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任务群”的语文单元作业设计

2023-03-28沈芸

关键词:任务群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

沈芸

摘要:基于“任务群”的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强调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根据任务群目标和学生特点,用大任务或项目统领单元学习,引领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情境,在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深刻理解、深度迁移并灵活运用所习得的语文要素,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具体路径为:聚焦目标,链接生活创设主题情境;加强规划,协同教学搭建任务框架;关注个性,以人为本设置任务分工;反思评价,依据结果调整作业设计。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单元作业

语文学习任务群以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以任务为导向,用若干学习项目,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等,引导学生在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基于“任务群”的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强调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根据任务群目标和学生特点,用大任务或项目统领单元学习,引领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情境,在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深刻理解、深度迁移并灵活运用所习得的语文要素,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下面以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具体阐述基于“任务群”设计语文单元作业的策略。

一、聚焦目标,链接生活创设主题情境

基于“任务群”设计语文单元作业,首先要确定单元作业的目标和主题情境。单元作业目标的确立要基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情,主题情境的设计则要系统思考是否涵盖语文要素,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括《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课文,分别节选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对应“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第三学段的学习内容,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和“学写读后感”,旨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清脉络,把握内容,体会人物特点,在口头交流和书面创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基于分析,教师将本单元作业目标和主题情境确定为:学校即将举办古典名著课本剧展演,请同学们通过动画片、连环画、影视节目、网络游戏等方式,了解四大名著;细读名著中的经典故事,读懂故事内容,感受其语言表达的特点;用自己的語言讲好这些故事,并通过讲剧本、角色大讨论、故事表演等沉浸式语言实践活动,产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提升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富有创意地表达的能力。

这样的作业目标和主题情境创设,首先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目标要求、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尤其是对第三学段学习内容的规定;其次,结合本单元“走进中国古典名著”这一人文主题,链接学生通过动画片、连环画、影视节目、网络游戏等了解四大名著的生活实际,并从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出发,创设“古典名著课本剧展演”这一单元作业主题情境,既尊重学生实际,又观照学科要求。

二、加强规划,协同教学搭建任务框架

基于“任务群”设计语文单元作业内容时,教师要深入研究与分析学情,围绕作业目标和创设的主题情境,选择适合的学习任务,搭建有效的活动支架,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基于“任务群”的语文单元作业特别要注重与教学的协同和一体化设计,即作业不能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还要发挥场地、时间等的优势,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真实问题能力的培养。本单元中,教师将教学和作业进行整体设计,形成如图1所示的单元任务框架。

为了助力学生更好地完成大任务——古典名著课本剧展演,教师分设三个小任务,并在每个小任务下各安排两个学习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任务推进过程中,课堂教学和单元作业承担的职责是不同的。如“好剧开演”这一学习任务以“制作公演海报”为其中一个活动载体,让学生在细致阅读与深入理解课本剧对应的作品的基础上,能够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公演的内容、人物等。课前,教师要求学生以查阅资料或采访等方式获取制作公演海报的相关资料;课上,教师组织交流,并指导学生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画面设计海报;课后,引导学生分组完成海报。受到课堂的限制,查找资料、采访他人、手工制作等活动显然需要在课后完成。但由于有任务驱动,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会反复温习课堂上教师的指导,会反复研读课文的精彩情节,脑海中会反复萦绕作品中的形象。由此,作业的完成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都将更加顺利。所以,在规划单元作业时,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和作业各自的优势,整体统筹目标、内容和实施形式,使之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共同保障任务群目标的实现。

三、关注个性,以人为本设置任务分工

基于“任务群”的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强调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支持学生主动探索,引导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特别强调在作业实施过程中基于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可选择性的作业,让不同基础、不同个性、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都能积极融入学习活动,得到最大可能的提升和发展。如“编剧讲剧本”这一任务中,教师安排了两个学习活动,一是“说明白来龙去脉”,二是“我想扮演这一个”。课堂上,在带领学生完成活动一后,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完成活动二。为了使这一过程更加顺利,教师引导学生分解出三项小任务:一是由课文到课本剧的改编;二是通过人物描写揣摩人物心理,并通过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三是准备表演道具。这是一项比较复杂的作业——导演、编剧、演员、道具缺一不可;每位学生要反复推敲故事内容,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掌握表现人物的动作技巧;彼此之间还要互相配合。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相应的任务,在不同层次的实践体验中感受学习的趣味,同时也增强自身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在设计基于“任务群”的语文单元作业时,要设置关注不同学生不同个性的合作任务,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适切的活动,获得最佳发展。

四、反思评价,依据结果调整作业设计

基于“任务群”的语文单元作业设计需要教师边实践边完善,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不断的总结与反思中逐步走向成熟。也就是说,基于“任务群”的语文单元作业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作业实施的过程中动态调整的。这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反思评价作业的设计。

反思评价的内容与作业的要求相呼应,一般可以从目标精准化、情境生活化、任务科学化、方案结构化、教学协同化、选择个性化六个维度,基于学生作业结果进行“设计—实施—反思—再设计—再实施……”,逐步使作业更具系统性与结构性。例如,本单元作业设计时,围绕“任务的科学化”这一维度,教师需要反思作业的难度是否符合学生实际。结合学生的作业结果,教师得出的结论是:在安排课前、课中、课后的作业时,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分工,分到导演和编剧的学生的作业难度相对较大。之后的设计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和作业任务类型,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把握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使其感觉到读中国古典名著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反复几次这样的反思评价后,作业的设计就更加科学。

综上,基于“任务群”的语文单元作业设计,能够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通过项目化的任务和活动,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获得不断生长。

猜你喜欢

任务群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
阅读课探微
体察文言语气,感知语言魅力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任务群教学:小切口,大世界
基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阅读教学策略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