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数学史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2023-03-26黎力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日晷负数数学史

黎力

将数学史料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回望数学发展的历程、梳理知识发展的脉络、了解数学思想的走向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编写意图,有利于学生以发展的眼光认识数学、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一、系统分析教材,梳理融史内容

教师要整体把握能够结合数学史进行教学的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拓展教学内容,落实课程育人。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融史”内容如下表。

表中显示,教材中有39个体现数学史的内容,包括数学趣题、数学家的故事、经典数学著作相关内容、数学知识的由来、数学猜想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介绍等。这些内容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充分体现了教材中数学史料的丰富性。其中,数学知识的由来、我国古代的数学知识和经典趣题居多。如:教材中呈现了乘号、除号、小数、括号、方程等的由来,突出了课程目标中理解层面的要求;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在教材中多次出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教材中“鸡兔同笼”问题、汉诺塔、七巧板、七桥问题、鸽巢原理等的引入,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材中数学史相关内容的编排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第一学段图片较多,文字介绍较少,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第二学段图片呈现减少,文字解释增多,强化了知识内涵的拓展;到了第三学段,很多数学史知识以阅读材料形式呈现,给了学生很大的思考、探究空间。但是,相关史料的呈现篇幅往往比较小,难以充分发挥数学史料的教学价值。

二、善用史料资源,打造文化课堂

通过介绍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数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及其成就、引用我国古代的经典数学题等方式,在例题精讲、习题训练、拓展阅读等环节实现数学史料的显性呈现或有机渗透,能起到激发学习兴趣、开阔文化视野、加深数学理解、提升数学素养、打造具有文化品位的数学课堂的作用。

1.体验史料情境,开阔文化视野

教学“认识负数”时,教师出示生活中蕴含相反意义的量的情境问题,如“7路公共汽车在‘电信局站上来6名乘客,到‘实验小学站下去3名乘客”“王明的父亲做生意,4月份赚了8000元,5月份亏了2000元”等,引导学生用简洁的方式准确地表示上述信息。对于相反意义的量,有的学生用简短的文字表达,有的学生用笑脸图和哭脸图表示,有的学生用“↓”和“↑”表示,还有的学生用“+”和“-”表示。教师肯定学生的表示方法后,结合多媒体呈现古人表达负数的例子并阐释:“早在战国时期,负数就开始萌芽。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李悝在《法经》中叙述‘衣五人,终岁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意思是‘5个人一年要开支1500钱,入不敷出,还少450钱。其中‘不足就是‘负数的意思。”学生理解了“不足”的含义后,教师出示阅读资料:《九章算术》“方程”章中出现的负数来自运算,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注释这本书时进一步概括了正數、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当出现“求小数减大数的差”和“求大数减小数的差”这两种得失相反的量时,要用负数与正数分别表示。学生了解上述史料后,教师呈现古代数学家表示负数的多种方法:用颜色区分正负数,正算赤,负算黑;用正着摆的筹表示正数,斜着摆的筹表示负数;在负数后面加“负”字表示负数;在数码上加上小点或小圈表示负数等。学生了解历史资料后,教师顺势引导:不同的负数表示方法有碍交流,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认为应该统一负数的表示方法。于是,教师介绍了荷兰数学家吉拉尔在《代数新发现》中第一个提出用“-”表示负数等相关史实。

2.丰富史料资源,加深数学理解

学习“笔算乘法”后,为提升学生计算的准确率,教师引入中国古代的“铺地锦”计算法。课堂上,教师以“358×49”为例做阐释。第一步是画格子:格子数由两个因数的位数决定,计算“358×49”要画3列2行格子,并在每个格子中画斜线。第二步是写数字:把358写在格子的上方,把49写在格子的右侧。第三步是计算“积”:把对应的数相乘,并把积写在相应的格子中。如右图,8与4相乘,积是32,积的个位上的数字2写在斜线下方,积的十位上的数字3写在斜线上方,按照同样的方法把表格填满。第四步是得出结果:从右边起,把同一个斜格内的数相加,如“满十进一”,放入下一个斜格中计算。右起下数第一个斜格内只有一个数字2,就把2写在右起第一列下方;右起第二个斜格内的5、7、2相加为14,把4写在右起第二列下方,并向下一个斜格进“1”;右起第三个斜格内的7、4、0、3相加为14,加进上来的“1”,得到15,把5写在右起第三列下方……以此类推,得出下图中的结果。

写乘积的时候,从左边起依次向下、再向右写。这样就得到“358×49”的积为17542。

这种方法在15世纪中叶由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发明,最早出现在他的著作《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而后传入中国,在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的《新编直指算法统宗》中被称为“铺地锦”。课堂上,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介绍了“铺地锦”法,要求学生对比“铺地锦”和列竖式计算的异同,分析其优劣。学生发现“铺地锦”将数字拆开写、拆开算,不容易算错,但画格子花费的时间多,这种方法适合用来检验复杂的笔算乘法。

3.挖掘史料精华,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认识钟表”时,教师引入古人的计时工具日晷。日晷的主要部件是一根晷针和刻有刻度线的晷面,随着太阳的运行,晷针的投影像钟表的指针一样在晷面上移动,就可以指示时辰。课堂上,教师先出示日晷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它是用来做什么的,从而引出日晷。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日晷和时钟的异同。学生发现日晷上有1根指针,钟表上有3根指针。最后,在教师的介绍下,学生了解到日晷上指针的影子和钟表上的指针都是用来指示时间的。学生在联系与对比中认识了钟面的组成,了解了古人的智慧,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者单位:咸宁市嘉鱼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佳

猜你喜欢

日晷负数数学史
简易日晷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上)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下)
歪写数学史:绝代双骄和数学史上最大公案
学好乘方四注意
日晷的原理及制作
与“日晷”有关的地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