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蝴蝶效应”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3-03-27柴菁铭张熊玲

理论观察 2023年11期
关键词:蝴蝶效应高校思政教育分形

柴菁铭 张熊玲

摘 要:本文以分形原理为视角,科学分析“蝴蝶效应”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原理,即归纳总结教师形象、教学载体、个体事件三方面可能引发的结果,并对每个方面的初始条件及数个关键分形进行梳理,分别施加影响和控制,使原本非线性的变化方式渐渐收敛,最终引发正向积极的“蝴蝶效应”。这种具备程序性、系统性的应用方法,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蝴蝶效应”;高校思政教育;分形;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11 — 0056 — 0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上明确指出:“探索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个“实效性”,笔者认为是高校学生在接受过教育后,受到了正确的引导,并且引发一系列正向积极的连锁反应,即思政教育的

“蝴蝶效应”。

一、“蝴蝶效应”的基本内涵及启示

(一)“蝴蝶效应”的由来

“蝴蝶效应”理论源自气象学领域,由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Lorenz,Edward Norton)提出。1963年,试图以计算机运算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

确性,然而,他在一次试验中发现将初始值0.506精确到0.50612,小数点后四位的细小差别,在不加控制任其发展的情况下,最终得到的结果却千差万别。这一现象被爱德华·洛伦兹用富有诗意的蝴蝶来比喻,他在演讲和论文中称:“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数月后德州的一场飓风。”[1]这就是“蝴蝶效应”的由来。

(二)“蝴蝶效应”及分形原理的内涵

1963年,爱德华·洛伦兹通过反复的实验意识到长时期的气象现象不可能被准确无误地预报,原因是初始条件的轻微改变,传播过程的非线性就会发展为数个分形,分形再经过非线性传播,又会发展为数个新的分形,以此类推,层层叠加,最终导致事物的发展变成了混沌且不可预知。在洛伦兹对“蝴蝶效应”的比喻中,蝴蝶轻拍翅膀是初始条件,引起周围空气发生变化、微弱气流的产生等是一系列连锁反应中的数个分形,导致数月后德州的一场飓风是最终经过无数分形之后产生的巨大变化。

因此,我们可以将分形定义为经过非线性反应之后产生的新事件、新情况,“蝴蝶效应”可以被定义为初始条件通过非线性的方式传播引起一系列分形,最终由分形堆叠导致终期结果产生的巨大变化。

(三)辩证地看待“蝴蝶效应”

多数人对“蝴蝶效应”的理解陷入了两个误区。第一,由于其非线性的传播方式,故而认为“蝴蝶效应”是不可捉摸的,甚至陷入了不可知论和相对主义的误区;第二,由于“蝴蝶效应”造成的结果是巨大且难以控制的,故而相关研究多集中于防范其危害上,甚至有种“谈虎色变”的味道。

部分学者对以上两个误区进行了批判。物理学博士张天蓉在其《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一书中认为,分形是可以被捕捉的,“蝴蝶效应”其实是由无数个分形所构建的“确定性”混沌。数学家本华·曼德勃罗(Benoit B. Mandelbrot)更是認为分形是可以被控制的,在爱德华·洛伦兹提出“蝴蝶效应”后,就提出将分形原理运用于各学科之中,以解决各门学科的系统性、应用性难题。

笔者认为,我们需要用辩证眼光看待“蝴蝶效应”,不仅要意识到逆向“蝴蝶效应”可能产生的巨大危害,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防微杜渐,更要利用正向积极的“蝴蝶效应”来扩大成效,在高校思政领域中,应用分形原理诱导正向积极的“蝴蝶效应”产生,即从控制高校思政教育的初始条件入手,有计划地选择和影响形成过程地数个“关键”分形,促使每个分形最大程度地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发展,使原本非线性的传播方式渐渐收敛趋于线性,最终取得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获得“蝴蝶效应”分形之美。

二、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蝴蝶效应”

(一)教师形象可能引发“蝴蝶效应”

“教师形象是由人们对于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期待与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认同与实践构合而成的。”[2]不是单纯的课堂形象,而是由多方面因素在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印象。教师形象主要包括:第一,外在形象。指一个人的仪容、仪表、仪态形成的直观印象。第二,知识形象。指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人产生的某种心理印象,是内在知识与语言表达的统一。第三,道德形象。指思想品德、思想意识、道德行为方面给人留下的某种心理印象,是内在道德与外在行为的统一。高校思政教师的道德品质是学生最好的学习榜样,不良的道德形象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消极的“蝴蝶效应”,具体表现为:不良的道德行为——个别学生的模仿——群体的模仿——群体中道德氛围的变质——失败的思政教育,反之亦然。

(二)网络媒体使用可能引发“蝴蝶效应”

随着科技的进步,类似微信、QQ、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已被当前大学生广泛使用。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3],在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3.7%,超过了2.4亿,其中大学生更是将近100%。由于网络属于匿名空间,“很多大学生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在网络媒体中“不负责任”地宣泄着各种情绪,他们不再感到孤立,在网络的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同盟者”[4]。网络空间中如果出现了不良舆论,经过层层传递,最终可能会导致很小的不良舆论像加了“水”般膨胀。

(三)个体事件可能引发的“蝴蝶效应”

高校的个体事件可能通过量的积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蝴蝶效应”,以江西某学院群体性事件为例:2017年6月25日,该学院的数千名大学生因不满学校滥收费用,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参与人数多达2000余人,燃烧横幅、捣毁校车、超市等公共设施,后经市委与学校主要领导在现场作学生的思想工作,满足其相关要求后,事情才得以平息。这次事件源于学校未退还毕业生预交的200元水电费,本应属于个体事件,但未引起相关职能部门足够的重视,毕业生多次找院方解决未果产生不满情绪,这种情绪慢慢积累后发生变异并迅速扩散,从个别毕业生影响全体毕业生,从全体毕业生影响全体学生,个体事件最终通过量的积累引发了群体性事件。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蝴蝶效应”可能从教师形象、教学载体、个体事件中产生,“蝴蝶效应”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最终效果是辩证的,需要我们找到妥善运用该效应的方法和路径。

三、“蝴蝶效应”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路径

(一)提升高校思政教师形象,引发正向积极的“蝴蝶效应”

高校思政教育者的教师形象主要由外在形象、知识形象、道德形象三个部分构成,教师形象对思政教育的影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外在形象在初期阶段的影响最为明显,它的成功塑造能够形成良好的初步印象,但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而慢慢减弱。知识形象主要影响教育的中期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后,学生对外在形象的关注会渐渐转移到对课堂和知识的关注上。此时,具备深厚知识功底和优秀专业技能的高校思政教师最容易受到学生的尊敬。道德形象在后期阶段的影响最为明显。在长期的授课以及与学生的交流中,道德形象会慢慢建立并产生比外在形象、知识形象更为深远的影响。有道德、素质高的教师,会在学生群体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并受到广泛的尊重,其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对学生一生都会产生深远影响(见图一)。

对应分形原理。外在形象的塑造是初始条件。在此阶段,我们应在仪容仪表及表情、肢体语言等方面做好工作。第一,教师仪容着装应得体。“当前仪容着装已经成为一门艺术和文化,它透射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仪容服饰应随情景而有所变化”[5]。不同的思政课也应更换不同的着装,如讲解中共党史时着正装,容易将学生带入历史的情境中;哲学与人生课着休闲类服饰,更容易塑造轻松交流的氛围;新史民宗课可着带有民族风格的服饰,少数民族学生会增强对教师的认同感。第二,面部表情及肢体语言应得体。面部表情塑造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氛围和意境,肢体语言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9]。面部表情应注划分情景,讲历史课时凝重,讲解心理课时放松,讲解哲学课时自然,讲解道德课时深情,要根据讲课的内容进行切换,同时注重眼神的交流。

知识形象的塑造作为分形一,在教学的中期发挥主要影响,建立学生对思政知识的兴趣和探知欲。古语“耳濡目染,以陷溺其良心而不自知”“耳濡目染,不学以能”指的就是人与人长时间接触时,会对彼此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理,教师深厚的知识储备也会使学生渐渐产生探知欲。如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时,辅以大量历史知识能够将理论生动化;讲解《哲学与人生》时,多以教师亲身经历为例能够更大程度引起学生共鸣。为了成功塑造分形一的知识形象,需要教师在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素材的积累,并且及时将素材转化为讲解材料。

道德形象的塑造作为分形二,在教学的后期发挥主要影响。第一,不断自身的道德修养。加强道德修养是漫长的过程,是教师对学习、工作、生活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从量变发展到思想、行动质变的过程。第二,言行一致、言出必践。教师不做工作一套、生活一套的“两面人”,不轻易对学生许诺,对学生许诺前应考量自身的兑现能力,对学生许诺后应兑现。第三,当好管理者的角色,如积极在各类學生活动、比赛中担任评委、嘉宾并精彩点评,这些行动都会给学生留下一种权威印象,从而服从该教师的管理,甚至对教师的道德品行进行学习模仿。

通过在初始条件、两个分形中所做的工作,学生会逐步产生对教师的好感,对知识的兴趣、探知欲,随之又会引起学生对师德品质的模仿,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对自身“三观”的正确塑造等连锁反应,引发正向积极的“蝴蝶效应”(见图二)。

(二)充分发挥教学载体的作用,引发正向积极的“蝴蝶效应”

“网络舆论如果处在蝴蝶效应的支配下,大致会经历显现期、成长期、演变期、爆发期、降温期和长尾期等”[6]。应将六个时期作为六个分形,分别在其中做好工作。

分形一:在显现期引起学生对某一事件的讨论。以地震事件为例,在地震发生时,学生会关注地震这个突发事件,教育者应顺势而为地在网络交流平台中发布地震中的灾难性图片和此次事件中的伤亡统计等相关内容,引起学生讨论。

分形二:在成长期扩大事件对学生的影响。这一时期应充分发动学生干部对事件进行讨论,增强事件热度。

分形三:在演变期引起学生对教师想要传达教育内容的思考,如在学生广泛开始广泛关注地震这一事件时,适时加入解放军抗震救灾不惧艰险、不畏牺牲的图片;同时,组织管理者对图片进行评论及相关讨论,以产生心灵碰撞。

分形四:在爆发期继续“推波助澜”,促进事件及教师想要传达教育内容的影响最大化。

分形五:在降温期延长衍生体对学生的影响。在降温期,学生对事件的关注度开始下降,表现为群内讨论和评论的次数大大减少,学生情绪恢复平静和理智等特征。教师需要在这一时期尽量延长事件及教师想要传达教育内容对学生的影响,促使其形成长期记忆。

分形六:在长尾期适时唤醒潜意识。学生在长尾期对事件几乎不再关注,教师要适时将之唤醒并加以巩固,如课堂教学可适当以抗震救灾为例;举办地震周年纪念活动,将活动照片上传于群文件、群相册中,学生即使毕业后翻看图片,仍然会回忆起当时的心灵感悟,寓思政教育于一生(见图三)。

(三)从个体影响引发正向积极的“蝴蝶效应”

在“蝴蝶效应”的支配下,个体影响会逐步演变为群体性影响,需要高校思政教师做好关键个体选择、关键个体转化、关键个体带动群体效应三方面的工作。关键个体指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能成为实现教育意图的关键因素,衔接教师和学生群体关系的个体学生,一般是指具备良好的外在形象,独特的气质及行为方式,在学生中有较高威望的学生。

分形一:主动沟通交流。关键个体一般具有独特的性格、独立的观点、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教师应注意观察其思维方式,充分了解其兴趣爱好,在交流时先以其兴趣点打开话题,再以其思维方式进行交流,逐步建立师生情感。

分形二:建立“期待感”。不论关键个体有怎样的特性,只要对他们充满期待,就会使其受到鼓舞,进而激发出潜在的能力,“他们会变得更加自信,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7]。教育过程中一个眼神、一抹微笑、一个小任务,以及平时交谈中肯定的话语,都能使其感到自己被期待着,他们会不断地上进,像“登门槛”般不断地努力,一步步地力求唤回更多的支持与期待。

分形三:运用暗示的效果。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高校思政教师应以间接、含蓄的方式对个体进行诱导,使其产生积极的心灵感悟,并不断转化自身的思想认识,如运用“吃一堑长一智”和“绊脚石乃是成功的进身之阶”两句话在关键个体经历失败而备感沮丧之时,会使其感觉到一种心理安慰,觉得失败并非那么可怕,反而是最终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助力,而重塑信心,奋斗不止。

分形四:充分发挥榜样的效力。雷锋和郭明义,他们都是不同时代不同岗位上的英雄,他们因自己的卓越行为而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每个学生都会有一种“英雄情结”,希望在成就这种愿望中获得社会的认同。关键个体比一般学生有更远大的理想抱负,他的这种情结也会相对更浓厚。大力宣传榜样的事迹会使他们形成深刻的内心感悟,从而为追求榜样般的认同而不断学习和进步。

分形五: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对关键个体的言行进行引导,像“修枝剪叶”般不断纠正分支和偏差,促使其形成符合教育预期的、规范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关键个体的思想行为经过转化后,能够成为良好的教育教学辅助,使教育的效果产生广泛的群体效应。

分形六:树立关键个体的权威性。在群体中,有两种方式能够有效达到这种效果。第一,适当授以权力,但教师要能驾驭这种权力,如举行群体活动时,可让关键个体担任某些环节管理者和执行者,充当教师角色的“部分”职能;第二,对关键个体的优秀行为进行大力宣传,扩大影响力,如做好人好事时,不吝惜对其夸奖的言辞,树立群体学习的榜样。

分形七:建立网络化的管理模式。以关键个体为核心建立数个小团体,以小团体带动大群体,思政教育的传导机制由教师——关键个体——小团体——大群体几个环节而形成,教育目的通过影响关键个体而逐步实现。最终,使群体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正向积极的道德风气,在相互促进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见图四)。

〔参 考 文 献〕

[1]张波.中国现代服务业地区差异与集聚发展的实证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9:76.

[2]阮成武.教师专业形象的价值取向与现实建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06):21-25.

[3]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67亿[OE/BL].(2023-03-06)[2023-03-06]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30306/bf79be4e32b548ee9b63120

ebf4dcc78/c.html

[4]韩立新,霍江河.蝴蝶效应与网络媒体生成机制[J].当代传播,2008(06):64-67.

[5]舒浩珍.現代教师形象设计初探[J].教育初探,2006(09):103-105.

[6]韩立新,霍江河.蝴蝶效应与网络媒体生成机制[J].当代传播,2008(06):64-67.

[7]胡佳昕,李玫.教师道德形象的塑造[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5(03):147-148.

〔责任编辑:丁 冬〕

猜你喜欢

蝴蝶效应高校思政教育分形
感受分形
分形之美
分形——2018芳草地艺术节
分形空间上广义凸函数的新Simpson型不等式及应用
你知道『蝴蝶效应』吗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家庭教育中的“蝴蝶效应”
家庭教育中的蝴蝶效应:不纠小过到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