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即课程

2023-03-26杜尚荣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视域经验教学活动

杜尚荣

“课程育人”已成为当前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共识,影响和决定着育人思维和行动路径。“课程”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各类教育性经验。教师担负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等责任。作为支撑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教师引领学生积极、健康成长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必然成为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教师必须成为课程,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是教师成为课程是由学生发展的客观需要决定的。学生发展涉及多方面因素,除对局部知识的吸收和积累之外,他们还需要来自教师的精神指引。二是教师成为课程是由课程内在的价值属性决定的。课程得以存在的根本是它具有充分的育人价值,教师在通过教学活动指引学生积极、健康、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所起到的育人价值客观存在,所以其必然蕴含在课程的范畴之中。三是教师成为课程是由教师自身的存在方式决定的。一方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自己应先做到;另一方面,根据德国哲学家加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观点,教师在理解相关课程内容时,总会基于已有“前见”视域,并将其与课程文本视域融合,形成新的带有个性色彩的认知视域。实际上,教师自身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赋予了教师课程的内涵和意义。

教师成为课程至少意味着以下四点。一是师亦资源。资源是信息时代反映知识本质的核心词,反映了知识的显性和隐性、有形与无形、已知与未知等相统一的存在方式,把教师作为一种资源符合新时期课程的基本理念。二是专业自觉。教师成为课程应是教师作为施教者在专业成长上的自觉行动,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自我修炼。三是“整全”育人。整全育人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品、性都得到发展的综合育人过程。实现整全育人,离不开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积极参与育人过程并充分发挥效用,尤其在发展学生品性方面,教师身先士卒、示范引领比直接进行知识教育和理论说教的效果好。四是以人育人。我们通常更关注以教育人、以学育人、以课(课堂)育人等间接育人方式,很少关注以人育人的教学理念和行动方式。教师成为课程是最直接的以人育人方式的集中体现,它反映出教学活动是师生依托“以人化人”进行交往互动的存在,而不只是依赖于“以物化人”。

教师何以成为课程?面对这个问题,教师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教师必须具有开放的课程意识,从根本上接受和认可自己本身就是一门课程,并以课程的方式(教育性经验)存在,进行教学表达。这是教师自觉践行课程育人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课程育人得以落地的根本。二是教师要研究自己,通过凝练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体认识和经验,形成个性化的教学主张,锤炼教学机智,进而指导教学实践。三是教师要建立个人课程,在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结构性知识体系,如学科结构或跨学科结构、主题单元结构、大概念要素结构、知识逻辑结构、个人认知结构等相对稳定且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并借此整合自身已有经验与当下行动经验,通过“理解传递”帮助学生实现通透理解,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这也是真正实施整全育人的精髓所在。

(作者系貴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视域经验教学活动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