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析谈共产主义社会人性观

2023-03-27徐丹丹

理论观察 2023年11期
关键词:乌托邦共产主义人性

徐丹丹

摘 要:《共产党宣言》诞生至今,经历了各种社会思潮的唇枪舌剑与激荡碰撞,见证了国际社会的跌宕起伏和风云变幻。170多年来,改变的是生产力发展下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不变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引人类社会的历史向度。马克思主义是立足现实的科学真理,历史越是向前,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发展进程的论断与阐释就愈加清晰。针对“共产主义违背人性”的污名化言论,一方面要基于历史维度去认清共产主义社会人性的本质,从人性第一需要、社会人的重要特征、对个体的态度、人性缺陷、理解人性“爱”的角度对共产主义社会人性予以纾疑解读;另一方面,要基于现实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现人性解放的追求中展现出推动时代发展的多重价值,从而驱除对马克思主义的诟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乌托邦;人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11 — 0038 — 06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精准概括,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行稳致远的科学理论武器。然而,面对社会主义大国的崛起,面对21世纪马克思主

义的真理性日显,西方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抨击甚嚣尘上。给马克思主义扣上一个“乌托邦论”的帽子,是西方国家抵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惯用伎俩,而这种“马克思主义乌托邦论”的判断显然是错误的,对于这一伪论断的驳斥还需从认识“乌托邦”谈起。

“乌托邦”衍生于16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著作《乌托邦》之简称。在书中,作者虚构了一个美好的公有制社会——乌托邦。实行平均分配,人人都过着富足的生活。”[2]然而,莫尔笔下的拉斐尔·希斯拉德所经历的乌托邦国家迄今为止都没有真正出现过,这般完美的社会只不过是作者对美好社会的虚构和畅想。因此,“乌托邦”逐渐引申指世界上还没有的地方,“后来借指不能实现的愿望、计划等”[3]971,也逐渐成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代称。空想,顾名思义,是一种“脱离现实的不切实际的想法”[3]517,将马克思主义归类为乌托邦论,实质上就是指责马克思主义脱离事实,认为其对共产主义社会

的设想是无法实现的。这样的指责真的是科学合理的吗?笔者将针对其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论点加以驳斥。

一、共产主义违背人性—对马克思主义的误判

马克思主义乌托邦论者们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攻击的根本论点在于他们认为共产主义是违背人性的幻想,认为共产主义“这种出奇幼稚的憧憬源自对人性的轻信”[4]。基于这样的论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论者们得出这样一个判定:马克思主义是无法实现

的乌托邦式的梦想,他们认为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是脱离现实的,而脱离实际的原因就在于其违背了人性。这一谬论以及它的系列阐释有很多明显的漏洞,这些漏洞足以证明“共产主义违背人性”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深深误读。

(一)谬论存在的逻辑矛盾:马克思主义完美无瑕VS马克思主义存在缺陷

关于“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论”和“共产主义违背人性”的误判存在着两个经不起推敲的逻辑矛盾。其一,从“乌托邦”一词的源起来看,莫尔笔下的乌托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与“完美”画上等号。既然“乌托邦”意味着完美无疵,那么“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论”这一说法就是存在逻辑矛盾的;如果马克思要实现的社会是乌托邦,那它就应该是至善至美、天衣无缝的,为什么又要来抨击其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违背人性且有种种弊端呢?其二,马克思主义的批评者既指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含糊不清,又抨击马克思主义为人们勾勒了一个不切实际的乌托邦蓝图,这明显也是自相矛盾的。既然指责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具体描述,甚至有些人指责他们的理论过于模糊,又为何同时指责他们描绘了乌托邦蓝图?没有资料能够有力地证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模样作出过详尽描述。更何况,马克思还对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到来的条件作出过明确说明①,既要求生产力高度发达,也要求社会财富极大丰富和人本身自由全面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论断的客观依据: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致命的利益冲突

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必将到来”的论断源自从现实社会中洞察到的致命的利益冲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期的社会考察中看到了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有足以孕育共产主义社会的胚胎,或者说是找到了现实的种子;同时,他们也找到了实现社会变革的科学方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暗自滋长着的、不可消灭的、致使社会冲突和对立产生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其中本身就包含着孕育共产主义社会的胚胎。恩格斯还指出,社会主义的到来不是随机也不是毫无预见的巧合,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②同时,他也指出了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现实中的表现即为两大阶级的对立。③这也就说明,这般无法根除的矛盾必然会引发阶级的冲突与抗衡,带来的结果就是社会形态的更替,并最终迈向共产主义社会,这无疑是历史发展不可逆的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不应该束手待毙,而是要进行坚决的斗争。由此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阐释不仅有理、有据,还指出了暴力革命之策,这是一种科学的預测,而非不切实际的空想。

(三)马克思主义聚焦当下:共产主义新社会源自对现实的判断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出现的共产主义新社会是从当下的社会现状中推断出来的,是立足现实的,因而也是切实可行的。④所有未来社会的可能性都要基于现实条件出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称得上是“科学”,因为它首先是置于现实基础之上的。恩格斯还明确指出,共产主义不是教义,而是从现有的事实出发的现实运动。⑤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更关注实现一个真正美好的未来所必需的物质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共产主义和以往的运动存在质的差别,它不仅致力于推翻现存的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并且勇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去开创新的社会关系,同时它还具有经济的性质,能够创造出革命所必要的物质条件。⑥恩格斯在《马克思和洛贝尔图斯》中也说明了共产主义理论的基础是客观的经济规律,他指出,共产主义诞生的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的腐朽和日渐崩溃⑦,资本主义社会不可根除的社会矛盾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真正杀手,也是迎接共产主义到来的有力推手,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共产主义运动胜利的重要物质基础。

(四)马克思主义超越现实: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样子留有未知

马克思和恩格斯坚信共产主义必然会实现,却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样子保持沉默。保持沉默的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未来”意味着不曾出现、尚未发生,倘若具体、明确地妄断未来很可能陷入宿命论,这显然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有很多对未来社会的想象,这些对理想社会的描述要么是脱离现实,要么就是缺乏科学根基。“通常来说,一个社会只有在物质、社会、精神三种需求同时得到满足,只有人、社会、环境之间达到真正和谐时才能称其为理想社会。”[5]在马克思看来,真正能够吸引人的观念都来自人们日常生活的实践,理论源于实践也必须服务于实践,应该聚焦现实的政治斗争。鉴于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只是从理论上阐述并预计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前景,但并没有描述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样子,也没有判定共产主义社会到来的具体日期,而是潜心剖析现实社会,科学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提供科学理论与实践支撑。由此可见,共产主义理论立足现实,致力于突破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阴霾,同时,它又超越现实,不囿于眼前社会矛盾,是能够真正指引当下和未来的科学理论。

(五)馬克思主义承认人性: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意味人性的泯灭

基于对人性的认知,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可能性,也认识到其过程的曲折性。由于处在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刚脱离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它在诸如思想道德、精神文化、经济状况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有旧社会的影子①,故而,它不是完美无瑕的社会,还充斥着很多人性的弊端,在人性完善的道路上还存在很多的曲折。但毫无疑问,共产主义社会是绝对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尤其是发展到高级阶段,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情况下,人性中存在的一些道德缺陷是可以得到弥补和消除的。因为物质条件提升的同时人们的精神境界也在提升,随着劳动在人们生活中由被动从事变为主动需要,人们告别了生产力的落后和物质财富的匮乏,也就失去了导致贪婪、自私、物欲、懒惰等道德缺陷的根源。并且,社会制度并不是建立在个体“善”或“恶”的基础之上,共产主义社会并不能完全根除人性弊端。共产主义之所以比资本主义好,是胜在制度的好,在那里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极度不平等、没有激烈竞争、没有无穷无尽的贪婪和欲望,因为这些弊端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下失去了存在的条件。

二、共产主义社会中关于人性的几点阐释

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没有否认人性,也没有漠视人性。恰恰相反,马克思看到了物化生活状态下人性的弊端,以及工人阶级遭受奴役的痛苦,从而更渴望解放人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中的人的本质之所以存在,在于人置身于社会中,人性也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够体现。②并且,在谈到人性的问题上,必须承认人的社会性;马克思从来都是在社会中去认识和考察人性的,共产主义社会也不例外。

(一)人性的第一需要:物质生存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人首要的或者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物质生存条件,这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历史前提。③相比于人之外的其他动物而言,人除了与它们共有的生理需要(即,人的自然性)之外,还有劳动、社会、精神、发展等需要(即,人的社会性),人所特有的需要体现了人的社会性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必须向资本家献上自己能够创造财富的劳动,无可奈何地遭受剥削和压迫,是因为工人阶级作为被统治阶级首先要满足自己的物质生存条件而别无选择;而无产阶级终将通过暴力革命去实现反剥削反压迫斗争的胜利,也归因于资产阶级长期的、遥无止境的贪婪导致无产阶级的基本物质生存条件得不到满足,人性无法真正实现自由解放。只有物质生活资料从“按劳分配”逐渐发展到“按需分配”,人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才能有机会满足人性更高层次的需求,才能到达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境界。因而可以说,实现共产主义是适应人性发展的客观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对人性发展需要拥有充分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得出的客观结论。

(二)社会人的重要特征:个体之间存在共性

马克思认为人与人之间有共同的人性,这一点可以理解为马克思所说的个人是“类存在物”,唯有现实的个人成为社会的存在,社会力量作为整体,个人力量作为整体中的一部分,并且没有政治力量妨碍,人的解放才能真正实现。④由此可见,马克思认为个体人性中存在共性,并且这些共性是人类实现解放的一个重要前提。此外,马克思还指出,研究人的本性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化与发展,要建立在先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的前提之上。⑤这里的“人的一般本性”就是指人的共性,是因为社会的人存在共性,才能将作为个体的人的自身固有力量组织成社会的共同力量,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正如唯物史观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般,这里的人民群众就是个人作为“类”而存在的,推动历史的发展体现了人的一般本性。正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共同的人性,不同个体的力量才能结合成社会力量,才能怀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去使人与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成为可能,也使全球不同民族的人民可以打破差异和界限而取得不同程度的合作与交流。这一观点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中得到了继承、发展和升华;正是因为个体之间存在共性、人性本质中存在共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人类世界才有了自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双重基础。

(三)对个体的态度:关注个体且尊重个性发展

毋庸置疑,马克思是相信人性的。因此就产生了这样一种批评的声音:人有需求、有欲望,如果马克思承认人性的这些特点的话,他又为了实现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不是就会遏制一些个体对自身需求和欲望的追求呢?简单来说,他们就是在污蔑马克思主义漠视个体、遏制个性发展。对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应承认且相信人性,要发挥人性中的共性力量,同时又要尊重个性需求。马克思主义全部的政治目的就是要实现所有个体的自由繁荣。在共产主义社会依然尊重个体的发展,只是在这种社会状态下,个体与社会二者之间会有一个平衡。首先,马克思主义竭力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全人类的解放必然包含着个体的个性解放。人是个体,同时也是总体,尊重个体是人性解放的重要前提,倘若个体的个性发展遭受阻碍,那么由个体组成的人类总体获得解放就是天方夜谭。其次,共产主义社会终将到来,但它不是建立在个体的善的基础上,而目前共产主义社会尚未到来也不是因为当前个体中存在的恶的原因导致。社会形态更替的本质原因在于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使然;某个个体的缺陷并不会阻碍历史总体进程。此外,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基本特征的描绘中可以看出,生产力水平、物质水平、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足以消释个体中存在的不合理欲望,因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将会实现目前社会中无法消灭的种种矛盾的根本性解决。①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体与社会能够达到一个平衡与和谐的发展状态。

(四)承认人性缺陷:变革与教育促进人性完善

马克思承认人性,并且承认人性的缺陷,尤其是個体展现出的缺陷,但这些人性的缺陷并不会威胁共产主义社会的整体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制度建设比较完善,因此个体人性的弊端就不会对社会整体造成威胁。那么,何种途径去保证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建设的完善?在这里,有两个重要的关键词,即“变革”和“教育”。变革与教育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我们人性本身有需要、有欲望,人性的这些固有特点说明了人是一种有劳动需求的、开放的、发展的、未完成的生物。既然如此,我们为了实现个人和集体的发展就会寻求突破,会通过变革和接受教育来获得提升,以满足我们人性的需要。教育是促进变革有效的辅助手段。恩格斯曾指出,工人有强烈的反抗意识既“归功于他所受的教育”,又“归功于他没有受过教育”。②“归功于他所受的教育”是指通过教育让工人阶级看清资本家贪婪自私的嘴脸,“归功于他没有受过教育”是该庆幸工人没有被资本家为维护私有制的教育所蛊惑。可见,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变革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当工人阶级迎来了完全的胜利,当共产主义社会得以确立,劳动力的素质会得到大大提高,这时社会依然需要变革,只是这种变革不再需要暴力革命,教育成了变革的主要手段。尤其在物质财富没有充分涌流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需要以社会分工的方式去进行社会生产,教育将会帮助人们摆脱分工给他们带来的片面性。③教育是社会变革的必要条件,并且教育可以弥补人性的缺陷。

(五)关于“爱”的观点:人性的“爱”在于人与人之间相互成就

共产主义社会中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成就”是爱发展的最高境界,而实践是人性中的“爱”得以生发的本质原因。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要认识真正的“爱”,并且让“爱”在社会中自由地迸发,就必须从现实出发,从人们现实的实践活动出发。在社会整体的框架下,把社会个体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人的现实需求和利益关系,我们洞察人性中的“爱”也必须认识到现实的利益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爱”在现实社会中沦丧的根本原因在于私有制,因而要消灭私有制。同时,马克思主义拒绝宗教里虚伪的爱,主张抛弃宗教情感以获得人民现实的幸福。④这其实就是呼吁人们认清现实,勇于冲破资本主义的迷雾,寻求真正的人性解放,弘扬人性中真正的爱。实质上,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就是面对人性“爱”遭遇现实摧残而拯救的最佳方案,这是使人逐步被解放、获得真正的爱与幸福的必然。那么,共产主义社会中人性的“爱”是怎样的呢?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他们在相互成就中获得爱与幸福。马克思认为,倘若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那么就应该要求人们做到互爱互信①,只有个体之间达到互爱的境界,这样的爱才是真爱。正如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全体自由是以社会个体人的自由为条件一般,人与人之间相互成就才是人性爱的真谛。

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污名化言论以有力回击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是承认人性、尊重人性,并且不断地从理论与实践上去促进人性解放。在对马克思主义继承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次新的飞跃都意味着人性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意味着人类朝着共产主义社会又跃升了一步。作为面向世界的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通达的智慧、宏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给予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无尽的生机与希望,让我们看到共产主义必将实现的现实力量,让“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和“共产主义违背人性”等谬论不攻自破,这一思想在致力于实现人性解放的追求中展现出推动时代发展的多重价值。

(一)以人为本,着落现实的行动指南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全部的理论实践都是以人为中心,在着落现实中致力于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点滴理论与思想都深深熔铸于服务人民的宗旨中,践行在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的奋斗中。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它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把“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好日子”作为发展目标。从着落现实的角度看,它透析人的社会性本质和实践性能力,既要求在充分认识和全面把握当代社会发展新要求的现实基础上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又坚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中,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需要,已经满足了的需要又会引起新的需要,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的需求层次也会有所不同。整体而言,人的需求层次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成正比的。正是本着对马克思人性观的继承,鉴于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问题以更好地满足人民全方位的发展需要。此外,马克思多次强调了立足实践的重要性,而要立足实践,就应让理论着落现实。在当前“两个大局”的发展视野下,面对国内外诸多的风险挑战和不确定的复杂局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致力于认识现实矛盾且不断解决现实矛盾,是真正以人为本、着落现实的科学行动指南。

(二)言马信马,爱马行马的理论创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言马信马,爱马行马的理论创造,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继承与发展,又是结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中国发展实际而作出的原创性贡献。在迈向共产主义道路的求索中,它能够洞察社会人性、把握发展脉动,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新突破。首先,在理论传统上:它在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以往科学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吸收。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神圣家族》中表明这样一个观点,即人的天性的力量应当由社会的力量来衡量。②这说明人就是有意识的“类”群体,需要在社会整体层面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我们党统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社会整体发展的层面去促进人的发展,深刻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人的类特性”观点的继承与践行。其次,在理论体系上;它是围绕“人”这一本体而形成的理论创造,是围绕中国具体实际生成的科学详实而又持续更新的理论体系,根本落脚点都是在解决人的需求问题。最后,在理论旨趣上:它的理论旨趣根本着眼点在于实现人民幸福,最终的奋斗目标在于实现共产主

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与实践的双向维度开拓进取,把实现人民的真正解放、早日邁进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三)锚定人心,复兴圆梦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这份执着与坚定源自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源自对党奋斗实践的自信,源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源自对改革开放成就的自信。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承前启后,在带领中华儿女复兴圆梦的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浓缩时代精华、凝结时代力量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抽象的角度来看,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因时而新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人性需求的发展变化。由于人的社会性本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且人在更多的时候是积极向上、努力蜕变的动物,因而人的需求也是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由个体组成的国家或民族也有梦想,正如卡尔·曼海姆所说“充满愿望的思考总是出现在人类的事务中。”[6]205这种“充满愿望的思考”若实事求是,即可在奋斗中成为现实;倘若脱离现实即空想。从现实的角度看,“乌托邦是人的本性所深刻固有的,甚至是没有就不行的。”[7]乌托邦与中国梦都是基于人性的需要而产生的期盼,但它们一个本质区别就在于,乌托邦是无现实支撑的空想,而中国梦是有迹可循、切实可现的追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中国梦的现实指引,它让中国梦的希望之光映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让人民的幸福征途愈发开阔清朗。

(四)命运与共,无远弗届的世界福祉

“命运与共”表达了中国人民渴望世界和平发展的善良心愿,也展现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未来走向的美好憧憬与坚定信心。这一思想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长河中,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升华。在现实的人类社会中,不存在脱离共同体的个体,个人力量转换为社会力量、个体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都需要处在共同体中,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有条件和可能。马克思与恩格斯之所以说从前的共同体都是“冒充的共同体”或“虚假的共同体”①,是因为过去的社会形态包括如今的资本主义社会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这样的共同体对于被统治的阶级来说不仅是完全虚伪的,而且是桎梏和枷锁。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不受剥削和压迫的而是国家真正的主人,他们是在社会主义共同体内得以自由发展和获得享受的社会的人,既是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治理的主人,又是在现有的物质生产条件下可以追求个人发展的个体。中国已经真正建立起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社会主义共同体,这让我们与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更加靠近。同时,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指引下,中国也在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彰显了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态度,也吐露出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发展的心声,展示出人类美好世界建设过程中富有深远意义和重大实效性的独创见地。

四、结论与反思

“一种思想状况如果与它所处的现实状况不一致,则这种思想状况就是乌托邦。”[6]192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不是乌托邦论?共产主义社会是否违背了人性?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有没有现实的实践条件,以及这种实践是不是科学且有效。历史与现实都深刻表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一系列中国化理论成果是符合人类发展向度的伟大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符合当今中国和世界发展潮流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给人类带来的始终是在曲折道路上的光明与希望,如果执意要说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的话,那么原因只能有一个,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相信未来的美好。同时,马克思主义也为我们指明了追寻乌托邦的现实路径,从而让人类与乌托邦式的美好社会越来越接近。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2]托马斯·莫尔.乌托邦[M].邢占军,黄立清,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51.

[3]汉语大字典编纂处.中华大词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8.

[4]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李扬,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8:74.

[5]王建香.反乌托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7.

[6][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明,李书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

[7]别尔嘉耶夫.精神王国和恺撒王国[M].安启念,周靖波,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113.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乌托邦共产主义人性
黄龙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艺术乌托邦的缔造者
逼近人性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人性的偏见地图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功能与人性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洪峰马原们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