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图形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3-03-29石国银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石国银|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张晓蓉|浙江省金华市荣光学校
刘宗宝|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美术教育具有培养青少年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重要功能,在注重综合能力提升和核心素养培育的新形势下,创意图形应用和创新思维培养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教师在尊重学生差异性和挖掘更多可能性的基础上,通过多元的创意图形应用,为学生提供了别具特色的美术教学体验。
一、创意图形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分析
(一)美术教学的重要素材
二十世纪末期,创意图形从西方引入中国,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现代美学艺术的重要符号以及不同学段美学教育的重要载体,并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与倡导下实现了融合地域特色、现代元素、传统艺术和民风民俗等内容的多元化创新,已经成为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素材。
(二)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时期,初中美术教学非常重视高质量图形图像的应用,许多教师秉持“所见即所得”的理念,将富含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名家作品、广告招贴、宣传标志等创意图形素材呈现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创意图形表现大胆、张力十足、符号多元,能够快速激发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氛围中接受教育,从而获得更为深刻直观的艺术感知。
(三)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传授能够被学生理解并使用的专业技法,还需要通过艺术氛围构建和审美能力培养,挖掘学生的艺术欣赏力与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应围绕《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提出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四大核心素养来开展教学。图形图像是美术学科的立科之本,以图形图像为载体,通过创意图形挖掘创造空间,可引导学生将美术教学成果融入跨学科认知与实践体系之中,帮助其对客观事物进行合理分析、认知纠偏与创造发挥。
二、创意图形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的范式分析
(一)理论简述
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掌握培养学生美术创造性的科学理论与专业技法。初中美术教学重在培育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因此初中美术学科的教学重点集中体现为联想思维的构建与创作能力的培育,教师需要掌握从联想到创意、从灵感到创作的教学应用理论。
1.从联想到创意
激发学生的联想激情、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可借助创意图形等载体,为学生提供敢于尝试和发挥的空间,使其在实践中将表象上没有固定思维方向和直接联系的独立物象,通过一定的联想,转换为彼此之间紧密相连的关联性物象,进而结合生活体验和个人偏好扩展大脑中的固有思维。一般而言,联想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诸多类型。例如:看到荷叶就容易想到荷花与藕,产生接近联想;看到老鼠就会想到猫,产生对比联想。
丰富的联想是美术创意与审美能力培育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可使用火车、飞机、闪电、具有动态元素的玻璃破碎、运动奔跑等创意图形让初中生感受“速度”的力量,使学生由静态图形产生动态联想,也可使用萌芽、果实、落叶、雪景等元素,使学生产生四季变换的联想,并以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独特、简洁、专业的符号将具象思维抽象为创意图形,帮助学生完成从感知、理解到创作的美术技能养成。
2.从灵感到创作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感受美学和整合灵感的交流创作空间,帮助学生理解灵感并使用合适的方式将其呈现为美术作品,实现从灵感到创作的转化。“同构”是初中美术创作的重要技法,它是一种利用不同元素之间存在的相似性,将它们统一于主题管理和内在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创意性美术创作手法。它包含多种类型,常用的是共生、正负、置换和异影四类。对于初中美术教师而言,尤其要关注扭曲和空间置换中同构的应用。
(1)扭曲中的同构
扭曲是一种表现纠结复杂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展现运用扭曲艺术创作的创意图形,能帮助学生理解美术创意的形成、美术技法的应用和美学情感的表达。
(2)空间置换中的同构
同构能够在展现复杂画面形象的同时,以别具一格的联想和想象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独特体验。如:将吸管的外形与铅笔进行类比创作,形成的创意图形展现了统一与变化的奇特想象;将钢琴的琴键巧妙地与沙发进行结合,两个不相干的物体统一于一个物件中,展现了空间矛盾与微妙和谐的新奇创意。
(二)案例呈现
以下,笔者基于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美好宜人的居住环境》的教学要求,分析创意图形应用于初中美术的教学案例“关注社区居住环境”。
1.教学目标
让八年级学生直观体验创意图形构建的基本元素、美术技法与呈现效果,最终帮助学生在基本理解初中美术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创意思维的扩张和创新理念的构建;激发学生的敏锐观察力,打破惯性思维模式,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去发现关联性;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元素展开想象,使其学会运用不同的创作手法进行图形创意,并能够将复杂的信息表述成特定的、简练易懂的图形语言;培养学生发现、挑选、组合、加工创意图形元素的能力;用创意图形的设计方法实现结构化跨学科知识的运用,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2.教学环节
该课分为课前备学、课中探学、课后拓学三个环节。课前备学,即学生课前进行材料准备和知识储备,在准备材料的同时还要收集相关的课程信息和资料,并通过自然世界、社会生活和美术作品去发现、感受和认识,提高审美感知素养。课中探学,即教师导入课程案例、解释美术基础理论知识,学生通过练习来创作或设计课堂作业,展示优秀作品并评价,并通过交流相互借鉴提升,从而形成“导—释—练—创—秀”的探学过程,提升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课后拓学,即课堂的任务延伸和深化探究,为知识点的巩固和创意设计的实践拓展服务,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这三个环节围绕美术教学总目标,从开拓思维、培养自主实践自我探知、提高动手能力出发,让学生在丰富的美术教学中提高想象力和创新创意能力、提升美术素养和审美表达能力、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和观察事物能力,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课前备学
该课的课程目标要求教师展现创意图形并解析创作技法,运用欣赏、启发、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培养初中生在理解、练习和创作创意图形方面的基本美术技能。课程教学将围绕“关注社区居住环境”主题展开,在正式开展教学前1 周,教师将班级学生按照5 人一组进行分组,安排每组学生收集整理感兴趣的国内和国际环保新闻、生态保护举措,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思考如何使用“树叶”作为载体来实现创意。
课程开始前,教师还需要准备画笔、橡皮、尺子等工具和用于展示资料的多媒体设备等教具。
(2)课中探学
课程导入:教师使用PPT以视频方式播放与环保相关的多个经典创意图形作品(略),同步使用语言描述对应作品的创作思路与艺术呈现结果,帮助学生从美术专业角度欣赏案例素材。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让他们表述这几幅作品,以此形成互动学习的良好氛围,构建初中美术高质量教学的良好开端。
学生活动:在教师组织下,采取以学生自愿为主、教师选定为辅的抽选方式,由学生依次描述这几幅作品的设计思路、艺术特色及相应的个人评价,并自主分析创意图形对设计手法的使用和自身美术能力提升的启发。
讲解辅导:教师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将同构原理应用于环保创意图形设计的理论知识,深入剖析共生同构、正负同构、置换同构和异影同构的异同,并讲解扭曲、空间置换等技法在同构创作中的应用范式。完成理论教学后,教师引入“课前备学”阶段布置的教学内容,让每组学生运用同构原理、采取空间置换技法,以树叶为载体设计创意图形,并以简笔白描的方式表现在速写本上,同时给出提示“树叶部分可直接拓印取样,置换的图形可简单勾勒,需概括准确”。在学生完成后,教师让每组学生派代表来说明本组作品的创作思路和设计过程,从想法的形成、元素的收集、技法的选择和效果的呈现等方面来说明作品的创作过程,并引导学生对其他小组作品的创意、设计、制作、效果和汇报的语言表达进行打分,然后汇总。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对每幅作品进行启发式的点评和深入浅出的分析,从创意图形的结构、表现技法、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点评。在这种运用美术知识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创新的创意实践中,学生可提高审美感知、积累审美经验。此外,在创意图形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也能通过创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展现艺术美感,提升艺术表现核心素养。如此教、学互动,教师就能对课堂进行有效引导。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所教的理论知识,学生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开展小组讨论,确定要表达的主题和内容,接着设计创意图形,精选树叶、定下外形,再用空间置换的技法取其他的图形,以简笔白描的形式呈现出来。创作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依次展示创作的图形(部分作品如图1 所示),并由小组成员进行汇报说明,着重说明创意图形从想法到实现、从草稿到作品的创作过程,总结技法表达困难,分享小组在分工、协调、沟通与合作等方面的经验,以及在收集环保素材的过程中形成的环保理念和环保意识。评价环节,每位学生对其他小组进行匿名打分,结果由教师直接汇总。
图1 学生展示的创意图形
(3)课后拓学
教师总结各组学生关于“关注社区居住环境”环保创意图形设计成果,鼓励学生主动实践、自主拓展,并让学生结合该课的学习启发、借鉴经验以及专业设计技巧完成课后作业,形式包括环保纸袋设计、环保宣传符号设计、绿色出行创意作品等。在创新实践中,教师要强化美术的人文性,发掘艺术作品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与文化、文化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提升文化理解核心素养。
3.总结提升
该课不仅深化了学生对于环保理念、环保进展和环保成效的认知,还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学习了创意图形的美术设计技法,并通过创意图形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感知,训练了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学生亲身实践,既能感受到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又能体验到为环保作出力所能及贡献的喜悦。这一创意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还成功地将初中美术学习活动升华为环保知识学习与理念宣传活动。
(三)案例评价
该教学案例通过感知创意、分解创意、重构创意和展现创意等环环相扣的教学设置,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提升、合作能力得以加强、审美与艺术创作意识得到深化、动手实践能力得以提高。但创意图形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性,受限于学生在基础美术技法理解和应用方面的能力。初中美术课堂创意图形教学用时基本控制在1~2节课,其间设计了大量合作、互动和交流的环节,为保障教学能正常进行,教师往往需要花费超过预期的案例展示和理论传授时间以提升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这就使互动和创作时间被挤占,进而导致教学质量受损。因此,我们需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推进课前备学、课中探学、课后拓学的有序实施。
综上,将创意图形应用于初中美术教学能够深化学生的美学体验。初中美术教学要将构建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新理念、激发学生对创意图形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作为教学目标,努力使学生达成从联想到创意、从灵感到创作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