改善实地考察场地、确保学校具备足够的实践资源等。投入的增加可以用于购置现代化的地理实验设备、改善实验室条件、修建实地考察基地等,以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这将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实践活动,更好地锻炼地理实践力。学校可以积极寻找地理实践的合作伙伴,与相关企业、机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例如,与地理研究机构合作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际的地理调查和研究项目,与环保组织合作可以让学生参与生态保护活动,与地理应用公司合作可以让学生参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等。这种合作不仅拓宽了实践领域,还使学生能够了解地理领域的实际应用和职业发展机会[3]。学校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线上实践活动,拓宽实践渠道。通过虚拟环境,学生可以参与模拟实验、虚拟地理考察等活动,获取实践经验。这种线上实践不仅可以弥补实地活动的不足,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培养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

优化课程设置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培养。在学习“水循环”这一地理概念时,学生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前往附近与水循环相关的地理景点进行实地观察和数据采集。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如蒸发、降水、地下水等,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课程可以包括实验环节。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有关水循环的实验,如模拟蒸发过程、测量降水量、观察云的形成等。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水循环机制,同时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4]。

例如,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水蒸发速率的变化,更好地理解影响水循环的因素。课程可以引入模拟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分析实际的水循环案例,如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等。通过分析案例,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可以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为他们提供实践的成就感。以《气压带和风带》一课教学为例,说明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可以组织地理知识竞赛,让学生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参与。竞赛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多种形式,涵盖课程内容各个方面。

通过竞赛,学生可以在竞争中学习,争取优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开展地理科研项目。学生可以选择与“气压带和风带”相关的科研课题,进行独立或合作研究。例如,收集气象数据,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提出自己的研究假设并进行实验验证。这种科研项目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方法和实验设计能力。还可以举办地理实验设计比赛。

学生可以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知识,设计并进行地理实验,解决实际问题。比赛可以评选最佳实验设计和最有创意的解决方案,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地理实践力。这种比赛可以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可以通过设置奖励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奖励和荣誉,如奖学金、荣誉证书、学术大会参与资格等,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奖励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他们参与实践的意愿,也可以树立学习的典范,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

(四)完善评价体系

完善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全面、科学地评估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鼓励他们参与各类地理实践活动,提高地理实践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地理实践力评价体系至关重要。评价体系应包括多个方面的评估要素,如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要素反映了学生在地理实践中的不同表现和能力,应该被纳入评价体系中。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地理实践活动是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和教育部门应积极组织和推广地理知识竞赛、实地考察、地理科研项目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这些活动可以豐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他们的地理实践力,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5]。

评价体系应将地理实践力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仅应包括学术成绩,还应考虑地理实践力的表现。可以通过将实践成绩、实践项目经历、实践报告等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中来实现。这种综合评价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地理实践活动,提高地理实践力。

结束语

在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过程中,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通过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激发学生兴趣、完善评价体系等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更好地应对挑战。未来,需要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和完善高中地理教育体系,确保学生能够在地理实践中不断成长。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虚拟实验室和在线模拟等,为学生提供更多便捷的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1]陈漫诗,熊平生,余瑛.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途径[J].中学课程资源,2023,19(9):63-65.

[2]杨名,王舜.高中地理实践力的有效培养[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23(9):83-85.

[3]保杰.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3(19):66-68.

[4]朱婷婷.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第二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2023:3.

[5]刘晶茹.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3(3):76-77.

猜你喜欢

高中生评价活动
“六小”活动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