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史研究的 “地理学转向”
2023-03-26王洪伟
王洪伟
陶瓷烧造天然地依赖于 “地方” “区域” 这样不同尺度的空间。随着社会进步,陶瓷生产逐渐从自然资源空间依赖向社会文化空间依赖转型。
在学术史上,线性的分期研究是中国陶瓷史研究的主流。伴生着陶瓷史的纵向性研究,还有从生产视角的陶瓷空间及其变化的横向研究。换而言之,在线性的历史分期及其阶段特征描述和分析的中国陶瓷史研究主流之下,一直隐含着基于生产视角的陶瓷空间及其再生产研究,只是未获理论上的明晰化。纵贯已有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降,形成了以陈万里、冯先铭为代表的 “窑系” 研究,以熊海棠基于东亚窑业技术交流视角的窑业文化交流层次说,以权奎山、任世龙、秦大树为代表的陶瓷考古学者的窑业区系类型说,历史地理学者黄义军的历史瓷业地理学说。从陈万里、冯先铭为代表的 “窑系” 研究到历史地理学者黄义军的历史瓷业地理学说的相关研究,试图推动和完善中国陶瓷史研究的 “空间转向” 或 “地理学转向” ,极大丰富和提升中国陶瓷史的理论化水平,从更多元的视角和多向度观察还原古代中国窑业发展的历史原貌。
一、 “窑系” 学说:中国陶瓷历史体系建构的时间、空间和系统
“窑系” 是20世纪上半期中国陶瓷史学界自主创造的一个极富内涵、极具解释力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性学术概念,曾经为建构中国陶瓷史体系尤其是宋元时期的中国陶瓷史体系起到很重要的理论支撑。
20世纪50年代,故宫博物院古陶瓷学家陈万里在调查华北古窑业时多次提及 “风” “型” “系统” 及 “钧窑系” “青釉系统” 等概念①陈万里.调查平原、河北二省古代窑址报告[J].文物参考资料,1952(1):56-52;陈万里.鹤壁集印象[J].文物参考资料,1957(10):57-58.,以釉色的相同性或相似性界定某种 “窑系”。60年代,日本学者三上次男也多次使用 “越州窑系” “龙泉窑系” 等一类表述。①三上次男.陶瓷之路——东西文明接触点的探索[M].胡德芬,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44,146,20,218,228.
循着这一学术脉络,故宫博物院古陶瓷学家冯先铭等进一步提出宋代我国存在 “八大窑系” 的思想: “瓷窑体系” 或 “窑系” 主要依据各窑产品工艺、釉色、造型和装饰的相同性或相似性而划分。宋代诸窑场之间工艺技术交流频繁,一些名窑代表性典型产品被广泛仿制,并逐渐形成具有时代风格的地区特征,北方形成定窑系、磁州窑系、钧窑系和耀州窑系,南方形成景德镇青白瓷窑系和龙泉窑青窑系。②冯先铭在《三十年来我国陶瓷考古的收获》(《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年第1期,第6-30页)曾认为宋代存在八大窑系,包括南方的越窑系、龙泉窑系和建窑系。在主持编撰《中国陶瓷史》时,冯先铭将 “八大窑系” 改成了 “六大窑系” ,越窑系和建窑系未被提及,南方 “窑系” 只有龙泉青瓷系和景德镇青白瓷系。参见: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229;冯先铭.三十年来我国陶瓷考古的收获[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1):6-30。北京大学杨根在冯先铭 “六大窑系” 基础上, “建窑系” “吉州窑系” 或 “建窑系” 和 “官窑系”。参见:杨根.宋代的八大窑系[C]//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萃·考古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66-183;杨根,韩玉文.窑火的魔力——中国陶瓷文化[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4:76-115。无论 “八大窑系” 还是 “六大窑系” ,我们会发现,对于 “窑系” 形成的时间、内涵外延上并无根本性差异,主要是根据瓷器的釉色、装饰技法、成型和烧成工艺等典型产品特征作为辨别 “窑系” 的基本方式。宋代之所以形成覆盖大江南北的 “窑系” ,冯先铭等认为,一是唐代 “南青北白” 的瓷业格局及其推衍发展;二是两宋时期瓷业市场竞争的结果,一些备受市场青睐的瓷器(尤其是 “官窑” 或名窑)被邻近窑场相继仿烧,增量扩张,形成跨区域 “瓷窑体系”。“外观釉色” 是界定 “窑系” 的核心标准。③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229.所谓 “窑系” ,即 “瓷窑体系” 的简称,意指以某一著名窑口及其独具特色的瓷器产品为代表(瓷器产品的胎釉成分、工艺、造型、釉色或装饰风格等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一批窑场的总称。自此, “窑系” 逐渐成为研究古代中国陶瓷史相对自成体系的一种理论学说,成为观照或区划古代窑业体系的独特理论分析工具。
90年代之后, “窑系” 学说受到学界质疑、批评,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陶瓷考古的深化,一些不为旧有 “窑系” 概念所涵盖的新瓷器物种、一些未被历史文献记述的窑址被发现,更多新一代学者对 “窑系” 概念的起源、内涵外延、解释的精微度、适用性及其局限性进行反思,批评 “窑系” 学说对于解释中国陶瓷史体系的形成和演化的局限性,甚至尝试以一些新概念、新理论取而代之,加深对中国古代陶瓷历史真实面貌的再分析、再认识、再理解④刘毅.论 “窑系” [C]//中国古陶瓷学会.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八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155-166.,以期重构古代中国陶瓷史框架体系。⑤秦大树.论 “窑系” 概念的形成、意义及其局限性[J].文物,2007(5):60,66,92.
经过汉唐时期的发展,宋元时期中国陶瓷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代古陶瓷学者以 “窑系” 为方法,以 “宋元” 为历史支点,前后延伸,抓住中国陶瓷历史发展的名窑 “窑系” 主干,辅之以旁支补充性研究,建构起相对完备的中国陶瓷史框架体系。对 “窑系” 概念的批评、反思,无论对于中国陶瓷史体系重构还是对于中国陶瓷史面貌客观真实呈现是有益的,但轻易否认 “窑系” 概念的理论价值是不可取的。陶瓷烧造天然地依赖于 “地方” “区域” 这样不同尺度的空间, “窑系” 理论抓住唐、宋、元时期及之后中国陶瓷发展历史实际特点,提炼出具有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本土性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依此建构起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学术意涵的中国陶瓷史体系,难能可贵。“窑系” 概念对于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体系的还原和构建功不可没。我们进而看到,强调有着时间性、空间性和系统性或体系性和内涵的 “窑系” 概念,不仅对于中国陶瓷史体系的建构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同时也昭示面向本土文明传统,从中国历史和文化经验实践建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自主性、主体性的生命力和急迫性。
二、从 “中国” 到 “东亚” :以技术为核心的窑业文化交流层次论
熊海堂侧重以技术史为中心探究中国和东亚及日韩瓷业文化的空间传播交流,特别将 “文化系统论” “文化比较层次论” 等研究方法引入到陶瓷生产技术交流中。熊氏认为,文化构造、交流存在着文化的层次性,哲学思想 (中核)、宗教艺术 (深层)、技术交流 (中层)、衣食住行 (中层)、技术模仿 (中层与表层之间)、物物交换 (表层)等6个层次的文化交流,因循一定层次进行。①熊海堂.文化、技术交流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兼论东亚窑业技术史比较研究的问题点 [J].东南文化,1991(Z1):32-39.陶器技术交流亦然,依成型技术、装饰技术、配方技术、装烧技术、窑炉技术等接受难易程度分层,成型、装饰等工艺通过外观便可模仿,技术持有者不发生直接接触,接受方依然可仰赖其固有技术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外形仿造;陶瓷配方技术、装烧技术和窑炉技术,即使相当有经验的工匠也很难读解其间奥妙,成功仿烧难乎其难。不过,一旦技术人员发生直接交流,陶瓷技术信息会以最简捷直接方式进行传播扩散,此为促进窑业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和技术发展最重要的途径。②熊海堂.东亚窑业技术发展与交流史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1.熊海堂极其精细地将古代陶瓷仿烧技艺交流分为直接传播、间接传播,并将陶瓷胎釉料调配及烧成工艺放置于陶瓷技术文明及其传播的核心位置。但是陶瓷技术交流传播并非简单的造型、釉色和纹饰等表面形式上的传播,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整体的文化传播交流,唯此才能促动技术、艺术和文化持久的深度交流、融合和革新。③熊海堂.东亚窑业技术发展与交流史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319-320.
论及宋元时期我国窑业的格局,熊海堂认为,首先,新兴窑场对名窑的仿烧功不可没。宋代新兴窑口对名窑倾力模仿,名窑业内部各个层次交流亦异常活跃:定窑的支圈组合窑向南方窑业传播,甚至扩及沿海贸易陶瓷产地;磁州窑的装饰手法波及北方的耀州窑、南方的吉州窑等南北民窑;宋代斗茶风行,深色的茶具生产从福建建窑传布全国各地。尤其是商业发达的宋代,进一步推动陶瓷产品、陶瓷技术的交流成为两宋及蒙元时期窑业整体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宋代名窑迭起、蔓延式发展。中国窑业技术的主要成就基本都是在这一时期通过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得以稳定成型。其次,一般民窑对官窑的模仿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两宋时期古代中国官窑制度逐渐定型化,官窑生产是不计成本、不计利润的 “国营经济” ,技术上追求尽善尽美、精益求精。官窑不仅引领那个时代的窑业技术,也是当时瓷业技术的最高水平,被民窑纷纷效仿。这种技术效仿不仅仅是技术,而是包括深刻的文化、艺术内涵。第三,宋元窑业技术交流和传播并非单向度的,而是一种整体文化系统的双向或多元交流传播。熊海堂由此避免了历来进行文化比较时往往多注意文物的表面现象或用非本质的现象去掩盖本质的陋习,将东亚窑业技术空间传播研究提升到一个新水平。④贺云翱.短暂的生命 不息的光华──熊海堂先生学术生涯记述[J].农业考古,1996(1):237-242.
熊海堂进一步探究东亚地区中日韩古代窑业技术传播交流研究,从更宏阔的 “东亚” 视角反观中国古代窑业空间传播以技术为基础核心的层次性文化交流范式,由此反观古代中国窑业的空间传播、分布模式和特点,极具文化地理学上的方法论意义⑤黄义军.古陶瓷研究中的地理学视角[J].东南文化,2007(4):69-73.。这种基于 “东亚视角” 跨国陶瓷技术交流梳理和分析,是对以 “窑场” “窑系” 分异为主导的中国陶瓷时空分布格局国际化的延续性研究,或可反过来促动对古代中国窑业分布格局的认知和理解。
三、窑业区系类型说的兴起、演化及学术实践
“窑业区系类型说” 是陶瓷考古学者在发掘和研究我国古陶瓷遗存过程中引发的一种理论探索,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权奎山、秦大树,以及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后任浙江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并长期从事浙江陶瓷遗址考古发掘的任世龙为代表。“窑业区系类型说” 深受北京大学苏秉琦考古学 “区系类型” 理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中国古代窑业文化类型和时空格局的研究,是 “窑系” 学说之后关于中国古代陶瓷业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历史演化或者中国古代陶瓷史研究 “地理学转向” 最具代表性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学说。
(一)名窑中心区域移动理论
权奎山长期从事江西、河南、陕西等地古窑遗址考古发掘,通过排比已公布的考古资料,以堆积范围、产品质量等为依据,分辨出洪州窑、寿州窑、景德镇窑、吉州窑等南方各窑的生产范围、各区域的生产时段,确定不同时期的生产中心。瓷业中心区域的转移,是南方古代名窑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规律。名窑中心区域移动与原材料、地理环境、交通运输、劳动力资源和市场等因素有着直接关联①权奎山.试论南方古代名窑中心区域移动[C]//考古学辑刊(第11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276-288.。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历史变迁,窑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逐渐趋弱,市场、交通等 “社会性” 依赖增强。对自然环境、资源依赖性强的窑场移动幅度大、占地面积较广;靠近市场、城镇和人口集中地方的窑场移动范围较小。
权奎山的 “名窑中心区域移动” 的启发在于,除了自然资源、地理因素之外,劳动力资源、市场等社会经济资源对陶瓷产业文化中心的转移同样具有促动作用;而且,从南方名窑中心移动的历史脉络观察,瓷业文化中心有一种逐渐从自然资源向社会经济资源聚集的趋向——而且,随着工艺技术、经济形态乃至社会结构的 “现代性” 的增长,生产功能窑场的择地设建更具自主性或自我性。权奎山的这种窑业中心迁移的研究方法原则进一步延伸到对北方钧窑系的历史演进分析上②在这里,权奎山显然秉持的 “官钧” “北宋末期说” ,他所谓的 “钧窑” 应该是指 “禹州钧台窑” 的 “钧官窑”。。
权奎山从大的区域空间出发、从长时段的时间演进角度考察窑址分布格局变化与当时社会政治形势、交通运输、资源状况的关系,揭示其反映的特定社会的面貌,从单一的瓷窑址研究上升到对社会发展状况的研究,是一般孤立的瓷器或瓷窑研究难以达到的,③李伯谦为《说陶论瓷——权奎山陶瓷考古论文集》一书撰写的《序》,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具有典型的文化地理学意味。
(二)瓷业制品类型 “五元素说”
任世龙先后主持龙泉东区窑址发掘、浙江瓷窑址区系类型调查、慈溪上林湖窑址考古发掘,敏锐地发现以越州窑为代表的浙江青瓷诸地域类型是自成区系的一个瓷业系统④任世龙. “官” “哥” 简论[C]//瓷路人生:浙江瓷窑址考古的实践与认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172-183.,从而在陶瓷考古研究中实践、贯彻和发挥苏秉琦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20世纪80年代明确提出窑业区系类型学说。
任世龙提出瓷窑遗址考古研究单件制品产品类型、窑场、窑群和窑系的 “五级系列概念” : “窑场” 是时间与空间网络结构中的一个 “结” ; “产品类型” 是联结窑场、窑群、窑系的枢纽,既是考古研究中最活跃的研究单元,也是瓷业遗存类型和瓷业生产体系划分的特征性标志。
古代瓷业遗存形态、制品类型和文化结构的理论探讨,显示我国不同瓷业文化系统的形成及其历史发展过程,是一种以制品类型为联结纽带的时空网络形态。古代瓷业遗存形态、制品类型、文化分期的研究,从更深层次上展现了古代中国瓷业文化丰富多元、谱系分异的多层次结构。①任世龙.审其名实慎其所谓—— “越窑” 考古学定位思考[C]//沈琼华,主编.2007’中国·越窑高峰论坛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10-15.
窑业区系学说是运用考古学区系类型理论研究古代瓷业遗存时空流变的典范,但是若将这种基于单一窑场或若干窑场、窑群考古实践所总结出来的 “制品类型” 概念或区系理论体系放诸更大的窑业整体,在中国古代窑业体系中进行分析检验的时候,总感觉不及 “窑系” 概念内含的那种时间、空间、传播和系统等元素对建构中国陶瓷史体系更具解释力。任世龙清醒意识到这一点: “瓷窑址考古研究毕竟不能完全等同于陶瓷发展史研究。”②任世龙.瓷窑址考古中的 “瓷窑” 和 “窑系” [C]//瓷路人生——浙江瓷窑址考古的实践与认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228-244.
(三)宏观陶瓷分区理论
秦大树在河北、河南、江西景德镇等南北多处古代陶瓷窑址进行过考古发掘,是近年来在陶瓷考古和陶瓷史理论研究方面做出极大成就的学者,进一步深化了 “窑业区系说”。
秦大树认为,宋元时期各区域瓷业生产都有相对一致的发展历程,这种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制釉和装饰工艺的创新、传播和发展等方面。与此同时,各个区域制釉、装饰工艺的兴衰不仅体现出不同区域陶瓷手工业的兴起、发展和转移历程,也能够窥见陶瓷业生产重心随政治中心的变化而迁移,从而洞察政治、经济发展对区域陶瓷生产的影响,以及交通和相关其他手工业发展对制瓷业生产格局的影响。秦大树依据各区域制瓷业发展进程、陶瓷产品面貌上的共性(主要以瓷器品种和装烧工艺为主)将宋元制瓷业分为南北两大区域。北方地区再分为五个次区域:河南中西部地区到关中地区;太行山南段东、南麓地区;以河北省定州为中心的区域;山西地区;淄博、枣庄和泰安一线的山东产区。南方地区以其重要性依次分为长江下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福建和广东地区、川渝地区四个次区域,力图从区域经济的发展、政治中心的转移、交通网络的变迁等方面对宋元制瓷业格局做出科学合理的宏观诠释。③黄义军.中国古代瓷业的人文地理景观视角[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9(11):76,84,111.
秦大树关于宋元时期北方制瓷业分着眼于大地域内瓷业的宏观分区④黄义军.中国古代瓷业的人文地理景观视角[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9(1):76,84,111.,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以权奎山、任世龙、秦大树为代表的中国陶瓷考古学者在窑址考古发掘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着窑业区系的类型说,从而推动中国陶瓷史研究的 “空间转向” 或 “地理学转向” ,极大丰富和提升了中国陶瓷史的理论化水平,从更多元的视角多向度观察和还原古代中国窑业发展的历史原貌。
四、历史瓷业地理:黄义军关于中国古代窑业的地理学解析
近年来,从考古学转身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中央民族大学黄义军,侧重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探究中国古代窑业的空间转换,从文化地理学的景观理论、技术传播理论、文化的时间与过程等视角尝试探究古代中国历史瓷业面貌。⑤黄义军.宋代青白瓷的历史地理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312-316.
在黄义军看来,制瓷业作为依赖环境又改变环境的手工业,与地理学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最能体现人与环境的互动;不同的自然、人文环境既造就地域鲜明的陶瓷器物,陶瓷业生产工艺技术也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可以说,地理学的区域视角特别适合观察陶瓷业及其历史变迁。
而且,陶瓷器物都是人类在一定自然社会条件下的创造。古代瓷业历史遗存都有着独特性的人文景观,但是由于历史文献对古代陶瓷手工业记载有限,且存在伪说的背景下,再加上陶瓷考古资料琐碎、庞杂,陶瓷遗物鉴别又很专业、很复杂,这就使本来很具有地理学意义的陶瓷研究反而成为地理学研究的盲区。以陶瓷实物为研究对象的陶瓷考古学者,或出于理论的探索或反思,或基于解决考古学基本问题的需要,偶尔涉及制瓷手工业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但这种 “问题意识” 的研究范式,缺乏对古代中国陶瓷的空间差异、工艺美学传播、历史演化变迁等地理学课题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历史文化遗存的空间差异和演化变迁是考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关于古代窑业遗存地理空间分布以及区域瓷业的研究成果,为对我国古代制瓷业进行综合性、整体性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特别是为数不多的历史瓷业空间分布和变迁研究,为我国制瓷业的地理学研究确立了良好的研究范式。①黄义军.古陶瓷研究中的地理学视角[J].东南文化,2007(4):69-73.发现传统的陶瓷研究尽管也会对瓷业区域差异做出社会历史视角的解释,但以考古发现的历史遗存为中心,尚不足以全面揭示一个区域瓷业兴起、发展、衰败乃至消逝的全过程,以及贯穿其间的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②黄义军.中国古代瓷业的人文地理景观视角[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9(1):76-84.特别需要关注的是,瓷业历史遗存是古代陶瓷研究的重要内容而非全部,仅仅侧重陶瓷遗存研究,不仅难以全面洞察制瓷业生产、流通过程中衍生出的种种人文现象(譬如,与瓷业相关的生产组织、社会组织、宗教信仰、知识体系、思想观念等),还会阻碍陶瓷研究与人文社会科学其他领域展开对话,进而弱化陶瓷学科对知识世界的贡献。为此,需要借鉴和结合其他学科的理论思想方法,突破以实物为中心的瓷业研究范式。
黄义军认为,在陶瓷历史文化空间变化研究中,一向存在着两种地理学方法:一是横向性和纵向性结合的地理学研究方法;二是区域观察方法。横向研究着眼于陶瓷文化的空间关系;纵向研究侧重陶瓷文化的过程,是一种历时态的研究。不过陶瓷文化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常常紧密关联,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并非严格割裂的。所谓区域观察方法是指以功能区域的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每个陶瓷文化区都有其特定的内在文化体系,包含多种文化综合形成的文化复合体。区分陶瓷文化区并明确其界限,研究当下以及历史时期的陶瓷文化区,探究陶瓷文化区的演变进程及其内涵,是陶瓷历史文化地理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陶瓷地域风格的形成依赖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传统,制瓷技术都带有深刻的地方性烙印。陶瓷史家所说的宋代六大窑系,实际上就是依据釉色、造型、纹饰等瓷器外观特征所做出的瓷业区域和系统划分,这种划分有助于提炼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在瓷业生产区中的组合比例、强度、范围、相互关系以及在空间上彼此联结、分离的方式,最终发现 “瓷区” 的完整意义。作为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区域观察方法有助于发现区域诸特性与制瓷业之间的关系,从陶瓷生产实践过程中观察到陶瓷产区里环境—人—文化三大系统隐秘的内在关联性和空间差异,③黄义军.古陶瓷研究中的地理学视角[J].东南文化,2007(4):69-73.并探寻陶瓷产区及其周边其他区域,尤其其他陶瓷产区之间的关联性与差异性。④黄义军.地理学视野下的古代制瓷业:一方水土与一方工艺[J].大众考古,2013(5):53-56.
长期以来,我国古陶瓷研究侧重对瓷业遗存的考古学研究,尤其偏爱对具体陶瓷器物本身工艺、装饰、造型等视角的探究和讨论,以及对瓷器产地、功能、性质的探讨。黄义军从区域地理学和系统地理学两大视角出发展开对古代瓷业空间研究,提出 “历史瓷业地理” 的概念,超越陶瓷器物研究,考察区域瓷业起源、发展、衰落的整体时空过程,探究瓷业相关要素的空间差异及其历史背景,进而发掘瓷业与区域经济、文化和区域人群之间的关联性。一般而言, “历史瓷业地理” 研究采用系统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两种视角,一方面针对瓷业诸要素展开时空分析;另一方面对区域瓷业生产史进行全面、系统考察。时空过程、区域分析和人地关系,一起构成历史瓷业地理研究的核心要素。①黄义军.历史瓷业地理研究刍议[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4):18-26.
在区域分析、系统分析的地理学视角基础上,黄义军进而尝试引入地理学的文化景观概念,探索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古陶瓷研究新思路,试图回应为什么文化景观的概念适用于中国古代瓷业研究、如何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探究瓷业景观、新的技术手段如何辅助这种研究等。在黄义军看来,烧造瓷器是一个涉及科技、环境、地理、经济、宗教等诸多领域的生产活动,以往的研究都以器物为中心,难以从古代瓷业产生、发展、衰落的实际过程提出问题,影响了对古代瓷业的认识深度以及古陶瓷研究对于现代知识体系的贡献力度。文化景观视角,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从宏观和微观重新思考古代制瓷手工业,并结合历史地理信息系统这种新技术,尝试建立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中国古代瓷业地理思考框架,以期引起学界对瓷业地理研究的关注。②黄义军.中国古代瓷业的人文地理景观视角[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9(11):76-84,111.
五、 “陶瓷文化圈” :中国陶瓷史研究 “空间转向” 新视角
“陶瓷文化圈”③王洪伟. “陶瓷文化圈” :中国陶瓷史研究 “空间转向” 新进展[J].民族艺术,2022(3):150-160.是笔者近年来从中国陶瓷史研究实践中发现的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理论学说,广泛吸收了中国陶瓷史研究上 “空间转向” 诸理论学说的理论成果和思想元素,侧重以陶瓷的胎釉料配比、窑炉结构、烧成制度为核心的陶瓷工艺技术为标准尺度,进而裁量和划分 “陶瓷文化圈” 的边界和空间范围,由此提出了核心圈层或中心圈层、次生圈层以及边缘圈层的 “陶瓷文化圈” 理论,以此作为分析工具和分析模型,在更宏阔的时空关系上推动了中国陶瓷史研究的 “空间转向” 位处中国腹地的中原地区是新石器时代以降最重要的陶瓷发源地在唐宋时期基本形成以环嵩山—太行山东麓、南麓窑场、窑群为中心的中原陶瓷文化圈、次生陶瓷文化圈和边缘陶瓷文化圈;处于长江以南的浙闽赣及其周边地区形成东亚大陆另一个庞大的陶瓷文化圈,谓之为 “浙闽赣陶瓷文化圈”。这两个历史上南北分置的 “陶瓷文化圈” ,在陶瓷文化圈层的源起、本质内涵、陶瓷工艺美术风格、陶瓷空间分布格局演化及现当代转型等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异同,共同构成丰富而分异的空间体系和分布格局。中原陶瓷文化圈以河南中西部、晋南、冀南为中心,浙闽赣陶瓷文化圈的越窑曾深刻影响陕西耀州窑青瓷,进而影响到环嵩山地区汝窑、钧窑、北宋官瓷等青瓷烧造。
与浙闽赣陶瓷文化圈相比较,中原陶瓷文化圈存在这样的几个特征:其一,中原陶瓷史存在着从陶到瓷的连续性。其二,中原陶瓷文化圈历史上主要是小窑炉烧造,烧成温度低却达到一定程度的瓷化。其三,从胎釉结构上所见,中原历史陶瓷主要是厚釉工艺,流动性和乳浊性强,釉质层次感强;陶瓷胎因铁含量高,以灰胎为主。中原古代陶瓷(尤其是白质瓷)会施各种形式的化妆土釉;另外,也会养成一定程度的除铁工艺或增铁工艺。其四,从烧成工艺上看,中原古代陶瓷呈现一种波动性的烧成曲线,还原性气氛与氧化气氛反复叠变,以达成釉质釉色理想。当然,这样的烧成制度必然造成瓷器釉色烧成范围窄、烧成难度大。元明清以后,大窑氧化火烧制的白地黑花磁州窑风格一家独大,中原青瓷工艺逐渐衰败。浙闽赣陶瓷文化圈在工艺特征上则刚好与之相对,形成另外一种陶瓷工艺美学风格。
在中国陶瓷业空间分布演化过程中,南北两大陶瓷文化圈互有交集,共塑中国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如此一来,在 “窑系” 以某种釉质釉色或装饰技法判定某一瓷种或 “窑口” 的基础上, “陶瓷文化圈” 超越单一或多个的瓷业系统,进一步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寻求多元瓷种或窑场的内在 “同一性” ,进而通过与域外区域空间陶瓷文化圈的另一种富含内在差异性的 “同一性” 进行更高层面的差异化比较,有助于在更宽广多元的层面上建构更接近历史实际的中国陶瓷史体系。这种螺旋式的 “差异性—同一性” 的辨析、提炼和升华,最终使我们更进一步逼近认知中国陶瓷史的真实面貌。于是, “陶瓷文化圈” 在建构中国陶瓷史体系的过程中有着独特的方法论意义。
结 语
如前所述,在中国陶瓷史学史上,除了线性的中国陶瓷历史分期研究之外,伴之存在着中国陶瓷史研究的 “空间视角” 或 “地理学视角” ,从 “窑系” 学说,到窑业文化交流层次论,到窑业区系理论,到历史地理学视角;从 “瓷文化丛”①方李莉.景德镇民窑研究的 “文化丛” 视角[J].文艺研究,2002(6):130-139.“瓷文化圈”②李松杰,吴琪.瓷文化圈视域下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播与重构[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19,16(3):130-135.到 “陶瓷文化圈” 理论,再到 “陶瓷之路”③20世纪60年代日本陶瓷史学者三上次男提出的一个学术概念,他以考古游记的方式记述了唐宋至明清时期,古代中国陶瓷在亚洲、非洲、欧洲等地的市场贸易和影响。参见:三上次男.陶瓷之路——东西文明接触点的探索[M].胡德芬,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或 “彩陶之路”④韩建业. “彩陶之路” 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J].考古与文物,2013(1):28-37.,乃至亚洲视角⑤中国陶瓷研究学者谢明良,站在东亚甚至亚洲的视角观察古代中国窑业生产格局,在更大的历史和空间尺度上回望和重构古代中国窑业面貌,取得极大学术成就。参见:谢明良.陶瓷手记2——亚洲视野下的中国陶瓷文化史[M].台北:石头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谢明良.中国陶瓷史论集[M].北京:三联书店,2019.和全球化视角⑥中国陶瓷史学者方李莉运用全球化视角,通过梳理古代中国内部民族迁徙融和与文化互动所引发的中国古代陶瓷技艺的民族传播及其互动、历史上不同时期中国陶瓷外销,陶瓷技术输出及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艺术、生活方式的反哺,探究中国陶瓷发展史在动态的交流和传播中的螺旋性提升,双向还原中国陶瓷史的真实面貌。参见王洪伟.反观:以 “他者” 眼光重构中国陶瓷史体系——兼论方李莉中国陶瓷史研究的艺术人类学视角[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1):222-231.,陶瓷史学者一直尝试以不同地理或空间尺度探究古代中国陶瓷历史面貌和演化规律,推进中国陶瓷史和陶瓷理论研究开辟新空间、新方向。
而且,中国陶瓷研究的 “地理学转向” 也正在从宏观视角正在向中观视角乃至微观视角转型。有些学者尝试对 “瓷区”⑦王洪伟.废墟美学、地方性认同和社会文化建构——神垕陶瓷废墟美学重构的建筑人类学研究 [J].许昌学院学报,2021,40(4):29-37.、陶瓷作坊、窑场⑧詹嘉.景德镇陶瓷作坊的文化生态景观研究[J].地理科学,2012,32(1):55-59;詹嘉.景德镇御厂权力空间的格局[C]//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学术论文摘要集中国地理学会会议论文集.2012:204.内在结构进行产业集聚、空间权力的多向度诠释,对陶瓷生产空间和空间生产进行更精微的解释,以探究微观陶瓷生产空间及其再生产的政治、经济面貌。
与此同时,在观照和复原古代陶瓷历史发展面貌的同时,也开始 “当代转向”。随着新中国以降诸陶瓷传统产区的恢复生产和发展繁荣,尤其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陶艺村⑨张玉山,邓子元,邓宏亮.中国陶艺村的发展及其对村民收入增长的影响[J].经济地理,2019,39(3):172-179.、陶瓷小镇⑩吕可文,苗长虹,王静,等.协同演化与集群成长——河南禹州钧瓷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J].地理研究,2018,37(7):1320-1333;吕可文,袁丰,高露,等.多元场和集群创新:河南省神垕钧瓷文化创意产业的案例分析[J].人文地理,2019,34(3):128-136;黄弘,张诚,许德.我国陶瓷特色小镇发展分析研究[J].中国陶瓷,2020,56(8):87-93.等新兴陶瓷创意园区⑪王洪伟.当代中国陶瓷创意园区的生产空间和空间生产[J].民族艺术研究,2022,35(6):124-131.这种崭新的陶瓷生产、市场集聚空间模式⑫张纯,陈莎莉,解敦亮.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途径研究 [J].中国陶瓷,2012,48(12):38-41;李松志.基于集群理论的佛山禅城陶瓷产业转移时空演替机理研究[J].人文地理,2009,24(1):58-62.的兴起,中国陶瓷史研究的这种 “当代转向” 更趋明显。
从时间性探索到空间性研究的转型、融合,中国陶瓷史研究方法论上的创新越来越呈现出更加鲜明的跨学科趋向,从多元向度、不同视角重构中国陶瓷研究新体系,更逼近性地还原中国陶瓷历史和现实面貌,进一步发现中国陶瓷文明运转真实的历史机制和理论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