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真菌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3-03-28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6期
关键词:艾滋病外周血真菌

李 姣

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二科 300193

艾滋病是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以持续发热、盗汗、呕吐及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且该疾病无法治愈,可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发展[1]。艾滋病患者机体免疫力较低,容易导致病原菌侵袭而发生感染,晚期艾滋病通常会并发真菌感染,真菌感染是艾滋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且有研究[3]发现,随着艾滋病发病率的增加,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随之增加,真菌感染程度严重者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有效分析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真菌感染情况、危险因素,对临床医生后续采取安全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住院期间真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仍需进一步对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真菌感染情况、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究。基于此,本文对12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患者住院期间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真菌感染的发生风险提供参考及指导依据,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真菌感染分为真菌感染组(44例)和非真菌感染组(76例),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纳入标准:艾滋病的诊断参照《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三版(2015版)》[4]中的相关内容,且经HIV确诊试验诊断为阳性者;真菌感染组符合《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5]中关于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未服用过抗真菌感染类药物者等。排除标准:合并肝癌、胃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疾病者;存在心、肾、肝等功能异常者,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且凝血功能受限者;患有精神系统疾病者等。我院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本试验设计。

1.2 方法 (1)真菌感染情况:根据我院门诊病历、电子病历系统统计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真菌感染的情况。(2)一般资料收集:收集并记录真菌感染组和非真菌感染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含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是否有侵入性操作、是否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是否进行口腔护理、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是否联用抗菌药物、有无系统抗病毒治疗、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D4+T淋巴细胞及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水平等。所有患者入院后采取空腹静脉血4ml,取2ml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用贝克曼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CD4+T淋巴细胞水平,另取剩下2ml离心15min(3 000r/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清TP、ALB水平。(3)真菌感染在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并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真菌感染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危险因素。

2 结果

2.1 真菌感染情况 120例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真菌感染44例,真菌感染率为36.67%。

2.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真菌感染组有侵入性操作、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未进行口腔护理、联用抗菌药物、无系统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占比高于非真菌感染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于非真菌感染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D4+T淋巴细胞及血清TP、ALB水平均低于非真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性别、年龄、BMI等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3 真菌感染在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侵入性操作、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联用抗菌药物、无系统抗病毒治疗、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低是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真菌感染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会进一步引发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以及黏膜损伤等,且真菌感染的发生,会进一步降低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病情进展,严重者可导致死亡[6-7]。120例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真菌感染44例,真菌感染率为36.67%,进一步说明了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真菌感染的风险较高。故有效分析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对临床采取针对性治疗及预防措施以降低真菌感染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发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真菌感染情况、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干预对策进行真菌感染,取得了一定临床研究成果。

本文结果显示,真菌感染组有侵入性操作、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未进行口腔护理、联用抗菌药物、无系统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占比均高于非真菌感染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于非真菌感染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D4+T淋巴细胞及血清TP、ALB水平均低于非真菌感染组,进一步说明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真菌感染可能与上述指标等有关。本研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侵入性操作、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联用抗菌药物、无系统抗病毒治疗、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低是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有侵入性操作会给艾滋病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而破坏了机体保护屏障,增加发生真菌感染的风险[8]。当艾滋病患者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时患者机体免疫及防御能力较弱,且机体清除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进而导致发生真菌感染的风险增加[9-10]。联用抗菌药物的艾滋病患者会增加病原菌的耐药性,同时还可导致菌群失调,使机体免疫能力受到影响,从而增加了发生真菌感染的风险[11]。无系统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缺少抗病毒的治疗,血浆中HIV病毒含量未得到控制,导致机体免疫系统不能得到有效恢复,进一步增加了发生真菌感染的风险[12]。而艾滋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CD4+T淋巴细胞在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其水平与艾滋病患者免疫力成正比,因此患者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低说明存在免疫功能异常的现象,导致发生真菌感染的风险较高[13-14]。因此,临床医生可对艾滋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及干预措施以将降低住院期间发生真菌感染的风险,如减少侵入性的操作、适当的营养支持及健康锻炼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等。

综上,真菌感染在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有侵入性操作、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联用抗菌药物、无系统抗病毒治疗、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低等,临床针对伴有以上情况的患者可给予相应的治疗及干预措施,以降低发生真菌感染的风险。但本文结果可能因研究样本量较少的不足之处,而使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因此临床可将研究对象进一步扩大来分析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猜你喜欢

艾滋病外周血真菌
《 世界艾滋病日》
高等大型真菌与人类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真菌造房子
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高效降解纤维素真菌的筛选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