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化教学让阅读课堂充满活力
2023-03-29李茜
李茜
在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依旧采用“一问一答”的碎片化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的细碎问题里亦步亦趋,学的时间和空间都显得狭窄,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也不利于思维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问题化教学,把“学”的责任和任务都交给学生,让“学”真正地在课堂上发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问题化教学是指教师以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学问题贯穿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高级思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问题化教学活动。
一、从课文的题目入手
文章的题目反映的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从标题入手设计贯穿课堂的主问题,能够迅速切入课文,不拖泥带水,不旁逸斜出。一篇文章的题目,往往体现了作者别具匠心的构思,有的用来揭示中心,有的用来交待写作对象,有的用来提出问题等。教师抓住题目设计问题,往往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比如,一年级上册《比尾巴》一课,题目“比尾巴”就是这样一个可以统摄全文的“文眼” 和“灵魂”。教师可以据此设计三个问题:一是谁比尾巴;二是比尾巴大赛有哪些项目;三是比尾巴大赛的结果如何,你对奖项获得者有没有疑问。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找出相关的动物,把它们的头像贴在黑板上,找出和比赛项目相关的词語——“长、短、好像一把伞、宽、扁、最好看。教师引导学生读准、识记项目名称里的相关生字,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如,之所以松鼠得到了“好像一把伞”的奖牌,是因为松鼠尾巴和降落伞之间有相似之处。这里的“伞”指的是“降落伞”,而不是“雨伞”。通过这样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读准、识记“伞、最”等和奖项相关的生字。这样的环节设计,有效地避免了教学的零碎,激发了学生“学”的积极性。
二、从穿插介绍入手
课堂上,教师不失时机地穿插引语,能引发学生的联想,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入品味文本的思想境界,使课堂闪耀智慧的光芒。
比如,窦桂梅在执教《晏子使楚》的时候,穿插了这样的介绍:一位历史学家是这样评价“晏子使楚”的——一个人的智慧不能代表国家的智慧,一次外交胜利并不能使国家获得永久的尊重。晏子使楚与国家的尊严无关。这些观点你赞成吗?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不得不凝神定气,全力以赴向教师设定的目标前进,学习积极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三、从文章的联系变化入手
学生对“主问题”的思考,能加深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教师围绕文章主要内容设计主问题,能够让学生回顾文章的脉络,梳理文章的前因后果。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跳水》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你能根据课文的内容,用‘孩子因……而跳水的句式说一句话吗?”这篇课文的内容并不深,难点在于如何理解猴子、孩子、水手、船长在相互联系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教师设计这个主问题的用意在于让学生理清孩子“跳水”的复杂原因,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
又如,一年级上册《小蜗牛》一课,小蜗牛出门一趟,就要爬一个季节,它从春爬到夏,从夏爬到秋,从秋爬到冬,最后待在家里过冬了。课文里有一句话反复出现,那就是“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这句话就是《小蜗牛》这篇文章的结构脉络,不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还把小蜗牛爬得慢的特点写得淋漓尽致。教学时,教师就可在理解这个关键句的基础上,设计主问题:“你从哪里看出小蜗牛实在爬得太慢了?”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找到了答案——小蜗牛在春天“小树发芽”时爬出去,到夏天“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才爬回来;小蜗牛在夏天“地上长着草莓”爬出去,到秋天“草莓没有了”爬回来;小蜗牛在秋天“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变黄了爬出去”,到冬天“蘑菇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全掉了”才爬回来。这些语句充分体现了小蜗牛爬得实在太慢了。
总之,问题化教学能吸引学生深入品读课文,安静下来思考问题,形成动静有致的课堂教学氛围,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