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院13079例放射体检标本职业照射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外周血细胞的影响
2023-03-28雷美菊
雷美菊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湖南省长沙市 410007
职业照射是指职业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职责内所受到的辐射照射,即俗称电离辐射[1]。多项研究表明,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定向力障碍、腹泻等常见临床症状,会增加癌症发病风险,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3]。因而,针对长期接触低剂量辐射的放射工作人员,需加强体检工作,定期接受相关检查,动态掌握此类工作人员的机体健康状态,以便于尽早给予干预治疗,降低电离辐射对其机体的损害。随相关研究的深入,发现电离辐射会致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减少,部分人群伴有血小板、血红蛋白、全血细胞的下降,且可能会导致质的变化,如核固缩、核溶解及染色体畸变等,微核率显著增高[4]。但不同地区、不同职业对辐射防护措施的要求、监管力度等存在一定差异,职业照射对工作人员机体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本研究拟针对本院的13 079例放射体检标本,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外周血细胞异常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的探讨分析,以期对放射工作人员防护措施的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的13 079例放射体检标本为研究对象。此13 079例放射体检标本分别对应13 079名放射工作人员,其中男7 023名,女6 056名,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0.04±4.23)岁。研究对象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纳入标准:(1)符合《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5]中职业照射岗位标准;(2)基本资料齐全。排除标准:(1)已参与其他实验研究者;(2)已确诊有肿瘤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3)有自身免疫性疾病;(4)本研究前即存在严重感染性、传染性疾病;(5)本研究前1个月内,接受过影响细胞、染色体形状、数目的治疗。
1.2 方法 调查统计13 079名放射工作人员的基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年限、职业类型、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等。
对13 079例放射体检标本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外周血细胞检测,方法如下:(1)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查。将0.55ml血液样本接种于培养瓶内(无菌条件),于37℃恒温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型号BPH-9162)培养72h后,经低渗—固定—涂片—Giemsa染色等基础操作后,在高倍镜(蔡司,型号primo star)下,对100个胞质完整、染色体形态清晰的淋巴细胞进行观察。微核诊断标准:微核呈椭圆形、圆形,边缘光滑,主核与嗜色性一致或略浅,同主核分开、游离在细胞质,可见各自核膜(同主核相切),<主核1/3。微核率>8%为存在异常。(2)染色体畸变检查。将0.55ml血液样本接种于培养瓶内(无菌条件),于37℃恒温箱培养52h后,加20μl 10μg/ml秋水仙素,经低渗—固定—制片—Giemsa染色等基础操作后,获取一定数目且分散良好的中期细胞(有丝分裂),统计记录染色体畸变数目、类型及相应的细胞数。染色体畸变类型:双着丝粒、着丝粒环、断片、微小体。畸变率>3%为存在异常。(3)外周血细胞检测。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希森美康,型号Xn-20A1)进行血细胞计数,血细胞计数参考范围:红细胞男性(4.5~5.5)×1012/L、女性(4.0~5.0)×1012/L;血红蛋白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白细胞(4~10)×109/L;血小板(100~300)×109/L。
1.3 观察指标 (1)比较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外周血细胞检出结果。(2)比较工龄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外周血细胞的影响。(3)比较职业类型、吸烟史、饮酒史、肿瘤家族史对放射体检标本检出结果的影响。(4)比较不同职业类型者的染色体畸变情况。(5)放射体检标本检出结果异常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外周血细胞检出结果 13 079例放射体检标本中,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出568例,占比4.34%;染色体畸变检出678例,占比5.18%;外周血计数异常检出385例,占比2.94%。
2.2 工龄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外周血细胞的影响 工龄>25年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外周血细胞计数异常率显著高于工龄≤5年、>5年且≤15年、>15年且≤25年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工龄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外周血细胞检出结果比较[n(%)]
2.3 职业类型、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对放射体检标本检出结果的影响 比较有吸烟史、饮酒史与无吸烟史、无饮酒史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外周血细胞计数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应用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外周血细胞计数异常率高于汽车生产、铁路集团、其他职业人员,有肿瘤疾病家族史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外周血细胞计数异常率高于无肿瘤疾病家族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职业类型、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对放射体检标本检出结果的影响比较[n(%)]
2.4 不同职业类型者的染色体畸变情况 医学应用者染色体畸变类型为断片、双着丝粒的人数多于汽车生产、铁路集团、其他职业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职业类型者的染色体畸变情况比较[n(%)]
2.5 放射体检标本检出结果异常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放射工作工龄>15年、工作类型为医学应用、有肿瘤疾病家族史这三种因素均为放射体检标本检出结果异常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586、3.228、2.812,P<0.05)。见表4。
表4 放射体检标本检出结果异常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职业照射有诸多放射职业危害,已有研究表明,诸多癌症的发生同职业照射有关,且电离辐射对胚胎、造血系统也有明显损害[6]。为降低职业照射对相关工作人员生命健康的损伤,我国已出台相关监督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单个工作人员1年内触及电离辐射有效剂量应<20mSv,若≥20mSv且<50mSv需对照射进行审查,有效控制工作人员接受电离辐射的剂量。加强相关监督管理,建立个人剂量档案,有效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期体检。
近年来,随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相关研究的深入,发现射线会作用于生物体,射线进入机体后,部分或全部能量会以电离—激发形式转移到机体,使机体组织获得能量[7]。异常能量的摄入会破坏机体内环境稳态,致机体发生分子水平变化,诱发生物大分子损伤。如致核酸、蛋白质等物质因电离—激发,出现化学键断裂、碱基损伤、活性降低,进而诱发一系列疾病。或致线粒体、内质网、质膜等物质的膜系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进而致生物体出现代谢障碍[8]。其次,射线还可能会作用于机体内水分子,致机体出现不稳定高能态、化学键断裂,诱导氢自由基、氢氧自由基大量释放,诱发炎症反应,加重机体损伤程度[9-10]。因而,从事与辐射照射相关工作的人员,需重视日常体检工作,动态掌握职业照射对机体的损伤,以便尽早接受早期干预治疗。本研究对院内13 079例放射体检标本进行进一步对比探析,研究数据表明,工龄>25年放射工作人员、医学应用工作人员、有肿瘤疾病家族史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外周血细胞计数异常率更高,医学应用者染色体畸变类型为断片、双着丝粒的人数更多;放射工作工龄>15年、工作类型为医学应用、有肿瘤疾病家族史这三种因素均为放射体检标本检出结果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一系列结果说明,职业照射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外周血细胞计数异常有关。这可能是因为:(1)射线作用于人体后,电离—激发作用会直接导致生物大分子损伤,造成细胞微细结构的损伤和破坏。淋巴细胞增殖、分裂过程中,辐射作用会增加滞留染色体断片或整条染色体形成,导致微核的发生。(2)染色体主要由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组成,辐射不仅会引起核酸损伤,辐射能量的异常吸收还会对内环境稳态造成直接影响,致化学键断裂或使蛋白质交连、聚合,进而影响蛋白质功能,核酸、蛋白质结构、生物作用遭到破坏,会直接导致染色体畸变。随工作年限的增加,辐射剂量的增多,细胞代偿修复、再生造成严重损伤,最终导致外周血细胞计数出现异样。若工作人员有肿瘤疾病家族史,携带有突变基因,辐射作用会增加突变基因量,致机体受到严重损伤。
综上所述,工龄>25年、职业类型为医学应用、有肿瘤疾病家族史是导致放射工作人员出现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外周血细胞计数异常的危险因素,长期职业照射可能会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外周血细胞计数异常,致工作人员机体受到严重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