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及准确性分析
2023-03-29凌金蔚
凌金蔚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心肺功能科,上海 200032)
在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十分常见,其主要以高龄人群多见,若无法及时控制病情,易导致其出现心肌缺血或坏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研究显示,该疾病通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其中以心律失常最为常见[1]。冠心病患者的心脏长期处于缺血状态,影响心脏电生理活动,可引起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律失常易导致人体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增加死亡风险。临床对于冠心病一般以冠脉造影诊断作为金标准,但该方式存在较多不足,如操作复杂、重复性差、费用高、有创等,且对操作者要求较高,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而心电图作为临床常用诊断方式,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无创等优势,特别是24 h 动态心电图,其能够对患者ST-T 段改变情况和心律失常进行有效观察[2]。因此,本研究探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10 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5 例,采用动态心电图方式)和对照组(55 例,采用常规心电图方式)。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5 例,女性20例;年龄40~90 岁,平均年龄(66.21±6.1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6 例,女性19 例;年龄41~90 岁,平均年龄(66.23±6.1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3]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精神存在异常;②配合度较低;③其他严重疾病。
1.2 检查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方式。告知患者保持安静状态,取平卧位接受检查,选择心电图仪器(广州市三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82070863,型号:NEC-3321)进行连续扫描。将纸速设置为25 mm/s,在扫描过程中,保持心电图基线平稳,若存在基线不稳或干扰过大情况,可进行重复操作。观察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方式。选择12 导联动态心电图(北京海思敏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型号:HM5220T)进行检查,并对24 h 心电图变化进行记录。对患者实施多体位检查,防止因体位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干扰和影响。金标准诊断:对患者开展冠脉造影检查,需要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然后通过桡动脉或者股动脉进行穿刺操作,放入造影剂进行造影检查,通过影像学设备对冠状动脉的走行、是否存在狭窄、狭窄的位置进行观察,记录检查结果。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敏感度=真阳性人数/(真阳性人数+假阴性人数);特异度=真阴性人数/(真阴性人数+假阳性人数)。②比较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类型分布情况及总检出率。包括房性早搏、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及室性早搏。③比较两组误诊率及漏诊率。误诊率:假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漏诊率:假阴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比较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特异度为64.29%、敏感度为97.56%,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的21.05%、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 特异度和敏感度比较
2.2 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类型分布情况及总检出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房性早搏、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的总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类型分布 情况及总检出率比较[例(%)]
2.3 两组误诊率及漏诊率比较观察组检查方式误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查方式漏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误诊率及漏诊率比较[例(%)]
3 讨论
冠心病是由人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疾病,由于人体心肌局部缺血,造成心律失常[4-5]。当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后,容易造成自身的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不良,另外心房颤动也容易降低患者自身的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影响患者健康。冠心病容易引起各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临床研究显示,心律失常与冠心病具有密切相关性,多数是由于冠心病导致的心律失常[6]。如冠心病长期的心肌缺血导致局部的异常活动灶,或者曾有过急性心肌梗死而导致局部异常活动灶,会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比如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7]。而长期冠心病导致的缺血性心肌病,使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患者在后期可能会出现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的心律失常。一些心律失常可能不会导致冠心病,很多心律失常是由于心力衰竭或者心肌病而导致,也有特发性,主要与患者的精神不佳、休息不佳等因素有关。对于心律失常和冠心病,一定要根据具体的病因选择治疗[8-9]。临床对于该疾病通常以心电图检查为主,常见方式包括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上述检查方式均具有无创、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等优势,现已广泛用于冠心病的筛查中。但由于部分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冠脉血流正常,且并非只是在某一时刻出现异常,常规心电图一般在安静状态下对患者某一时刻心脏各部分兴奋、激动传播、恢复过程进行监测,无法对心脏兴奋和传导过程进行动态观察[10]。
在临床中采用常规心电图对患者进行诊断时,由于常规心电图的记录、检查时间较短,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误诊情况,对患者病情造成影响,导致治疗时机延误[11-12],严重影响预后。采取心电图检查优势较多,例如诊断价值较高、无创、可重复操作,其中常见的心电图有两种,第一种为常规心电图、第二种为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的价格较为低廉,能反映患者自身心脏兴奋电波活动情况,对患者心脏疾病进行诊断,同时对于患者自身多种心律失常情况也具有十分显著的价值,但依旧存在不足之处;而应用动态心电图,能弥补上述不足之处,持续记录患者心脏电活动情况,早期发现危险因素,能够降低患者死亡概率,现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
而本研究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该项检查方式具有无创、安全等特点,能对患者心电情况进行长时间的记录,并且能对患者病情程度进行记录[13-14],能对患者心律进行准确定位并诊断,可显著提高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有效减少误诊与漏诊。动态心电图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式,具有简便、准确、实时等优势,是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取的首选检查方式[15-16]。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且特异度、敏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检查方式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误诊率低于对照组的误诊率、漏诊率,主要是由于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后,能进行长时间的心电监测,监测24 h 甚至更长时间,检测到的心电信息更为丰富,能有效捕捉到心律失常,从而显著提高检出率,预防误诊和漏诊情况发生。动态心电图则能够对患者24 h心脏电活动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主要以心电图中ST-T 段变化作为临床表现,若患者ST 段出现明显下移时,则能够将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反映[17-18]。
综上所述,与常规心电图比较,动态心电图能够显著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的准确率,还能够有效检出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利于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制订,促进患者病情早期康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