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南北碗碗腔唱腔差异探析

2023-03-28姚笑璇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4期

【摘 要】山西省作为地方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拥有着悠久的戏曲历史,碗碗腔传入山西后,受到当地本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由于晋南晋北地域民俗文化的不同,碗碗腔受到当地民间艺术及地方剧种的影响,融入了山西各地的方言语调,在乐器和唱腔方面都产生了较大差异,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色,作为外来剧种本土化的结果,二者都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着当地的风土人情。

【关键词】孝义碗碗腔;曲沃碗碗腔;山西皮影戏

【中图分类号】J617.5;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4—032—03

在山西的戏曲舞台上,除京剧、豫剧等外来剧种外,还有着众多山西本土戏曲,由于山西南北方言土语各不相同,因此还产生了许多具有当地特色的地方小戲,由陕西传入的碗碗腔也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根据南北风格的不同,山西省境内的碗碗腔剧种不断发展演变,结合了汾阳秧歌、中路梆子、孝义皮腔等地方戏曲,逐渐形成了流行于晋中孝义一带(包括今天的孝义、介休)的孝义碗碗腔和晋南曲沃一带(包括今天的曲沃、侯马、新绛地区)曲沃碗碗腔。碗碗腔在晋中被称为“月调”“影调”“纱窗调”等,在晋南又被称为“阮儿腔”,两种碗碗腔同出一脉,保留了大量的共同点。然而,由于晋南晋北地域民俗文化的不同,碗碗腔受到当地民间艺术及地方剧种的影响,融入了山西各地的方言语调,在乐器和唱腔方面都产生了较大差异,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色,成为山西同腔不同调的两个剧种。

一、山西南北碗碗腔的起源

碗碗腔,源于民间说唱艺术,由其伴奏乐器中形如小碗的“铜碗”(又称“碗碗”“蛊蛊”)而得名,唱腔细腻,悠扬。早在乾隆年间,碗碗腔就被用作纱窗皮影戏的惯用唱腔,纱窗影戏常用于赛社等民间活动,由此促进了碗碗腔的发展与繁荣。作为一种地方戏曲剧种,碗碗腔最早产生于陕西省关中地区,包括大荔、渭南、华阴、洋县等地,光绪年间,陕西关中地区遭遇大旱,产生于大荔的碗碗腔艺人逃荒至山西晋南一带,由此碗碗腔传入山西。山西省境内的碗碗腔剧种受到当地本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不断发展演变,随着戏曲艺人在山西一路北上,碗碗腔更是结合了汾阳秧歌、中路梆子、孝义皮腔等地方戏曲,逐渐形成了形成了流行于晋中孝义一带(包括今天的孝义、介休)的孝义碗碗腔和晋南曲沃一带(包括今天的曲沃、侯马、新绛地区)曲沃碗碗腔。碗碗腔在晋中被称为“月调”“影调”“纱窗调”等,在晋南又被称为“阮儿腔”,两种碗碗腔同出一脉,保留了大量的共同点。然而,由于晋南晋北地域民俗文化的不同,碗碗腔受到当地民间艺术及地方剧种的影响,融入了山西各地的方言语调,在乐器和唱腔方面都产生了较大差异,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色,成为山西同腔不同调的两个剧种。

孝义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中段东麓,太原盆地西南隅,由于孝义地处吕梁山区,山路崎岖,部分村庄、窝铺等边远地区根本无法到达,导致普通戏班难以进行正常的流动性演出,而皮影、木偶等戏曲所需演出人数较少,运输较为方便,更加适应当地需要,因此,皮影、木偶便成了孝义地区必演的戏曲。皮影的演出受光线影响较大,在长期的磨合与交融下,逐渐形成了皮影、木偶合二为一的“灯影班”,俗称“小班子”。在后期的发展中,碗碗腔受当地方言影响,本土艺人在孝义皮影戏的基础上,吸收了许多当地优秀的民间艺术,对碗碗腔的唱腔和板式等进行了改革与创新,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孝义碗碗腔”。

曲沃碗碗腔跟孝义碗碗腔相似,在演奏时需敲击铜碗以做伴奏,因此也被称为“碗儿腔”,又因地处黄河湾,所以也被叫做“湾儿腔”。曲沃碗碗腔同样源于陕西,早在唐宋期间,曲沃当地便兴起了皮影戏,在明清时期更是繁盛,早期的唱腔早已无从考究,目前所传唱的,大都是在陕西碗碗腔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光绪年间,陕西艺人将“碗碗腔”分别带至孝义和曲沃,本土戏曲、民间习俗、地方语言等都对其之后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孝义碗碗腔地处吕梁,在其发展过程深受晋剧、中路梆子等影响,而曲沃碗碗腔则是吸收借鉴了蒲剧、眉户的音调,其特点是将民间音乐曲牌运用其中。相较于山势险峻的孝义,曲沃地势平坦,多为平原,气候温和,地理环境的优势使得隶属于晋南的曲沃保留了大量戏剧戏曲等文化形态,有着良好的戏曲演出环境,以及浓厚的戏曲演出氛围,当地众多古戏台至今仍保存完好,如吉祥戏台、西许戏台、周庄戏台、北辛庄戏台等八座完整古戏台。多少年来,和晋中一样,皮影在晋南也深受世人喜欢,在晋南一带,以曲沃为源头,碗碗腔皮影戏先后传播到平阳、侯马、解州等地。在曲沃当地的西许村有一座建于清代的古戏台,戏台内部三面墙上记载着西许戏台丰富的演出剧目,该戏台至今仍在使用,内部墙上略显残破的木质黑板上,仍有“预祝碗碗腔剧团演出成功”“祝曲沃碗碗腔团演职员工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等手写字样。

二、山西南北碗碗腔的唱腔特点

(一)孝义碗碗腔

孝义碗碗腔曲调婉转悠扬,唱腔独特,属于板腔体,以真假声混用,多用“虚词假声腔”,其传统可以概括为“以声传情,以唱致胜”,2006年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孝义碗碗腔的特殊唱法为旋律假声,通常分为“二音子”和“尖音子”,“二音子”在孝义也被称为“吼二音”,是指相较于真声演唱翻高八度的假声拖腔,通常按韵行腔或变韵行腔。“二音子”常用衬字“咦”行腔,多用平板或散板中,渲染氛围,有助于人物情感的抒发。“尖音子”是指用滑音将乐句尾部从真声翻高八度到假声的短尾腔,比“二音子”更尖更细,音色也比“二音子”更加细腻。在平板唱腔中使用最多,委婉动听,抒情性与叙事性较强。

孝义碗碗腔的板式结构有“平板”“流水”“介板”“滚白”以及“叫板”等。“平板”,又叫慢板,一般为一板一眼和一板两眼,特别慢时会出现一板三眼的情况,具体需要根据唱腔的字腔来灵活进行。平板演唱前须由乐队先奏起板之后才能开唱,通常真假声混用,旋律悠扬,抒情性较强,常用于叙述回忆等情节,在孝义碗碗腔的经典代表作样板戏《红灯记》中,开头使用平板,“呆且衣切光切光切,听奶奶讲革命……”叙述和回忆奶奶讲革命,叙述革命的悲壮,将人们瞬间拉进了回忆中。[1]“流水”,其板眼形式属于有板无眼,演唱时节奏的伸缩性较大,其分类较为复杂,根据打击乐的不同,可分为大流水和小流水,根据行腔的快慢,又可分为紧流水和慢流水;根据节拍可分出散流水;根据风格又可分出踏字板。正因这一板式七情皆可表现,因此唱腔中应用较为广泛,在不同的唱段中表达的情感也是不同的。

“介板”,属于散板,从晋剧中移植而来,其节奏和速度较为自由,不受唱词字数的限制,旋律高亢激昂,唱腔大体可分为男、女两种,常用于表现正面人物内心的愤怒或不安等情绪。“滚白”则是一种比介板更为自由的散拍板式,演唱时,给人以如泣如诉之感,近似说白,感人至深。例如《游河南》中《丧天良残害人无有好下场》正宫武仙花唱段中,“哭了声……”[2]表达了演唱者的悲痛凄惨。“叫板”,演唱节奏相对自由,通常在各板式之前进行演唱,起到类似引子的作用。叫板句式简短,但可根据剧中人物情绪的不同,对应不同的唱法,在唱腔中,可以根据剧情来选择是否使用二音子、尖音子。

(二)曲沃碗碗腔

在音乐旋律上,曲沃碗碗腔与孝义碗碗腔的主要腔调均为徵调式,以so音为主音;在唱腔结构上,二者同为板腔体结构,相较于孝义碗碗腔,除常用的“平板”“流水”“介板”“滚白”等基础板式外,曲沃碗碗腔还有慢板(苦腔、欢腔)、撩板、二八板、直干二八板、散板等相对独特的板式。“慢板”在曲沃碗碗腔中使用频率较高,是曲沃碗碗腔中速度和节奏最慢的唱腔板式,通常为一板一眼,一般以独立唱段作为一出戏的主要唱腔出现,亦可与二八板衔接转唱。因其节奏缓慢,旋律迂回,常用于抒发情感,推动剧情变化,根据表达情感的不同又可分为“苦腔”和“欢腔”两种形式,苦腔用于表现幽怨、哀伤等情绪;欢腔则用于表达喜庆,二者在音阶、调式、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在经典代表作《恩仇记》中演员就曾通过运用慢板来表现人物巧珍内心的哀伤。“撩板”使用频率较少,速度与节奏相对自由,是慢板中的“苦腔”的叠句唱法,因此,腔调旋律也与慢板大致相同。“撩板”较为口语化,述说性较强,常用于表现大段唱词,与其他唱腔板式的最大不同在于“撩板”的起拍均在后半拍,即弱起,一般起穿插、过渡作用。

“二八板”是一种速度与节奏比“慢板”稍快的说唱板式,通常为“一板一眼”或“一板两眼”,即可作独立唱段,也常与“慢板”“流水”相连,从而推动剧情。“二八板”同属抒情性板式,喜悲情绪皆可表现。“直干二八板”的节奏、速度与“二八板”相同,既可为独立唱段,也可与其它板式相互转换,但其一般只用于表达欢快、喜庆的情绪。“尖板”的唱腔伸缩性较大,通常用于表现悲愤情绪,根据起板的大小不同,又分为大尖板和小尖板,常作其他板式的引导句。除了基础板腔外,“杂腔”和“辅音”也是曲沃碗碗腔所特有的,“杂腔”属曲牌体,多为艺人根据其他剧中衍生而来,保留自身特点不断发展完善,弥补基础唱腔的不足;“辅音”与孝义碗碗腔中的“二音子”和“尖音子”类似,也被称为“二音”,通常由女演员在演唱时通过真假声的结合形成“咦呀”花腔声。曲沃碗碗腔也同样使用“流水”“滚白”“介板”等基础板式,其中“流水”是曲沃碗碗腔中节奏最为紧凑、速度最快的板式。与孝义碗碗腔不同的是,曲沃碗碗腔不仅借鉴了蒲剧和眉户的音调,还在碗碗腔中融入当地民间音乐旋律的曲牌,创作了如“莲花落”“顶缸调”等曲牌唱腔,根据伴奏旋律的不同,又分为丝弦曲牌和唢呐曲牌。

三、结语

自古以来,山陕人民便交往频繁,碗碗腔发源于陕西,却在晋土大地上深深扎根。孝义碗碗腔和曲沃碗碗腔作为特定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其衍生背景有着独特的地域风格,孝义碗碗腔其最初的创作灵感来自孝义农村的真实生活,深受当地人文风情、民俗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当地历史文化的产物。民间文化不仅促进了孝义碗碗腔的产生与发展,更体现在其内在精神。除在舞台上进行演出之外,孝义碗碗腔还会参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大到婚丧嫁娶、小到岁时节日,当地百姓大都会请戏班来“闹场”,而这种以家户“请戏”的形式在山西其他地方碗碗腔的现今发展中未曾发现。

曲沃碗碗腔与孝义碗碗腔特有的家户“请戏”不同,曲沃当地自古以来便有农历七月二十二日“逢会”请戏的习俗,在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翼城县志·岁时民俗·七月》条中也写道:“……翼俗,城关商家均于是日用色布搭神棚,饰以鲜花,五彩门楼,极为壮观。沿街搭布台,唱皮人小戏,而大戏亦有之,至少不下十余台。市面游人往来观看,拥挤不前,颇为热闹。”[3]“逢会”习俗在民间流传近百年,由此可以看出当地民俗对曲沃碗碗腔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条件和经济市场。

20世纪60年代初,在全国戏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为了更好地促进当地戏剧的发展,也为了更适应观众需求,孝义碗碗腔和曲沃碗碗腔完成了从“皮影”到“真人”,“纱窗”到“舞台”的转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孝义碗碗腔在原本风格的基础上,对板式、唱腔、音乐调式、伴奏乐器等都进行了现代化改革。曲沃县碗碗腔剧团成立至今,经历了一代又一代表演艺人的传承,先后排演了众多山西经典戏曲故事,如《恩仇记》《赵兰英进京》《困铜台》《五花马》《莫愁女》等。随着孝义碗碗腔被列入非遗,相应的录音录像记录工程启动,系列丛书编纂,展示馆也已向公众开放。2011年,曲沃碗碗腔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沃碗碗腔与孝义碗碗腔同出一脉,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二者基于当地人民群众的民俗生活,使用当地地方方言,传唱着不同的民俗文化,碗碗腔作为民间艺术的典范,将传统戏曲艺人的艺术价值展现给观众,山西碗碗腔更是吸收了大量本土优质文化,汇聚了无限魅力。陕西碗碗腔的传入,丰富了山西皮影的内涵,使山西皮影无论从传播的广度还是速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姚亭秀.山西孝义碗碗腔曲牌音乐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5.

[2]赵黛明.吕梁山上的百灵鸟——访碗碗腔著名演员张建琴[J].中国戏剧,1999(3).

[3]孝義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孝义县志[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姚笑璇(1996—),女,汉族,山西吕梁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外戏剧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