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影之舞:数字媒体艺术与舞台美术的融合

2023-03-26董立程

视听界 2023年6期
关键词:美术设计舞台数字

董立程

当今社会,数字媒体技术发展速度空前,为数字媒体艺术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舞台美术设计中融入数字媒体艺术,其虚拟性、互动性和创新性等优点,使舞台美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使舞台的演出风格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为观众带来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概述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数字媒体艺术将传统数字媒体的设计、处理、生成和传播等与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充分利用了信息处理——技术设备的高效计算和视觉输出功能,将缺乏想象力的抽象艺术概念转化为直观可感的信息。数字媒体技术需要艺术设计、交互设计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相关知识,这些技术包含了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图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多媒体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通信技术等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完善,从最初单纯的数字音频和数字影像技术, 发展为新的技术形态,如数字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

二、数字媒体艺术与舞台美术的融合特征

舞台美术设计为表演提供了更好的展示空间,传统舞台效果呈现不够理想,主要体现的是静态特征,在呈现方式上难以调动观众情绪。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舞台美术设计融入数字媒体技术后,展现出新的活力,呈现出动态特点,更好地渲染了舞台气氛,也为舞台表演赢得了良好的条件。

数字媒体艺术的场景空间是借助数字建模、交互技术和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手段,将人的感知和运动能力与机器的感知和运动能力相结合,从而创造出虚实结合的全新体验,是人类与机器共同创造的数字空间。数字媒体艺术空间所具有的虚拟性和交互性的基本特征,使得观众可以在数字光影效果中感受到多重影像的虚实叠合、交互,拓展空间纵深感。数字媒体艺术和舞台美术融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写实空间的营造更具沉浸感

传统舞台空间,往往局限于舞台表演的实际物理空间,让舞台叙事具有局限性。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舞台空间的切换和样式更加丰富多彩,由静态到动态,对写实空间的营造更具沉浸感。在“永远跟党走”——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型歌咏文艺演出现场,占地 4500 平方米的舞台犹如一艘“巨轮”,装配了充满科技感的1000 平方米环状高清 LED 屏,通过开合式的变换营造出动人心魄的视觉美感,令现场观众为之震撼。另外,400组手持LED 屏和1200 组小球矩阵的加入,让本次演出的舞美设计富含科技感与艺术性。这些“黑科技”的灵活运用,让观众完全沉浸于场景中,视觉震撼油然而生,而数字媒体艺术与实景舞台的创新结合让舞台焕发新的活力。如在歌曲节目《英雄赞歌》中,一位志愿军战士挥别父老乡亲、跨过鸭绿江、披荆斩棘、顽强拼搏的故事就呈现在了现场。歌曲《英雄赞歌》作为电影《英雄儿女》主题曲,它的旋律更是时刻激荡着心灵的颤动。数字舞美结合观众席鸟瞰视角,在1000 平方米高清 LED 屏中真实还原了战火硝烟弥漫,枪林弹雨,志愿军战士们翻山越岭手持红旗,倒下的志愿军战士们重新屹立在气吞山河的战斗前线场景,令人震撼。《车轮滚滚》舞蹈中,背景环形高清 LED 屏和地屏呈现的支援前线场景,结合400 组手持LED 屏呈现的小推车元素,将中国革命战争胜利成果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生动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二)意象空间的营造放大戏剧冲突

舞台美术设计除了需要营造一种写实的真实场景增强观众的沉浸感和冲击力外,有时还需要声光电的紧密配合,通过光影关系、视觉化元素等放大戏剧冲突,营造出跳脱现实的意象空间。以舞剧《红楼梦》为例,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伴随着中国文化历史的长河,日日夜夜,陪伴着无数读者。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基于原著,是关注当下社会、贴近现实生活、追求艺术真实性的戏剧。在第一章“幻境”片段,判词通过投影投射在白帘上,帘下的人起舞诉说自己的命运;贾宝玉与白帘上秦可卿黑白投影影像的互动,是贾宝玉的梦,同时也是给现场观众营造的梦,云烟雾绕的布景,是虚幻梦境和现实命运的互相拉扯,这一幕幻境却又在暗示家族败落、金银散尽的可能,一面相聚,一面别离,始终是悲喜相伴的基调。在第五章“游园”片段,十二钗在舞台下层空间,生动演绎喂鱼、放风筝、插花等动作,与舞台上层空间中黑幕中金色工笔风三维空间动画遥相呼应,巧妙结合,在有限的时空中,展现大观园的繁华与热闹。在第七章“元宵”片段,璀璨而模糊的烟花在金光闪闪的大幕上绽放,模糊的烟花元素映射在十二钗的脸上,折射出青春韶华的稍纵即逝。烟花属性的增强,让曹雪芹笔下那些女性,愈发令人怜悯。

(三)虚拟空间的营造带来全新视听感受

舞台是一个多变的空间,它所呈现的现场感、所营造的特殊氛围,只要有人表演,只要有人观看,就很难通过各种电子屏幕端口传递出去,它可以是任何物理空间,也可以是太空、大海、山川、大漠等等。而虚拟空间将在线观众参与交互设计融入舞台叙事中,是戏剧影视从业人员对当今业态的探索……数字媒体舞台艺术不只是对传统舞台艺术的一种补充和扩展,更是通过全新表现手段去呈现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能够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在数字媒体舞台上,艺术家运用多种数字媒体技术,在满足舞台演出需求的同时,满足观众的观演需求,创造出极富想象力和表现力舞台效果。互动与沉浸式是当今数字媒体艺术的鲜明特征,将数字媒体艺术融入舞台艺术中,可以使舞台呈现出互动模式,演员与导演、演员与观众、演员与舞台之间产生互动,富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舞台艺术的魅力,其发展过程是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扩展现实(XR)。

大型通俗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创新应用数字媒体技术扩展现实(XR) 技术,相比传统虚拟场景制作手法,XR 技术具有效果呈现即时性、画面细腻真实、沉浸感强、渲染速度快等特点。此次XR 虚拟拍摄场地有近200 平方高清LED 大屏,几百个跟踪点位,能够增强跟踪稳定性和扩展多角度跟踪机位的活动展现空间,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技术手段创新性地展现出来。

节目策划阶段,XR 执行团队就提前参与到节目呈现形式设计中,根据文稿内容策划如何用更具代表性和艺术性的形式来呈现。如在春秋时期鲁国蜡祭的宗庙大典情景演绎部分,选取炫丽朝霞、红色立柱、丁达尔光效等关键元素,运用广角视角、夸张比例,刻画和描绘出了一幅理想而美好的“天下为公”的画卷;在为政以德中青年代表介绍文物“豳公盨”片段部分,通过对文物、铭文、西周建筑进行三维建模、动画、渲染,观众能够迅速穿梭至这一超现实沉浸式空间,理解大禹治水中的德治理念;在敦煌莫高窟中的反弹琵琶舞片段中,通过UE 虚幻引擎系统复原了敦煌莫高窟112 窟的真实场景,巧妙勾连壁画“反弹琵琶”形象和舞蹈演员,“反弹琵琶”形象从壁画中跳脱幻化为舞蹈演员。此外,通过运用九色鹿、流沙文字、特征地貌等元素展现,让观众能够沉浸式参与节目。

三、数字媒体艺术与舞台美术的融合对策

(一)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

舞台演出市场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日益追求而更加红火,对舞台美术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设计舞美时,设计师们应用数字媒体技术,以加强舞台效果和观众体验。但是,设计人员往往过于依赖技术,忽略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导致舞美设计缺乏完善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影响了技术应用的效果。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数字媒体技术与舞台美术设计的融合研究,探索适用于不同剧种、不同文体的戏剧演出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方法, 避免舞美设计人员仅凭主观经验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实践中进行舞美设计,也需要总结经验教训和实践方法。

(二)科学应用数字媒体技术

与舞台最终呈现效果紧密相连的舞台美术设计,对观众的观赏感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舞美设计融入数字媒体技术后,舞台的表现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的静态形式转变为多元化的动态元素,如图像动画、变幻空间等,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视觉呈现形式和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单纯堆砌数字媒体技术,或是在具体实践中运用数字媒体技术不够恰当合理,没有遵循技术与艺术融合的规律,都将导致舞台最终呈现效果不够理想。因而,在舞美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数字媒体技术在具体节目中的优势与不足,理性分析、科学判断数字媒体技术的魅力,并在表达和转化上有新意。

(三)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舞台美术设计是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密切相关的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的工作。舞美设计不仅要充分考虑内容要求,而且舞台整体视觉呈现质量的提升和设计效果的有效优化,都需要从业人员提高综合素质。舞美设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加强教育培训,重点加强专业技能的锻炼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更要提高责任心和职业操守,形成舞美设计的高素质团队。

四、结语

数字媒体艺术与舞台表演艺术相结合,为观众带来更为丰富、多彩、生动的观演体验,是一种充满创新与发展潜力的新兴艺术形式,为舞台艺术家提供一个全新的创作与表演平台。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舞台表现力带来诸多可能,有理由期待在今后更大范围内的应用,为观众带来互动、体验俱佳的视觉效果。但同时,追求技术生成的华丽视觉效果,也不能忽视创作与表演内容的结合,以及设计美学的特点。技术赋能,回归数字媒体技术在舞美设计中增光添彩的初心,才能更好地实现数字媒体艺术的新发展。

猜你喜欢

美术设计舞台数字
美术设计作品欣赏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忠魂曲》舞台美术设计创意
答数字
绘画构成艺术与美术设计的思考
美术设计在游戏软件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