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助推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数智化转型研究
2023-03-27闫雅雯李冠杰
闫雅雯 李冠杰
摘 要: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数智化转型是必然的选择。财务软件领军企业始终站在专业前沿,能引领行业的数智化发展趋势,高校需要与财务软件领军企业产教融合,共同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数智化转型。校企产教融合建设数智化共享资源库,共同进行数智化课程开发与教学创新,培育具有数智化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高校要创造条件吸引企业参与专业数智化转型的积极性。
关键词: 新文科;产教融合;财务管理专业;数智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6.062
2020年11月召开的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了新时代高等文科教育创新发展举措,要求高校适应新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企业运营等带来的变化,综合运用“大、智、云、移”等技术对文科专业进行人才培养升级改造。在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应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新技术和理念,并能连接互联网信息系统,向企业提供业务管控、大数据分析决策服务的复合型财务管理应用人才。
1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数智化转型的意义
财务管理数智化转型是基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结合后的一种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工作模式,以智能报账、智能核算、智能共享等为核心,基本特征是社会化商业服务链接、融合、共享。应用型高校应主动适应行业发展趋势构建符合数字化、智能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师资培养体系,以专业学科教育与人文素养、创新思维、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相融合的思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进优质课程资源,培育专业教育金课,打通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壁垒,建设具有“智慧财务”特色的新文科专业。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数智化转型,有利于提升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应用型高校更好发挥其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社会职能;有利于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人才,促进学生、高校、企业三方协作共赢。
2 财务管理专业数智化转型对产教融合的需求
面对数字化、智能化的财务工作趋势,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改革和建设显得紧迫而重要。财务管理专业的数智化转型涉及到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数智化课程体系建设等许多问题,高校要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为主导,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体制为手段,满足新形势下的课程设计、课程实验、实习实训、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需求,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的进程。然而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对于信息技术领域尚处于研究探索中,高校难以独立完成数智化转型。财务软件领军企业始终站在专业前沿,能引领行业的数智化发展趋势,因此高校需要借助财务软件领军企业在智能财务、财务大数据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及其广泛的企业用户资源,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让产教融合成为促进财务管理专业数智化转型的助推器。
国家层面也非常重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产教融合,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政策。政策的出台为促进人才供需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促进高等教育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方向。
3 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
3.1 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相对陈旧
多数地方高校不愿意真正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还坚持传统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理念,对行业企业的数智化发展趋势关注不够,仅重视本专业知识体系完整。在课程设置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仍以会计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为主,对本专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交叉课程开设较少。另外,由于选用教材时,不少教师愿意沿用过去常用的教材,导致课程内容相对陈旧,对专业前沿涉及较少。
3.2 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财务管理工作对从业人员的实践性能力要求较高,多数应用型高校因此比较重视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中实践课总课时占比约为30%。但专业见习经常以听取企业介绍和参观企业运营流程为主,学生收获有限。专业实习一般分散进行,不同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较大差异,实习效果很难保证。近些年,不少财务管理相关行业协会和财务管理软件开发企业定期举办学科竞赛,学生在参赛训练中,使用竞赛提供的教学软件和模拟训练平台,但由于学生是课余参赛,在比赛前集中训练,一些学校没有购置相关软件,大赛结束后,学生将无法再次登录系统练习,比赛后很难进行持续训练。
3.3 专业教师数智化水平欠缺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有教师全员轮训制度。但现实中多数应用型高校并没有制定相关教师轮训制度,或者以其他方式代替轮训。从师资数量上看,当前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生师比普遍较大,教师任务重,抽调教师去企业实训基地轮训比较困难;从师资结构来看,在当前财务管理软件不断升级,云财务、智慧财务代替传统财务的行业趋势下,专业教师缺乏相应的继续教育和实践锻炼,不少年龄较大的教师,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的意愿较弱;从师资队伍建设来看,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招聘中大多数要求应聘者具有博士学位,并没有对应聘者实践能力或相关工作经历有明确要求,博士主要进行本专业理论研究,对于行业大数据、智能化相关领域也较为陌生。
4 產教融合助推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数智化转型的策略
4.1 产教融合建设数智化共享资源库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专业教学应紧密联系实践活动,因此,教育管理模式也不同于普通教育,教育管理要考虑相关行业、企业的因素,树立产教融合资源共建的理念。高校应设置专门部门或领导小组,专项负责产教融合数智化教学资源库的共建共管工作;要建立数智化教学资源共建制度,为财务管理专业数智化转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资源库建设要根据教学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及企业发展需求,主要服务教学,兼顾合作企业的经营发展,拓宽并不断丰富资源共享的内容。
应用性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应积极建立适合专业特点的校内外实践基地,做好软、硬件资源建设。一方面要做好硬资源建设,与合作的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建立合作关系,共建教学生产实践基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也要做好软资源建设,做好对“双师型”教师的共同培养,加强管理,使高校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合法权益及合理诉求得到保障。同时要开拓合作范围,打通各高校之间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渠道,校企之间、院校之间实现互聘优秀教师。财务管理专业数智化资源库建设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财经职业道德修养,针对师生的特殊需求和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及时提供企业真实、实时的案例资源,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学校进行绩效考核时,把资源库建设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教师参与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
4.2 产教融合进行数智化课程开发与教学创新
课程是决定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是突破教改瓶颈的重点和难点。要彻底改变课程教学与专业数智化发展趋势脱节的现象,必须进行产教融合课程开发,并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财务管理专业产教融合课程开发需要高校、合作企业等相关主体共同参与,通过多轮次的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共同开发课程,并不断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使得课程开发既符合教育规律,又满足人才市场前沿需求。在当今信息技术深刻影响行业发展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牢固把握财务管理方式和内容转型的需求趋势,进行专业重塑和课程再造,培养新时代的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积极与财务软件领军企业进行深入沟通,并邀请财务软件使用企业就当前财务信息化、智能化及财务共享环境下的财务人员转型、财务管理职责任务、工作流程实施和优化等问题进行充分交流,并就新形势下的实验室建设,以及财务数智化对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影响进行分析交流,要根据人才市场调研,更新教学内容。可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淘汰落后课程,开设体现信息化工具应用能力的云财务、财务共享、云管理会计等课程,开设与数智化能力相关的财务大数据分析、RPA财务机器人等课程,同时加强业财一体化课程教学,并将影像扫描、银企互联等内容融入实践教学中。
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借助财务软件操作,模拟企业工作环境,运用真实案例进行研讨,实现课堂活动、课程考核、学情统计和结果分析的信息化,让学生全面掌握现代财务管理的理念和价值,从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的角度理解财务管理的方式和内容,使教学紧跟财务管理最新发展趋势,适应企业业务处理上的自动化、智能化趋势,使教学从传统财务向企业战略运营端和价值创造端转移。
4.3 培育具有数智化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首先,完善师资管理制度,为“双师型”队伍建设提供保障。应用型本科高校要设置一套完整的教师准入、使用、退出制度。通过建立制度明确专、兼职教师的准入标准,打破目前唯博士学历、唯核心论文的招聘现状,将专业理论、实践功底和数智化应用能力作为同等重要的选聘条件。鼓励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和数智化应用能力的人员进入教师选聘队伍。应用型本科高校要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的“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在日常教师管理中,按照国家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要求,制定学校相关制度,加强对教师实践能力和数智化能力的培训,落实教师进合作企业轮训的制度。制定由学校、企业、学生等多方参与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制度,对于多方评价较差的教师,按照制度进行转岗,从而退出教师岗位。发挥产教融合多主体协作的优势,制定教师管理的“入、用、退”制度,使“双师型”教师管理具有明确目标和有效措施,保障教师管理的透明性和高效性。
其次,创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了“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落实新教师为期1年的教育见习和为期3年的企业实践制度。”同时提出了“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完善‘固定岗+流动岗’资源配置新机制,支持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高校聘请产业导师到学校任教,遴选、建设兼职教师资源库。”利用产教融合优势,创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高校邀请行业、企业共同参与教师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变革教师在职培训模式,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数智化应用能力。对于企业导师,定期对其进行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培训,使其适应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实际。要求专业教师定期深入企业经营管理一线,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和发展趋 势,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分析、解决问题。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财务软件领军企业的技术研发活动和项目实施活动,使教师的科研活动、教学活动融入到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层面,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通过参与实际经营管理活动和财务管理相关科研创新,使教师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培养真正的财务管理专业数智化“双师型”教师。
4.4 吸引企业参与专业数智化转型
知名的财务软件开发企业往往是引导行业发展的领军企业,这些企业通常对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发展情况、软件用户企业的经营情况有着更加直观的、及时的了解,能够更全面把握财务管理人才的真实需求。因此,高校应创造条件吸引财务软件领军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由财务软件领军企业来牵线进行专业数智化转型,能更加精准、及时、高效。财务软件领军企业能组织调动行业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经常进行多主体参与的学术交流、技术开发、专业培训等,在财务管理专业设置、新文科课程改革、毕业生应聘和企业招聘、行业竞赛举行等方面发挥信息沟通优势。财务软件领军企业从专业数智化前沿的角度,其财务软件用户企业从专业人才需求角度,分别给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指导性意见,在财务软件开发企业的引领搭桥下,更多的软件用户企业可以和高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从短期看,能促进高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从长远来看,也能对软件用户企业的管理提升、经营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谋求生存发展必须得到社会认可,高校要正视企业参与产教融合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提高的合理目标。企业可以明确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条件,比如要求学校人才培养切合企业需求,人才培养以为企业服务为着力点。高校可以组织师生参与软件用户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使学生更加熟悉软件用户企业的实际业务,对企业流程优化的理念更加认同,一部分毕业生留在这些企業工作,解决了企业“财务人员不懂软件设计思路,软件开发人员不懂企业财务管理”的人力资源难题,使得财务管理软件与企业经营实际紧密结合。高校要创造条件吸引企业真正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落实企业对人才的能力素质需要,实现财务管理专业的数智化转型,同时达到校企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Z].2017.
[2]任怡平.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应然转变与发展指向——基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背景[J].成人教育,2020,40(10):5964.
[3]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Z].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