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旦木纹样起源与变化考析

2023-03-28祖丽卡娜·吐尔干尼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4期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维吾尔族

【摘 要】巴旦木纹样是维吾尔族装饰图案中具有代表性的纹样之一。其传播与变化与维吾尔族的商业贸易有着密切的联系。维吾尔族在历史中是一个具有重商传统的民族,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特殊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他们特别的商业贸易传统。维吾尔族的重商意识与和传统手工艺品的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巴旦木纹样其从早期的自然原型到后期的几何化风格造型、再到最后的定型,其与维吾尔族的商贸历史及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维吾尔族;巴旦木纹样;传统手工艺

【中图分类号】J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4—208—03

巴旦木纹样是维吾尔族装饰图案中具有代表性的纹样之一。在维吾尔族的装饰艺术中随处可见。它形似腰果,没有固定的观看视角,整体造型多见圆形或椭圆形,无方折,圆也有幸福、美满的内涵。回顾以往的研究,对于中国传统纹样的研究都是极其重要的,但是遗憾的是,以往的文章大多是从图像层面出发的,也有提到纹样背后的民族审美文化因素,而对于巴旦木纹样如何传到新疆的,它为何会在新疆地区如此兴盛,它作为外来纹样如何完成本地化的,这些背后的商业贸易或者文化交流方面的原因却未曾提及。故本文从巴旦木纹样的早期原型到后来的变异与定型以及纹样产生背后的原因进行考析。

一、巴旦木纹样的早期原型

首先,巴旦木图案取自新疆地方特产:巴旦木杏。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说:“巴旦杏肉苦不可食,核中仁甘甜,西域诸国并珍之。”[1]唐代前后,巴旦杏从波斯传入,在新疆本地化已经超过一千多年。巴旦木纹样最常见的范本为最外侧的果核部分用线性或实心装饰图案,果肉则用植物茎叶藤蔓等植物纹样和菱形、三角形、圆形等几何纹组成不同的图案样式。

巴旦木纹样的源头来自克什米尔,位于南亚西北部,东邻新疆与西藏,西邻巴基斯坦,南部接壤印度,北邻阿富汗,是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发前往西亚、欧洲的必经之路。巴旦木纹样在克什米尔多出现在披肩上,早期的形态只有一排简介的巴旦木纹样组合,色彩为黑白两种,与植物原本的形态十分相似,稚拙而古朴,简单的单线勾勒形态达到形似的效果,周围还没有出现任何花叶纹样或者几何图案进行装饰,更像是纹样发展前期人们通过将圣果表现在生活中,传达先民的思想。

其次,在装饰纹样的历史中,常见的图案或纹样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人们的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或生产息息相关。巴旦木纹样的起源亦不例外。巴旦木口感甘甜香脆,是维吾尔族人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佳品。明代《本草纲目》中有载:“巴旦杏,来自回族老地,今日西诸土亦有。”[2]巴旦木营养价值很高,据化验,巴旦木的营养价值是等量牛肉的六倍,含脂肪,蛋白质,淀粉与糖,以及少量维生素。药用价值亦高,早期的巴旦木纹样没有过多雕琢的痕迹,也没有后期艺术加工之后流畅的线条,而具有较强的植物果实的自然形态。

二、巴旦木纹样的变异与定型

巴旦木纹样最初在伊朗被称为克什米尔样式(Kashmir style),13世纪之后,由于莫卧儿王朝的国王酷爱植物和披肩,所以当时的编织技术得到很大发展。通过各国贸易流通,不同时期各民族对克什米尔样式的运用过程中,势必会使得纹样根据地区和民族发生各类变化,使它呈现更丰富的样貌。本文主要谈及巴旦木纹样的早期形态以及传入新疆之后的变化,故不过多提及它传入欧洲之后的佩兹利纹样的特点。

巴旦木图案的发源地克什米尔和新疆的装饰风格相似,两地在装饰风格上大多都趋向几何化并且多用花草纹样,装饰艺术有非生灵性特征,这使他们的艺术风格走向抽象和几何化,多以菱形、多边形以及花、叶、枝为主,这也是巴旦木纹样传入新疆之后为何如此兴盛的原因。由于商业化发展和地域的差异性,巴旦木图案在新疆呈现出青出于蓝的变化。比如在男士花帽(朵帕)上的巴旦木纹样,比起原型有了很大变化,线条流畅精致,弯弯的尾巴富有动感,果核内部饰有线条纹和花叶纹样,腰部有双环状起伏,果核之外有锯齿纹,果核下装饰大小均等的圆点,主要装饰于四个帽面上。为了使其更加完善,巴旦木纹样在内部装饰加入的植物纹样一般以玫瑰花、石榴、菊花、百合花、郁金香、牡丹、马尾等为主,几何纹以小圆形、菱形、三角形、星形、月牙形为主,每个花样和几何形的配置随着材料的变化和美观度进行调整,各个纹样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克什米尔披肩纹样在传到欧洲或者新疆之前,纹样运用范围大多局限于披肩,没有发展到其他手工艺品。尽管巴旦木纹样在当地发展到17世纪,和前代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几何化特征,但是这里的几何化更多指的是排列的几何化,纹样从简单的排成一排,变化成了菱格状排列,错落有致,形式感更加强烈,显得更加规整,整体风格越来越趋于程式化。巴旦木纹样在丝巾或者服装布料上的排列分布较为自由,没有严格的规范,但是在花帽或者地毯这样需要用针线编织的手工艺品上为了视觉的美观,就会有编织和排列几何化的需求,所以巴旦木纹样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几何化是在传入新疆之后。地毯上一对相对向内弯曲的巴旦木纹,一般采用四方连续的排列方式,果核内装饰几何图案,果核外有锯齿状的线条环绕四周,作为地毯中心的主体装饰。因为地毯编织是将毛线一根根编制在经纱上,由于制作工艺的限制,图案线条无法像在布料上扎染的那样达到圆滑流畅的效果,所以用于地毯上的巴旦木纹样表现有很强的现代感,趋向抽象的几何化,色彩鲜明有装饰性。

阿恩海姆认为一个对称的形象看上去更加“坚固”和更加“稳定”,新疆少數民族自古以来都喜在室内铺地毯,并不会在室内穿鞋,所以编织一张地毯足够覆盖一整个房间,而且还会将地毯整张挂置于墙上,也被称为“挂毯”。如果大空间中装饰物的纹样过于自由和繁杂会干扰视觉造成不适感,视觉上也会缩小空间,因此在整体构图上,受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巴旦木纹也呈现出了中国传统纹样的构图方式:对称均齐,呈现出秩序感和平衡感。“对称是所有装饰艺术内在的基本原理,它从艺术活动之初就根植与人们心中。”[3]但这是在人们频繁运用线条作为创作载体的过程中,对线条的应用技术得到一定程度提高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领悟出节奏和对称原理的。表明巴旦木纹样在新疆本地化的进步,也是它作为中国传统纹样的独特之处,即在西域发展完善独具民族特色,又融合了中原纹样的特点,与欧洲的类似纹样相比别出心裁,这些细节都是巴旦木纹样附着在手工艺品上经过长时间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传播在新疆地区发展成熟的标志。

三、巴旦木纹样成因分析

(一)手工业的发展和贸易的兴盛

古称西域的我国新疆,位于亚洲腹地,丝绸之路中段。从西汉到东汉年间,塔里木绿洲既是中西方贸易的主要市场,也是长途贩运营销的中转站,极具商业城镇特色。正是因为西域的少数民族特色和商业发达的特点让西域成为古代中西方众多手工艺品的流通和发展的艺术摇篮。

公元3—6世纪,养蚕、植棉等技术的发展和传播,促进了西域手工业尤其是纺织业的进步,一些新的手工业门类开始在绿洲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梁书·高昌传》中所记:“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北史·西域传·焉耆国》中所记:“养蚕不以为丝,唯充棉纩”;龟兹“又出细毡”;《周书》中有记载高昌(今吐鲁番)所产织物中有“麻布”,且产量较多。塔里木绿洲也曾发现过两汉时期的纺织品、丝织品和比较罕见的棉织品。《魏书·西域传》提到塔里木盆地绿洲城镇“养蚕不以为丝,唯充绵纩”,反映了西域人民还没有完全掌握这项技能,还在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中。其实早在先秦时期,新疆已经有以毛绒纤维为原材料的纺织手工业,只不过发展较为缓慢。自张骞出使西域,特别是西汉统一西域之后,一批批精美的丝织品经西域塔里木盆地辗转西运,在西方各国市场上广受欢迎。汉朝丝绸贸易的兴盛与当时的生产发展、全国性的经济高涨、大力施行开放政策,尤其是手工业的辉煌有着紧密的联系。

近年来的相关考古结果表明,经过中西经贸、文化交融,当时的纺织技艺的发展形成了一幅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的景象。由于使用的纤维原料的不同,使我国中原地区与中亚、西亚的纺织工艺呈现出不同的制作流程。西域丝织业是在长期生产毛织物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无论是纹样还是编织方式上极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它一方面效仿中原织物结构精巧的特点又运用波斯的萨珊纹样,所以产品西销,受到粟特商人的欢迎。早在1914年斯坦因在楼兰遗址附近发现通过丝路贸易在此出现的丝织品和东传的毛织品,“最了不起的炫耀在我眼前的光怪陆离的织物。其中有美丽的彩绢,很美的地毯同绣品残片……这里所得许多五彩和红色美丽的花绢,据后来证明,十足可以表现贸易仍取此道经过楼兰以向西方的中国丝织物……精工制造的地毯残片,所显示的风格,丝毫不错是希腊式的,无论是本地制造或是从极西的中亚地方输入”。[4]由上可知,虽然巴旦木纹样传入新疆的时间尚无定论,但是在汉代,中西方手工艺品的相互交流与巴旦木纹样的传入是有一定联系的。

(二)文化交流

有了丝绸之路的功劳,西方各地区的文化通过西域汇入中国。西域以自己独特的地理特征造就它成为世界文明的交汇点,中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都在这里汇聚,西域在吸收这些文明精华的同时形成了适合本土的多元文化。在这里,不仅可以找到众多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踪迹,而且可以感受到西域文化独特的张扬个性,这是西域文化的魅力所在。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条商道,更是一条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通道,参与其中的不仅有商人、使者,还有工匠与画师,促进了不同语言、不同服饰体系、饮食习惯的互动与融合。参与丝绸之路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交流中参与程度虽然不同,但是文化信息是共享的,就像源頭本是来自克什米尔的披肩纹样的巴旦木图案传播到不同地区根据地域和民族的不同而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模样。

四、结语

巴旦木纹样被维吾尔族亲切的称为“族花”,它的兴盛自古以来与新疆和中西各地的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密切相关。“艺术意志”的内涵显现于集体之中而不取决于个别艺术家或作品,因为他们都是不同国家,区域,不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按照“自己的艺术意志”成长的一部分,人们以绘制的图案表达着对生态自然的情感,巴旦木纹样反映出的就是维吾尔族对自然的认知和表达,同时也是生殖崇拜观念的折射以及对自己生存环境的虔诚与敬畏。以上就是对于巴旦木纹样起源及变化的粗浅考析,期待能有更多相关文献和考古发掘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欧阳健.从《酉阳杂俎》看神怪小说的真谛[J].明清小说研究,1997(4).

[2]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3](奥地利)里格尔.风格问题[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英)斯坦因.西域考古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作者简介:祖丽卡娜·吐尔干尼(1997—),维吾尔族,新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术理论。

猜你喜欢

传统手工艺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手艺人
关于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研究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开发
浅析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再设计”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维吾尔族传统知识的民族生态学分析
蒙古斑在维吾尔族新生儿中分布的多态性
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重建的路径分析
Ad36感染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达的调节作用
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牌化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